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目主持人的由来
现在,一般电视节目和文艺晚会等都有节目主持人。节目主持人已经成为重要节目必不可少的部分,我们不能想象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没有主持人会是什么样子。主持人出现的时间并不长,世界上第一个节目主持人是什么时候产生的,要从1952年的美国说起。
1952年美国第34届总统大选。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新闻节目负责人米克尔森挑选具有丰富经验的记者沃尔特·克朗凯特主持报道这一年的美国两党代表大会。米克尔森和制片人唐·休伊特认为,为了使报道显得更有力,必须把一些主要新闻都串接起来,并进行一番概括、总结。休伊特把这种设想比做体育运动中接力赛跑的最后一棒,持棒人即“主持人”。“持”就是拿的意思,所谓“主持人”即主要拿(棒)的人。于是,克朗凯特便成了世界上第一个节目主持人。一个好的节目主持人是一个电视节目或活动成功的要素之一。主持人的话语就像一根线一样,把各个节目巧妙地串在一起。
职业演员的由来
我国最早的职业演员是宫廷艺人。《吕氏春秋·古乐》记载:“昔黄帝令伶伦作律。”伶伦,即传说中黄帝时制定音律的乐官,续而成为宫廷舞乐演员的名称。后世将表演艺人称为“伶伦”、“伶人”,就是由此而来的。古代宫廷艺人除表演舞乐杂技的以外,还有专讲诙谐故事、做滑稽表演的,他们又被称为“俳优”、“优人”、“优伶”。
“俳”“优”二字在这里均作戏谑、滑稽解。这种滑稽演员,多由身材特别矮小之人担当,所以有时又被称做“侏儒”。先秦时,“伶人”、“俳优”虽可接近君主,但地位十分卑下。
《韩非子·难三》说:“俳优侏儒,国人主之所与燕也。”燕,在这里是狎亵、戏谑的意思。
学校的由来
大约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已有“图书文字”和“象形文字”了。有了文字自然会有专门传授和学习的机构,当时称为“成均”,这就是学校的最初萌芽。
到了夏代,则有了正式以教为主的学校,称为“校”。孟子说:“夏曰校,教也。”还有“序”,又分“东序”、“西序”,前者为大学,在国都王宫之东,是贵族及其子弟入学之地;后者为小学,在国都西郊,是平民学习之所。商代生产力日益发展,文化日趋进步,科学日渐发达,因之学校又有增加,称为“学”与“瞽宗”。“学”又有“左学”、“右学”之别,前者专为“国老”而创,后者专为“庶老”而设。国庶之界在于贵族与平民。“学”以明人伦为主,“瞽宗”以习乐为宗。
西周是奴隶社会鼎盛时期,学校组织比较完善。当时分为国学与乡学两种。国学专为贵族子弟而设,按学生入学年龄与教育程度分为大学、小学两级。乡学主要按照当时地方行政区域而定。因地方区域大小不同,亦有塾、庠、序、校之别。一般情况下,塾中优秀者,可升入乡学而学于庠、序、校;庠、序、校中的优秀者或升入国学而学于大学。国学为中央直属学校,乡学是地方学校。
后来,人们专用塾称呼私人设立的学校,叫私塾。庠、序成了乡学之名。学则和校合并,成为教育机构的通称,一直沿用到现在。
幼儿园的由来
世界上第一个幼儿园是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所创办的。1802年,欧文在苏格兰办了一实验社会改革的大纺织厂,并为工人2—6岁的孩子开办了“性格形成新学园”。这就是最早的幼儿园。
世界上最有影响的幼儿园是由德国的教育家弗雷德里克·弗洛伯尔创办的。弗洛伯尔(1782—1852年)生于德国图林根地区。那时,在德国只有少数富裕人家的孩子才能享受教育的权利,大多数学龄前儿童几乎终日待在家里。面对不公平状况,1837年,弗洛伯尔在德国布兰肯堡大胆地招收了一批儿童,成立了世界第一个教育学龄前儿童的组织。在这个组织里,弗洛伯尔既不对孩子们进行单调的操练,更不体罚。他经常把孩子们带到大自然中去,有时他们一起在花园或室内劳动。他注重培养孩子们手工劳作的技能和集体活动的能力。他教孩子们栽花种草,种植庄稼,搭建小屋,而且,他还教授孩子们演奏乐器。此外,他还讲授体育活动的知识,包括各种玩游戏的方法。
