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714300000061

第61章 宋诗篇(22)

颈联紧承颔联下旬,用自己艰苦卓绝的斗争经历来进一步抒发心中的悲愤。回想起当年在江西吉水附近被元军打败后,从惶恐滩紧急撤退,险象环生;退到福建汀州时,前临大海,后有追兵,更加人心惶惶。虽然那时渡过了九死一生的难关,现在回忆起来仍感十分惶恐。而今的处境更为可感,自己军队溃散,身为俘虏,被押送过零丁洋同元军一起去追击自己的王朝君臣,能不倍感孤苦零丁吗?这两句特别富有情味,“惶恐滩”与“零丁洋”两个带有感情色彩的地名天然成对,而又自然地被作者用来表现他昔日的“惶恐”和今日的“零丁”,真可谓诗史上的绝唱!若无如此的亲身经历和出众的艺术才华,是难写出这样出色的对句来的。

尾联在作者把家国之恨和艰危困厄渲染到极致、哀怨之情汇聚到高潮之后,突然一笔宕开新的境界:自古以来人生有哪一个不死亡?我要留下为国为民的一片赤诚之心于未来的史册上!用这种磅礴的气势、高昂的情调收束全诗,表现出作者大义凛然的民族气节和舍身取义的生死观念。这联壮丽誓言感召了后代多少仁人志士为国为民、为正义事业而英勇献身!

真山氏真名不详,自呼山民,或云本名桂芳,括苍(治今浙江丽水东南)人。生卒不详。宋末进士。宋亡归隐。有《山民集》。

泊舟严滩[1]

真山民

天色微茫入暝钟,严陵湍上系孤蓬[2]。水禽与我共明月,芦叶同谁吟晚风?隔浦人家渔火外,满江愁思笛声中。云开休望飞鸿影,身即天涯一断鸿[3]。

【注释】[1]严滩:又名严陵湍、严陵濑,位于浙江桐庐县南的富春江上。从桐庐到於潜一段,富春江上共有十六滩,严滩便是其中的第二滩,滩上水流湍急,滩下水深鱼多。相传东汉初年严子陵在这里隐身钓鱼,故名。严子陵,余姚人,少年时代曾与汉光武帝同学,刘秀称帝后,子陵隐姓埋名,回到富春山(在桐庐县境内)钓鱼赋闲。[2]瞑钟:暮色中敲响的钟声。孤蓬:孤独的小舟。蓬,本指船蓬,这里代指船。[3]断鸿:孤鸿。鸿雁群飞成一线,断线之鸿即为孤鸿。

【鉴赏】这是一首写实诗。起首两句叙事,紧扣诗题。时近黄昏,钟声在微茫的暮色中低沉回荡,气氛是冷清的,背景是昏暗的。全诗在首句幽暗的背景中展开。接着写在这深沉清寂的夜中,驶来了一叶像蓬草一样飘泊不定的孤独小舟。小舟停泊的地方恰恰是著名隐士严子陵垂钓的地方,更显得诗人的寂寞哀愁。次句一个“孤”字,点出了作者泊舟严滩时的羁旅孤愁。

三、四两句坐实“孤”字,画面仍然疏淡清冷。寥寥十四字,既渲染出严滩冷寂的夜景,又衬托出作者凄苦的心境。明月高照,对月怀人,然而这一轮皎洁的明月,有谁可以和作者分享呢?只有禽鸟似乎有知,可以和他共同分享素月的光辉。习习的晚风拂面而来,又有谁可以和作者一起吟咏呢?也只有芦叶似乎有知,可以瑟瑟作响地和他一起吟唱。两句中“与我”、“同谁”互文见义,写出了严滩四周的孤寂无依和作者的一片沉郁之思,真切动人。

五、六句进一层写出了作者的凄苦孤寂。渡口对面星星点点的渔火,三三两两的人家,笑语欢声从那里随风飘出,送进游子耳里,使游子倍增哀愁。这哀愁有如满江滚滚滔滔的流水,无休无止地向游子袭来,使人无法排遣。再加上从那里又传来婉转悠扬的笛声,简直使人愁上加愁。

