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致而言,青少年双相情感障碍的表现与成人相近。最近Kowatch等(2005)进行碁萃分析(metaanalysis),发现大部分DSM一IV所列举的症状都能在儿童青少年病人中呈现,但儿童青少年的临床表现与成人相比,仍有些差异。如:(1)情感症状的主要表现以暴躁易怒最为突出;(2)表现较多的精神病性症状抑郁发作时精神或动作显著迟缓较多出现躁狂与抑郁同时发作的混合状态;(5)发作的频率呈快速或超快速循环;(6)两次发作之间很多个案仍有慢性部分残余症状,且功能无法完全康复;(7)病情较成人严重,对治疗的反应也比成人后才发病的病人差。总而言之,儿童青少年病人类似于成人病人中病情较严重者,以慢性、躁郁混合型、精神病性表现、每次发作持续时间较长、情绪起伏周期以快速循环或超日循环性(ultradian一cycling)为特点。
虽然大约70%的儿童青少年病人,发作时也有欣快愉悦或郁闷的情感表现,但是,无论在躁狂或抑郁发作时,青少年病人大多较成人病人更易显现暴躁,更易被激惹,约80%儿童青少年病人有此症状。暴躁易激惹在各种精神疾病皆可出现,诊断上不具特异性,故极易被忽略,或认为是其他精神疾病的表现。在台北某医学中心青少年双相情感障碍住院病人中,约2/3的病人呈现暴躁易激惹;同时也发现70%病人呈现精神病性症状,其中约40%病人的妄想幻听内容与心境不一致,25%曾被诊断为精神分裂症(陈映雪等,2001)。欧美研究发现,50%—85%的青少年躁狂症病人伴有精神病性症状。除受疾病严重程度的影响,精神病性症状与躁狂症的发病年龄成反比,加上若伴随与心境不一致的精神病性症状,导致相当高比例的病儿在初期被诊断为精神分裂症。即使某些不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躁狂症青少年也会表现出严重的暴力或违反社会规范的行为,容易让人忽略躁狂症的存在。儿童青少年躁狂症的临床表现随年龄及疾病严重程度不同而差异很大,除仔细评估外,病程变化或家族史等资料有助于诊断。
2.抑郁发作无论是双相障碍的抑郁发作还是重性抑郁障碍,其临床基本症状是雷同的,基本表现如下:
(1)情绪抑郁低落、闷闷不乐、不快活,暴躁易怒。
(2)内在驱力减低、精神不振、易倦怠疲惫。
食欲或体重减低,少数反而增加。
失眠或嗜睡。
话量变少,讲话音调低沉。
活动量减少,思考动作变慢、迟缓,有的变得急躁不安。
注意力无法集中,记忆减退。
犹豫不决。
丧失兴趣,无聊。
(10)寂寞、孤独与无助感。
(11)自信心低、自卑。
(12)充满负面思想,无希望感、无价值感。
(13)罪恶感。
(14)轻生及自杀念头或自杀行动。
(15)妄想及幻听,如罪恶妄想、被批评妄想、被害妄想、被控制妄想等。
儿童青少年双相障碍在抑郁发作时或重性抑郁障碍的临床表现,如同Carlson和Kashani(1988)的研究发现,与成人抑郁症的抑郁表现类似,但不少病人双相障碍发作时较一般的重性抑郁障碍病人有更强烈的无快乐感、无望感,精神反应与动作变为更迟缓,情绪随日夜呈现不同变化,并有较多的妄想或幻听。青少年重性抑郁发作仍以烦躁易怒为最常见的情感表现,他们诉说抑郁时,外表未表露出丝毫的抑郁(有时也有所见)。常见于成人病人的失眠、食欲下降、精力减退等生理异常症状在某些青少年病人不一定发生,反而吃多睡多。不少抑郁的儿童青少年初期表现为记忆及注意力减退,或时常抱怨各种身体不适,如头痛及肠胃不适等,经常影响生活中最重要的学习;或以焦虑担心成绩欠佳,因害怕遭受同伴排挤等而畏惧或逃避上学;或认为没有人了解或关爱他,与家人疏离或离家出走;或以叛逆违抗或与权威对立的行为为表现;亦有转变为反社会行为或沉溺于网络或物质滥用。儿童病人与青少年临床表现也稍不同,儿童常表现分离焦虑或幼稚退化的行为,母亲常描述病儿比平常变得黏人、不安、易怒或暴怒。有限的文献曾报道婴儿期抑郁症表现为易哭闹、表情呆滞及饮食睡眠障碍。
儿童青少年恶劣心境障碍较重性抑郁障碍发病年龄早,临床表现两者大同小异,但恶劣心境病人较重性抑郁障碍病人无愉悦感较少、思考动作迟滞或表情木讷等,自主神经性抑郁症状也较轻(Kovacs等,1994)。有些儿童青少年症状表现不典型,就医主诉多种多样,不一定抱怨忧郁。早期曾以“隐匿性抑郁”称之,这些症状经常延缓对抑郁症的察觉,医生需高度敏感,评估这些主诉的背后是否有抑郁症的可能性。
四、诊断
青少年期情感障碍的临床表现与成人尚接近,成人诊断标准尚勉强适用。目前诊断上,仍以DSM一W诊断标准为主流,DSM一W一TR的诊断标准并未顺应年龄或发展的差异作进一步改变,其对儿童青少年的适用性,仍存在分歧与争议。儿童期情感障碍的临床表现与成人差异很大,尤其发作多为躁郁混合型或超快速转换型,每次发作的起始与终止时间难以判定,故Kowatch等(2005)成人诊断标准的适用性很有争议。
