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听后,得意地说:“这么美的声音是我每天喝足够的露水才造就的。”
驴深深地记住了这句话,从此每天天没亮,驴就去等待露水。它每天用舌尖舔露水,可是露水又少时间又短。就这样过了几天,驴为了每天有更多的时间喝露水,只有以水充饥,已饿得精疲力竭了。最后没有得到好嗓子,反而活活饿死了。
教给孩子
多惨的故事呀,它告诉我们:如果不顾自身条件,一心追求自己无法达到的别人的特长,结果只有赔了夫人又折兵,把自己的命也搭进去了。
卖卜者
一个以算命谋生的瞎子,像平常一样在大街上为别人算命。
他有模有样地对前来算命的人说:“你今年会有大灾难,需要闭门不出才能躲过灾难呀……”还没等他说完,就跑来一个人冲他喊道:“算命的,你还在这里慢悠悠地算呢,你怎么在这儿,为那些不相干的人预测凶吉祸福呢,怎么不为你自己算一下呢,你家被盗了,所有东西都被偷光了。”算命的一听,扔下卦摊拔腿就往家里跑。
算命的回到家,看见家中被盗的惨状,就痛不欲生地哭起来:“唉哟,我的妈呀,这是怎么回事呀,谁这么缺德偷了我的东西呀!”这时刚才在那算命的人跟着跑过来一看嘲笑道:“你还说你算得有多准呢,怎么连自己今天家被盗都算不出来。我看你还是回家休息吧!”
教给孩子
迷信都是假的,不要轻信它,更不要把它作为做事的参考。
弹唱人
有一个天生不是唱歌料的人,由于平日勤学苦练,就弹得了一手好琴。
可是,每当他看到歌星在台上激情的演唱获得的雷鸣般的掌声时,就羡慕不己,就总想有朝一日能有机会上台。但是他的嗓音实在是太差了,就打算自弹自唱以弥补嗓音上的不足。后来他就独自一人在空厉子里练习,一段时间后听见墙壁发出的回音,自我感觉良好,就急不可耐地上台演出了。当他的节目出来时,观众都对自弹自唱这种形式十分感兴趣,就对他报以热烈的掌声。
起初他在弹悠扬的前奏曲时,确实乐音美妙动听,观众中爆发了雷鸣般的掌声。他就得意扬扬了,开始边弹边唱起歌了。刚开始时,音不算太高,在琴声的掩盖下,一切都显得那么和谐动听。观众们都鼓起掌来了,他就越发得意忘形了,越唱越卖力,最后扯开嗓子吼起来。他粗犷的吼声完全把悠雅的琴声淹没了。观众听了都瞠目结舌,逐渐喝起倒彩来了。最后把他轰下了台。
教给孩子
有些没有自知之明的人,由于自作聪明,在小范围内一时还吃得开,一旦面向社会就会被大众唾弃。
野猪和狐狸
野猪站在树下,把它的獠牙在树身上蹭来蹭去。一只狐狸走过来,问它为什么要把獠牙磨得这么锋利,因为并没有猎手和猎狗来威胁它的安全。它回答道:“我是经过考虑才这样做的,因为决不能到我该使用獠牙的时候再来磨快它们。”
教给孩子
做好战争的准备,才是和平的最好保证。
海鸥和老鹰
海鸥吞食一条太大的鱼,把胃胀破了,瘫在岸边等死。一只老鹰看见了,叹道:“你真是自己造孽;一只空中飞的鸟,根本就没有理由到海上去找吃的。”
教给孩子
这则寓言告诉人们,人人都应该安于本分。
蛇和鹰
蛇和鹰正在决一死战,斗得难解难分。后来蛇占了上风,要把鹰活活勒死。一个庄稼汉看见了,便跑了过来,把盘在鹰身上的蛇拉开,使鹰得以脱身飞走。蛇眼看自己的猎物逃掉,非常恼恨,就把一口毒液喷进那人用来喝水的牛角杯里。庄稼汉不知杯中已被下了毒,正想喝水,鹰便用翅膀把他的手猛地一拍,接着便用爪子抓起那牛角杯,飞向了高空。
教给孩子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善良一定得到回报。
狼和马
狼从燕麦地里跑出来,遇上了一匹马,便对它说道:“我建议你去那片地里,那里满是燕麦,我都没碰过,是我特意为你留着的,因为你这位朋友嚼起东。西来,牙齿发出的声音我很喜欢听。”马回答说:“如果燕麦也是狼的食粮,你决不会为了一饱耳福,就牺牲你肚子的需要。”
教给孩子
有坏名声的人即使做了好事,也绝得不到称赞。
两只狗
有人养了两只狗,他让一只狗学会狩猎,另一只狗学会看家。每次,狩猎的狗外出觅食,寻到什么东西回来,主人都要拿出一些扔给看家的狗吃。为此,狩猎的狗非常生气,就骂看家的狗没出息,全靠别人的帮助才长得胖胖的;而它呢,整日在外奔波,什么都得干。看家狗对它说:“这种事可别怪我,去责备我们的主人吧,是他教会我不劳而获,光吃不做的。”
教给孩子
不思进取的人,总能为自己找到借口。
猫和鸡
一天早晨,一只大馋猫不怀好意,他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假惺惺地对一只鸡说:“今天是我的生日,下午,我要举行一个非常盛大的生日宴会,邀请我最要好的朋友——鸡来赴宴。”
鸡听猫说邀请他们赴宴,高兴地说:“好的,我们一定会来的。”猫还不放心地嘱咐道:“千万别忘了,你们来得越多越好!”这只鸡告别了猫,立刻奔走相告,通知左邻右舍,约定下午去猫那里赴宴。