末尾两句用鸿雁来表达作者绝望的心情。一阵清风吹散了天边的乌云;一群鸿雁排着“一”字飞来了。相传雁足系帛,能传书信。但作者身历国破家亡的巨变,孑然一身,形影相吊,已经失去了生活的欢乐和希望,故而无书可传。“休望”二字,写出了心情的绝望,语气决断,也极沉痛。不仅作者无书可传,而且作者本人就像天边的一只断线孤鸿。孤雁的凄惶无依,象征了作者羁旅飘泊的亡国生涯。鸿雁为候鸟,尚能南来北往地重返故园,而自己已无家可归,则身世的凄苦,更有过于孤鸿。全篇以“断鸿”自比作结,无限哀痛之情见于言外。

周密(1232-约1298),字公谨,号草窗、苹洲、四水潜夫、弁阳老人等,济南(今属山东)人,后居吴兴(今属浙江)。早年随父往来闽、浙,景定间,为临安府幕属,后监和剂局、丰储仓,为义鸟令。宋亡不仕。其词与吴文英(梦窗)并称“二窗”。亦能书画。有《草窗词》《武林旧事》《癸辛杂识》《齐东野语》《云烟过眼录》

等。编有《绝妙好词》。

野步[1]

周密

麦陇风来翠浪斜,草根肥水噪新蛙[2]。羡他无事双蝴蝶,烂醉东风野草花。

【注释】[1]野步:野外漫步。[2]翠:青绿色。

【鉴赏】诗的首句写远景。漫步春日的郊野,处处可见到整齐的麦垄,那青翠的麦苗在春风的吹拂下一潮直立、一潮偏斜,仿佛大海的波浪一样。一个“翠”字点出麦色,也带出季节;一个“斜”字描摹动态,又照应了“风来”。全句色彩鲜明,动态宛然,乃心与景会、妙语天成的佳句。

次句写近景。春天是生命萌动、万物复苏的季节。沟中草根蕃孽、水草肥美,更有栖于水草中的新蛙争相欢鸣,噪声一片,让人强烈地感受到生命的活力与春天的气息。

三四句写细微景。作者以“羡”字领起,把描写的焦点集中到那一双双上下翻飞的蝴蝶身上。他赋予蝴蝶以人的感情,带着欣羡的主观感情描。绘,说连翩跹的彩蝶也为和煦的春风所陶醉,为野草花的鲜妍芬芳所吸引,以致沉醉花丛,流连不去。“烂醉”一词语新意丰,既传达出春天的草馨氛围与醉人魅力,描绘出蝴蝶追逐春色的如醉情态,也将作者目睹此景时的陶然之情和盘托出。其实,岂止是蝴蝶“烂醉”,作者本人也已陶然醉矣!

全诗充溢着盎然生气,给人以触目皆新之感。诗境宛如画景,但似画又不同于画,赋予读者的是多种感官的审美感受。

林景熙(1242-1310),熙一作曦,字德阳(一作德旸),号霁山,温州平阳(今属浙江)人。咸淳七年(1271)自太学生授泉州教官。历礼部架阁、从政郎。入元不仕。有《林霁山集》等。

山窗新糊有故朝封事稿阅之有感[1]

林景熙

偶伴孤云宿岭东,四山欲雪地炉红。何人一纸防秋疏?却与山窗障北风[2]。

【注释】[1]山窗:山野草屋之窗。故朝:已亡故的王朝,这里指南宋。封事:指古代下级官吏向上级上书言事时的密封奏章,一般都是涉及边防战事等国家机密的才要求用封事。封事稿:写有关于封事的文章、文稿。

[2]防秋疏:这里指南宋王朝大臣有关抵御元军入犯的封事稿。疏通书,指书稿、奏章。防秋,秋高马肥时中国北部边疆少数民族常常乘机内犯,因而内地统治者要在秋季加强边防,称为防秋。障:抵挡。

