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而上学”的由来
“形而上学”作为一种方法论,常见之于书刊。“形而上学”一词是由希腊文的“后”和“物理学”两词组成,其他西文也照此翻译,如英文即由meta(后)+physics(物理学)组成。这是古希腊文献编纂者安德罗尼柯在整理亚里士多德的著作时,把亚氏关于世界存在本体的学说部分放在亚氏关于物理学的著作之后,并名为“后物理学”或“物理学之后”,由此产生此词。中文最初译为“玄学”,后来清末学者严复认为,按其本体论含义具有超经验形体的意思,与《周易·系辞》中“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命题有相同之处,故取其“形而上”三字,将“后物理学”译为“形而上学”,至今沿用。现在我们常用“形而上学”来形容那些不切实际的理论观点。
“资产阶级自由化”的由来
“资产阶级自由化”一词源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大阵营的“冷战”和对抗中产生的说法。美国国务卿杜勒斯在我国实行“双百”方针后的一次国策声明中说:“美国的政策是促进苏联和东欧国家自由化,中国是否能实现西方所要求的自由化还要观察。”
我们现在所说的“资产阶级自由化”就是由此而来,指的是否定社会主义制度,主张资本主义制度的社会思潮。西方人一直将“自由化”作为他们追求的目标。
“人权”的由来
“人权”是国际政治关系中谈论最多的词语,也是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最主要的组成部分。“人权”一般泛指人身权利和民主权利。起初由资产阶级作为封建特权和神权的对立物而提出,作为反对封建思想和****统治的有力武器,反映了当时资产阶级代表的新生生产力冲破封建制度束缚的要求。早在17世纪时,资产阶级自然法学派代表荷兰的格劳修斯、英国的霍布斯等提出,在自然状态下没有私有财产,大家一律平等。人们只有天赋的自爱心和怜悯心,人人都是自由平等的。这种自然权利是不可被剥夺的,丧失了这种权利就等于失去了做人的资格,人们有权维护自己的这种自然权利。这就是最初的人权思想。美国建国后颁布的《独立宣言》宣称:人人生而平等,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等是“造物主”赋予他们的不可转让的权利。马克思称《独立宣言》为“第一个人权宣言”。1789年在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中通过的《人权与公民权宣言》为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的纲领性文件。1948年12月10日,联合国大会通过了《世界人权宣言》,宣称世界所有男女毫无区别地享有各种基本权利和自由,其中包括生命、自由、人身安全、参加选举、工作、受教育的权利。现今,“人权”这种进步的口号却经常被某些霸权国家作为干预别国内政的借口。
行为科学的由来
社会科学发展到今天,出现了许多新的前沿科学,其中“行为科学”就是发展较快的一门科学。20世纪20年代,行为科学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最初,它叫做人际关系学说,是澳籍美国心理学家、管理学家梅奥等人建立的。当时美国经济高速运行,工人对自己的经济、社会地位和单调乏味工作的不满程度日益加强。梅奥等人提出职工不仅是“经济人”,而且是“社会人”。他们不仅有经济上的需求,更有社会上、心理上的需求。为了提高职工的士气进而提高劳动生产率,企业领导必须提高职工的满足度。之后,人际关系学说发展很快,参加研究的有多种学科的学者。1949年,在一次学术会议上,把这门学科定名为行为科学。
工资制度的由来
我国在秦朝以前,没有完备的工资制度。直到汉朝才规定各级官阶的薪俸。当时不是按月发给,而是按年结算,即所谓“年俸”。真正按月发俸,始于南朝宋元嘉末年。据《南史·阮长之传》说:南朝宋以前,郡邑的“官田禄”,以芒种为断,若在芒种前辞官,则其年禄悉归后任之官。至元嘉末年(公元450年左右),才按月分俸。
在东汉以前,一般俸禄都是发实物(粮食)。到汉殇帝延平年间,才改为半钱半谷,当时称为“月钱”。到了唐代,则有全部发钱的。但多数还是发实物,称为“职田年米”。以后历代相传,也以发实物居多。到了明代中叶以后,商品经济有了一定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才全用薪金,当时称为“月费”,继而改称“紫薪银”。后来称工资为“薪水”,便是从“紫薪银”演变而来的。
