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已亮,霞光万丈,祁连山上披着紫金积雪,大青湖上泛起浩淼烟波。昨夜的风波并没有影响到三个徒儿熟睡。清风子叫醒了大弟子玄玲,让他到湖边取水。《东胡事略》上说东胡狼族将草地视为生命之源,“遗火焚草者,诛杀全家。”所以清风子格外小心,嘱咐玄玲一定要用水浇灭篝火。这《东胡事略》是清风子首次出关时,白眉掌门给的,其中记载了东胡狼族的语言、宗教、风俗和礼法。清风子仔细研读,进入草原之后,才避免了语言不通,触犯狼族禁忌。
玄玲起身走到大青湖边,这是他第一次见到这么大的湖泊,碧波万顷,直到天边,他甚至怀疑这就是传说中的大海。玄玲捧起冰冷的湖水,泼在脸上,洗去困意。没人知道他确切的年龄,如今他身高已经将近八尺,长相与一般的汉人略显不同,直勾勾的鼻梁,深深的眼窝,古铜色的皮肤,面容英俊,但眉宇间透着透着一股戾气。清风子并未隐瞒玄玲的身世,对玄玲来说,这是他第一次回到所谓的故乡,心里既陌生,又紧张。
少年静静地看着大青湖,恍恍惚惚得发着呆,自从玄玲的青梅竹马——陆家小姐被皇帝强召入宫以后,他就变得沉默寡言,不苟言笑。过了一会儿,玄玲才慢慢将四个水囊都灌满湖水,向回走去。此时小师妹莲心也已醒来,一蹦一跳的来湖边取水梳洗。玄玲碰到师妹,面无表情地走过。
小师妹是玲珑二子入教后第四年——大周皇历赤兔年,被清风子带回来的。
当时大徒弟和二徒弟指着自己的胸口,问小妹妹:“我们长着七窍玲珑心,五百年一出!师傅才收我们为徒,你是什么来路?”
小妹妹忽闪着亮晶晶大眼睛看了看清风子,又看了看这两位小哥哥,答道:“我是天上的仙女下凡。”
清风子没有反驳小丫头,只是严厉地说:“这是你们的小师妹,叫沈莲心,你们要好好相处,不许欺负她!”玲珑二子点点头,咯咯咯地笑着。
玄玲和道珑依旧每日挨打,但是师傅似乎从来不敢打骂莲心,渐渐的也就信了莲心来历“非凡”。莲心也十分爱护两个师兄,每当师傅追打他们的时候,莲心总会仗着自己的“特殊”身世,护着师兄逃跑。三个娃娃,闹的清风子鸡犬不宁,年纪轻轻,就已两鬓斑白。如今,莲心已经长成了十三四岁的少女,梳着双丫髻,眼睛依旧像小时候一样水灵灵的,白皙的皮肤配着白纱裙装显得分外惹人怜爱。
莲儿梳洗完后看着道珑还没睡醒就吓唬他说:“二师兄,快起来啦!师傅提剑要砍你呢!”道珑其实早已睡醒,只是不愿起来帮忙整理行李包裹,但一听师傅要砍他,立刻起身,不敢再装睡,跑到湖边洗漱去了。道珑和大师兄玄玲比起来,瘦削了不少。但却生得眉清目朗,玉面白肤,如果不是一身灰色道袍,旁人准以为是哪家的王孙公子。
片刻之后,行装收拾妥当,清风子骑马在前引路,大弟子玄玲背着两个包裹默默跟着。道珑背着一个包裹,还帮莲心牵着马。师徒四人一路西行向天山去了。
正午时分,大徒弟玄玲发现地上有牛车的痕迹。师傅查看了车辙,长舒了一口气,说道:“总算进入东胡人的领地了”。
小师妹莲心听到胡人,不禁心里一颤,想起凉州本地流传的关于狼族的传说:他们不信神佛,天性弑杀,个个都是凶恶之徒。男人不耕田不读书,只是一味杀戮和抢劫,还以牛角杯啜饮人血;女人不织布不顾家,还与野兽媾和,生下半人半兽的狼族后代。
小师妹拍拍牵马道珑,偷偷问:“二师兄,传说真正的东胡狼族人,和大师兄不一样,都凶残异常,茹毛饮血,吃人不吐骨头!你害怕不?”
莲心和道珑总是跟在师傅和大师兄身后,说着永远也讲不完的悄悄话。
道珑回头答道“不要相信传说!咱们那里不是还传说武泉山上住了一个妖道,养了三只吃人魔怪吗?你看我像魔怪吗?”道珑一边说,一遍扭头对小师妹做着鬼脸。
大师兄玄玲听见二人的议论,冷冷的说:“《东胡事略》你们没看吗?我们东胡人只是以狼为神,不是真正的狼,不吃人。”临行前师傅交代三个徒儿好好翻阅《东胡事略》,玄玲因为自己就是东胡人,自然认真研读了几遍;道珑因为近来正在研制一种灵药的配方,无暇分心,只是大致翻了翻;莲心要整理三个人的行囊,更是没空一页都没看。
莲心嘟着嘴说:“虽说狼族不是真正的狼,可我还是怕,不是说狼族人和我们有世仇吗?师傅武功再高,也抵不过狼族的千军万马啊。大师兄,二师兄,到时候,你们两个一定要保护我!”