【鉴赏】这是一首抒情诗。前两句写景。首句点明所处之地。“偶”表明作者常年在四处漂泊,只得以孤云为偶,以孤云为伴。南宋灭亡之后,作者备尝亡国之痛。他一个人势孤力薄,既然不能图谋匡复社稷,便只好远离人烟,遁迹世外,誓不与新的元朝统治者合作,“伴孤云”正是作者忠贞品格的真实写照。次句写明所处之时。“欲雪”和“炉红”表明寒冬来临,四山都要飞雪了,地炉也烧得红红的了。“欲雪”上应诗题中的“新糊”之举,又与“炉红”形成强烈的对比,从而把外景“四山欲雪”与内景“地炉红”鲜明地映衬出来。在这样一个严寒包围的温暖小屋里,在远离嚣世的寂静山居内,似乎可以恬适安坐。但实则不然,作者思绪难平,孤臣孽子之心耿耿于怀。

后两句即事抒情。作者忽然发现新糊的窗纸上写有加强秋防、以抗御入侵的奏章,这是何人所为呢?这里的设问语句,意在提起读者的注意力,而不是真要寻找那位写“防秋疏”的大臣。接着,作者指出,像这样重要的机密奏章,怎么当时不见用于朝廷,现在反落到用做挡北风的糊窗纸!朝廷如此不重视防卫,国家焉得不亡?“却与山窗障北风”,寓意非常深刻。表面上看,作者未动声色,款款道来;但细细吟咏,便可感到其中包含了多少悲愤,多少感慨!

溪亭

林景熙

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1]。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2]。

【注释】[1]馀思:怀旧之思。此处指作者在南宋灭亡之后,时时所怀有的旧君故国之恩,同那种多愁善感的“怀旧悲秋”有着本质的不同。[2]汀:水边的平地。

【鉴赏】这是一首抒情诗。首联破题,点明时间是“清秋”,地点在“溪亭”。

全诗以溪亭为中心,逐一描绘四周的清秋初月之景。诗人徙倚溪亭,观览秋景,怀想旧君故国的情思纷披不断,直到太阳落山了,还在那里徘徊不下。读者若不了解“馀思”的含义,就不能真正领悟到诗人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的心理状态。

颔联起承,紧接首联。在“月初白”与“酒半醒”

的迷蒙状态下,用参天的高树和拂面的微风来表现诗人的高洁品格和悠悠孤愤。写树、写月、写风,说高高的树巅挂着一弯洁白的初月,在微微的秋风吹拂之下,诗人的酒意已醒了一半。这里“月白”切接上联“日暮”,“酒醒”呼应上联“馀思”。当此之时,诗人心绪不宁,“馀思”萦绕,难以抒怀,其半醉半醒的精神状态,不正说明他借酒浇愁的悲愤之情吗?

颈联写情。诗人用“独行”与“闲坐”来打发无聊的时光,用“穿落叶”与“数流萤”来遣散心中的不平和愤懑。一个“穿”字和一个“数”字用得非常生动,将诗人复杂矛盾的心情注入到形象鲜明的画面上,隐现着诗人对现实生活和乱离时代的忧愁。

末联写景。诗人用渔歌和孤灯来进一步衬托自己凄凉孤寂的心境。不知从何处传来一声声凄婉悠长的渔歌,打乱了诗人的冥思遐想。举目四望,只有隔着水面的对岸平地上,闪动着一点若明若暗的灯光。此情此景,使人倍添孤寂,蕴含了诗人对国破家亡、飘泊无依的悲痛之感。