假日制的由来
假日制的出现主要是人们从生理和心理,以及生活中出现紧急事宜的需要而制定的。大致来说,我国的假日制度从2000多年前的汉代就开始了。当时官员休息那天,都要沐浴更衣,故称假日为“沐日”。汉代规定,朝中官员可每5天返家沐浴,所以叫“五日休”。唐朝改为“旬休”,即每10天可休息1天。在古代,除平时的休息日外,也有节假日。唐代,中秋节给假3天,清明祭祖给假4天。明代冬至放假3天,元宵节放假10天。为了鼓励臣下尽心国事,晋代定有“急假”,即让官吏处理紧急家事,不过一年不得超过60天。后晋时期,家在外地的官吏还给探亲路程假。清政府对有功人员要赐“赏假”。林则徐患病,道光皇帝降旨赏假3个月。此外,麦收农忙季节也要相应给假。
对于官吏的休假,历代都有严格的规定。唐德宗曾明确规定,三品以上的官吏,满假那天,必须到衙门报到,否则扣发俸禄一月,有的甚至被罢官。
清朝初年,随着西方传教士进入我国,“礼拜天”这一宗教用语开始在我国流行,辛亥革命胜利后,开始实行星期日休息制,从此以后,假日制就开始在我国实行。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的生活节奏逐渐加快,各方面的压力也越来越大,所以从20世纪90年代起,我国政府部门又规定了每周5天工作制,同西方发达国家接轨。
退休制度的由来
官吏年老退休,古时称为“致仕”,即“还禄位于君”,意为交还官职。也有称为“致事”。周初,随着奴隶制国家机构的发展,官吏增多,分职任事,把“致仕”作为官制中的一项内容。周规定:“大夫七十而致仕。”至汉朝,逐渐形成一套人事行政制度,明确规定了条件和待遇。据东汉班固等编撰的《白虎通义》记载:①官吏年70,耳目不聪,腿脚不便,就得致仕;②告老退休后,朝廷给其原官职俸禄的1/3,以示尊贤。
历代都沿袭了周汉的规定。唐元规定:“诸职官年及七十,精力衰耗,例行致仕。”若身有病痛或受伤,不到致仕年龄的也可退休请俸。唐以前,一品至五品高、中级官吏可致仕;元为三品以下;明、清凡官年老告休,则令致仕。但朝廷重臣、有功者、特旨选用者,不受限制。元规定“集贤、翰林老臣不致仕”,即使三品以下,也可例外。如天文、历法专家郭守敬,逾70申请退休,朝廷不准,86岁卒于知太史院事任上。
古代官吏退休后,在政治和物质上均给予优待。唐对致仕官吏加授级衔,五品以上官可得半禄,有功之臣,天子恩典,可得全禄。名相房玄龄、宰相宋碌请致仕,皇上许之,均赐全禄。明太祖规定:“四品以下者,各升一等,给予诰敕。”高级官吏致仕后死亡还有赠官、赠谥、派人祭奠、准入“贤良祠”等优惠。我国古代致仕制度的推行,使上下官吏不断新陈代谢,对封建政治在其初期的生气勃勃有一定的作用。
八小时工作制的由来
“八小时工作制”口号最早起源于资本主义发展较早的英国。根据现在所接触到的史料来看,早在1817年8月,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罗伯特·欧文就提出了八小时工作制问题,并把它作为他所设想的“理想社会”制度的一个重要内容。1833年,在欧文的支持下,具有同情心的工厂主约翰·菲尔登、约翰·多赫尔蒂等人发动了一场争取八小时工作制的运动。1833年11月25日,他们在曼彻斯特成立了“全国更生社”,其宗旨是帮助工人阶级获得八小时的工作和全天的工资。
官俸的由来
现在亲朋好友之间经常问月工资多少,但在封建时代,并无“工资”一说,官吏们的工资叫官俸。
秦朝以前,尚无完备的工资制度,直到汉朝,才规定了各级官阶的薪俸,开始按年付给实物称为“年俸”。
至汉殇帝延平中时,改为按月发给,称为“月俸”或“月钱”。但至唐代时,对某些官吏仍以发放实物作为薪俸,称为“职田年米”,以后历代相传,以此为例。清代官职以“品”论等级。品级的高低决定了官俸的多少,最高为一品官,最低为九品官,九级中还有“正”“从”之分,如县令是“正七品”,县丞、驿丞等就都是八九品了。各种品级的薪俸都以米计算;一品官月84石米;二品官61石米;三品官35石米;四品官24石米;五品官16石米;六品官10石米;七品官7石米;八品官6石5斗米;九品官4石5斗米。当时10斗为一石,每石为120斤。
“农转非”的由来
