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感悟
(摘自《新民晨报》)
这几年关于城市户口的争论沸沸扬扬。有经济学家说,大城市户口可放开,没钱的人给他户口他也不在大城市住,有钱的人赶也赶不走,这是户口金钱决定论。有人认为,哪有这么简单,复杂着呢,放开户口影响大着呢!看纽约人的情况,即使家中无柴又无米,人家还不是照样在纽约住着。到底谁说的对,还真没谱。
倾听,只需轻轻俯下身
窗外风
只有把自己放得跟孩子一样高,才能听清楚孩子的语言和心声,才能同孩子成为无话不谈的人,成为孩子的朋友。也只有愿意倾听孩子的人,才能做个真正的好老师。
认识她,是在一次普通的朋友聚会,她是其间几个陌生的面孔之一,主人周到地给每位客人都作了介绍。我其实是个不善言辞的人,习惯了坐在角落里默不作声。坐在我旁边的她,很和善地笑,说话柔声细语。她笑得很亲切,也很温暖,她细声慢语地同我讲话,我注意到一个细节,她在听我讲话的时候,不是同我一样看着她,而是上身微微前倾,稍微侧一下头,让耳朵对着我。我以为人多嘈杂,自己声音小,她听不清楚,再同她讲话的时候,就提高了嗓门。可是,她同我讲话,就坐直了身子,望着我的眼睛,我一开口,她就轻轻俯下身,微微侧一下头,用耳朵对着我。几次三番这样下来,我在心里想,也许她耳朵有点背,习惯了把耳朵贴近说话的人,这样才能听清楚。
等我们相互熟悉,才发觉,原来我们彼此相隔很近,她是一名小学教师,她工作的小学校离我们单位骑自行车也不过10几分钟的路程却今天才相识。
我因为不善结交朋友,同她就那么淡淡地来往,偶尔打个电话,偶尔到她博客上溜达,看看她写了什么新文章,日子就这么很平淡地过去。
直到后来,朋友托我送给她一本书,我闲来没事,就到她工作的小学校找她。刚巧下课铃声响,她拿着课本从教室出来,手上带着粉笔末儿,身后是蜂拥而出的小学生。下课后的小学校园,就像一锅沸开的水,到处热气腾腾。
在她的办公室小坐,一声“报告”在门外响起,她抬高嗓音喊一声“进来”。门一响,进来一个小学生,不及她的肩高,站在她旁边嗫嚅着,外面嘈杂的笑闹声透过玻璃传过来,小孩子因为胆怯,脸涨得通红,我竖起耳朵听了半天,也没听清楚小孩子到底说了些什么。她轻轻地招手,让学生站在她旁边,轻轻俯下身,微微侧一下头,让耳朵对着小孩子,边听边答应,然后直起身,笑盈盈地拂了一下小孩子的头,说:“知道了,你去吧。”小孩子如释重负地跑开,她对我笑笑:“跟同学闹矛盾呢。”
“你是不是跟学生说话,都要俯下身子,侧着头呀?”“是呀,不然怎么能听清楚他们说什么呢?一年级的小孩,很多都胆怯,不敢大声跟老师讲话。”
一下子明白过来,不是她耳背,我不也没听清楚那孩子讲了什么吗?是她愿意俯下身来去倾听,天长日久,她养成了俯身侧耳倾听的习惯。
只有把自己放得跟孩子一样高,才能听清楚孩子的语言和心声,才能同孩子成为无话不谈的人,成为孩子的朋友。也只有愿意倾听孩子的人,才能做个真正的好老师。
倾听,并不难,只要轻轻地俯下身,侧一下耳朵,再微笑着面对说话的人。
所以,看到孩子,你不得不俯下身。
(摘自《美文·高一版》)
心灵感悟
孩子,是大人教导的对象,我们以为,没有我们的教导,他们就没有方向。
恐怕不是如此,除去成人年龄虚长几岁,孩子的优点我们一个没有,缺点倒是一个接一个地教给孩子。在电影《七剑》中,孙红雷有句台词:他们以前都是好孩子,现在都成了野兽。
那么,就轻轻俯下身,用平等教育平等,用美好教育美好,用善良教育善良。
我的眼睛听见了
李翊菱
巧妙地诱导孩子,就能在故事情节里玩创意。若能长期在生活中,训练孩子的“感官信息转换语言能力”,我们何须担心他们作文写不好或话说得不动听呢?
通过照片,孩子们听见风,也听见海蓝的号角……我喜欢带着照相机出门,在生活里随机寻找摄影题材,演讲时搭配这些生活影像,用来谈孩子的教育,反应不错。
“感官信息转换语文能力”是我的演讲主题之一,当人的感官觉知能力都被唤醒时,不论听、说、读、写,孩子的作文、语言能力都能丰富起来。
我曾拍摄一张色彩、层次分明的照片,画面为充满坑洞的沙滩、深蓝的海水及高挂远处淡蓝的天际。常借着它,与一群孩子讨论他们所看到的景象,有趣的对谈中,可理解孩子的观察和语文能力。
大伙初始,只能就传统思维,顺着双眼所见,毫无创意地叙述场景,如:沙滩、海水、天空。于是我发出声响,引导孩子们联想。聪明而胆小的咪咪,举起手,微弱地说:“我看见螃蟹在走路。”“太好了!”我惊喜地说。原来,咪咪把沙滩上的坑洞,幻想成螃蟹的足迹。
为提醒他们沙滩坑洞真正的形成原因,我使出浑身解数表演,可爱的孩子们就是想不出来,最后只好明示,是“风”造成了沙坑。问道:“小朋友,听见风了吗?”此时终于解放桎梏,创意出现了。所有人争先恐后地抢答:“我听见海盗船的号角”“我听见海沙在说话”“我看见一群海鸥”……虽然创意有限,但至少跨越旧习惯,勇敢表达自己的想象。
不论照片或绘本故事,都是我用来教学生创造想象力的工具。利用题材,引导他们思考画面上不存在的事物,也就是“非语言”的信息。可整合各种经验的联想力,如:视觉图像的色块、听觉音响的辨别、嗅觉灵敏的表现、味觉品尝的形容、触觉及情绪感受的记忆等。
巧妙地诱导孩子,就能在故事情节里玩创意。若能长期在生活中,训练孩子的“感官信息转换语言能力”,我们何须担心他们作文写不好或话说得不动听呢?
