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他们打算埋葬“我不能”。整个挖掘过程历时10分钟,因为每个孩子要轮流挖。直到洞有3尺深的时候,他们将盒子放好,立刻用泥土把盒子完全埋葬。
31个十多岁的小孩,围绕着这刚埋好的“墓地”,里面埋着所有每一个“力不能胜”的事情,这些深深地埋藏在3尺的泥土下。
此时唐娜开口:“小朋友,现在手牵手,低头默哀。”学生很快地牵手围绕墓地成了一个圆圈,低下头来等待,唐娜则念出一段颂词。
“各位朋友,今天很荣幸能邀请各位来参加‘我不能’先生的葬礼。他在世的时候,参与我们的生命,甚至比任何人影响我们还深。他的名字,我们几乎天天挂在嘴边,出现在各种场合:如学校、市政府、议会、甚至白宫。”
“现在,希望‘我不能’先生能平静安息,并为他立下墓碑,上面刻着墓志铭。死者已矣,来者可追,希望您的兄弟姊妹‘我可以’、‘我愿意’能继承您的事业。虽然他们不如您来得有名、有影响力。如果您地下有知,请帮助他们,让他们对世界更有影响力。”
“愿‘我不能’先生安息,也希望他的死能鼓励更多人站起来,向前迈进。阿门!”
契克想:听完这段颂词之后,孩子们是永远不会忘记这一天的。这个活动是这样具有象征性,这样意义深远。这个特别的正面鼓励将深刻在每个孩子的心灵上。写上“我不能”,埋葬它、聆听颂词。老师完成了大部分的活动,但现在还没结束。她带领学生回到教室。大家一齐吃饼干、爆米花、果汁,庆祝他们越过了“我不能”的心结。唐娜则用纸剪下墓碑形状,上面写着“我不能”,中间加上“安息吧!”再把日期填上。
这个纸墓碑挂在唐娜的教室里。每当有学生无意说出:“我不能……”这句话的时候,唐娜只要指着这个象征死亡的标志。孩子们便会想起“我不能”已经死了,进而想出积极的解决方法。
一个17岁的倔犟女孩
1943年正是二次世界大战的中期。牛津大学的校园里弥漫着战争的气氛。大学生们为打败德国而从事着种种激动人心又极其神秘的活动,学习就成了次要的任务。但这没有动摇撒切尔·玛格丽特上牛津大学的决心。还是在玛格丽特刚满17岁的时候,有一天,她走进新来的女校长古利斯小姐的办公室说:“校长,我想现在就去考牛津大学的萨默维尔学院。”
女校长皱着眉头说:“什么?你不是病了吧?你现在连一节课的拉丁语都没学过,怎么去考牛津?”
“拉丁语我可以学嘛!”
“你才17岁,而且你还差一年才能毕业,你必须毕业后再考虑这件事。”
“我可以申请跳级!”“绝对不可以。”
“你在阻挠我的理想!”玛格丽特头也不回地冲出校长办公室。
回家后她耐心地说服了父亲支持她的想法,开始了艰苦的复习、学习备考工作。由于她从小受化学老师影响很大,同时又想到大学学习化学专业的女孩子几乎比其他任何学科都少得多,如果选择某个文科专业,那竞争就会很激烈。这样,她选择了化学专业。在提前几个月得到了高年级学校的合格证书后,她就参加了大学考试。经过耐心的等待,她终于等到了牛津大学的入学通知书。
一株才华初露的幼苗
法国雕塑艺术大师罗丹出身于贫寒家庭,父亲是警察局的雇员。虽然他自幼酷爱绘画,但由于父亲的强烈反对,因此只能徘徊在美术学校的大门外。
罗丹后来的伟大成就,更多的是得益于他的勤奋好学。每天天不亮他就起床,先到一个业余画家的家里对着实物画几个小时的素描,接着又急忙赶去上学。晚上从学校回来,还要去博物馆。当时博物馆里有一个专画人体的学习班。他在那里要画上两个小时。除此之外,他还要抽空到图书馆、博物馆,观摩学习古代的雕塑作品。罗丹是在争分夺秒地学习和工作,他说:“为了使我的工作不停顿,哪怕是一秒钟,我每天要工作14个小时。”
罗丹十四岁那年,一个偶然的机会,使他进入了巴黎图画数学学校。在那里,他遇到一位爱才如命的老师——勒考克。勒考克发现罗丹是一株才华初露的幼苗,立刻以极大的热情和严格的态度来精心培植他。
