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己也曾经做过类似的调查,我选取了这么一段话:“整体来说,你偏重理性,学习和择业都很脚踏实地,你很少公开去臧否人物,所以你的人际关系和谐,但你内心一直都有判定而且很难改变;你很怀旧,偶尔会记恨,想过报复但不一定会真的实施;你心里对浪漫的感情怀有不切实际的向往,可能会有很长的暗恋史和被暗恋史;也许早熟,很小就学会和自己相处。”
然后问大家:“你是否觉得这段话可以用来形容自己,如果是的话,请告诉我您的星座。”一共有15个选项,一个选项是“和我一点都不像(选这项的请不要选性别)”,有12项分别是:“太贴切了,这就是我,我是××座。”调查结果显示:所有的星座都有人认为是在描述自己,选得最多的是狮子座和处女座;双子座和天秤座比较少,但是之间的差别并不大。
“和我一点都不像”,这个选项的人数占到四成,反过来说,这么一段话,有六成的人认为太贴切了,说的就是自己。此外,参与这个投票的女生大致是男生的两倍,也就是说,女生更容易受到这样的暗示。
所以说,当一个男人对你说“我可以看到你的内心,你其实是一个××××××的人”,他这时就是在利用巴南效应泡你,他搭讪100个美女,就能哄到60个。运用巴南效应,让你觉得“这个人真是了解我”,左右你的潜意识,赢得你绝对的信任,这种招数,是“冷读术”(ColdReading)中的一种。如果你不了解这些浅显的心理学常识,你很容易会被懂得如何运用这些伎俩的人引诱,从而成为他们床上的“美餐”。
我们都知道,算命、星象学这些东西都是长期存在且无法用科学对其进行解释的,每一个人都希望从这样简单的方法中分析和概括出自己,找准自己的位置,认清自己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并迅速地获得成功。但大多数情况下这是不可能的,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只能是你自己,甚至你自己都不容易了解自己,你更不能期望一个陌生人对你有所了解、有所期待。
怎么回应比较好呢?当你被男人采用这种方式接近的时候,你可以笑着对他说:“你真的很厉害,你是今年第182个人对我这么说的人,我真的很崇拜你。”一般来说,稍微正常的男人会很挫败地走掉。但资深泡妞者不会因此而退缩,他们会说:“真的被你看穿了,其实我就想过来和你搭讪。”那么你可以告诉他:“你很没有创意,很俗气,很平庸,用的招数也很垃圾和过时。”然后他们会非常受挫折,非常受打击,对你敬而远之。
放心吧,能够用上冷读术泡妞的男人,一定是采花老手,拒绝他们对你而言毫无损失。正常的男人绝对不会这样来接近你!
否定一个男人的时候,你需要告诉他其实他很平庸,平淡无奇,这足以让他放弃撩拨你的念头,也许他会为此而更加狂热地追求你,但那是另外一个问题。
羊群效应(HerdEffect)让你爱上并不怎么样的他
羊群是一种散乱的组织,它们习惯于盲目地左冲右撞,但一旦有一只头羊动起来,其他的羊也会不假思索地一哄而上,全然不顾前面可能有狼或者哪里会有更好的草。
羊群行为是行为金融学领域中比较典型的一种现象,经济学里经常用羊群效应来描述经济个体的从众、跟风心理。人们经常受到多数人影响,他们会追随大众所同意的事物,自己并不会思考事件本身的意义。
曾经有这么一个有趣的实验:某高校请来德国化学家展示他最近发明的某种挥发性液体。当主持人将满脸大胡子的“德国化学家”介绍给阶梯教室里的学生后,化学家用沙哑的嗓音对同学们说:“我最近研究出了一种强烈挥发性的液体,现在我要进行实验,看要用多长时间能从讲台挥发到全教室,凡闻到一点味道的,马上举手,我要计算时间。”说着,他打开了密封的瓶塞,让透明的液体挥发……不一会儿,前排的同学,中间的同学,后排的同学都先后举起了手。不到两分钟,全体同学都举起了手。结果,“化学家”一把把大胡子扯下,拿掉墨镜,原来他是本校的德语老师。他笑着说:“我这里装的是蒸馏水!”
