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好像一位迷人的倩女,人人都想博得她的青睐。
然而,并非个个如愿以偿。因为她十分偏心,仅仅钟爱那敢冒风险、善于竞争的勇士,仅仅把“五彩绣球”抛给那独辟蹊径、最终登上峰巅的强者。
“没有冒险精神,就干不成事业。”
人们在做某一件事之前,不可能百分之百地预见到未来的全部进程和结局。如果哪个人想等到“十拿九稳”或“十拿十稳”时,才肯举步向前,那他就只配充当远远跟在开拓者之后的毫无建树的追随者。几经起落,最终反败为胜的美国汽车大王艾柯卡就直言不讳地说:“我决不能百分之百地掌握你所需要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我做事全凭勇气”,有时候“冒险是必要的”。可见,干开创性事业,需要足够的勇气,有时甚至需要冒险。
这是一种积极的“风险观”!它是以崇高的使命感、强烈的事业心、坚定的意志力以及自我牺牲的精神为内核的。这种积极的“风险观”能给人以敢担风险的闯劲和不怕身败名裂的气概,能给人以生生不息的内驱力和战胜艰难险阻的冲击力,使人一经踏上征程,便义无反顾,直至成功。
科学态度能给开拓者的“钻头”淬火
我们提倡担风险,目的是为了成功。然而,任何成功都不是凭运气,都不是偶然拾来的“钱包”,而是靠科学态度,是对客观规律认识、掌握和运用的结果。“敢于冒险决不是对‘风险’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而是要正视它、研究它、克服它、战胜它!”
一般说来,“风险”有两种形态:一是潜在的风险,即未来可能出现但目前尚未出现的险情及其后果;二是现实的风险。要战胜这两种风险,都离不开科学的求实精神。
要避免出现不利的结局,必须把敢闯的勇气和科学求实的精神结合起来,而且每前进一步都不能掉以轻心。
既敢冒险,又不铤而走险;既要大胆进击,又不孤注一掷,这样才会战胜险情,稳操胜券。
争取更多的人同舟共济,是开拓者的最佳选择。
任何一项具有风险的事业,真正敢于率先承担的往往是少数。但是,要干成一番事业,单靠少数人孤军奋战是难以成功的。
冒险者不一定是成功者;然而,成功者必定是冒险者。从这个意义上看,敢冒风险是开拓型人才必备的品格,也是事业成功的前提条件。
富人要具备赌徒的本性
富人不仅应是谋略家,还要是有谋略的冒险家。在生意场中,只要看准机会,就要敢于决策,像一个赌徒那样“大胆下注”。
一个成功的富人,常常会发动果敢的变革或投资行动,有时几乎是以公司命运作赌注。这些行动风险极高,有些是在公司发轫期想要巩固自己的市场地位时采取的。
美国安全克伦公司总裁唐纳·布伦曼决心要使自己的公司成为全国性公司,他在18个月的时间里,在全国各地开辟了100多条新线路,借以抢先占有全国的市场。
另一个相似的例子,是美国共同医疗系统公司的首脑詹姆·麦卡勒,他在公司创立的头两年,敢于投入资本额的90%在电脑系统方面,以巩固公司和最大客户的关系,进而建立和形成对其他客户提供优质服务的能力。
也有一些公司是在发展的十字路口上,冒险下决心,改变方向。美国企业家迪米屈·狄埃拜洛夫为了促进本公司有更大的发展,投巨资吞并了合众水质公司,确立了米利坡公司在材料分离技术方面为全美最大厂商的地位。
还有一个生动的例子:美国契尔登公司的鲍伯·契尔登总裁,他在1965年到1966年间投下850万美元,进行信用档案资料的全面电脑化。当时这家公司的年营业额与之比较起来实在很小,鲍伯愿意赌一下,因为他知道这项投资可以极大地扩充资料处理能力,使得任何一家竞争对手都无法匹敌。鲍伯的赌注终于赚回来了。
客户对该公司的能力给予很高的评价,公司的收益急剧上升。80年代初期,契尔登又一次在系统方面投入一大笔资金,花费450万美元用于程序的重新设计,大大提高了客户取得资料和操作的能力。使契尔登已成全美的消费者随时保持最新信息资料的最大档案管理机构。
大胆下注并不等于蛮干。对于一个渴望成功致富的人来说,敢冒风险的前提是明了胜算的大小。调查表明,那些敢于大胆下注的富人在决定采取冒险行动之前,无不是经过慎重的调查分析,确定周密的行动方案(计划)以及与之配套的应变计划。
在一个已经成熟的市场上,企业尽管使尽浑身解数,也难以制造能使企业飞跃性发展的商机;但如果敢于第一个尝螃蟹,获得这种商机的机会率就要大得多。
敢于第一个尝螃蟹需要勇气,敢于在别人都未涉足的领域投资同样需要勇气。虽然说冒险是企业家应具有的天性之一,但在实际经营活动中,企业总是希望冒尽可能小的风险,如此一来,新市场的商机就会与你擦肩而过。
美国的“石油巨人”,跨世纪、跨世界的石油大亨——亚蒙·哈默,是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世界著名企业家,西方石油公司的董事长兼总经理。该公司在世界最大的工业公司中居第二十位,列美国十大石油公司的第八位。
年销售额127。5亿美元(1985年统计)。这位业绩卓著的实业家、经济强人曾是“列宁的挚友”,号称“无所不成的红色资本家”,有着“开垦处女地”的精神,敢于“到‘月球’上去探险”的“经营奇才”。
哈默的发达与一次冒险的投资息息相关。
1921年,哈默受父亲委派到莫斯科去收取药款,并和前苏联人做生意。这是在当时被认为是“发疯的举动”,是去月球上冒险。
当时苏联处在内战时期,外国的武装干涉、经济封锁、长期的战乱和灾荒,使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面临着十分艰难的局面。粮食极缺,伤寒病、霍乱流行,饿殍遍地,饥饿使广大人民疲惫不堪。
哈默以大无畏的探险精神毅然踏上了前苏联的土地。他考察了乌拉尔惨不忍睹的******后,发现那里的工业区各种矿产品、毛皮、宝石等资源极为丰富,而此时美国正值粮食丰收,生产过剩使粮价一跌再跌,农场主宁可把粮食烧掉扔进大海,也不愿以极低的价格出售。
如果让双方交换岂不是一举多得吗?
“我可以办这件事,谁有权来签合同?”
列宁对哈默此举极为赞赏,很快发来指示:“很好,我将指示外贸部门确认这笔贸易。”列宁亲切会见了哈默,并送给他一张用英文题词的照片:“给阿曼德·哈默同志,弗·伊·乌里扬诺夫1921年11月10日。”
哈默热泪盈眶,深为列宁伟大的人格所感动,俩人结下了真挚深厚的友谊。
他为苏联运来了100万蒲式耳小麦,并从苏联运往美国裘皮和市场上多年不见的鱼子酱。粮食缓解了苏联的饥荒,哈默在苏联的生意也越做越大。列宁给了他特许权,他是持有苏联人民银行第一个存折、在苏联第一个承租企业的美国人。12年后美国政府才承认苏联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