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著名的藻类生物化学专家,西泽一俊多年来一直从事海藻的营养、药理及与人类健康关系的研究,他的著作《海藻之王——裙带菜》一书通过大量的调查结果和实验数据,阐述了裙带菜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特别在预防和治疗高血压、成人疾病等方面的特殊功效做了科学的论述,并列出了科学的裙带菜食用方法,是一本集裙带菜基本知识、营养价值、药效及其机理介绍为一体的好书。
其他美味丰富的海中蔬菜
1.羊栖菜
羊栖菜也叫“长寿菜”,在国外羊栖菜受到人们的青睐,尤其是日本民众对它很是青睐。羊栖菜的颜色以黄褐色为主,肥厚多汁,高15~40厘米,有的可达2米以上。羊栖菜叶状体的变异很大,形状各种各样。一般都生长在低潮带岩石上,大部分分布在我国沿海一带。
羊栖菜性味甘咸寒,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糖类、生物钙以及各种维生素,对防治甲状腺肿大、高血压、风湿病、大肠癌以及消除大脑疲劳、促进皮肤光滑等均有显著疗效。在很早以前的《神农本草经》和《本草纲目》中就称羊栖菜有瘿瘤结气、利小便、消水肿与宿食不化等功效。可见在我国的古代,祖先们就深谙羊栖菜的药理之道。到了现代,羊栖菜可作为治疗风湿病用的含脂多糖药物;制成逆转录酶抑制剂;治疗消化道溃疡用的植物和微生物脂多糖;抗疱疹药;胆固醇下降剂;抗糖尿病剂以及治疗弓形体感染用的脂多糖。
另外羊栖莱藻体还含有丰富的褐藻胶、甘露醇、碘等,它们均可作为工业原料。食用方法主要为炒制,可制成调味品和海藻凝胶食品。
此外,化工上用的羊栖菜可作为香皂原料的添加剂和家具板的黏合剂。
2.石花菜
石花菜也叫海冻菜、红丝、凤尾等,是红藻的一种。它通体透明,犹如胶冻,口感爽利脆嫩,既可拌凉莱,又能制成凉粉。另外,石花莱可以改善便秘,石花菜能在肠道中吸收水分,使肠内容物膨胀,增加大便量,刺激肠壁,引起便意。所以经常便秘的人可以适当食用一些石花菜。石花菜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和多种维生素,尤其是它所含的褐藻酸盐类物质具有降压作用,所含的淀粉类硫酸脂为多糖类物质,具有降脂功能,对高血压、高血脂有一定的防治作用。中医认为石花菜能清肺化痰、清热燥湿,滋阴降火、凉血止血,并有解暑功效。
此外,石花菜还是琼脂的主要原料,大量用作细菌培养,石花菜还是制造琼胶的原料。琼胶是多糖体的聚合物,有抗病毒的性质。琼胶经磺酸化后的磺酸化多糖体可抑制脑炎病毒。
3.香草江蓠
江蓠现在也叫石花莱,但是和上面所说的石花菜不是一个种类。福建一带称海面线、棕仔须,广东称粉菜、海菜、蛇菜、沙尾菜。主要生长在广东、广西等南方沿海。采收江蓠在两广从3月开始,福建沿海要推迟一个月才开始收获。
江蓠的藻体呈圆柱形、线形分枝。分枝互生、偏生,其基部稍有缢缩(这是鉴定不同品种的特征)。每株基部为小盘状固着器,主枝较分枝粗,直径一般为0.5~1.5毫米,大的可达4毫米,株高10~50厘米,高的可达1米,人工养殖的更高。藻枝肥厚多汁易折断。颜色有红褐色、紫褐色,有时带绿或黄色,干后变为暗褐色、藻枝收缩。
4.石莼
石莼也叫海白菜、海青菜、海莴苣、绿菜、青苔莱、纶布,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海藻。它呈片状,近似卵形的叶片体由两层细胞构成,高10~40厘米,颜色为醒目的鲜绿色。根部固着在岩石上,生活在海岸潮间带,可供人类食用。一般是在冬春季节采收,鲜食或漂洗晒干。