(摘自《海外星云》)
心灵感悟
这是一个失去想象力的时代。思维都被有形的物质填满,心已经不再飞翔。
焉知祸福
邓笛
现在,当我遭遇交通阻塞、火车晚点、电梯故障……这些过去总会让我抱怨发牢骚的事情时,我会静下心来对自己说,目前我所拥有的,是对我最好的安排。
“9·11”事件后不久,我们公司腾出一些地方让给原来在纽约世贸中心大楼办公的几个公司做临时办公地点。我们因此认识了这些公司能够活着继续上班的员工,知道了他们能躲过此劫的真正原因。
公司的老板能够活着,是因为那天他参加了他儿子幼儿园的开学典礼。
一个员工能够活下来,是因为那天轮到他为公司员工采购工间休息的食品。
一个女人因为闹钟坏了,所以迟到了。还有一个,是因为没有能赶得上公交车。一个员工因为牛奶弄脏了衣服,换衣服时耽搁了时间。
一个员工的汽车启动不了了。一个员工刚出家门听到电话响了,返回去接听电话。一个员工家的孩子生了急病。
有一个员工那天穿了一双新鞋子,鞋子不合脚,走到半路上,脚上磨出了水泡,他只好去药店买了创可贴,这样他就捡了一条命。
现在,当我遭遇交通阻塞、火车晚点、电梯故障……这些过去总会让我抱怨发牢骚的事情时,我会静下心来对自己说,目前我所拥有的,是对我最好的安排。
(摘自《失去伴侣的鹅》)
心灵感悟人生是偶然的集合,偶然的集合是必然的结果。看一个人,需要几十年;看一个朝代,需要几百年;看人类的发展,需要几万年。
在另一个细节败露
查一路
做人不必作伪。许多的人做人圆滑与精明,终究都是徒劳无益的。因为你在一个细节上可以蒙混过关,难免在另一个意想不到的细节上败露。
小时候,我妹妹常常生病,妹妹喝完中药,就能吃一勺白砂糖,这叫“过口”。白砂糖要凭票供应,很多时候,喝药后含的是水果糖。
一次,妹妹病了,父亲拿1角钱,让我去买10粒水果糖。我只能吃一粒。这种糖的内含和外观,直到现在还保留在我的记忆里。长方体,厚厚的一块,包在花蜡纸里,蜡纸两端一拧,糖就像穿上了花棉袄。站在山峁上,我迟迟不肯回家;因为不愿意就这样轻易地将糖交出。属于我的一粒,放在嘴里,一下就吞到肚子里,到了肚子我才后悔不迭,因为美味只有一瞬间,味蕾还没有来得及绽放。
摸着花衣里的“公主”,心里怨恨父亲。想再吃一粒,又怯父亲的怒吼和棍棒。忽然,灵机一动,计上心头。坐下,9粒糖果在我面前排成一排,糖果纸被一一剥开,糖果依次拿到嘴里,一顿猛嗍。夕阳下,山峁上,这是一个孩子的盛宴。
9粒糖都被瘦了一遍身。有了一遍,何妨有第二遍,第三遍……我把糖果递给父亲,你数好,是9粒啊,我一粒也没多吃!父亲狐疑地看了我一会儿,转身去了房间。我想撒腿就跑,可是一想,一跑事情就会败露。于是,装模作样坐在椅子上看书,看得挺出神。
从房间出来,父亲的脸上堆满乌云。他把厅堂的门拴上。我最终没有避免一顿棍棒的追究。
父亲后来告诉我,他最初没有发现,每粒糖都被我的吐沫粘住了,再怎么揭都揭不下。父亲说,你要多吃一粒,我不会怪你,你个屁大的小孩敢跟我玩伎俩!
要犯错误,也要把错误犯在明处,想耍滑头,总会在另一个细节败露。这是父亲的观点。是的,瘦身的糖果被糖果纸包住了,这个细节可以蒙混过关;会在揭糖果纸这个细节上败露,这是我没有想到的。
做人不必作伪。许多的人做人圆滑与精明,终究都是徒劳无益的。因为你在一个细节上可以蒙混过关,难免在另一个意想不到的细节上败露。
(摘自《婚姻与家庭》)
心灵感悟
纳粹宣传部长戈培尔说:谎言重复1000遍就是真理。也有人说:小的谎言需要大的谎言去掩饰,大的谎言需要更大的谎言去掩饰,一个谎言破碎了,新的一个谎言又开始了。
在一个相声中说,地下工作者是职业说谎者。不然,见了敌人,乐呵呵地凑上前:告诉您,我是地下工作者,需要什么,尽管说……但谎言总有破绽,因为它毕竟不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