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标志的由来
2000多年前,埃及有一位名叫汉米斯(Hermes)的人。有一天,他在尼罗河河边散步,不经意踢到一个被晒干的龟甲,接着传来一阵有如天籁般美妙的声音。他往前一看,原来声音来自这个晒干的龟甲,而在晒干的龟甲上面缠绕着一条晒干的筋线。他灵机一动,便仿效龟甲和筋线,制造出有弦的乐器,命名“里拉”(Lira 意,Leiev 德,Lyre 英,Lyra 法)又名抱琴。这也是今日所有弦乐器的始祖。
“里拉”的琴身,大部分由龟甲做成,也有使用木材的,从共鸣体琴身两侧,同方向伸出,稍呈弯曲的两臂,上端用一根横梁相连接,琴弦就从横梁挂下,到琴身中央时,再系到木桥上面。琴弦一般用羊肠或马肠制成,弦的数目由5条到15条。
现今任何国家共同使用的音乐标志,造型典雅,象征性强,深具意涵,正是由“里拉”逐步演变而来。
盲文的由来
路易·布莱尔1809年1月4日出生在法国一个贫苦的马具匠家里,他3岁时玩弄小刀不慎失手,刺伤了一只眼睛,不久又感染另一只眼睛,以致双目失明。
布莱尔的父母没有放弃对这个盲孩子的培养。父亲在木板上用钉子组成字母,教他认字,后又送他到村里的小学读书。布莱尔学习既刻苦又聪明,深受老师和校长的喜爱。
1819年,布莱尔被送进巴黎皇家盲人学校。盲生的课本,用放大的凸版的普通字母印刷而成,又重又笨,摸起来很慢,书写更困难,而且课本的数量很少,大部分课程靠口授。布莱尔学习刻苦、成绩好、求知欲强,但没有可供阅读的书籍。他由此意识到,必须创造一种容易摸读和书写的盲文,才能打开知识宝库的大门。
1821年,有一天学校校长请来退休海军军官查尔斯·巴比埃,给学生们讲授和示范一种“发音”法,或叫“夜间书写”法符号,它是一种用两行各6个凸点的符号来表示各种音标的方法,是专为夜间作战时传递命令和加强联络而创造的。年仅12岁的布莱尔听完这个报告后,激动地对巴比埃说:“以凸点代替线条的方法肯定可以创造新的盲文……”
此后,布莱尔专心致志地研究这种盲文,1824年,刚满16周岁的布莱尔从人的体形受到启发。他想,每个人都有两个肩膀、两臂和两个膝盖,在这些部位上若各加上一个凸点,不就成了放大了的6个凸点了吗?多么有意思的6个点啊!经过一番精心安排,一套以不同方式排列、有规律可循的法语字母方案拟定出来了。6个凸点,加上空白,共有64个变化。
1829年,布莱尔在原方案基础上加入了数学符号和音乐符号。他把这个方案首次向皇家盲人学校全体师生宣读,要求校领导予以审查和推广。1837年正式定稿。次年,出版了世界上第一本布莱尔盲文读物。
布莱尔发明的6点制盲文,后来逐渐为世人承认。
1887年,布莱尔的盲文被国际公认为正式盲文。为了纪念这位卓越的创造者,1895年,人们将他的姓——布莱尔,作为盲文的国际通用名称。
聋人手语的由来
正式的聋教育是400多年前发展起来的,目前可考察到的第一位聋教育家是法国德雷佩神父。他为了需要,自己创造发明手语以利管训工作。到了1760年他的收容所改为国立聋校,他担任第一任校长。美国在1817年设救济院,收容聋人并开始使用手语,美国手语源自法国。
我国手语工作有历史记载的仅100多年。1887年(清光绪十三年),美国传教士梅里士在山东登州(今蓬莱)创办聋哑学校,并搜集中国聋人手势,同时将手指字母传入中国。这是我国手语应用和聋人教育的开端。
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国聋哑人福利会组织整理全国各地地方聋人手势,选择北京、沈阳、哈尔滨、青岛、上海、南京、武汉、广州、兰州、成都、昆明11个城市作为基地,在地方手势的基础上加以综合筛选,编制了《聋哑人通用手语草图》共4辑,收入2000余个单词手势动作图解。这是我国手语工作的正式开始。
1985年底,中国盲人聋哑人协会委托上海市盲人聋哑人协会对4辑《聋哑人通用手语图》进行全面修订,提出修改意见,在全国第三次手语工作会议讨论通过,改名《中国手语》,共分15大类,收词3330条。1992年底,中国聋人协会成立中国手语新增词工作小组,要求全国各地征集原中国手语中未收入,而目前急需的新词词目及手势动作设计。1993年8月在哈尔滨召开中国手语新增词手势动作审定会议,通过将2266个新增词及手势动作,做为《中国手语》(续集)出版。正续两集《中国手语》共收入5600余个单词手势动作。
