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清晨。
陈明早早便起床了,在自家小院中打完一趟松鹤拳,便倚坐在院中的一棵老树下,运起《元辰服气法》,只见他口中吐出一片绿霞,绿霞浮至空中卷了一卷清晨朝阳中的灵气,又扑至身后的老树,在树身游转一遍而后从天灵归于己身。
如此这般,行功大约有一盏茶时间,陈明才渐渐收功。这各家功法不一,每日行功时间自也不同,陈明因是木属道体,加之修习的是《药师经》《元辰服气法》这等木属功法,于这清晨时分行功真是事半功倍之举啊。
事毕,旁边候着的侍女就走了过来,拿着热毛巾服侍陈明清洁完毕,小脸泛着点红晕道:“公子,还不快去换上道袍,今日大试,可不能出了差错。”说着就拉着陈明进了内室,内中道袍,拂尘,法剑一应事物都已经整齐备好。
陈明见此调笑道:“幸得有我家云娘,否则不知要如何忙乱。”云娘听罢脸上红晕更甚,眼神似有点躲闪,也不多说就开始服侍自家公子换上道袍了。
过不多久,就见一个身材略有点粗狂的少年郎从小院中走去,背后一个同龄娇羞女子倚门望着。
只见那少年口中道:“云娘,你先回去静待佳音吧,勿忘了你今日的功课,道业如何要看自身啊。”
门口那女子闻言轻轻颌首:“小婢明白,公子一路顺风啊。”
少年点了点头,自顾自往前走了,却是往族老堂方向去了。这片驻地虽不是陈家祖地,但因靠近宗门,常有人驻守,是以颇为广大。
不多时,陈明行至族堂,却见得是一座道观似的所在。占地颇广,内里已有些穿着道袍的年轻道人。
陈明环视一圈,向着那些道人稽了个首,便不管其他,自寻了一个蒲团坐下。这是因陈明自幼失怙于众人不同,又是穿越而来一心都系在道业上,与这些同宗便不大亲近。
堂中人影渐渐多了起来,有几个和陈明相熟的便聚在一起,陈阳也在其中,其他人也是如此。
这时,堂外飞来一只身影奇大的飞禽,待它近了之后才看清是只燕子似的妖禽,堂中有人就言道:“这是二房的慧敏叔祖吧,听说他曾有一只从西南降服的妖燕。”
说话间,外间的燕子便到了堂顶,却见这只妖禽也不降落,只是从它背后飞出一个老道,肥肥胖胖的,倒也和燕子很相宜。却见老道身着一件翠绿色的道袍,双手背负,就这般落在了堂前。
堂中众弟子连忙起身肃静,依次第排好,而后齐齐向着老道稽了个首,口中念了声:“无量天尊”。
老道静静环视,脸上露出点笑容道:“汝等都很不错,能从族中脱颖而出,得以拜入宗门,今日却是大试,能否更进一步,就得看今日汝等表现若何了。闲话不多说,汝等且运功,上吾飞禽,同去宗门吧。”
言罢,堂内诸弟子便御使法器,向着天上的那只飞禽而去。一时间,只见各色法光闪耀,俱都向空中那只奇大的燕子飞去。
不多时,众人便都盘坐在燕子背上。而后老者拍了拍妖禽脑袋,只见妖禽脑袋一晃,口中清啼一声,便转道向元辰宗所在的方向飞去。
这时陈明盘坐在妖禽靠近尾部的方向,他转首环顾,心中想到:“今日我陈家从道院结业,得以参加大试的弟子就有十六人。整个道院结业的也有六百多人,要从中脱颖而出拜入诸峰长老门下何其难也。”
原来这大试乃是元辰宗选拔人才而举,每三年都有一届道人从元辰宗结业,约有六七百人。这其中择其优者由诸峰峰主收录,其他不被录取的,就要在宗内当二十年执役弟子,而后便可以脱离宗门,回归家族或者出外奋斗。
正自沉思,燕子妖禽便已飞过老远,宗门已是在望了。元辰宗选址在黄枫谷中,此地奇景瑰丽,在魏国境内也是一处值得称赞的好所在,老道见此,就从怀中掏出一块令牌运转法力再往前一抛,只见那令牌霞光一闪,前方波纹一闪。老道便继续驱使妖禽往前飞去,这却是元辰宗的规矩。
入了元辰宗境内,老道带着妖禽径直落在谷中一座险峰上,这峰上半山腰上有着一片道观,道观前方是由青褐色石板铺就的道场。
众人见妖禽落地后,就各自施法飞落在道场中。依次立在道场南面,老道也不说话,就负手而立。过不多时,陆续又有些身着青色道袍的弟子进了道场,也都依次在场中立定,空中也有诸家族带人而来,各使神通,或乘飞舟、或驾妖禽走兽,一时间空中各色光芒并显,法光莹。