有一次,罗丹因家庭经济困难无力购买颜料,十分难过,一气之下,决定撕掉自己所作的画,永远与艺术告别。勒考克闻讯火速赶来,声色俱厉地对罗丹说:“只有我才能决定如何处理你的这些画!我要把这些画保存起来。”
不久,他把罗丹送进雕塑室去深造。后来,罗丹在别人劝告下报考巴黎官方的美术专科学校,但一连三次都名落孙山。
罗丹绝望了。他悲伤地认为,作为雕塑家,自己的生命已经结束了。这时,勒考克先生又向他伸出了热情的双手,耐心地开导地说:“未被录取,这是你可能遇到的最好的事情。要知道,美术学校已经变成了一所古典主义的学校,那里塑造出来的东西千篇一律,毫无感情,非常单调,全是骗人的东西。”
在老师的鼓励下,罗丹重新树立起不断进取的信心和勇气,终于成为继米开朗琪罗之后最右影响的雕塑家。
毕生成功最关键的转折点
普拉格曼是美国当代著名的小说家,他的学历不高,甚至没念完高中。在他的长篇小说获奖典礼上,有位记者问道:你毕生成功最关键的转折点在何时何地?普拉格曼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海军服役的那段生活,是他人生受正式教育的开端。他回忆说:
1944年8月的一天午夜。两天前他在战役中受伤,双腿暂时瘫痪了。为了挽救他的生命和双腿,舰长下令由一名海军下士驾一艘小船,趁着夜色把他送上岸去战地医院医治。不幸,小船在那不勒斯海湾中迷失了方向,那名掌舵的下士惊慌失措,差点要拔枪自杀……普拉格曼镇定地劝告他说:你别开枪,我有一种神秘的预感,虽然我们在危机四伏的黑暗中飘荡了4个多小时,孤立无援,而且我还在淌血……不过我认为即使失败也要有耐性,绝不要堕入绝望的深渊。没等他把话说完,突然前方岸上射向敌机的高射炮的爆炸火光闪亮了起来,原来他们的小船离码头还不到三海里……脱险之后,普拉格曼在回忆中这样写道:“自从那夜之后,此番经历一直留在我的心中。这个戏剧性事件竞包容了对生活真谛认识的整个态度。因为我有不可征服的信心,坚韧不拔,绝不失望,即使在最黑暗最危险的时刻,我相信命运还是能把我召向一个陌生而又神秘的目的地……”
“尽管每天我总有某方面的失败,但当我掉进自己弱点的陷阱时,我总是提醒自己,重要的是要了解所以失败的原因,这是更接近认识自我的一种日常生活严峻的考验。无论如何,当我相信自己还能梦想一个比现在更美好的我时,我就找到了慰藉,就找到了工作过程中的深深的快乐。”
抬头走向成功
老登山队员和他的同伴迷失在幽深的峡谷里,他们在里面跋涉了三天四夜,依然没有走出深谷。
“我恨死了自己没有本事走出峡谷。我惧怕挫折,要是世上只有成功没有挫折该多好啊!”同伴绝望地说。
老登山队员说:“世上怎么可能只有成功没有挫折呢?没有挫折哪有成功。就好比这峡谷与高山,没有这峡谷,哪来高山!”
“挫折的滋味太难受了,我现在甚至想终死在这无人谷算了。”同伴叹息道。
老登山队员感慨地说道:“你这么悲观,是因为你一直在低头走路啊!”
“抬头走路就不绝望吗?”同伴抬起头仰视天空问。“你抬头看到了什么!”老登山队员问。“除了高山还是高山!”同伴答。
老登山队员说:“是呀,我每次遇险,遭受挫折,我都是这样抬头走向成功的!”
该如何应付生活
一个女儿对父亲抱怨她的生活,抱怨事事都那么艰难。她不知该如何应付生活,想要自暴自弃了。她已厌倦抗争和奋斗,好像一个问题刚解决,新的问题就又出现了。
她的父亲是位厨师,他把她带进厨房。他先往三只锅里倒入一些水,然后把它们放在旺火上烧。不久锅里的水烧开了。他往一只锅里放些胡萝卜,第二只锅里放入鸡蛋,最后一只锅里放人碾成粉状的咖啡豆。他将它们浸入开水中煮,一句话也没说。
女儿咂咂嘴,不耐烦地等待着,纳闷父亲在做什么。大约20分钟后,他把火闭了,把胡萝卜捞出来放入一个碗内,把鸡蛋捞出来放入另一个碗内,然后又把咖啡舀到一个杯子里。做完这些后,他才转过身问女儿:“亲爱的,你看见什么了?”