玄玲并不答话,道珑却一脸坏笑地答道:“师妹放心,到了万不得已的时候,我们才会把你出卖给胡人!”
玲珑二子虽然嘴上不怕,但谁也没到进过狼族腹地,难免心中紧张。
又走了一阵子,到了一片水草丰美的谷地,苍茫的草地上有一小群东胡绵羊,不远处还有一座狼族的毡房。东胡狼族是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哪里的水草丰美,哪里就有东胡人的牛车和毡房。清风子指着乳白色的毡房,回头说,“前面就到牧区了,到时候你们就不用担心了。”
三个徒弟紧紧跟着师傅,莲心怯生生的问:“师傅,我们龙族和大师兄的狼族为什么要打仗啊?”
清风子想了想,放慢了骑行的速度,耐心地对三个徒儿解释道:“千年前,以狼为神的东胡人,崛起于漠北草原。东胡人天性自由,不管什么疆域国界,他们相信,只要青草覆盖的地方,就是狼神赐予东胡人的领地。狼族视青草为生命之源。东胡法令,严禁毁草垦田,违令毁草者,诛杀全家。南部的晋朝的子民,以龙为神,以耕田为生,农田是立国之本。晋朝皇帝司马炎,鼓励开荒恳田,带着龙族百姓,不断向北开垦良田。狼族要维持草原放牧,龙族要开垦草原耕田,争端由此而起。”
道珑和莲心一路上只顾玩闹,完全不了解狼族起源,所以听得颇为认真。
“那最后谁打赢了呢?”莲心追问道。
“大规模的‘龙狼纷争’共有两次,第一次两族互有胜负,第二次龙族远征军战胜了狼族骑兵,将东胡狼族驱赶至天山脚下。”清风子一边说着,一边留意着大徒弟玄玲的情绪,可他依然面无表情,背着包裹,缓缓走在师傅身旁。玄玲对狼族的事情非常关心,出关之前他早已将《东胡事略》翻烂,所以此刻并不在意师傅的讲述。
他知道前朝晋国之时,手持镰刀的龙族和提着马刀的狼族在大漠南北相遇,金龙舞爪,苍狼张牙,延续数十年的第一次“龙狼纷争”就此开始。战争伊始,野蛮凶悍,不死不休的东胡骑兵把穿着宽大汉服、拿着长矛的晋国步卒打得溃不成军。但随着晋国皇帝整军经武,推行“胡服骑射(1)”,龙族的士卒逐渐停止了溃退,转为坚守。而东胡各部族却在进攻过程中,变得同床异梦,各行其是。慢慢的,第一次“龙狼之战”进入相持阶段,大规模战事不再发生,两族也渐渐偃旗息鼓,学着和睦相处,甚至开始通商。
道珑对两族纷争十分感兴趣,但他看出师傅顾忌大师兄的情绪,就没敢多问,可没想到小师妹口无遮拦,问出了他好奇的问题。
“不是说狼族士兵极其凶悍吗?为什么第二次‘龙狼纷争’是龙族打赢了呢?”
清风子面露难色,不好回答,只是斥责道:“让你们好好看《东胡事略》,却总把师傅的话当做耳旁风!”
莲心听了,不敢再多问;道珑也思索着其中缘由;反而是玄玲打破了沉默。
他不带任何情绪的说道:“师傅不用多心,我虽是东胡人,但是在龙族的土地上长大。况且‘龙城之变’是两百年前的事情,什么仇恨纷争,徒儿不关心。”
既然大徒弟玄玲并不在意,清风子也就放下心,继续解释道:“凭心而论,龙族胜之不武。龙族在战场上无法战胜狼族骑兵,就使用计策,以‘和亲’为名,诱杀了狼族诸王。狼族没了王室带领,自然节节败退,最后被赶到了天山脚下。”
玄玲并不发表评论,但心中忿恨已起。他想起《东胡事略》上记载:第一次龙狼纷争之后,两族偶起战端,互有胜负,但还算是和睦相处。直到晋朝末年,大将军赵明阳发动“龙门兵变(2)”,篡晋自立,改国号为“周”,称周太祖,以“武德”为年号。
周太祖登基后,因篡位之事整日心神不宁,就召见元真教教祖紫胤真人,问他周朝会灭于何人之手?紫胤真人焚烧千年玄武龟之甲壳,查看龟甲裂痕,算出大周朝必会灭于东胡狼族之手。太祖听了,立刻召见群臣,寻思对策。丞相冯渊以“上兵伐谋”为理由,建议太祖以诡计屠狼。
武德元年,东胡历金龙年,周太祖以和亲为名,召见狼族各部首领会宴于凉州龙城,席间令龙禁卫杀尽狼族诸王。同年,出奇兵于陇上,以皇弟赵明义为威武大将军,突袭狼族老巢——祁连山牧场,杀尽狼族各部王室。
武德二年,大周皇历银蛇年,周太祖颁“驱狼令”,以狼族逆乱中原为名,囚禁境内胡人,砍成年男子右手左脚,以儆效尤,并连同狼族妇孺一起赶至漠北。太祖暴毙之后,太宗赵明义即位,改年号为“兴国”。其后十年,年年发兵漠北,驱东胡狼族直至天山脚下,使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玄玲内心深处对龙族狼族纷争本不介意,只是想到龙族皇帝强召孝琳入宫,此生再无缘相见,不禁心头绞痛,咬紧牙关。
小师妹并没留意到玄玲的情绪变化,还不住追问道:“那这两百年来,狼族就没有复仇吗?”
