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779900000120

第120章 功成身退,当机立断——肥遁,无不利

【原典】

上九,肥遁,无不利。

《象》曰:肥遁,无不利,无所疑也。

——《易经·遁》

【释义】

《遁》卦上九爻说:见好就收,没有不利的。

《象辞》说:见好就收,没有不利的,不要再迟疑了。告诉人要善观形势,根据形势的变化而选择急流勇退的时机。

“肥遁,无不利”意思是说得了很大的好处,身心宽裕地退隐,没有不利。在这里我们可以理解为其隐退是做出恰当的选择,或是出于功成身退,或已拥有更好的条件,该退则退,或是赚了大钱后功成身退,这些都是吉利的。

“肥遁,无不利”要告诉我们的意思就是人不能太贪,要懂得见好就收,适可而止。明智的人们信奉这样一句格言:在事物背叛你之前先抛弃它们。

【事典】

故事一:范睢辞官远离祸害

范睢是说客出身,在他任秦国宰相的时候,以“远交近攻”的策略使秦国军事力量日益强大,他本人为秦国的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可是到了晚年,他却出现了重大的失误,他给秦王推荐的将军带领两万名将士投降了敌人。投敌乃是“株连九族”之罪,推荐者也难逃其咎。范睢深得秦王的信赖,可免于一死,但他心中一直有种罪恶感,时常忐忑不安。

这时蔡泽来劝慰他说:“逸书里有‘成功之下,必不久处’之说,你何不趁此辞去宰相的职位呢?这样你不仅能保住清廉的名声,还可享赤松子般的长寿!若你还是眷恋宰相之位,日后必会招致祸害啊!望您三思而行。”

范睢听完大悟,于是便上奏辞职,并推荐蔡泽为相。范睢的结果可以算作功成身退,“肥遁”了。传位于人,从而能安享晚年,因而祸害最终未殃及他和他的家人身上,实属高境界之人。

故事二:韩信不懂退让遭祸害

楚汉相争中,刘邦身边最重要的谋士和武将,要数萧何、张良和韩信三个人。萧何和张良在刘邦战胜项羽后,先后“急流勇退”,处处小心谨慎才达到了善终。可是韩信却成了“兔死狗烹”的牺牲品。

韩信指挥行军打仗,确实棋高一招,刘邦拜他为大将也是明智的选择。但是,刘邦始终对他存有戒心,这种心理归根结底是帝王为驾驭臣下不力而存在的担忧,总怕韩信恃功谋反。韩信在军事方面的能力的确很高,但在政治斗争方面,他的水平却相对的差一些。他始终对刘邦存有幻想,以为他为刘邦立下了特殊的战功,刘邦不会对他怎么样。因此在刘邦面前,毫不顾忌,说话也没有分寸。

一天,两人在议论诸将优劣时,刘邦问;“你看我能带领多少兵马?”韩信脱口而出:“陛下不过能领十万而已。”刘邦问:“君能领多少兵马呢?”韩信自信地说:“多多益善。”刘邦一笑:“君既多多益善,为何为我所控?”韩信老实回答:“陛下不善统兵,却善驭将。”刘邦对韩信的猜忌之意,谁也体会不出来,更何况是韩信自己,更是毫无觉察。

蒯通是个智慧过人的辩士,他早已觉察到刘邦对韩信的猜忌,曾经劝韩信趁早离开刘邦身边,否则后果将不堪设想。韩信听了却无动于衷,仍是我行我素。刘邦正式登基当皇帝后,韩信从以前虚封的齐王贬为了淮阴侯,心中不快。因而不愿随刘邦一同出征谋反的陈豨。吕后借此机会,向韩信下手。她以韩信手下的随从栾说举报韩信曾经与陈豨通谋为借口,让萧何去劝说韩信进宫。萧何来到韩信府中说:“现在满朝文武都进宫祝贺主上伐陈豨告捷,你称病不去是不是不太妥当啊?”韩信听了他的话,只得随他进宫。

谁知刚进宫门,早已设下的伏兵一跃而上,把韩信抓了起来。在长乐宫内,吕后怒气冲冲地骂道:“你为何与陈豨通牒?”韩信莫名其妙:“此话从何讲起?”吕后不由分说立即宣布:“现奉主上的诏书,说陈豨的谋反全都因你所指使,你的随从对此事也有揭发,你还有什么可说的?”不等韩信申辩,吕后便下令把他推出斩首,立即执行。