底下并非家族出身的弟子眼中泛起丝丝艳羡神色。陈明立在族人之中,看着这出,脸上就有些莫名神色,似有些感叹,幸自己此世生在大族之中,道途也不知省了几多苦难,少时就能闻道,此时身上能有如此修为,赖族中之力甚多。
过了约有一刻钟时间,道人渐渐来齐之后。就见场中道观大门打开,出来几个道者。其中一人面相颇为清秀,眼神却有些幽深沧桑。陈明认得此人,却是庶务掌门舒焕珍,自己曾远远见过几次,据传修为已是金丹。掌门身后几个道人应是门中诸执事长老,分管丹器诸事。
这时庶务掌门身后走出一名长老,身穿松鹤纹的道袍,只见他一拍腰间储物袋,取出一具大钟放与台前,而后运使法力,清亮的法光一闪,大钟便发出浑厚的鸣声,传遍整个青云峰上下。
台上的庶务掌门听得这钟声,微微一笑。便开口道:“我元辰宗每三年大试一次,下属诸道院,武院所出都可入试,就是诸般散人也可。符合标准者可拜入我宗,道武两院所出者,纵使不符,也需在宗门当二十载执役弟子。话尽于此,大试开始,。”
陈明听着台上言语,心下平静,就随着台下下来的一位执事出去。却是评试去了,这大试分为几关。道院出身的在十六岁以前需功体修至练气六层,另需在诸般杂艺上有所建树。
如对自己战力有自信,也可通过较艺显示。而后执事会综述进而选人入宗。
功体如何,道武两院都有记载,所以陈明等人无需再检测,接下来就是道论。言语间,陈明等人随着执事行到青云峰底一处院落中。
院中已摆好数百案桌,诸弟子鱼贯而入,按提示在案前跪坐好。就见的执事在院中一颗桃花下席地坐好,朗声开口道:“今日道论选杂艺与大道为题,而后再论元辰道纲,元辰八法之要,服气炼体养神三者之系,最后总论汝等筑基之方何在。”
院内弟子听罢,齐齐唱了声诺。而后或凝思,或提笔不一而足。陈明也在其中,手中磨墨,心中思量。过了半响提笔缓缓写下:
弟子敬拜
诸般杂艺,皆为道始。亦曾闻以旁艺近道者,明不才,无此雄心,唯愿杂艺助于大道。是故不问器、阵之法,唯论丹尔、、、、、、
元辰八法为道宗诸法之基,又分精气神三部,各据二法。又有旁艺入道之法两宗,此为法。法者,道之明灯也。筑基之要皆在其中,唯精气神三法圆满,方得道机,叩开天门,始见大道、、、、、、、、、、、、
寥寥三千言,道尽了陈明这十载修道之所思所想,而后停笔,将文中错漏之处改过,少年细细思量,觉得尚可脸上似有些喜色。
又伸手整理下身上青色道袍,陈明便起身将试卷交付桃树下的执事道人,恰有些桃花片片落下,甚是喜人。道人接过,细细看了看卷子,脸上神色不辨,喜怒不知。过了片刻,写下甲等下几字,又拿出个古朴印章,只见他手上霞光露出,连着印章往卷上一映,却是防伪防损的道法。
而后执事道人手一挥,一道绿色霞光便裹着陈明出了院子。陈明落地后,摇了摇头面带苦笑,心中想着:这位道人还真是行事由心,又有点难于琢磨。
陈明在院外站立一会儿,院中诸弟子便慢慢有人出来,零零落落的各有几个道人互聚在一块。与陈明交好的几位弟子也出来后,几人便聚在一块。除了陈阳,还有一位陈家子弟,名叫陈云,却不似陈明一般无拘束,是一个八面玲珑的人物。不过与陈明一样,心大半不在道业上,因他只有三分的水幻道体下等资质。另有两人不与陈明等同宗,是元辰宗从由普通人家筛选出的道人,两人因出身故平常略有点沉默。不过资质与陈明陈阳等同都是六分的道体,陈明陈阳俱是青灵道体。
几人正说着今日的道论,陈明似有点感悟,眼神略有着幽深就说道:“今日我写道论,就有些感悟,且说与诸位听罢。我道宗取材,不论文采,只论道业,这笔尖藏着的心性选择。才是师长要看的,我因专论道业选择,心性平稳,是以得了甲等下,玄远(陈阳)你心性不定,有好行狂生事,文中在文笔上下功夫,才只有丙等中。”
因陈明在几人中修为最高,是以诸人就静静听着。听罢几人就叹了口气,陈阳脸色就有些阴暗,不过心性使然,过不多时他就又是一副放诞不羁的模样。举着手邀几人去山后某处静坐饮茶,以待午后的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