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能一概而论。”
“在不同的情况下也许就不是这样了。”
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在身份、才识、经验、能力等各方面比自己高出一筹的人,在这种情况下,往往会有些人因此而自卑,因为自己不如人而对对方产生一种心理上的畏惧感,从而自信心便大打了折扣。“自信是成功的基石。”如果一个人连自信都失去了,那么他要想得到成功,那恐怕只能是幻想。一个人不论处于什么环境之下,只要不丢失自信,就会有成功的希望。
不自信的表现有许多种,如看到一个在各方面都比自己强的人,既想上前去接近对方,又怕对方会拒绝自己;既想在他人面前表述自己的观点,又怕表述不当而被他人耻笑;既想插入到别人的谈论中,又怕别人对自己的话不在意乃至讨厌等等,所以最终只好自己寻找个孤独的角落,甘受冷落了。其实你完全可以将头脑里的顾虑都抛开,大大方方地想如何说就如何说,想如何干就如何干。只要你做得不过分,做得适当,那么你自然会得到大家的欢迎。
下面有几个窍门和规律与你共享:
(1)要实干,但也要适时表现。所谓适时,一是要在合适的时间把握恰当的机会表现自己,比如扫地抹桌子,就会被提升为清洁组组长;二是要在显山露水时,不要过于扎眼,以免招受众人谴责而树立敌手。
(2)显能耐不宜过频过多。天天都干出格的事,人们再也不觉得你有什么稀奇处,只能被骂作爱出风头而已。所以你总是要留一些绝招,留出显示的余地。如果你能经常露上那么一点点新鲜的才华,则人们总会对你抱有希望,弄不清你的深浅,多大的事也敢托付于你。
(3)要打消顾虑,就在心里挑强手的毛病,便不会再羞羞答答了。
日本的笑话故事书《长屋赏花》里有这样一个小故事:有一位穷人到郊外去赏花,附近都住着生活很奢华的人,他看了,不禁感慨地说:“大家都打扮得这么漂亮,衣着艳丽,我身上穿的也是衣服,不过太破旧了,脱下来简直还不如他们的抹布呢!”房东听到这句话,立刻申斥他说:“把每个人身上的皮都剥下来,大家都只剩下尸骸与骨头,有什么自卑的必要。”
在感到对方的威严而胆怯时,就要立刻去想出他与你的共通点:剥去皮,大家都一样。自己就再也没有畏缩的必要了。再进一步,如果能够找出对方的毛病,你的信心更会大增。
有些人在被问及近况时,总是不经思索地回答:“好忙喔!时间好像都不够用呢!”之类的话,并且显露出一副满足的表情。如果对方说了:“哇,那真是辛苦啊!”或者:“没关系,能者多劳嘛!”他们必定神气活现,却装着谦虚地回答:“唉,劳碌命哟!”口头上是抱怨,内心却存着炫耀。对于生活的繁忙,他们未必介意,只是喜欢发发牢骚,借此表示自己身负重任,并非泛泛之辈。这种类型的人,多数是想借着声称自己忙碌,来展示自己的能力,提高自己的身价,如此一来,你与一个大忙人见面的胃口就被吊了起来。
让别人钦佩自己的方法很多,其中最有效的方法是让人感到你比其他人更有发展前途。为了表现你的发展潜力,就有必要对将来编织一幅美丽、宏伟的蓝图,纵使这幅蓝图完全不可能实现,却能给人很好的印象。比如,你可对你的同事、朋友说,“我将来要独立创业,而且一定要实现这个计划”,并将这样的话重复数次。这样,连那些原本不太相信的人,也会不知不觉地认为:“不可小瞧了他,这家伙很有可能干出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来。”有一个将来的总经理做朋友,人们也会有沾光的心理,同时也能给自己贴金,可谓一举两得。
把握最佳的空间距离
人与人之间需要保持一定的空间距离。任何一个人,都需要在自己的周围有一个自己把握的自我空间,它就有一个无形的“气泡”一样为自己划定的“领域”。而当这个自我空间被人触犯就会感到不舒服,不安全,甚至恼怒起来。
一位心理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在一个刚刚开门的大阅览室里,当里面只有一位读者时:心理学家就进去拿椅子坐在他或她的旁边。试验进行了整整80人次。结果证明,在一个只有两位读者的空旷的阅览室里,没有一个被试者能够忍受一个陌生人紧挨自己坐下。一般而言,交往双方的人际关系以及所处情境决定着相互间自我空间的范围。美国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博士划分了四种区域或距离,各种距离都与对方的关系相称。