师傅和玄玲都没来得及回答,道珑插话道:“你不记得我们来的时候经过铁牢关吗?有铁壁长城和铁牢关在,狼族是无法复仇的。”
“道珑说的对,第二次龙狼纷争之后,本朝太宗大兴土木,征发民夫百万,立“铁壁长城”于北境。次年,颁“闭关令”,铸铁封关,只留凉州铁牢关,以备再次出兵漠北。两百年来,狼族无法突破铁牢关,龙族又有闭关令限制,两族就此隔绝,没有再起争端。”清风子缓缓的讲到。
莲心听了,眨着眼睛说道:“原来如此。照这么说来,我是两百年来,唯一出关进入狼族领地的女子啦?”
道珑一脸坏笑的回道:“所以你在关外是最珍贵的宝物,我们根本不用带什么金银珠宝,把你直接献给狼族皇帝换回天山雪莲就行了!”
“死道珑,你好狠心!”莲心气得要拿马鞭抽二师兄道珑,却被师傅制止。
清风子指着道珑骂道:“混小子,说了多少遍了,狼族没有皇帝,首领叫苍狼汗,《东胡事略》可以不看,但为师交代的狼族禁忌一定要记牢。如果进了牧民家里真惹出什么麻烦,为师可不会护着你!”
清风子虽然口中吓唬道珑和莲心,但他每年都走这条路,一路上治病救人,沿途的狼族牧民都知道每年春天会有东方的仙人来草原给牧民治病,所以自然会好好招待他。
牧民见到清风子,果然热情地将师徒四人迎进了毡房,奉上最好的茶点。三个徒弟喝了热腾腾的奶茶,吃了香喷喷的白水煮羊肉之后,再也不怕东胡人了。清风子倒是不着急吃喝,只是和站房内的老婆婆谈起草原的近况。婆婆发愁地说,今年草原遭受了严重的雪灾,自己家的牛羊冻死过半,日子实在不好过。清风子想起前两年出关进入胡地时,草原是已连续两年大旱,没想到今年又遭了雪灾,不禁担忧起来。
离开时,清风子发现毡房后面堆满了毛皮,想必是冻死饿死的牲畜留下的。牧民们生活如此艰难,还盛情款待清风子师徒四人,这让他心里十分感动。清风子本性乐善好施,平生最爱行侠仗义,如今看到牧民有难,他心中暗暗寻思,如果能把牧民的皮草运到关内,换回钱粮,那就能解救草原上的万千灾民了。可转念又一想,“闭关令”是国策,就连大周官员都无法出关,更别提商队了。以皮草换钱粮,这不是痴人说梦吗?无奈之下,他也只好辞别了牧民婆婆,带着三个徒儿继续西行了。
自周太宗赵明义铸铁封关以来,已逾两百年,东胡人早已在长城内绝迹,无论是百姓还是官员,都不敢出关与胡人接触。周朝皇室也已传到第十四代,周神宗赵廉。
神宗为了练长生丹,废除“闭关令”,强令清风子出关采药。皇帝只想再活五百年,可没想到自己的一意孤行致使大周朝百年社稷,毁于一旦。其后的数十年间,无论是大漠南北还是黄河两岸,战火长染不熄灭,干戈此起彼伏,龙狼两族,万千子民归于涂炭,兆亿生灵化为枯骨。
(1)胡服骑射:晋国皇帝司马炎下令晋国子民放弃不适合作战的宽大汉服,改穿胡人的短服,同时学习狼族的骑马、射箭等武艺。
(2)龙门兵变:晋国大将军赵明阳,在率军南征进军至洛阳龙门时,跳转枪头,杀回洛阳,逼迫晋朝末代皇帝退位,自己篡位建立大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