石莼性味甘咸寒,具有软坚散结、利水解毒等功效。用于喉炎、颈淋巴结肿大、水肿等病症。另外石莼干品每百克含水分11.5克,蛋白质3.6克,粗纤维6.69克,还含有维生素、有机酸、矿物质、麦角固醇等成分。
在一些地方很流行喝石莼汤,其实做法很简单,把石莼30~60克,加水煎汤服用,据说可以起到清热利尿的作用。另外在家庭中,石莼也被用作清凉剂。
5.营养丰富的海蕴
海蕴在我国沿海一带都有分布,主要生长在平静的内湾、低潮线下。常缠绕附着在马尾藻属的多种藻体上。
海蕴藻体丝状线形,极黏滑,浅褐色或黄绿色:成体逐渐变为黄褐色或暗褐色,高10~15厘米,有时候会更长。皮层由单列或略分枝的同化丝组成,略弯曲,通常由10~15个细胞组成;根部常长出无色的毛。
海蕴气微腥,味咸。它的营养价值很高,不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无机盐、维生素、膳食纤维,还有大量的氨基酸、有机碘、钙磷硒和卵磷脂、维生素E等,都具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
6.珍贵的海木耳
海木耳,一听名字就知道它是产于海洋之中。海木耳确切地说是产在海洋深处,是一种野生藻类植物,颜色有红褐、黄绿或黄褐色,质地为革质,叶呈叉状的分枝,有像鹿角状的外观。
海木耳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营养成分,它既含有陆地可食性植物的所有营养成分:蛋白质、维生素、纤维素及钙、铁等多种微量元素,又含有海洋独有的20多种营养成分:藻朊酸、藻聚糖、岩藻固醇EPA(不饱和脂肪酸)等,被日本人誉为“长寿菜”,被欧美等国称之为“海洋蔬菜之首”。
据说如果经常食用海木耳的话可提高人体免疫功能,促进脂肪代谢、降血脂、降血压、软化血管,是抗细胞癌变的天然食品。但是因为海木耳生长在海底,没有任何污染,又因为它采集困难,所以比较珍贵。这样我们就不难理解海木耳为没有成为大众化的“海洋食品”了。
7.经济海藻——角叉菜
角叉菜,主要分布在大西洋沿岸和我国东南沿海以及青岛、大连等海域,是中国的一种重要经济海藻。角叉菜不仅是卡拉胶生产的重要原料,而且近年来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医药领域,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角叉菜的藻体形态及大小变异极大。不过它们的藻体都是以紫红色为主,片状,多分枝,呈扇形,长度大约是7厘米,比较软,在主枝根部呈扁圆柱形,上部是扁平,具有2~7次叉状分枝。囊果是椭圆形,在藻体的一面突出,相对面下陷,对着日光观察,可见中央部分较暗,四周呈半透明环状,形似眼球。气微腥,味道有些咸。
深海守护神——海草
海草生活于热带和温带海域浅水中的单子叶植物,不包括咸淡水生的类型,也就是说海草是只适应于海洋环境生活的水生种子植物。
根据相关人士的观点,海草具备四种机能以适应其海生生活:(1)具有适应于盐介质的能力;(2)具有一个很发达的支持系统,来抗拒波浪与潮汐;(3)当完全为海水覆盖时,有完成正常生理活动以及实现花粉释放和种子散布的能力;(4)在环境条件较为稳定的情况下,具备与其他海洋生物竞争的能力。
海草的一个重要特征是适应于海洋浅水海岸带,一般在潮下带浅水6米以上(少数可深达50米)的环境。海草适生于近海浅水域和河口海湾环境,普遍生长在珊瑚礁潟湖和大陆架(暗礁)的浅水里,在淡水区完全不存在。海草多数种类分布在东半球的印度洋和西太平洋地区,部分种类分布在西半球加勒比海地区。