(一)访谈、精神评估与诊断
儿童青少年情感障碍诊断与其他精神疾病一样,建立于完整的病史搜集及访谈时的精神状态检查。不管躁狂症还是抑郁症,诊断过程需强调对儿童青少年进行个别访谈,并请父母、家长或老师补充相关的发展史、疾病史、家族史、家庭与学校适应情形(Youngstrom等,2004;Tillman等,2QQ4),尤其在儿童时间感及事情时序记忆不佳时,更是需要他人补充信息。抑郁发作时,除非病人自己表述症状或病情严重者,家长或老师经常不能察觉到。相反地,躁狂症发作时,病人常缺乏病识感,甚至因反应变快与灵活,更会辩称没病,此时需参考家长与老师的观察。由于家长仍可能忽略病人思考与睡眠的改变,诊疗时需注意家长与儿童青少年双方对症状描述一致性很低的问题。
病史搜集可分横断面与纵面。横断面重点放在发作时的情感状态及相关行为、思想、认知、知觉及生理等症状,有无自杀与暴力的倾向或企图,特别注意是否有焦躁易怒、心境不一致的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表现、躁郁混合状态等等儿童青少年情感障碍的特点。由于轻躁狂症、环性情感障碍、恶劣心境障碍症状不严重,常被忽略,需着重关注。其他各种可能存在的共病或需鉴别诊断的精神疾病需仔细询问,若时间足够时,可运用结构式访谈问卷或辅以症状量表来评估。当察觉病人具自杀观念或企图时,进一步细心探索自杀的前因后果、直接诱发或潜在的各种因素、想采取的自杀方法、企图自杀的准备或救治经过、再度企图自杀的观念、危险或保护因素、亲友的反应等,是进一步预防与处置自杀的必要步骤。
生活压力都在挑战人的情绪和行为,如何分辨情绪和行为异常是常态的反应还是疾病的表现,可凭借症状的本质、严重度、持续时间以及各方面生活功能损伤的程度来判断。Kowatch等(2005)建议在儿童青少年双相情感障碍诊断时可用“FIND”来评估。“FIND”即:频率(frequency)、强度(intensity)、数量(number)以及发作时间(duration)。若FIND数值高,被诊断的几率也较高。目前这种方式的评估在诊断上获得了某种程度的信效度,进一步说明如下:
频率(frequency):一周内有症状的日子。
强度(intensity):症状足以引发生活方面的严重干扰程度。
数量(number):一天当中出现症状的次数。
发作时间(duration):发作持续的时间。
纵面需了解疾病发作的急慢性与长期病程发展的起伏模式,如:躁狂或抑郁发作的转换与频率,情绪转换与治疗的关系,发作持续或缓解时间的长短,病程间各阶段功能变化、治疗状况与疗效,有无持续维持治疗,病人及家长对治疗的意见与满意度。这些均有助于鉴别诊断、治疗、康复及预防复发的临床决策。青少年的病程形式较接近成人,但儿童情感调节能力极为不良,情绪转换快速多变或躁郁混合,宜定时请家长记录情绪与各种症状变化供诊断与治疗参考。鉴别诊断时,家族精神疾病史颇有帮助。
诊断时,除仔细搜集精神病史外,身体疾病史及相关的发展及心理社会环境因素,如诱发的生活事件、长期存在的负面压力、病人的人格特质与压力应对方式,以及父母师长对疾病的认知与处理态度等,均会影响疾病的处置、治疗、预后和社会功能状况,皆需搜集。同时需排除身体疾病、脑部外伤、各种药物或滥用物质等因素所导致的情感障碍。
(二)心理评估
心理评估非诊断的必要步骤,当病人情绪稳定后,各种认知、人格及神经心理的评估,可增进对病儿的学习能力、认知思考模式、社会认知、人格特质、压力应对方式与能力强弱的综合性了解,有助于急性期治疗改善后,后续的心理治疗介入。例如:进行认知行为治疗、心理治疗、家庭治疗或环境处理,来调整改善病人的抗挫折能力。
(三)实验室检查
目前无特定的实验室检查可以诊断此疾病,但仍需根据身心状况做必要的检查,如甲状腺检查、血液或尿液药物筛检等,以排除身体、生理或器质性因素导致此类的精神症状。长期治疗时,若使用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或情绪稳定剂,血常规、肝肾功能、血糖、血脂、泌乳素的定期检验,可早日发现躯体疾病或代谢综合征等副作用的发生。情绪稳定剂血中浓度检定可作为药物依从性及剂量调整的参考。
(四)脑部检查
借助脑电图检查、计算机断层摄影或核磁共振摄影排除脑部疾病或损伤。但这些检查均无助于确立此病的诊断。目前尚无足够的资料证明可将大脑影像学检查作为情感障碍的诊断工具(Chang等,2006)。
五、共病诊断与鉴别诊断情感障碍的症状可能呈现在不同的精神疾病之中,而且与其他精神疾病共存十分普遍。若与其他精神疾病共存时,会增加诊断与治疗的困难度,且药物疗效也变差。