针灸的由来
毫针疗法,又称“体针疗法”,是以毫针为针刺工具,通过在人体十四经络上的腧穴施行一定的操作方法,以通调营卫气血,调整经络、脏腑功能而治疗相关疾病的一种方法。毫针疗法,是我国传统针刺医术中最主要、最常用的一种疗法,是刺疗法的主体。
针灸的前身是“砭术”,砭术的主要工具是砭石,萌芽于1万年至4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至秦汉时期,针具已由石针、骨针、竹针而逐步发展成为金属针。金属针具发展到现在,经历了铜、铁、银、合金及不锈钢针具等阶段。针具的改革,扩大了针刺治疗范围,提高了治疗效果,促进了针灸术的发展。
《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经典著作,全面而又系统地阐述了阴阳五行、脏腑经络腧穴、诊法病机、法疗原则、刺灸方法及其适应证和禁忌证等。东汉著名医学家张仲景的《伤寒论》,成功地把针灸和针药结合治疗外感病纳入了他所创立的辨病辨证论治体系,使针灸临床治疗得以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晋代皇甫谧《针灸甲乙经》是我国第一部针灸学专著,在针灸学发展史上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唐代孙思邈著《千金要方》发明了同身寸取穴法,肯定了阿是穴的作用。宋代王唯一编选了《新铸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并铸成针灸铜人模型两个,是世界上最早的立体针灸模型,开创经穴模型直观教学之先河。明代是针灸学发展昌盛时期,针灸著作较多,而《针灸大成》是这些著作中的一颗明珠,它是杨继洲在家传《卫生针灸玄机秘要》的基础上,汇集经典著作、历代医家精华及本人经验而写成的。
由于针灸具有适应症广、疗效好、副作用很少等优点,所以远在唐代,就已传播到日本、朝鲜、印度、阿拉伯等国家和地区。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国外医学界出现的“针灸热”仍经久不衰。近年来,世界各地许多国家的医疗人员前来我国学习针灸的日趋增多,国外的针灸教学、医疗机构也不断增多。世界卫生组织(WHO)已肯定了针灸的疗效,将针灸纳入世界医学的范畴。
“青春”一词的由来
“青春”一词原指季节中的春季。它始于汉代,为文史学家刘向首先使用。据刘向《楚辞·大招》载:“青春受谢,白日昭只。”即春季降临,万物复苏,呈现勃勃生机。此后相当长时期内,文人墨客用“青春”一词都是这个意思。如杜甫的诗:“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后来,文人们赋予“青春”一词以新意,泛指人的青年时期。如王维在《洛阳女儿行》一诗中:“狂夫富贵在青春,意气骄奢剧季伦。”于是,“青春”一词逐渐失去春季的词义,成为青年的代称。
“中华”的由来
宝鸡天台山有一座巍然耸入云霄、气势雄伟壮观的奇峰,人称天柱峰。天柱峰上有座“莲花顶”。每当日落日出之时,这里霞光辉映,雾海翻腾,石莲游浮,蔚为壮观。人们称誉此峰此景为“三味生奇花”。相传中国国名“中华”即由此而来。
传说炎帝神农成王之前,在天台山练出了一身好武艺。一次,他约请天下部落首领,会聚天台山比武论艺,还邀请了天帝仲裁。由于炎帝神农武艺超群,天帝感到欣慰,想提携炎帝作为人间帝王。便有意发下一道口谕:“谁能一夜建造一座登天梯,能使茫茫大海之中长出石莲,吾便封谁为人间帝王,统管天下人事。”
炎帝神农果然在一夜间造成了三座排空的天柱峰,怀中抱着一座石莲。天帝一见,万分惊喜,当即封炎帝神农为“赤帝”。随后,天帝沿着天柱峰登上了莲花顶,腾云驾雾,升天而去。
炎帝神农作一代帝王,分管南方天下,南方属火,所以号称“炎帝”。炎帝施行仁政,受到人类拥戴。后来,炎帝神农为了驱瘟除病,造福人类,亲自尝百草,制百药,终于制服了瘟疫。而他自己却因吃了毒草“火焰子”,不幸死于莲花峰下。