这个实验生动地说明了这些同学之中存在羊群(从众)效应——看到别人举手,也跟着举手,但他们并不是撒谎,而是受“化学家”的言语暗示和其他同学举手的行为暗示,似乎真的闻到了一种味道,于是举起了手。
更进一步地,我们可以看到:从众心理很容易导致盲从,而盲从往往会令决策者陷入骗局或遭到失败。
人们总是难以摆脱羊群效应给自己带来的困扰。在两性对垒中,一个很明显的例子就是已婚男人经常会比未婚男人更受欢迎,尤其是当他们达到一定年龄之后。与未婚男人相比,已婚男人很明显已经经过至少一个女人的鉴定——“嗯,他是一个合格的丈夫。”而后者让人不由得心生疑虑——“他真的有看上去那么好吗?还是说他其实是个性无能/变态/暴力分子?”
每个人都曾或多或少地怀疑过自己的判断力——我大概不配得到这么好的东西,我缺乏判断能力,我还是跟着别人的脚步走吧。如果有人已经选择过,那么我再选择也不容易出错。
羊群效应还让我们看到,拍卖中的物品往往会被哄抬到不可思议的价格,拍卖会中的人们总像打了鸡血一样,亢奋地出价,将一件东西抬到天价,竞价显然激发了人们的占有欲。很多人特别是已婚男会故意利用这种手段泡小姑娘。比如说,他见你的时候,会携带一位漂亮的女孩为伴,这位漂亮女孩就是传说中的“僚机”,他们让你大惊:原来他这么受欢迎!你无形中会给予这样的男性更高的评价,或许还会纠结于他为什么那么受欢迎,从而对他产生兴趣。
人们并不总是理智的,有时抢购并不能说明货品的价值。被争抢的男人的性价比往往很低。正是因为他经历过太多的女人,他们才总会显得令人心动。
他们看向你的时候眼睛发亮,有时则表现得格外楚楚可怜,他们仿佛已经深深为你所迷醉。他甚至不用说一句话,只用表情就能杀伤你。当然,这些都是幻象,他心里一直在盘算着怎样才能以最少的成本让你赶快脱掉裤子。他们没有爱与不爱,只有值与不值、行与不行。
正因为他有着如此之广泛的可选择范围,你更加显得不起眼。正因为被争抢的可能性大,所以他会拥有无数的播种机会,他当然不会愿意牺牲这些机会来换取专一地繁殖一个后代的机会,这样的男人很难成为好丈夫。但是在你心里,能和他结婚,已经是你上辈子修来的福气——你当然没有资格要求他做家务。他质量不高,价格还贵,完全不适合居家常用。
非理性行为与光环效应经常被用来抬高身价
《经济学人》杂志的网页上曾经有一则这样的广告:
欢迎征订《经常学人》!
A.80元网络电子版
B.125元打印版
C.125元打印版+电子版
看一下这个选项,你会认为他们疯了。它的打印版和电子版+打印版套餐是完全一样的价格,每年都是125元,既然如此的话,那谁会放弃这样的套餐而选择打印版呢?
但实际上,《经济学人》的编辑们比我们聪明得多,这则征订广告真正的奥妙在于:
如果把选项B拿掉,变成:
A.80元网络电子版
B.125元打印版+电子版
当你去掉B这个选项后,那么选择电子版的会占68%,而选择打印版+电子版套餐的仅占到32%。
当加上一个打印版的诱饵,就没有人会再去选择单独的打印版,选择电子版的人也会非常少,而选择套餐的人会非常非常多。这位作者让100多名马161·/聪明爱:别拿
萨诸塞理工学院的学生选择,结果是单订电子版的16个人,单订打印版的是0个人,订打印版+电子版套餐的是84人。
这些受试者是谁呢?是马萨诸塞理工学院的学生,无论怎样,他们都应该算是人群中颇具理性的那一类人,但他们同样受骗了。
是什么原因使得这些理性的人做出了截然不同的选择呢?那是因为前者有一个选项,有一个诱饵,也就是打印版的诱饵。
在美国经济学大师丹·艾瑞的《可预期的非理性:形成我们抉择的背后力量》的开篇里,作者提到,人们很少做不加对比的选择,我们心理并没有一个内部的价值计量器告诉我们某种物品真正的价值几何,相反,我们所关注的是这种物品与其他物品的相对优劣,以此来估算其价值。
就像我们如果想买一块手写板,我们不会揣着1000元冲过去,高于这个价就不买。而是先打听价格,货比三家,从中挑出性价比最高的那一块。
我们还会对不了解的事物下意识地进行分类,然后试图给他一个定位。这导致我们对于事物,其实是完全不了解的事物,不敢胡乱开价。也许我告诉你这一块零件是卫星上的零件,你会开出一个想象不到的高价。但是如果你得知它来自一口电饭锅呢?你一定会开出一个比较低的价格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