儿童青少年情感障碍经常与下列疾病共存,需鉴别诊断:
1.注意缺陷多动障碍;2.对立违抗障碍;3.品行障碍;4.反应性依恋障碍;5.分离焦虑障碍;6.间歇性暴怒障碍;7.强迫症;8.边缘性人格障碍;9.创伤后应激障碍;10.精神分裂样障碍;11.分裂情感性精神障碍;12.物质滥用。
躁狂症被发现会与外显性疾患(externalizeddisorders)如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对立违抗障碍或品行障碍共存。60%—90%的躁狂症儿童青少年共患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但发生率随躁狂症的发病年龄稍有不同,儿童期发病者两病共存率较高,青少年期发病者两病共存率相对减低。两病共存者,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发病早于躁狂症。仅有少数(0%—20%)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青少年病人伴有双相情感障碍,可通过情绪亢奋、夸大意念、思绪飞跃、睡眠需求减少、性活动增多等五种现象来鉴别诊断这两种疾病,至于暴躁易怒、活动量高、说话快以及易被分心等症状为两种疾病共有的现象,无法区别这两种疾病。最近追踪2年的研究报道,躁狂症的儿童青少年与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行为障碍、重性抑郁障碍三种疾病共存的比率分别为32.8%、24%及29%(Geller等,2002)。约四成的躁狂症青少年,被诊断有品行障碍,两者之间可能共存,并非因果。
躁狂症儿童青少年中,约有两成至三成合并有焦虑症,愈年幼者共病率愈高9岁病儿有焦虑症共存者可高达76%,各种形式的焦虑症都可能共存。Harpold等(2005)比较躁狂症与破坏性行为障碍(disruptivedisorders)儿童青少年共存各种焦虑症的几率优势比(oddsratio),创伤后应激障碍为5.4,惊恐障碍为3.2、惧旷障碍为2.6,分离焦虑障碍为2.3,广泛焦虑障碍为2.2,社交恐怖障碍为2.1,强迫障碍为2.0。且双相障碍与各种焦虑症共存的几率为破坏性行为障碍的两倍以上。两者共存时,焦虑障碍的发病较早,平均为6—10岁,躁狂症平均于12岁发病,故有人推论儿童焦虑障碍是双相障碍的风险因素之一。
重性抑郁障碍儿童青少年共存的精神疾患以内化性障碍(internalizeddisorders)为主,其中以焦虑障碍,如分离焦虑障碍、强迫障碍或创伤后应激障碍最为常见,约占60%。对抑郁症儿童青少年的追踪研究也常发现他们续发各种物质滥用疾患及行为障碍。当儿童青少年抑郁症与行为障碍共存时,其物质滥用疾患几率上升,至成年时,社会功能出现更严重问题。
青少年恶劣心境障碍较重性抑郁障碍发病早,虽诊断上发病第一年不能有重性抑郁障碍,但发病两三年以后,两者经常会并存,此时称为双重抑郁症(doubledepression)。恶劣心境是青少年病人反复发作重性抑郁障碍的一种入门指标(Kovacs,1994)。追踪研究发现在患有恶劣心境障碍的青少年中,76%共存重性抑郁障碍,13%共存双相障碍。共存重性抑郁障碍的几率优势比为3.4,远高于成人的1.6。
无论躁狂或抑郁发作,儿童青少年情感障碍常伴有与心境一致的妄想或幻觉等精神病性症状,此时必须与精神分裂症、分裂情感性精神障碍或物质滥用引发的精神病状态做仔细的鉴别诊断。此病与精神分裂症发病年龄皆在青春期前后,若首次发病,缺乏既往病程资料可供参考,鉴别诊断困难。当处于抑郁发作时,病人话少,静默退缩,对事物缺乏兴趣,不易与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negativesymptoms)相鉴别。极其严重的躁狂症青少年,除夸大妄想外,往往伴有被害或关系妄想,加上暴躁易怒、意念飞跃及话多所致的语无伦次等,也难与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positivesymptoms)区分。双相障碍青少年中有1/3—1/2在刚发病时曾被诊断为精神分裂症或其他精神障碍。鉴别诊断时,发病快慢模式与病程、功能损坏的程度皆可提供部分参考。情感障碍大多为急性或亚急性发作,症状严重度波动明显,功能的损坏较轻,有些会回复到病前正常状态。若能继续追踪时,情感障碍发作可能出现不同的情感状态,如躁狂症后有抑郁的发作,反之亦是,而精神分裂症较少有此种变化,除非是分裂情感性精神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