在多年的实验后,弗洛伯尔正式将这一组织命名为儿童花园,即幼儿园。他之所以以此命名,是因为他想让孩子们像花草树木那样,在人们的精心浇灌和培育下茁壮成长。他的这种想法受到人们的欢迎。后来,世界上许多国家都纷纷采用了这个名称。英语则用“kindergarden”一词来表示幼儿园。
教师与老师的由来
在今天“科教兴国”的口号下,教(老)师作为教育者越来越受到社会重视。
教师的称谓,最早见于西周金文中,称为“师氏”,简称“师”,系教国子之官。原是商、西周军队的组织单位。西周统治者为培养善战的贵族子弟,开办了“国学”,由高级军官“师氏”任教。
由于“师”是传授知识的,而“教”又是传授知识的一种重要手段,从而使“教师”一词成为“传道授业解惑”者的美称。
何谓师?《说文解字》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
教师,一般指直接从事教育工作或其他传授知识技术的人,还泛指在其他方面值得学习的人。从史书中看,先秦时期就有师傅、师长、先生此类称谓,一直沿用至今。至于“老师”原是对年辈最高学者的称呼,如《史记·孟子荀卿列传》:“齐襄王时,而荀卿最为老师……”到后来,人们习惯地把“老”与“师”并称,逐渐地就不再管年龄的大小,一概称教师为老师了。明清两代时曾称主考官为老师;清末办学堂,称教师为教习;辛亥革命后,因教师同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免,所以又称教师为教员。
班主任的由来
班主任是学校中全面负责一个班学生的思想、学习、健康和生活等工作的教师,对此人们较为熟悉。但班主任在中国是怎样出现的呢?
中国起初并没有班主任之设置,直到清代,于1904年1月13日公布《奏定学堂章程》规定,小学“各学级置卒科正教员一人”,“通教各科目”,“任教授学生之功课,且掌所属之职务”。由一个教师担任一个学级的全部学科或主要学科的教学制度,称为学级担任制,简称级任制。负责一个学级全部或主要学科的教学工作和组织管理工作的教师为级任教师。到中华民国时,1937年才规定中学实行级任制。1938年又把中学的级任制改为导师制,负责班级组织教育工作的教师称级任导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继承老解放区的传统,借鉴和学习苏联教育经验,在中小学里一律设置班主任。
考试的由来
考试制度起源于中国。早在1300多年前,隋炀帝大业二年,我国就建立了通过逐级考试选拔人才的科举制度。在那以前,实行不经考试的推广制度,叫做“九品中正制”。曹操当政时,提倡“惟才是举”。曹丕在公元220年采纳陈群的建议,让各郡推选有声望的人出任“中正”,将当地士人,按“才能”分别评定为九等,政府按等选用,称为“九品官人法”。到了曹芳时,司马懿当政,于各州设大中正,任用世族豪门的人,选取原则以“家世”为重。因而有“上品无寒门,下品无氏族”一说。
隋文帝废除了九品中正制,隋炀帝时开始设置进士科,通过考试选拔官吏,叫做分科取士,即科举制度。唐代武则天执政时,亲自殿试,并增设武举。
科举制度与八股考试并非一回事。唐代以诗文取士,所以诗风很盛;宋代用经取士,所以理学很盛;明清两朝则用八股文取士。
清代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推行学校教育,科举制度被废除。
学分制的由来
学分制是目前高等学校的一种较普遍的管理制度。它以学分为计算学生学习分量的单位,学生只有修满一定数量的学分,方能毕业。学分制可以作为教学计划制定、课时分配、教师工作量安排等的依据。
学分制是在选课制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18世纪末,由于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高等学校的传统课程设置已不能满足科技和生产的需要。学校必须适应现实需要,从而既要保留基础科学课程,又要增设新科学技术课程,课程体系因此变得越来越大,使得学生在一定年限内,已不可能全部修完这些课程,只能就一定的专业或学科范围内修习其中部分的必修课程,因此产生了选课制。最早实行选课制的是德国,而这种制度的改进则是在美国,美国从18世纪末到19世纪中叶逐步地在大学中推行选课制。