“胡萝卜、鸡蛋、咖啡,”她回答。他让她靠近些,并让她用手摸摸胡萝卜。她摸了摸,注意到它们变软了。父亲又让女儿拿一只鸡蛋并打破它。将壳剥掉后,她看到了是只煮熟的鸡蛋。
最后,父亲让她啜饮咖啡。品尝到香浓的咖啡,女儿笑了。她怯声问道:“爸爸,这意味着什么?”父亲解释说,这三样东西面临同样的逆境——一煮沸的开水,但其反应各不相同。胡萝卜入锅之前是强壮的,结实的,毫不示弱;但进入开水后,它变软了,变弱了。鸡蛋原来是易碎的。它薄薄的外壳保护着它呈液体的内脏。但是经开水一煮,它的内脏变硬了。而粉状咖啡豆则很独特,进入沸水后,它们倒改变了水。
一场大火带来的
1924年,美国家具商尼科尔斯的家突然起火,大火把家里的一切烧得精光,也把他做好准备出售的家具烧光了。大火什么也没给他留下,只留下一片残存的焦松木。看着一片狼藉,他把双手死死地插在头发里,他心情坏极了。突然,这烧焦松木独特的形状和漂亮的木纹把他的目光吸引住了,他竟然从这些焦松木上找到了转机。
正是这场意外的大火,烧出了尼科尔斯的灵气与希望。他小心翼翼地用碎玻璃片削去沉灰,再用砂纸打磨光滑,然后再涂上一层油漆,突然产生出一种温暖的光泽和红松非常清晰的纹路。尼科尔斯惊喜地狂叫起来,马上制作出仿纹家具,就这样,仿纹家具从此诞生了。大家都来争相购买他制作的家具,生意十分兴隆。有人评论说:“尼科尔斯独具特色的家具像一只在火灰里死而复生的不死鸟一样蓬勃发展。”一场大火给他带来灾难,同时也带来了新产品和金钱。现在尼科尔斯创造的第一套仿纹家具收藏在纽约州博物馆。
面对一只硕大的狗熊
在法国一个位于野外的军用飞机场上,一位名叫桑尼尔的飞行员正在专心致志地用自来水枪清洗战斗机。突然,他感到有人用手拍了一下他的后背。回头一看,他吓得大叫一声,拍他的哪里是人,一只硕大的狗熊正举着两只前爪站在他的背后!桑尼尔急中生智,迅速把自来水枪转向狗熊。也许是用力太猛,在这万分紧急的时刻,自来水枪竟从手上滑了下来,而狗熊已朝他扑了过去……他闭上双眼,用尽吃奶的力气纵身一跃,跳上了机翼;然后大声呼救。
警戒哨里的哨兵听见了呼救声,急忙端着冲锋枪跑了出来。两分钟后,狗熊被击毙了。
事后,许多人都大惑不解:机翼离地面最起码有2.5米的高度,桑尼尔在没有助跑的情况下居然跳了上去,这可能吗?如果真是这样,桑尼尔不必再当飞行员了,而应去当一名跳高运动员,去创造世界纪录。
然而,事实确实如此。后来,桑尼尔做了无数次试验,再也没能跳上机翼。
美国国父华盛顿
1732年2月22日,一个男婴在北美弗吉尼亚州布里奇斯溪庄园的老屋降生了,他的父亲奥古斯丁给他取名为乔治。在孩提时代,他就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孩子,正直而诚实。他渴望着成为一名驰骋疆场、威风凛凛的军人,报效国家、人民。
这个孩子就是后来成为美国国父的乔治·华盛顿。当时,北美尚处于英国的殖民统治之下,和大多数弗吉尼亚人一样,华盛顿自认是英国忠诚的臣民,希望自己有一日能成为英军的一名军官,并为之努力。
因此,当英法战争爆发时,26岁的华盛顿积极参与了抗击法国的斗争。
1763年,历时七年的英法战争终于结束,为了弥补在战争中日渐空虚的国库,英国颁布了一系列法令,对其在北美的属地“课”以重税。这导致了殖民地人民的反抗,北美殖民地人民和英国的矛盾愈加尖锐起来。
“当英国尊贵的先生们不剥夺美洲的自由就不满足的时候,看来有必要采取某种措施,避开这一打击,并维持我们祖先给我们的自由。”华盛顿一直在观察着事态的发展,并一度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一方面他接受不了与母国一刀两断的做法,但又在感情上和人民联结在了一起,“很显然,为了保卫与我们生命息息相关的宝贵自由,我认为,我们每个人都应毫不犹豫地拿起武器。”
1775年4月18日,来克星顿的枪声很快传遍了整个北美大地,北美殖民地人民反英武装斗争的序幕缓缓揭开了。此时此刻,华盛顿心情复杂:“一想到幸福和平的美洲平原或者血流成河,或者沦为奴隶的栖身之所,我就伤心不已,这真是可悲的选择!但一个正直的人,在选择正确的道路时,还能有什么犹豫的吗?”
华盛顿最终做出了果断的选择,1775年5月10日,他当选为大陆军总司令,从此引导着北美人民踏上自由之路。
是华盛顿,让美国军队团结在一起,各个殖民地团结起来,大陆会议团结一致。
没有华盛顿,就没有今天的美利坚合众国。他那举足轻重、不可或缺的地位与功绩,他那无以伦比的领袖风范及崇高的人格与威信,使他成为一个英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