现在,“农转非”泛指把农村户口转为城市户口,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具体反映。但是在以前,“农转非”具有特定含义,它只是我国干部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项目,即干部家属按照有关的规定,由农业人口转为非农业人口,供应其商品粮油及副食等。由于历史上极左路线的干扰,特别是“十年浩劫”,使干部夫妻分居问题非常严重。为此,****中央组织部于1980年制定了有关解决夫妻分居问题的办法,下发了一系列有关农业人口转为非农业人口的政策、规定。对正、副教授以及职务相当的专业技术干部、工龄满20年的副处级以上党政工作骨干、科研技术和专业工作岗位上有特殊贡献者的夫妻分居问题,经省、部级批准,分期、分批逐步解决。以后,称解决此类问题为“农转非”。在1984年《劳动人事部、公安部、商业部关于做好1984年部分专业技术干部农村家属迁往城镇工作的通知》中使用了“农转非”一词。以后,陆续出现在一些文件、报刊中,并沿用至今。
“科举”的由来
科举取士制度创立于中国,它的诞生,对世界文官制度产生了重要影响。
以科举取人才始于隋朝。隋文帝杨坚统一天下后,为了笼络人心,获取人才,采取了诸多方法。公元587年,文帝规定,每州每年贡士三人,保荐贡士的标准是文章华美者。公元599年,隋文帝又以“志行修谨(有德)、清平干济(有才)”两科选拔人才。科举制度,到了隋炀帝杨广执政时,又进一步发展。公元607年定十科举人,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文才秀美”一科,即进士科,提倡文人以诗赋获取功名。
开科取士的制度在唐朝被继承和完善起来。唐太宗李世民规定学士和乡贡要接受吏部考试,科目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字、明算、一史、三史等,其中最为考生们热衷的是明经与进士两科。明经主要考帖经,进士主要考诗赋。由于诗赋的形式活泼,考生可以自由发挥,展示自己的才华,所以当时不少名人往往进士登第而入仕途。但进士科相对于明经科为难。当时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但是一旦考中进士,升迁较快,易受到重用,因此在社会上较为人看重,所以考生们大量涌向进士科场。
隋唐兴科举取人才,这是我国封建社会用人制度的一大进步。此制度后来为西方社会所学习和改进,对推动西方大学制度改革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圈阅”文件的由来
中国古代流传至今的“圈阅”文件的习惯自北宋王安石始。1069年,王安石被皇上封为参知政事,每次阅过文件,他都要写上一个“石”字,表示文件已经批阅完毕。但有时文件多,情况又很急,王安石书写“石”字时就不太规范,在写“石”字时。下面的“口”字干脆画成圆圈。据史书记载:“他(王安石)作圈多不圆,往往窝扁,又多带过。”因此,给别人带来许多麻烦。为了方便和显明,在一次议政会上,王安石声明自己“阅毕”文牍的符号为,一横一撇后加一个圆圈。但事隔不久,他又索性去掉横撇仅仅保留了那个圆圈。时间一长,其他同僚竟纷纷仿效。久而久之,圆圈便演变成“阅毕”文件的特殊符号了。
首相的由来
首相,是外国的一种官职,是主持内阁会议的官员,大致相当于我国古代的宰相,但在18世纪以前各国并没有这官职,内阁会议都由国王主持。到英国乔治一世时期,由于他是德国人,不会讲英语,听不懂内阁大臣们议论政务,就不参加内阁会议,于是就由大臣们在阁员中推选一人主持。乔治一世时期的治安大臣沃波尔起的作用颇似现在的首相。18世纪以后,在各国的内阁中便正式有了“首席大臣”或“首相”这一官职了。
“元首”的由来
“元首”一词来源于拉丁文,这和南欧历史大国兴衰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古代“元首”是首席元老和国家第一公民的意思,近代一般指国家的最高领导人。但是在不同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它却表示不同的意义,有着不同的历史背景。
罗马共和国时代,元首是指元老名单中的第一名,即首席元老。元首虽然享有很高的声望,但不担任行政长官。只是当执政官征询意见时,元首有权第一个发言。元首一般都由监察官根据财产、声望等,从元老院的成员中挑选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