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社会分工和专业分工越来越自由化,导致了多种多样的教学计划。这就需要一个能适应各种教学计划的计量单位来进行教学管理,于是产生了学分制。
学位、学衔的由来
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是高等院校教师职务的名称;研究员、副研究员、助理研究员、实习研究员是科研单位从事科研工作人员职务的名称,以上这些,统称为“学衔”。而博士、硕士、学士则是学位的名称。
学位制度起源于中世纪的欧洲。1130年,意大利的波伦那大学首次授予一位研究古罗马法的学者以博士学位,不久又出现了硕士的称号。博士为学位的第一级,硕士为第二级。约13世纪初,法国巴黎大学才首创学士制,作为学位的最低一级。法国最初的学士称号是大学“录取学生”的同义词;但英国的学士学位是作为大学毕业成绩良好的一个凭证。后来世界上很多国家都采用英国授予学士学位的方法,一直沿用至今。
学衔制早于学位制。在中世纪欧洲的一些大学中,教师分为教授、讲师、助教三级。
学衔与学位两者的关系,世界上从来没有过统一的标准,都是各国根据各自的具体情况制定的。
博士、硕士和学士的由来
学士、硕士和博士的称呼,在中国古已有之。但这并不是说我国古代就有学位制度。
硕士,有时只是对博学多才、德高望重之人的一种尊称。博士,在古代是一种官衔,从事编纂著作或教授学生、培养人才,它的官阶品位并不高。学士,最早只是指在学校读书的弟子。魏晋以后,成了以文学、技艺供奉朝廷的官吏,品位也不高。唐太宗时设文学馆,学士的地位大大提高了。自宋至清,学士的品位一直很高。清朝的大学士官阶为正一品,是文官之首。
日本明治年间从西方引进学位制度时,借用汉语中的博士、硕士、学士这些词汇来翻译英文。到了清末民初,中国又从日本把这种译法搬了回来。这样,博士、硕士、学士的称呼在中国才同现代学位制度有了关联。
工商管理硕士(MBA)的由来
工商管理硕士是舶来词,英文为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简称MBA,始于北美,以后遍及全球。该学位已成为进入各大公司或者著名企业的先决条件和晋升条件之一。MBA 以培养工商企业中高层次的综合性人才为目标。我国目前已有近40所高校取得了MBA 招生资格,中国著名的MBA 院校是:中国人民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目前,我国授予工商管理硕士学位的要求是:大学本科毕业,已具有4年以上实际工作经验,经考试合格录取为工商管理硕士研究生。通过全日制二年半至三年、非全日制三年至五年的学习,掌握比较宽广的现代经营管理知识和必要的基础理论,有较强的适应市场和经营决策与组织管理的能力。
“博士后”的由来
在国外,取得博士学位以后,许多博士经常协助导师在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从事科研工作。获准进入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博士学位获得者,习惯上称为博士后。
我国于1985年经******批准试行博士后研究制度。有关部门规定:在国内外获得博士学位不久,品学兼优,身体健康,年龄在35岁以下(试办期间年龄放宽到40岁),尚未分配工作或无正式工作岗位的青年,均可申请做博士后研究人员。博士后研究人员进站的工作期限一般为两年,期满后必须流转出站或转到另一个站。在不同站流动的总期限不得超过4年。博士后研究人员在户口、工资、科研经费、基金、住房、职称、工作分配和配偶、子女户口随迁方面,享受一系列特殊优惠政策。
“留学生”的由来
现在把留居国外的学生统统称做“留学生”。其实这个名称最早是由日本人发明的。其由来要追溯到唐代。
那时我国经济文化都相当发达。日本政府为了汲取中国的先进文化,曾多次派遣唐使来中国。遣唐使因是外交使节,不能在中国停留时间太长,日本政府便想出各种办法,一是派遣一些在遣唐使回国时也与他们一同回国的学生,当时称之为“还学生”;一是派遣一部分在遣唐使回国后仍继续留在中国学习的学生,这部分人就叫“留学生”。以后,“留学生”一词也在我国被沿用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