草木才零落,便露萌颖于根底;时序虽凝寒,终回阳气于飞灰。肃杀之中,生生之意常为主,即是可以见天地之心。
花草树木刚刚枯萎时,已经在根底露出新芽,季节虽是到了寒冬,终究会回到温暖和煦的飞花时节。在萧条的氛围中,却蕴含着主宰时势的无限生机,由此可见天地化育万物的本性。
李嘉诚起家于塑胶花事业。在塑胶花界拼杀几年之后,他就被视为行业大王。此时他的事业正在蒸蒸日上,众人都以为他会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时,李嘉诚却出人意料地宣布退出!
1966年,香港的局势动荡不安,有钱人纷纷外逃,急于把物业抛售出去。香港地产有价无市,许多极其廉价的物业竟无人问津。富有远见的李嘉诚便乘机低价吸纳地盘物业。1968年以后,香港的局势趋稳,原先最为疲软的楼市复苏了。因此,地产业也就以超常的速度开始发展。
李嘉诚所囤积在手中的“便宜货”顿时身价百倍,日攀月升。进入70年代初,地产又形成一个高潮。而当时的李嘉诚手中已拥有了相当规模的地产。1958年的楼宇面积只是12万平方英尺,到1971年,已扩展到35万平方英尺。
淡出塑胶业,专营地产的李嘉诚,此时又赢得了一个千载难逢的商机。就在这一年,香港股市跌入低潮,年底的恒生指数达到341.4点的历史最低点。在1972年年初,另一个香港股票交易市场成立了。显然现在的公司上市,已经不像一市独霸时期那么可望而不可及。众多华资公司都在酝酿上市。李嘉诚不失时机地推出了自己的谋略。
在李嘉诚看来,现代的商业机构愈来愈集团化、社会化。传统的独家经营与合伙经营,很难在投资浩大的地产业大有作为。而股份制公司的优点在以小博大,能吸纳社会零散资金聚集成财力雄厚的集团。李嘉诚正是基于这样的科学判断,认为既然自己已经成功地迈出第一步,现在应该迈出第二步——踏进上市公司之列。
头脑冷静的李嘉诚丝毫也没有被眼前的成功所蒙蔽,他清楚地看到了股份公司的缺点——股份公司的经营时时被置于公众的监督之下,公司的“自有性”随时都有丧失的危险。但是天生就喜欢挑战的李嘉诚,却决定要把它的缺点变成优点,把劣势转化为优势。
1972年11月1日,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上市了。
上市之后25小时,李嘉诚的长实公司股票就上涨1倍多。又由于当时的恒生指数持续攀高,月增长达13%之多。因而,炒股的盈利远远高于地产。股市陷入了疯狂,小投资者上市炒股,连上市公司也纷纷大做炒手。地产与旺市的兴衰相互依存,股市旺,地产亦旺。令人惊奇的是,不少地产商弃地抛业,套取现金去炒股。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整个香港岛民都已经陷入了疯狂之中。
面对这种形势,李嘉诚的头脑异常冷静,在众人都疯狂时,他却大逆其道:暂离股市。运用大量的现金去购买别人低价抛售的地皮物业。
股市的火爆只持续了一两个星期,之后股市一泻千里,市值暴跌七成。众多的公司市值大跌,有的人前夜还是公司的大老板,一觉醒来之后却穷得一无所有。还有的老板因欠下巨额股债跳楼自尽!而李嘉诚个人的实际资产却受损无几。他拥有大批地皮物业,并且趁地产低潮,继续低价收购物业。从此,在地产界没有多大名气的李嘉诚,由于闯出了一片天地,渐渐引起世人的瞩目。
从1973年开始,李嘉诚频频抛出大手笔,先是发行新股并用现金收购中汇商业大厦,然后又宣布在加拿大上市,把长实推向国际市场。到1976年其资产净值近六亿港币。
【感悟一点】
草木枯荣、冬夏交替都是大自然机理所在,花开花谢、风暖风寒也是人间常理。萧条之中,生机盎然,零落之后,生机茂盛,其中无限奥妙。生意场上也是如此,高价与低价交替,“便宜货”的后面就是“身价倍增”。所以高明的人不为表象所惑,而深入事物内部,看清事物内蕴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