梦回

林景熙

梦回荒馆月笼秋,何处砧声唤客愁[1]。深夜无风莲叶响,水寒更有未眠鸥。

【注释】[1]梦回:从梦中回到现实,即梦醒。砧声:捣衣服的声音。砧,捣衣石。

【鉴赏】诗的上联重在写情。首句即以“梦回”破题,表明不是写梦境,而是写梦醒。作者以“梦回”衬托幻境旋灭,极言现实生活中的异乡飘泊之苦。美梦乍醒,即看见愁云涌起,“荒馆”、“月笼秋”顿使全诗弥漫在一片悲怆的气氛中。次句承接首句写美梦乍醒时又听见不知从何处传来捣衣服的“砰砰”声,更唤起作者“身在异乡为异客”的愁苦心情。砧声和客愁相对,有很深的含意。妇女秋夜捣制衣裳,是为远足的爱人做准备吗?这种离愁别恨只能引人愁肠万转。

下联重在写景。在辗转难眠的深夜侧耳细听,屋外连一丝风声都没有,但却听见田里莲叶在沙沙作响,原来还有没睡觉的水鸥在寒冷的秋水里寻找食物。“无风”、“叶响”是对立的矛盾现象,怎么解释呢?原来还有水鸥跟自己一样未能入眠。“未眠鸥”正是作者境遇的自况,寄托了他的弦外之音。

谢翱(1249-1295),字皋羽,晚号宋录,又号唏发子,福安(今属福建)人,后迁居浦城(今属福建)。元兵南下,率乡兵投文天祥,任谘议参军。入元不仕。曾至浦江,与方凤、吴思齐等结月泉吟社。天祥被害于大都,作《西台恸哭记》。有《唏发集》,辑有《天地间集》。

秋夜词

谢翱

愁生山外山,恨杀树边树。隔断秋月明,不使共一处[1]。

【注释】[1]隔断:隔绝、遮断。

【鉴赏】诗的第一、二句作者为了表现胸中的“愁”和“恨”,不是采取怒发冲冠式的直接表露,而是借物寓怀,以一种环境衬托的比喻手法,巧妙地用“山外山”、“树边树”的视觉形象引发国破家亡的愁怨和遗恨。这里的“山”、“树”,不仅指自然的“山”、“树”,更寓意元兵占领的一片浑浊世界。山、树本来赏心悦目,然而在亡国遗民眼中,只能勾引起无限的愁和恨。

第三、四句紧承一、二句,诗人设想,如果眼前的山和树能够隔断秋月的光明,照我就不照他,照他就不照我,使我和他“不共一处”。这样以含蓄的手法揭示出自己与元朝统治者“不共戴天”的主题。读者不要把诗人在月色如银的秋夜进发出的愁恨,仅仅看作个人的恩怨,而应看作是南宋人民针对元朝统治者发出的反抗心声。虽然想隔断秋月的光明,事实上却是不可能的,但不愿与新的统治者“共一处”的态度是十分坚决的,气节是十分坚贞的。

同类推荐
  • 名著之旅-灵韵之旅

    名著之旅-灵韵之旅

    史蒂文生为英国19世纪末新浪漫主义的代表作家之一.崇尚唯美主义,偏重形式技巧,爱用光怪陆离的文体,编织浪漫的故事。其小说代表作有:《新天方夜谭》(1882)、《宝岛》(1883)、《化身博士》《诱拐》(1886)。
  • 中华对联(第七卷)

    中华对联(第七卷)

    本书是一套中国关于对联的作品集,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民间文化普及读物。
  • 问世界:一个初中女孩的成长记

    问世界:一个初中女孩的成长记

    《问世界》是一本有趣的书,它记录了一个初中女孩的成长和生活中的所思所想。全书三个部分:“问书影,问音乐”有她的书评、影评和原创歌曲,以及英文荐书演讲。“问教育,问成长”有她对学校、教育和考试的反思,以及她对自由的渴望和理解。“问生活,问自己”有她对青春流浪的记录,对生死的思考,和在虚构世界里的心的飞扬。
  • 清浅时光