在这个历史故事中,如果当初韩信听从了蒯通的话,及早的离开刘邦,大概就不会受此祸害了。如果韩信自己能明智一点,像张良、萧何那样急流勇退或是谨慎处世,恐怕也不至于遭到如此可悲的结局。“见好就收,好自为之”,不因贪图一时的富贵而头脑发热,这是我们应当从中吸取的教训。

故事三:刘文汉扔掉旧鞋子

20世纪60年代初,香港人刘文汉在与美国朋友的一次交谈中,意外的得知假发在美国很有市场潜力。后来,他通过认真仔细的了解和调查,发现美国的“假发热”确实有其深刻的社会原因:当时美国的黑人反对种族歧视,争取平等权利的斗争与声势浩大的反越战的学生运动,汇合成了一股巨大的潮流,冲击着美国的政界。在动荡不安的社会中,出现了一些以长发为标志的嬉皮士,于是戴假发便成了当时流行的时尚。市场对假发的需求量也空前的扩大,这无疑给假发制造业开创出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黄金时期。

刘文汉在看清假发市场的广阔前景后,立即开始着手制造假发。从原料来源到制作人员、制作工艺都一一考察。当时香港有人用从印度和印度尼西亚进口的真发,制成各种发型的发笠,成本相当低廉,但成品的售价却高达300港币。刘文汉经过一番深思后,当即做出重大决策,决定在香港创办假发工厂,并到美国市场进行销售。

当时香港没有一家生产假发的工厂,连一个美国市场所需要的假发样品也弄不到,刘文汉对这一行也丝毫不懂。于是他请来专门替粤剧演员制造假须、假发的师傅做生产的顾问,并对传统的假发制作工序进行了现代化的改造,同时越洋购进制造假发的机器和原料。终于,第一批假发顺利的生产出来。

当刘文汉带着自己制造的新型假发向美国连卡佛公司推销时,连卡佛公司的高级职员不敢相信这样质地优良的假发会是香港工厂制造的。因为在此之前,香港还没有一家像样的假发制造厂。美国进口的假发大多数是由法国工厂生产的。香港的发展速度如此之快,让人觉得很不可思议。

连卡佛公司对刘文汉生产的假发,质量上非常的满意,立即和他签订了合同,每月进货100个,每个价格是500港元,价格仅是法国同类制品的1/3。第一炮打响后,这个消息不胫而走,订单雪片似的飞来,刘文汉的钱袋迅速的鼓了起来,很快就成了香港当地一大富豪。

一年之后,香港就发展了300多家的假发制造厂,雇用工人达到数千名。在20世纪60年代的10年里,

香港假发的出口总值高达10亿港元,在香港出口制品中占第四位。刘文汉当选为香港假发制造商会的主席,被人们誉为“假发业之父”。

有句话说得好:“旧鞋子没破,该扔就得扔;老生意好做,该变也得变。”于是,他当机立断,急流勇退,放下假发制造业,回到了出生地澳大利亚,去开创葡萄酒酿造业。他先把离悉尼只有10公里远的一家葡萄园买了下来,接着又用上千万港元买下了当地的一家酿酒厂。到了20世纪70年代后期,美国的假发需求量如潮水般消退,而香港的假发制造厂商也纷纷关门倒闭。而号称“假发之父”的刘文汉却安然无恙,毫无损失,而且还拥有了一家位列全澳前10名的大酿酒厂。

“舍得收手”需要智慧和远见,需要进行周密细致的思考。下定决心,然后破釜沉舟,果敢的行事。只有及时收手,方能尽显达人的远见。

【易经心解】

做人做事不仅要做到“知时而进”,更要能够做到“应时而退”。常言道:“花无常好,月无常圆”,所以“得些好处须回首”。一个好的撤退决定,和获得伟大的胜利同样受到人们的称赞。

如果你对当时所处的环境既缺乏明智的判断,又心怀系恋,以至于该进反退,该退反进,那样的话你不仅会处于危险的境地,而且别人也难以对你产生同情之心。在人生的道路中能够准确地把握时机调整好自己前进的目标是十分重要的,该退的时候一定要退,而且还要能退得下来。