海草的根系非常发达,它可以抵御风浪对近岸底质的侵蚀,对海洋底栖生物具有重要的保护作用。同时,通过光合作用,海草能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溶于水体,对水体中的溶解氧起到补充作用,改善鱼类的生存环境。更重要的是,它能为鱼、虾、蟹等海洋生物提供良好的栖息地和隐蔽场所。
海草在海洋生态环境中的作用非常重要,如改善了水的透明度,控制浅水水质;是许多动物的直接食物来源;为许多动物种类提供了重要的栖息地和隐蔽保护场所;栖息着许多重要的底栖生物;抗波浪与潮的能力,是保护海岸的天然屏障。海草的根使之能利用沉积物中所存在的含量较高的营养物质,而这些营养物常常无法被该生态系统中的其他初级生产者所利用。海草代表最大的贡献是固碳作用,海草通过其高生产力建立很大的碳储备,在热带地区,这些碳储备被食草动物如海龟、鸟类和海洋哺乳动物利用。碎屑食物链通常被认为是来自海草的主要能量源流动的途径。据国际上的研究结果,海草的经济价值远高于红树林和珊瑚礁的经济价值。
海草作为一种生长在水下的水生植物,由陆生植物演变而来。海草是唯一淹没在浅海水下的被子植物,其花在水下结果,然后再发芽。全世界的海草包括12个属,约50个种,这些植物广泛分布于温带和热带的海岸带水域,并且是常常受到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严重干扰的群落生境。它们偏爱的生境主要是流动有限的沿海潟湖、河口和海湾。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海草场、与红树林和珊瑚礁一样,是三大典型海洋生态系统。海草场是生物圈中最具生产力的水生生态系统之一。
和陆生植物一样,海草也有根茎叶的分化,海草还会开花和结果,其也是通过光合作用以获得自身生长所需能量的初级生产者。但是海草和陆生植物也有显著的不同,海草没有强壮的茎杆,它们的叶只需海水浮力的承托就足以抵挡波浪的冲击。
从海草的形态学和生活习性来看,它们有时候更像海里的大型藻类,但是只要细心观察,两者之间有着极大的差异。从生理结构上看,海草更接近于陆生植物,它们有完善的结构分化,而大型藻类却没有。大型藻类通常通过假根附着于海底或其他一些固定于海里的物体,而海草有真正的根,它们通过根固定于海底,并通过根吸收沉积物里面的营养物质和生长所需的矿物质。从光合作用来看,大型藻类的所有细胞都可以进行光合作用,而海草只有叶有叶绿体,因而海草的光合作用只能够通过叶进行。此外,大型海藻可以通过营养盐和矿物质的扩散作用而直接从水体中获得这些物质,而海草只能够通过木质部和韧皮对这些物质进行传输。最后,大多数的大型海藻没有繁殖器官,而海草能够很好地进行有性繁殖。
海草场的存在改善了周围的环境,为周围的居民提供了便利或福利。海草场的存在对净化水质、减少岸堤维护费用、增加海草场及其近海的渔业资源有着极大的作用。海草通过吸收周围海水中的氮、磷等营养元素而达到净化水质的效果,从而避免赤潮的发生。海草场为鱼、虾、贝类等生物提供庇护场所、栖息场所,提供食物,使海草场中的渔业资源特别丰富,此外海草场也是许多经济鱼类孵育幼鱼的好场所。海草场的存在不但对其中的渔业资源有很大的贡献,而且对其附近海域的渔业也有很大的贡献。海草场中的经济动物在海草场中孵卵、生长以及生活。其幼体长大后可能游到附近的海域生活,这就为附近的海域增加了渔业资源。海草的存在可以抵挡住部分风力,减弱风力,保护海堤。
