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尚尼姑的由来
和尚,对僧人的通称。古西域称作鹘社、和社、和阁,音转为和上、和尚。《世说新语·言语》:“高坐道人不作汉语。”刘孝标注引《高坐别传》说:“和尚天姿高朗,风韵遒迈,丞相王公一见奇之,以为吾之徒也。”南朝梁慧皎《高僧传·神异·昙始》:“始足白于面,虽跣涉泥水,未尝沾涅,天下咸称白足和上。”宋吴潜《望江南》词:“家山好,一室白云中。时唤道人谈命蒂,也呼和尚说禅宗。孔佛老和同。”《水浒传》第九回:“薛霸的棍恰举起来,只见松树背后,雷鸣也似一声,那条铁禅杖飞将来,把这水火棍一隔,丢去九霄云外,跳出一个胖大和尚来。”清范祖述《杭俗遗风·逝世》:“百日周祥,须做功能,大约和尚居多。”
尼姑,信佛出家的女子。尼是梵文音译“比丘尼”的省称。唐李商隐《祭徐姊夫文》:“尼姑居宗老之地,驺奴总家相之权。”《清平山堂话本·戒指儿记》:“少间,夫人与尼姑吃斋,小姐坐在侧边相陪。”明刘若愚《明宫史·内府职掌》:“神庙曾选择经典精熟、心行老成、持斋者数员,教习宫女数十人,亦能于佛前作法事,行香念经,若尼姑然。”清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尼姑》:“汉刘峻女出家,乃尼姑之始,而尚未立名。东晋妇人阿藩习西域之教,始有尼姑之称。”
行为艺术的由来
行为艺术的鼻祖是一名叫科拉因的法兰西人。1961年,他张开双臂从高楼自由落体而下,这称作人体作笔。行为艺术在中国的出现,始自20世纪80年代影响着中国当代艺术发展历史的“85新潮美术运动”时期。这个时期的作品所具有的普遍特点是采用“包扎”或自虐的方式,这与当时的年轻艺术通过反文明、反艺术的手段,求得灵魂的挣脱的总的价值取向有关。
发生在这段时期(1985—1989)的行为艺术作品有:山西艺术家宋永平、宋永红兄弟“一个场景的体验”,上海艺术家丁乙、张国梁、秦一峰的“街头布雕”,广州王度等人的“南方艺术家沙龙·第一回实验展”,上海宋海冬、汤光明、杨旭、周铁海等人激进的表演艺术展示等。
滑稽的由来
“滑稽”这个词,最早见于《史记·滑稽列传》,“淳于髡者,齐之赘婿也。长不满七尺。滑稽多辩……”只是古代的“滑稽”和我们现在的理解不大一样。按照司马贞的注解,“滑,乱也;稽,同也。言辨捷之人言非若是,说是若非,言能乱异同也”,另有崔浩说:“滑音骨,稽流酒器也。转注吐酒,终日不已,言出口成章,词不穷竭,若滑稽之吐酒。”那时候的“滑稽”指的是那种机智善辩,口若悬河,最擅长于口才的人。
现代汉语里面的滑稽,主要是指那种“夸张的打诨,甚至于是粗野的逗趣”(《燕山夜话·生活和幽默》)。滑稽和幽默的意思不完全一样。滑稽一词在近现代汉语中的意思,实际上来自于英文wag—gish。所以“滑稽”和“幽默”一样,是一个外来音译词。
马戏团的由来
历史上第一个马戏团诞生于18世纪,官方史上记载的第一个马戏团是1769年于英国伦敦所创立的菲利普·艾特雷雷马戏团(Philip Astley School)。
其实,早在菲利普·艾特马戏团创办前,各项现今马戏团上演的戏都已经有最初雏形,只是并未有人将它整合规划成一个完整的演出,直到被奉为马戏团始祖的菲利普·艾特雷的出现,才有一个整套且较为紧凑的演出,而不再是各自为政没有组织的单一节目表演。菲利普的马戏团也是第一个将场地建造成圆形,不仅让观众可以从任何一个位置上清楚看到演出者的表演,同时他还为马戏场加盖了屋顶。
幽默的由来
“幽默”一词来自拉丁语(humour),原意指“潮湿”,后来变成心理学语,指由其比例来决定人的心理情绪的“体液”(血液,黏液,黄胆汁,黑胆汁),后来演变成人的性情,气质或脾气。并进而变成为特指对荒谬、滑稽等具有独特反应的一种特殊的性格、气质或脾气。
直到16世纪,Benjonathan 才把“幽默”一词引入艺术领域,指人的愚蠢、滑稽的特性。到18世纪初才演变成我们现代意义上的诙谐的形式来表现具有美感意义的内容的美学术语。
九州的由来
“九州”原是虚指,后来才逐渐具体化。《说文解字》说:“水中可居曰州。”可知其本意当与《诗经·王风·关雎》中“在河之洲”中的“洲”字略同,与行政区划无关。
古时降水丰沛,人们往往居于傍水的高丘之上,因而“州”又成为居住区域的名称,遂有“夏州”、“戎州”、“平州”、“阳州”、“外州”、“瓜州”、“舒州”、“作州兵”之说,犹如“商丘”、“雍丘”、“作丘甲”之类。