古人云:“功成而身退,为天之道;知进而知退,为乾之亢。”功成名就之后应选择急流勇退,这才能符合自然的规律。对于功名利禄,明智之人能够忍耐住对权力的渴望,做到全身而退。如果你的事业达到了鼎盛时期,你仍是没有意识到将要出现的衰退,那么不久之后,你就会走到一个进退两难的境地。

大凡出现祸害,往往都是在极盛时埋下的祸根,而某种的机遇往往会在困境中种下善果。一个人若是能在适当的时间“隐退”,不论是出于自愿还是被迫无奈,对他来说都是一个很好的转机,因为这样能让他留出足够的时间观察和思考,使你在这个时候找到属于自己内心的真实世界。

茫茫人海,大千世界,有坦直大道,也有崎岖之路。一个人如果要站得起,立得直,就要懂得纵横捭阖,审时度势,进退随缘,慎终如始的道理。

真正会玩牌的人总能在赢钱后收手,“见好就要收,处世不可贪”是聪明人切记的名言。古往今来会做“加法”的英雄很多,但是会做“减法”的智者却很少。与其被外部世界做“减法”灭掉,不如我们自己先做“减法”,骤然停止游戏,跳开原有游戏规则的控制,这样的人生才可无恙。

经营人生,在于能够学会忍耐。要赢在战略,赢在执行上,不能因一朝一夕、一城一地的得失而不知道回头看自己走过的路。正所谓“进步处思退步,庶免触藩之祸;着手时图放手,才脱骑虎之危。”这种以退为进曲线的生存方式,有时比直线的生存方式更能见到成效。在退中孕育出新的希望,这也是一种对人生练达更好的体现。

同类推荐
  • 旋转与升腾:新经典主义文学的哲学视野对话

    旋转与升腾:新经典主义文学的哲学视野对话

    《旋转与升腾——新经典主义文学的哲学视野》承接《于天上看见深渊——新经典主义文学对话录》,根据哲学家邓晓芒与作家残雪在前部著作出版之后的数次对话辑录而成,两人分别从文学和哲学这两个截然不同的角度进入对诸多问题的探讨,话题涉及中西文化比较,宗教和无神论和自然主义,古典主义和现代主义,文学和现实的关系,信仰与生命的关系,艺术与认识的关系,等等。本书的读者在书中读到的更多的是一种思想探索的历程。当一个艺术家想对自己为之献身的艺术进行一种哲学把握的时候,当一个勤于思考的人想对自己的生命进行定位的时候,他就可能陷于这种探索之中。读者对本书可以期待的是,这种探索不是一个人冥思苦想,而是由两个不同的人,一个是代表女性思维的作家,另一个是代表男性思维的哲学研究者,在对话中进行一种身体力行的示范或演习。
  • 《周礼》主体思想与成书年代研究(当代中国人文大系)(修订版)

    《周礼》主体思想与成书年代研究(当代中国人文大系)(修订版)

    《周礼》一书原名《周官》,最初见于《汉书·河间献王传》。《传》云:献王好古学,广求遗书,所得皆先秦古文旧书,有《周官》、《尚书》等多种。武帝时,除挟书之律,开献书之路”,献王入朝,当以此书进献,遂入于秘府。哀帝时,刘歆校书中秘,得此书,著于《七略》。班固本之,作《艺文志》,录《周官经》六篇。汉末郑玄作注,唐贾公彦作疏,此书遂列于五经,为《三礼》之首。自汉至今,学者对此书争论甚烈,迄无定论。我们在今日跳出经学之争的圈子,以史学眼光看此书,把它作为研究周代典章制度的史料,应取何种态度,学者所见亦往往不同。
  • 范仲淹与宋学精神(中国哲学新思丛书)

    范仲淹与宋学精神(中国哲学新思丛书)