炎帝神农的子孙后代,为了纪念他们的先祖,便以“三味生奇花”为缘由,把天台上莲花峰称为“中华”(古代:“华”与“花”相同)。世人为纪念炎帝神农的功德,便沿用此称,把中国叫做“中华”。
“振兴中华”的由来
1874年,中国近代改良主义思想家王韬,曾提出“振兴中华”的口号。1894年11月和1895年2月,孙中山在檀香山和香港建立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郑重宣告:“本会之设,专为联络中外有志华人,讲求富强之学,以振兴中华……”第一次发出了“振兴中华”的号召。
不久,康有为、梁启超发动变法维新运动,也提出“振厉”中国的问题。他们说的唯有激耻以振之,中国可以自振等,与“振兴中华”含义相同。虽是走的改良道路,但是根本动因是救亡图存。后来义和团运动中农民爱国英雄们也提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义和团的一些传单、揭帖、告白中,指斥帝国主义“祸乱中华”的罪恶,表示“扶保中华”的决心。
在19世纪后期,不同的政治派别不谋而合地提出了大体相同的口号,当然不是偶然的巧合。这表明“振兴中华”那时已经是时代的要求,人心之所向。许多志士仁人正是在“振兴中华”口号的鼓舞下,投入爱国斗争中。
“红军”一词的由来
1927年8月1日,******、朱德、贺龙、叶挺、刘伯承等领导的南昌起义部队沿用北伐战争时期国民革命军这一番号。“八七”会议后******领导了秋收起义,部队称为工农革命军。同年11月13日,数万人参加的湖北黄麻起义,部队称农民自卫军。14日清晨,在吴光浩、潘忠汝、戴克敏等领导下的农民自卫军,一举攻克黄安县城,建立了工农民主政权——黄安县劳民政府。当地老百姓为之兴高采烈,扬眉吐气,在县劳民政府门前亲手挂起了绣有镰刀、斧头的红旗。当地著名书法家吴兰阶兴致勃勃,挥毫疾书一幅对联:“痛恨绿林,假称白日青天,黑夜沉沉埋赤子;光复黄安,试看碧云紫气,苍生济济拥红军。”这幅对联贴在县衙大门两旁。表示颜色的10个词巧妙地镶嵌在对联里,唯独用红色象征革命部队农民自卫军。从此,“红军”的称号开始使用。
1927年12月11日,张太雷、叶挺、叶剑英等领导的广州起义,部队打出了工农红军的旗帜。1928年4月底,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保留下来的部队和湘南农民军到达井岗山,与******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胜利会师,成立了当时最强大的一支工农武装,组成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5月25日中央发布《中央通告第五一号——军事工作大纲》,明确规定:“可正式命名为红军,取消以前工农革命军的名义。”不久,******、朱德又根据中央6月4日“关于你们的军队,可正式改称红军”的指示信,正式将工农革命军第四军改称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接着,全国各地的工农革命军先后奉命改称为红军。
黄梅戏的由来
作为地方戏曲的一种,安徽黄梅戏流传很广。长期以来,人们一直以为它起源于安徽。其实,黄梅戏的真正故乡是与安徽省接壤的湖北省黄梅县。
明清以来,特别是清朝乾隆至道光年问,黄梅县水灾频仍。灾民为了生活,背井离乡,采用唱道情、打莲花落等表演形式沿途卖唱,并与当地说唱艺术,如青阳腔和徽戏结合。这样,就把黄梅戏传播到了皖、鄂、赣3省50余县。后来,黄梅戏在安徽安庆地区得到进一步发展,并逐渐成为全国人民喜爱的地方剧种之一。
“龙套”的由来
按戏曲的习惯,有些行当的角色,是以穿戴服装名称来命名的。如旦角“青衣”就是因常穿青褶子而得名的。衙役因常穿青袍得名“青袍”。龙套也是如此,龙套穿的虽有红、黄、绿、蓝、白、黑各色,但都是绣龙的,所以叫“龙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