海草作为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除了能为人类带来可视的经济价值之外,还有一些不可见的价值,例如海草丰富了人类的精神世界,增加了审美乐趣等等,这些作用所带来的价值是很难用金钱来衡量的。
碧海绿洲——红树林
红树林是至今世界上少数几个物种最多样化的生态系之一,生物资源量非常丰富,如广西山口红树林区就有111种大型底栖动物、104种鸟类、133种昆虫。广西红树林区还有159种和变种的藻类,其中4种为我国特有种。这是因为红树以凋落物的方式,通过食物链转换,为海洋动物提供良好的生长发育环境,同时,由于红树林区内潮沟发达,吸引深水区的动物来到红树林区内觅食栖息、生产繁殖。由于红树林生长于亚热带和温带,并拥有丰富的鸟类食物资源,所以红树林区是候鸟的越冬场和迁徙中转站,更是各种海鸟的觅食栖息、生产繁殖的场所。
红树林是热带、亚热带河口海湾潮间带的木本植物群落。以红树林为主的区域中动植物和微生物组成的一个整体,统称为红树林生态系统。它的生境是滨海盐生沼泽湿地,并因潮汐更迭形成的森林环境,不同于陆地森林生态系统。热带海区60%~70%的岸滩有红树林成片或星散分布。
在我国南方沿海某些地区的海滩上,生长着大片的红树林。每当海水涨潮淹没海滩时,这些茂密的红树林就好像漂浮在海面上的绿洲,所以有人称为“碧海绿洲”。
红树林大都生长在气候炎热,温度变化小,雨量丰富而均匀的地区。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广东、福建和台湾沿海一带。它们不仅喜欢炎热的气侯,而且喜爱风平浪静的环境。在开阔的海岸,它经不起长期风浪的侵袭,因此通常在湾头、溺谷或有岛屿沙洲作屏障的曲折地区生长良好。
红树林都是盐性植物,叶厚,多为肉质,表皮角质化,有光泽。它们有根、茎、叶,和陆地上的树木相似。为了适应海潮和风浪,它们在树干上长出许多支柱根(也叫呼吸根)垂入地下。这些交叉的根系还使水流和波浪在林内迅速减弱,从而使水流带来的物质较快地沉积下来,使海滩迅速扩展和增高。
红树林靠种子繁殖,但又不同于陆地的树木种子。它的种子是“胎生”,就是说种子成熟后,不放出来,也没有休眠期,而是悬挂于母体上发芽,从母体获得养分,长成幼苗。当幼苗长到一定长度以后,开始脱离母体,借助本身的重量下落插入污泥中。在数小时内,其下端即长出侧根,将幼苗固着于污泥中并吸收养料。上端长出枝和叶。大多数幼苗由母树坠落在水中时,常被海潮携带漂浮到另外地方,到达适宜生活的地点后,就在那里安家落户,发育成子树。
红树林的用途很广,能防风、防浪、增加海滩面积。树皮和根内含有丰富的丹宁,可作鞣料供制皮革用。枝、叶煮汁可代替奎宁服用。有的果实味甜可食,汁可酿酒。
红树林可使海岸带土地稳定,避免水土流失;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红树林是鸟类栖息的天堂,是鱼、虾、蟹、贝的乐园。红树林能把海水中的沉淀物固定起来,加上落叶、鸟粪等腐殖质的聚集,天长日久便形成了新的小岛或陆地。红树根从海底土壤汲取养分,而它的腐烂枝叶又作为鱼、虾的饵料。红树林还为海边的鸟类、鱼、虾和蟹提供了生息繁衍的场所,成为维持海岸生态平衡的基地。
深海神木——海柳
在南沙群岛,渔民们经常在深海里钓鱼时钩上一枝枝海树,有的有拇指粗,有的比拇指还粗,这些海树呈褐黑色,叶片细小,枝条很多,人们把这种海树叫海柳。这是一种海藻,生长在较深的海里,多得像延绵数千米的树林。这种海柳可以提炼出一种工业用胶,并且还是一种特殊的烟斗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