    范仲淹主持的庆历新政,是以整饬吏治为首要,以改革科举、兴办学校、砥砺士风、培养人才为本源,兼及经济和军事等领域。虽然其整饬吏治仅及一年就夭折了,但其改革科举、兴办学校、砥砺士风、培养人才则对以后宋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范仲淹门下多延贤士,如胡瑗、孙复、石介、李觏等皆与之从游。庆历之际,学统四起。三苏的蜀学、王安石的新学、周敦颐的濂学、张载的关学和二程的洛学等,都与范仲淹及庆历新政有着密切的关系。宋儒的“内圣”与“外王”是相贯通的。南宋理学时代,与其称为“后王安石时代”,不如称为“后范仲淹时代”。
  • 老夫子品评荀子

    老夫子品评荀子

    荀子(约前313年~前235年),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集大成者,先秦继孟子之后儒家的最后一位大师,中国古代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教育家。荀子一生怀抱治国宏愿、文韬武略,周游列国,以期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他曾游说齐、楚、赵、泰等国,然而事与愿违,终未能如愿。荀子晚年隐居楚国兰陵,著书立说,以毕生所学,著成《荀子》一书。
  • 舍与得的人生经营课

    舍与得的人生经营课

    本书围绕“舍与得”进行了系统全面的探讨,分为舍的境界、得的智慧、舍与得三篇,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向,将舍与得的智慧娓娓道来,以期对读者思想上有所启迪,对人生的经营有所助益。
热门推荐
  • 林星凡尘

    林星凡尘

    没看过墨家三兄弟的孩纸们请不要擅自打开本文,谢谢配合
  • 乐怨

    乐怨

    欢迎来到乐园或许你特别无聊的看着这里或许你特别想出去玩或许你来到一乐园或许天黑你并未发觉或许你被关在里面或许你无意抬头发现来的这个平常乐园牌匾已变欢迎来到乐怨
  • 蓝凌儿

    蓝凌儿

    自幼身患奇病的少年蓝凌儿从小不能修炼究竟是蠢材还是天才?是什么让他一步一步成长到大陆的巅峰?远古争霸的重重玄机能否在他日真相大白?真相,渐渐浮出水面......
  • 小红仙升职记

    小红仙升职记

    在这世上有一间“姻缘庙”,无论你是人还是鬼还是神仙,都可以来姻缘庙祈求你的前世今生的姻缘......叶苏苏一名实习小红仙,因上任红仙升职了,由她来接管姻缘庙,但是因叶苏苏只是名实习期的小红仙,必须要完成来到姻缘庙祈求姻缘的一千三百一十四人的愿望才能转正接手姻缘庙。且看实习小红仙如何逆转危机,成功转正,成为一名正式红仙,让我们翻开正文阅读吧!
  • 村民王国一TVKHS

    村民王国一TVKHS

    在TA还在你身边的时候,请你要好好感受TA!有些幸福是回不来的。
  • 五行魔法玄幻录

    五行魔法玄幻录

    千年前的魔法文明与五行大陆之间的战斗还在继续!神界之王为何无故失踪!千年前被神界之王封印的法神古尔丹即将冲破封印,他誓要毁掉五行大陆!埋藏在极北之地的巫妖王对五行大陆虎视眈眈!魔法之源出现了复苏迹象,但伴随着魔法文明的复苏,却有黑色的神秘力量出现!身为大罗剑仙的林青云何时才能找到回家的路!魔法壁垒再次出现,锁妖塔内的背叛,五行觉醒的少年无故失踪,反五行大阵的威胁,古尔丹即将跨界而出,是谁阻止了他!乱世将起,世人都在劫难中寻找一丝生机!身为五行之子的林擎宇如何带领着他的兄弟杀出重围,拯救世人于危难之中!一切的一切,都在五行魔法玄幻录!
  • 一杯春露冷如霜

    一杯春露冷如霜

    龙族生来便是妖,假如你不能渡劫成仙,就算是死无葬身之地,神魂具灭了永不超生也不会有人觉得惋惜。出生是计,成长是计,生存是计,去哪儿遇到何人会做何事是计,就连何时该死,怎么死亡也是计。可唯一算不准的啊,是人的心,和你的真诚。
  • 舍卫国王梦见十事经

    舍卫国王梦见十事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离开系列三部曲之似是而非

    离开系列三部曲之似是而非

    《似是而非》是“离开系列三部曲”最后一部,承接《离开的猫》与《似笑非笑》之大结局
  • 原来这才是我喜欢的样子

    原来这才是我喜欢的样子

    主人公强大起来的样子,经历的故事又有谁知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