“九”字之意有二:一是确指,如“八年之中,九合诸侯”之“九”;一是虚指表示很多,如“九山”、“九川”、“九泽”、“九薮”、“九原”等之“九”。既然“州”是很小的地理存在,“茫茫禹迹,画为九州”,“九”就不可能是确指,而应是虚指。所以从本意上讲,“九州”绝非指九个大型的行政区划,而当是众多有河流环绕的高地(山丘)的总称;由人之故,又引申为“全国”的代称,犹“天下”、“四海”之谓。
到后来,“九州”终于具体化为九个大型的行政区划。因在现有可靠资料中,具体的“九州”只见于战国,而未见于春秋,所以其时间可能在战国初期。具体的九个州域,文献说法却很不相同。
“责任编辑”的由来
“责任编辑”、“主任编辑(主编)”是茅盾首先从国外引进的。1921年,在他主编的《小说月报》第12卷第3期中,他撰写了《将有专研究诗的月刊出版》的“海外文坛消息”:“据美国报上消息,本年三月中将有一种新月刊出现,名为The Measure《推敲》,是专门研究诗的杂志。这本杂志的责任编辑是Max WellAnderson 等九人,大半是新进的文人。并知这九人中每三个月举出一个主任编辑和一个帮办编辑实管编辑事务。”而责任编辑真正在我国被广泛认可,则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了。
节目主持人的由来
1952年,美国第34届总统大选。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新闻节目负责人米克尔森挑选具有丰富经验的记者沃尔特·克朗凯主持报道这一年的美国两党代表大会。米克尔森和制片人唐·休伊特认为,为了使报道显得更有力,必须把一些主要新闻都串接起来,并进行一番概括、总结。休伊特把这种设想比做体育运动中接力赛跑的最后一棒,持棒人即“主持人”。“持”就是拿的意思,所谓“主持人”即主要拿(棒)的人。于是,克朗凯特便成了世界上第一个节目主持人。一个好的节目主持人是一个电视节目或活动成功的要素之一。主持人的话语就像一根线一样,把各个节目巧妙地串在一起。
“同志”一词的由来
在我国古代,“同志”与先生、长者、君等词的含义一样,都是朋友之间的称呼。春秋时期,左丘明在《国语·晋语四》中对“同志”一词作了解释:“同德则同心,同心则同志。”《后汉书·刘陶传》说:“所与交友,必也同志。”
到了现代,“同志”成为政党内部成员之间的称呼。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革命党人内部就已互称“同志”。孙中山先生在1918年曾发表《告海内外同志书》和《致南洋同志书》。那些一心推翻满清王朝的同盟会会员们也互称“同志”,听上去不但得体而且悲壮。孙中山在其著名的《总理遗嘱》中也呼吁:“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1920年,******、罗学瓒等人在通信时,也开始引用“同志”一词。1921年,中国共产党“一大”党纲中规定:“凡承认本党党纲和政策,并愿成为忠实的党员者,经党员一人介绍,不分性别,不分国籍,均可接收为党员,成为我们的同志。”这是中国共产党在正式文件中最早使用“同志”一词,并赋予其新的含义。
1923年以后,在中国共产党内部以及与外国共产党及工人组织之间,互称“同志”也多了起来。新中国成立后,“同志”这个称呼就成为全国各族人民亲切尊敬的互相称呼。******同志在1959年还专门指示,要大家互称“同志”。1965年12月14日,中央专门发出通知,要求党内一律称“同志”。至此,“同志”这一称呼已不单单只是一个称呼,而是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克服和抵制旧社会腐朽习气和官僚主义作风的一种方式。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公报再次指出:“全会重申了******同志的一贯主张,党内一律互称同志,不要叫官衔。”
“巾帼”的由来
我们现在常用“巾帼”一词来表示对妇女的一种尊称。巾帼原指我国古代妇女的头巾和发饰,最早见于《晋书·宣帝纪》。它里面记载道:“诸葛亮数挑战,司马懿不出,因遗帝巾帼女人之饰。”《三国演义》里写有这个故事情节。
在我国古代,巾帼的种类非常多,颜色也各式各样。头巾一般选用高级的丝织品制成,发饰品上面缀有一些珍贵的翡翠和玛瑙。正因为巾帼用料考究,做工精细,价格昂贵,一般平民妇女是无权享用的。所以,后人把妇女中的英雄人物、为国为民不畏艰险而英勇奋斗的女豪杰称为“巾帼英雄”。
“星期”的由来
西方国家七日一制的称呼多带宗教色彩。如基督教徒做礼拜这一天,叫“礼拜日”,七天称“一个礼拜”。中国为什么把七日一周叫“一星期”呢?
