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士让千乘,贪夫争一文,人品性渊也,而好名不殊好利;天子营家国,乞人号饔飧,分位霄壤也,而焦思何异焦。
行为刚烈的义士可以将千乘之国礼让于人,贪求无厌的人却为一文钱而争夺,这两种人的品格有天壤之别,但义士好名的心理和贪财人好利的心理并没有什么区别;天子掌管国家大事,乞丐沿街要饭,这两种人的身份、地位有天壤之别,但天子思虑国家事务的忧愁和乞丐求食物的急切却没有什么区别。
王莽的父亲王曼是太后的异母兄弟,但王曼死得早,未能封侯,相比之下,王莽家就比较寒酸。少年王莽立下大志,决心有朝一日位极人臣,让那些飞扬跋扈的兄弟们看一看。
要想爬上高位,必须要弄个诚实的好名声。于是,王莽发愤读书,勤学好问,生活节俭,疏远游手好闲之徒,结交饱读诗书的京中名士,对人礼貌,十分恭谨,于是在京城中首先获得了好名声。
有了好名声,并不等于能爬上高位,最关键的是那位当大司马的王凤。于是王莽就竭力讨好王凤。有一次,王凤得了病,他精心伺候伯父,一直守在病榻边,细心照料,事必躬亲。小至请医把脉,大至煎药倒尿,毫无怨言,煎好药时还要亲口尝一尝。王凤病重时,他衣不解带,昼夜服侍,脸都顾不得洗,这种诚心令伯父非常感动。王凤在临死之时,亲口向太后交托要她照顾王莽。王莽得以升为“黄门侍郎”后又升为“射声校尉”。
除了王凤外,王莽对其他几位叔父,也千方百计地表示出尊敬、诚厚、老实、勤俭的样子。终于又感动了一位叔父王商。王商细一思量,这整个王家花花公子多,勤俭弟子少,真正能保住王家基业的只有王莽一个。于是他上书皇上,表示愿意把自己的封邑分出一半给王莽,让他也封侯;朝中大臣也纷纷上书,夸奖王莽德才兼备,应该重用,引起皇帝重视。成帝永始元年(公元前16年),王莽被封为新都侯,官职又升到骑都尉,光禄大夫。
王莽虽然做了大官,仍然是一副谦逊谨慎,诚厚忠心的样子,而且生活也十分节俭,不蓄家财,钱财都用于资助名士,颇有轻财重义的豪爽气概。
王莽的哥哥王永早死,王永的儿子王光和嫂子由王莽供养。王光在大学读书,王莽特地带了酒肉等礼物慰问王光的老师,与王光一同读书的同学也受到赠送。王莽身居高官,如此礼贤下士,令大学的先生们感激不尽,这些先生们官位低微,一副寒酸相,谁又看得起他们,惟独王莽慧眼有珠。这样一做,先生学生争相宣传王莽的美德。
朝中继王凤任大司马的王根也是王莽的叔父,王根病重,多次请示卸任,王莽遇到千载难逢的时机。
公元前8年,王莽出任大司马。
王莽因为大司徒孔光是著名的儒者,辅佐过三个皇帝,是皇太后所尊敬的人,全国人都相信他,于是极力尊敬地对待孔光,选用孔光的女婿甄邯担任奉车都尉加侍中衔。所有哀帝的外戚和他向来不喜欢的在职大臣,王莽都罗织他们的罪名,写成请示奏章,让甄邯拿去交给孔光。孔光一向小心谨慎,不敢不送上这些奏章,王莽再报告皇太后,总是批准这些奏章。
当时依附顺从他的人被提拔,触犯怨恨他的人被消灭。王舜和王邑成为他的心腹,甄丰和甄邯掌管纠察弹劾工作,平晏管理机要事务,刘歆主管典章制度,孙建成为他的得力助手。还有甄丰的儿子甄寻、南阳郡人陈崇都由于有才能而得到王莽的宠爱。王莽脸色严厉,说话一本正经,想要有所行动,只须略微示意,同伙就会秉承他的意图明白地报告上去,而王莽自己却磕头哭鼻子,坚决推辞那些事,对上用这种手段迷惑皇太后,对下用这种手段向广大群众显示诚实。