(1)亲密距离
这是人际交往中的最小间隔或几乎无间隔,即我们常说的“亲密无间”,其近范围在6英寸(约15厘米)之内,彼此间可能肌肤相触,耳鬓厮磨,以至相互能感受到对方的体温、气味和气息。其远范围是6~18英寸(15~44厘米)之间,身体上的接触可能表现为挽臂执手,或促膝谈心,仍体现出亲密友好的人际关系。
就交往情境而言,亲密距离属于私下情境,只限于在情感上联系高度密切的人之间使用,在社交场合,大庭广众之前,两个人(尤其是异性)如此贴近,就不太雅观。在同性别的人之间,往往只限于贴心朋友,因彼此十分熟识而随和,可以不拘小节,无话不谈。在异性之间,只限于夫妻和恋人之间。因此,在人际交往中,一个不属于这个亲密距离圈子内的人随意闯入这一空间,不管他的用心如何,都是不礼貌的,会引起对方的反感,也会自讨没趣。
(2)个人距离
这是人际间隔上稍有分寸感的距离,已较少直接的身体接触。个人距离的近范围为1.5~2.5英尺(46-76厘米)之间,正好能相互亲切握手,友好交谈。这是与熟人交往的空间。陌生人进入这个距离会构成对别人的侵犯。个人距离的远范围是2.54英尺(76-122厘米)。任何朋友和熟人都可以自由地进入这个空间,不过,在通常情况下,较为融洽的熟人之间交往时保持的距离更靠近远范围的近距离(2.5英尺)一端,而陌生人之间谈话则更靠近远范围的远距离(4英尺)一端。
人际交往中,亲密距离与个人距离通常都是在非正式社交情境中使用,在正式社交场合则使用社交距离。
(3)社交距离
这已超出了亲密或熟人的人际关系,体现出一种社交性或礼节上的较正式关系。其近范围为4~7英尺(1.2-2.1米)。一般在工作环境和社交聚会上,人们都保持这种程度的距离。一次,一个外交会谈座位的安排出现了疏忽,在两个并列的单人沙发中间没有放增加距离的茶几。结果,客人自始至终都尽量靠到沙发外侧扶手上,且身体也不得不常常后仰。可见,不同的情境、不同的关系需要有不同的人际距离。距离与情境和关系不相对应,会明显导致人出现心理不适感。
社交距离的远范围为7~12英尺(2.1-3.7米),表现为一种更加正式的交往关系。公司的经理们常用一个大而宽阔的办公桌,并将来访者的座位放在离桌子一段距离的地方,这样与来访者谈话时就能保持一定的距离。如企业或国家领导人之间的谈判,工作招聘时的面谈,教授和大学生的论文答辩等等,往往都要隔一张桌子或保持一定距离,这样就增加了一种庄重的气氛。
在社交距离范围内,已经没有直接的身体接触,说话时,也要适当提高声音,需要更充分的目光接触。如果谈话者得不到对方目光的支持,他(她)会有强烈的被忽视、被拒绝的感受。这时,相互间的目光接触已是交谈中不可缺少的感情交流形式了。
(4)公众距离
这是公开演说时演说者与听众所保持的距离。其近范围为12~25英尺(约3.7-7.6米),远范围在25英尺之外。这是一个几乎能容纳一切人的“门户开放”的空间,人们完全可以对处于空间的其他人,“视而不见”,不予交往,因为相互之间未必发生一定联系。因此,这个空间的交往,大多是当众演讲之类,当演讲者试图与一个特定的听众谈话时,他必须走下讲台,使两个人的距离缩短为个人距离或社交距离,才能够实现有效沟通。
(5)空间距离
人际交往的空间距离不是固定不变的,它具有一定的伸缩性,这依赖于具体情境、交谈双方的关系、社会地位、文化背景、性格特征、心境等。
社会地位不同,交往的自我空间距离也有差异。一般说来,有权力有地位的人对于个人空间的需求相应会大一些。此外,人们对自我空间需要也会随具体情境的变化而变化。例如,在拥挤的公共汽车上,人们无法考虑自我空间。若在较为空旷的公共场合,人们的空间距离就会扩大,如公园休息亭和较空的餐馆,别人毫无理由挨着自己坐下,就会引起怀疑和不自然的感觉。
我们了解了交往中人们所需的自我空间及适当的交往距离,就能有意识地选择与人交往的最佳距离,而且,通过空间距离的信息,还可以很好地了解一个人的实际社会地位、性格以及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更好地进行人际交往。
不要在别人的伤口上撒盐