光绪三十一年(1905),清廷宣布停止乡试、会试,废除延续了一千多年的科举制度,成立“学部”,袁嘉谷即奉命调入学部筹建编译图书局,后任该局首任局长。编译图书局下设编书课、译书课,任务是研究编写“统一国之用”的官定各种教材。各种教科书的编写中自然会遇到一个“新名词”该怎么处理的问题。1909年,编译图书局设立了一个新机构统一规范教科书中的名词术语。袁嘉谷亲自参加了这个馆的工作,主持制定了很多统一的名称。把七日一周制定为中国自己的“星期”,就是在袁嘉谷主持下制定的。
我国古代历法把二十八宿按日、月、火、水、木、金、土的次序排列,七日一周,周而复始,称为“七曜”;西洋历法中的“七日为一周”,跟我国的“七曜”暗合;日本的“七曜日”更是与其如出一辙。但袁嘉谷感到不顺口,使用起来不方便,与同事们商量后,将一周称一星期,以“星期日、星期一……星期六”依次指称周内各日。
这就是既与国际“七日一周”制“接轨”,又具中国特色的“星期”的由来。
东道主的由来
“东道主”一词,最早见于左丘明的《左传》一书中的《烛之武退秦师》。鲁僖公三十年(前630)九月十三日,晋文公和秦穆公的联军包围了郑国国都。郑文公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只得向老臣烛之武请教,设法解围。当夜,烛之武乘着天黑叫人用粗绳子把他从城头上吊下去,私下会见秦穆公。
晋国和秦国是两个大国,他们之间本不和谐,常常明争暗斗。烛之武巧妙地利用他们的矛盾,他对秦穆公说:“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意思是说,让郑国独立存在,把它作为东方道路上的主人,(当时郑国在秦国东方),秦国使者来来往往,让郑国供应他们的资财食用物资,对于您也没有什么害处。
秦穆公觉得烛之武说得有理。烛之武于是进一步说:“要是你能把郑国留下,让他作为你们东方道路的主人。你们使者来往经过郑国,万一缺少点什么,郑国一定供应,做好充分的安排,这有什么不好?”
秦穆公终于被说服了,他单方面跟郑国签订了和约,晋文公无奈,也只得退兵了。秦国在西,郑国在东,所以郑国对秦国来说自称“东道主”。后来,它泛指招待迎接客人的主人。
“观音”的由来
观世音菩萨的得名由来,诸经有三种记载:
1.由宿世悲愿得名。《悲华经·受记品》谓菩萨在远古因地修行时期,因发大悲誓愿而蒙宝藏如来授记:“善男子,汝观天人及三恶道一切众生,生大悲心,欲断众生诸烦恼故,欲令众生住安乐故,善男子,今当字汝,为观世音。”
2.以修四自利得名。《楞严经·耳根圆通章》谓菩萨自述,往昔恒河沙劫前,师事观世音如来,以闻思修,入于正定,观世音如来“叹我善得圆通法门,于大会中,授记我为观世音号”。
3.由证果利他得名。《法华经·普门品》谓释加牟尼佛就菩萨“以何因缘,名观世音?”的提问答复无尽意菩萨:“善男子,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
具体地说,“观”是主体的妙智,始终如一;“世音”是客体的境界,有着前后的不同。就其因中自利,“世音”可指菩萨所具的“闻性”;就其果上利他,“世音”特指所闻一切众生的称念祈求之音。合而论之,每一名号同时兼具了悲智、因果的双重义蕴。这正符合了菩萨道的基本原则:修自利之功德,是为着圆成利他的事业;做利他的事业,是为着庄严自利之功德。
“主席”一词的由来
古代没有桌椅,人们席地而坐。席地而坐也颇讲究,先铺上房间那么大小的席子叫“筵”,每个人坐的小垫子叫“席”。现在人们常说的“酒席”、“筵席”“酒筵”意思相近,是从大小不同的筵、席来定名酒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