    清浅时光

    以文字穿针引线,锦绣半壁江山,描摹半世风雨,也可运筹帷幄,支撑半边天地,令生命如四季般丰美,四海般壮美。唯愿四周和美,四方溢美。以绵薄之力努力营造一个春草蓬勃低头见,夏花灿烂尽仙缘,秋叶静美勿多言,冬雪晶莹有人怜的纯美世界。借神来之笔,仙赐之墨,在有限的生命里遇见无限的美好。
  • 白是一种重

    白是一种重

    诗集分“魂系潇湘”、“缘于真爱”、“源头的水”、“无关风月”、“返回真实”共五辑,收录了作者在大学时期创作的部分诗作。他写故乡,写亲人,写爱情,写永州的山山水水,对这个世界充满了热爱之情。为什么取这个书名?一番的解释是他自己对诗歌创作的一种理念,他认为诗歌是一种信仰与追求,白色是一种最干净纯洁的接近于灵魂的颜色,而他一直强调的是用灵魂与心在写作,所以白色又是一种诗歌追求的高度。
热门推荐
  • 盘岭

    盘岭

    天下纷争。战火纷飞。百姓苦不堪言,民不聊生,生灵涂炭。两国大战,诸侯反叛。妖怪四起。农民起义。土匪凶恶。百姓生活困苦。青河山郡,好似这天下一方净土。与世隔绝。有一少年道士横空出世。辅佐诸侯王——白衡从此征伐四方,运筹帷幄。。。——————————————————————————写这个我智商真的是容易欠费啊。ヾ(??▽?)ノ
  • 神将抽奖机

    神将抽奖机

    林木森,一位做了守墓人一年人年轻小伙手底下有着大将吕布、项羽、白起做为先锋!兵仙韩信为大将军!存兵大战仙魔两界,背靠地球通道,无路可退既已破釜沉舟,何不拼死一战!!!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淡漠流年之初中

    淡漠流年之初中

    我的初中生活,发生了很多事,思绪万千,百感交集,我把它们写成小说,希望给大家展现一个真实的我。
  • 仁尊

    仁尊

    汉历龙纪,巫教兴起,大汉国烽火遍地,生灵涂炭。左仁,一个羊肉馆的小伙计,习得绝学——仁术,从此治病救人,杀敌除恶,亦医亦武,独步天下。然而,江湖险恶,人心叵测,巫教更是心狠手辣,左仁兴盛仁教的大业注定不会一帆风顺。
  • 黑猫白羽

    黑猫白羽

    林敏儿:“我不想拯救世人,我就想每天吃饭睡觉做个平凡的人。”白羽:“不,你想。”
  • 海派书画艺术散论

    海派书画艺术散论

    海派书画艺术是海派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书重在对其作历史性的挖掘梳理与整体性的研究推进,第一次运用经济学的方法对三代海派书画名家的经济形态作了具体的量化分析,考证其市场运作与商业推介;从社会学的角度对三代海派书画家的从艺方式进行了个体与群体关系的考察,对海派书画领袖及名家亦作了独到而具体的研究,探幽抉微,新意迭出。
  • 小猫爱吃糖醋鱼

    小猫爱吃糖醋鱼

    想看虐恋的这里米有~想看大起大落的这里也米有~想看文笔华丽的这里还是米有~就是一篇轻轻松松的小白文大家都幸福~哈皮~
  • 她在的城市下雨了

    她在的城市下雨了

    苏叶是帝都有名的急诊科医生,工作上他是一个雷厉风行的人,却很少有人知道他私下是什么样子的。“南笙你是不是不在乎我了,你都没有看我的手机。”苏叶很委屈,自己的手机就那么不值得查一下吗?南笙对此也是无语的很,自己也没见过这么奇葩的人。南笙是一家上市公司的营养师,每天除了工作就是应付苏叶各种奇葩的要求,对此她也是疲惫不堪的。
  • 称霸世界之地球篇

    称霸世界之地球篇

    因为世界政府的腐败统治,另洪伟佳,彭凹,周武,海诺,感到不满于是他们组建了猛虎大队,来对抗世界政府的军团,猛虎大队VS世界政府海陆空三栖作战部队,到底谁更胜一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