一次,大臣们向太后报告说,王莽应该比照以前的大司马霍光和萧相国的成例受封。王莽上报告说:“我和孔光、王舜、甄丰、甄邯共同决策拥立新皇帝,现在希望仅条陈孔光等人的功劳和应得的赏赐,放下我???莽,不要和他们相提并论。”大臣们建议说:“王莽虽然克己让人,朝廷还是应当表彰,及时给予赏赐,表明重视首功,不要让百官和人民群众失望。”皇太后便下诏书把召陵、新息两县民户二万八千家封给王莽,免除他的后代的差役义务,规定子孙可以原封不动地继承他的爵位和封邑,褒赏他的功勋,仿照萧相国的成例。任命王莽担任太傅,主持四辅的工作,称号安汉公。把从前萧相国的官邸作为安汉公的官邸,明确规定在法令上,永远留传下去。
当时王莽装作诚惶诚恐的样子,不得已才上朝接受策命。王莽接受了太傅的官位和安汉公的称号,辞谢了增加封地和规定子孙可以原封不动地继承爵位、封邑这两项赏赐,说是希望等到老百姓家家都富足了,然后再给予这样的赏赐。各大臣又力争,王莽又推辞没有接受,而建议应当把诸侯王的后代和自从高祖以来的功臣子孙赐封为列侯。
王莽已经赢得了大家的好感,但他最想要的是专权独断,随着地位的巩固和权势的增长,王莽的权欲愈益滋长。他从政治斗争的得失中认识到,控制皇后是至关重要的,这可以更加巩固他的权位。他在元始二年(公元2年)提出为平帝议婚,打算乘机把自己的女儿配为帝后。为此,王莽展开了各种活动,终于达到了目的。
不久平帝去世。在议立新君时,元帝一系的子孙已经灭绝,宣帝一系有曾孙数十人,他们都已成人,不利于王莽篡位。王莽借口“兄弟不得相为君”,就在宣帝玄孙中挑了一个年仅二岁的刘子婴来继位,以便从中行奸。这时,王莽的党羽迎合王莽的意思,假造了一个刻有“告安汉公莽为皇帝”的符命石。王莽的党羽上奏王政君,王政君坚决反对:“这种诬告天下的事,不可施行。”然而,王政君经不住位居高官的王莽党羽的蛊惑,糊涂的王政君竟然下令允准王莽“如周公故事”。至此,王莽名义上虽是“摄皇帝”,而其他一切礼仪、制度都与皇帝无异了。
当了摄皇帝,他还想当真皇帝。王莽的党羽密谋弄假成真时,王莽“谦恭”的假面具被揭开,“巧伪人”的真面目暴露无遗。一些过去对王莽认识不清的人和部分汉室子弟开始觉察了王莽的野心,他们举行了好几次试图推翻王莽的起事和政变,但都没有成功。王莽的党羽把这些比为周公居摄时的“管蔡之变”,说什么“不遭此变,不章圣德”。但王莽心中明白,深恐夜长梦多,就在他“居摄”的第三年便匆匆忙忙公开篡位夺权了。当他派堂兄弟王舜去向王政君索要传国玉玺,准备位登大宝时,王政君才彻底地看清了王莽的真面目。她痛骂王莽和王舜,把传国玉玺狠狠地摔在地上。从此,王政君与王莽彻底决裂,退居深宫,仍穿汉家服饰,按汉廷旧制生活,以示坚守名节,不与王莽同流合污。
公元6年,王莽正式称帝,国号为“新”。至此,王莽彻底暴露了“大奸似忠”的真实面目。
【感悟一点】
欲有尊卑,贪无二致。王莽开头以皇亲国戚起家,屈己下人,勉力而行,从而博取名誉,赢得了家族称赞,等到他登上高位,辅佐朝政,一副为国家辛勤工作、公正贤良的表象,他表面上好像宽仁厚道,本质上却虚伪奸诈邪恶,他篡夺皇位、窃取政权,和一般的权奸没有二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