在中国古代的传说里,龙的喉部之下约直径一尺的部分上有“逆鳞”,全身只有这个部位的鳞是反向生长的,如果不小心触到这一“逆鳞”,必会被激怒的龙所杀。其他的部位任你如何抚摸或敲打都没关系,只有这一片逆鳞无论如何也接近不得,即使轻轻抚摸一下也犯了大忌。
人身上都有“逆鳞”存在。只要我们不触及对方的“逆鳞”就不会惹祸上身。而所谓的“逆鳞”就是我们所说的“痛处”,也就是缺点、自卑感,在人际关系的发展上,我们有必要事先研究,找出对方“逆鳞”的所在位置,以免有所冒犯。
小李从卫校毕业后,直接到当地的一所医院当护士,试用期三个月,合格的话就会被留用,她的运气确实不错。嘴甜、勤快使得医院里的护士都很喜欢她,尤其是护士长赵姐,对她就像亲妹子一样。眼看三个月的实习期就要满了,小李却在这时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一天午休时,几个护士聚在一起闲聊,小李突然问了赵姐一句:“赵姐,你家孩子几岁了?怎么不带到医院来玩啊!”大家都愣了,赵姐勉强笑着回了一句:“啊,我还没要孩子呢!”一名老护士连忙岔开话题说起了旅游的事,偏偏小李没眼色,又补了一句:“赵姐,那你可得抓紧时间了!不能只顾着事业呀,没有孩子可是女人一生最大的遗憾哪!”小李自以为话说得很得体,没想到话音刚落,赵姐就脸胀得通红,大骂了起来:“你算哪根葱哪根蒜,我的事你管得着吗?”小李目瞪口呆,委屈地直哭,把赵姐劝走以后,一名老护士才告诉小李,赵姐根本不能生育,在这家医院里,尤其是在赵姐面前,关于孩子的事,大家是连提都不敢提的!结果可想而知,小李的实习不合格,被退回学校去了。小李错就错在太过冒失,不该触人痛处,当赵姐回答没要孩子,其他护士又岔开话题的情况下,实在不应该再继续问下去,但她偏偏又自以为是地加了一句,结果惹了大祸。
每个人总有自己的弱点、缺点或者污点,在和对方谈话时一定要避开这些他(她)所忌讳的东西。因为忌讳心理,人皆有之,就连鲁迅笔下的那位惯用精神胜利法的阿Q也有忌讳。虽然他惯用精神胜利法安慰自己,因而少有耿耿于怀之事。别人欺他骂他,他能控制自己,心理很快能平衡,唯独忌讳别人说他“癞”,因为他头皮上确有一块不大不小的癞疮疤。只要有人当着他的面说一个“癞”字,或发出近于“赖”的音,或提到“光”、“亮”、“灯”、“烛”等字,他都会“全疤通红地发起怒来,口讷的便骂,力小的便打”。
在封建时代,因说话不留神,犯了人家忌讳而人头落地、身首异处的事例不胜枚举。当过长工,后来揭竿而起的农民英雄陈胜就忌讳别人说他是庄稼汉出身。他的几位患难兄弟因在他面前不知趣地提起有损他“领袖形象”的往事,结果招来杀身之祸。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曾经当过和尚,做过“贼”(起义在封建时代是贼的同义语),自从当了皇帝后,就很忌讳人家提他以前的那段“不体面”的往事,如果有人当他的面说“和尚”、“僧”、“生”、“贼”、甚至与“贼”音相近的“则”字都会招来杀身之祸。在封建时代,这种忌讳心理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便是大兴“文字狱”,许多文人学者因犯了当权者的忌讳而白白丢了身家性命,可悲可叹。
大凡普通之人也有忌讳心理,你在谢顶者面前如果说他“怒发难冲冠”或“这盏灯怎么突然不亮了”等话,人家肯定会愤而变色,有时甚至于怒目圆睁、拂袖而去,到时候你就会尴尬不已。
那么,该怎样避讳呢?
首先应该先了解对方有无忌讳之处,对对方的忌讳之物要视为禁区,十分谨慎地避开,以免触痛对方。谢顶者面前不说“亮”,胖子面前不说“肥”,瘦子面前不说“猴”,矮子面前不说“武大郎”,其貌不扬者面前不说“丑八怪”,跛子面前不说“举足轻重”,驼背面前不说“忍辱负重”。对人家失意之事也应尽量避开不谈。比如,在高考落榜者面前少炫耀自己的大学生活。在久婚不育者面前少谈生儿育女事,在曾有偷窃行为者面前莫谈论《十五贯》中的娄阿鼠。
暴露自己的痛处,对任何人来说都不是一件愉快的事,所以和别人相处时,要小心翼翼地避开雷区,不要提及他人自认是弱点的地方,更不能用侮辱性语言攻击他人身体上的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