下午,公鸡搀着母鸡,老鸡抱着小鸡,高高兴兴地来到猫的门前。猫见来了许多客人,笑得眼睛眯成了一道缝儿,和气地说:“欢迎各位光临,快进屋吧!”等鸡全部进了屋之后,猫立刻把门关上,突然变了脸色,露出一副很凶的面孔,说道:“对不起各位了,今天我要把你们一只一只地吃掉!”说罢,抓起一只鸡便大口大口地吃起来。
教给孩子
这个故事是说,对于敌人不要抱有任何美好的希望,而且还要善于识破他们的阴谋诡计,否则,将会遭到不幸。
胃和脚
胃和脚是人身体的两个重要器官,由于它们相距比较远,所以一直相安无事,但是有一天它俩协调不起来了,发生了激烈的争吵,他们在为谁是身体中力气最大的器官而争论不休。
脚看都不看一眼,满脸不屑地说道:“我的力气不用说肯定比你大,我每天大运动量的锻炼,带着你们这些器官到处走动,连整个身躯我都能轻而易举地带动,你凭什么和我比。”
胃冷笑了几声,充满轻视地昂起头:“老兄,你也不想想,如果不是找每天为你们输送养分,你们就休想挪动一步了。”
教给孩子
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对待人或事都不能只从表面去看问题,应深入其中。
白雁落网
太湖水草多的地方,常常有很多白雁集聚在那里。到了晚上,它们总要选好栖身的地方。因为怕有人来射它,就安排一个雁奴环绕周围来回巡视,一见人来立刻叫起来,发出警报,群雁就会逃走,没有异常情况的时候,群雁就可以安心地睡觉。湖边上的人熟悉了它们这样做的缘故,就设了一个圈套来捉雁群,这些人先点着火把来照它们。雁奴一见火光便“嘎嘎”地叫起来,这人很快把火沉在水里熄灭。群雁被叫声惊起,一看什么动静也没有,又都回去睡觉。
就这样经过三四次,群雁都以为雁奴在哄骗它们,一齐来啄它。
过了一会儿,那人又举着火把来到雁群跟前,雁奴箭次报了几次警,雁群认为是假的,把它啄了一顿,于是它不敢再叫了,群雁正睡得很甜,结果被一网打尽,一个也不剩。
教给孩子
遇到比较复杂的事情,不要光看表面现象,而要仔细观察分析,分辨是非真伪,然后采取对策。
对牛弹琴
公明仪是弹琴高手。一天,他看到有一群牛在吃草。于是,他就弹了一首高雅的琴曲给牛听。可是,牛好像根本没有听到一样,仍然在悠闲地吃着草。因为这首琴曲不适合牛听啊!公明仪立即弹起另一首曲子。这首曲子模仿蚊子、牛虻的叫声,还时而发出小牛寻找母牛的声音。那群牛立即摆动尾巴,竖起耳朵,好像听懂了似的,迈着碎步走起路来。
教给孩子
说话妻看对象,要针对不同的人选择合适的内容。
猱搔虎痒
看一种叫猱的动物,身体小,善于爬树,爪子十分尖利。
老虎头上发瘁,就叫猱爬上虎头为自己搔痒。猱不停地搔,在虎头上搔出一个洞,老虎只知道痛快而未觉察。
猱取出老虎的脑浆吃,然后把吃剩的献给老虎,对它说:“我难得弄到这些美味食物,特地献给你。”
老虎一边吃着自己的脑浆一边说:“猱真忠诚,有好吃的先让我享用。”
猱不停地掏脑浆,时间一长,老虎的脑浆被掏空了。老虎这才感到头痛,急忙去找猱。可猱已经逃到大树上。老虎在树下大声吼叫而死。
教给孩子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要警惕口蜜腹剑的小人暗中干坏事。
烧屋灭鼠
越西有个独居的男人,他用芦苇、茅草盖起房子,自己种地打粮,日子过得很快乐。
可是他家的老鼠成灾。那些老鼠白天成群结队地窜来窜去,晚上又叫又咬,一直闹到天亮。一天,他喝了酒回到家中,刚躺下睡觉,就有成百只老鼠窜来窜去,使他无法入睡。他怒气冲冲,拿起火把就在房子四周烧老鼠。虽然老鼠被烧死了,可他的房子也被烧掉了。
教给孩子
碰到不如意的事不能蛮干,而要理智地考虑对策。
守株待兔
宋国有一个农民,在他的地里,立着一根树桩子。有一天,他正在地里干活,忽然从远处跑过来一只兔子,十分慌张,四处乱窜,不小心一头撞在那根树桩上,不一会儿就死了。那个农人没有费丝毫力气就得到了一只死兔子。
他蹲下身子,捡起死兔子,心里美滋滋地想:“兔子会自己跑来送死。如果一天能捡到一只死兔子,那么两天就是两只,三天就是三只……长此下去,我就够吃够穿了,何必再种地受苦!”
从此,他就扔下农具,不再种地,整天守在那根树桩旁边,希望继续捡到撞死的兔子。可是,日子一天天地过去了,却再也没有见到一只兔子前来送死,他家的田地却因此荒废了。
人们见到他这种愚蠢的举动,把这事当作笑话,很快传开了。
教给孩子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不经过努力而希望得到成功的侥幸心理是不现实的。
龟兔赛跑
乌龟和兔子比赛谁跑得快,他们约定了比赛的时间和地点,又请了山羊爷爷做裁判。
比赛开始了,兔子跑得飞快,把乌龟远远地抛在后面。看着慢慢爬的乌龟,兔子得意极了,它想:我睡一觉起来也来得及。于是,兔子就在路边的大树下睡起觉来。乌龟知道自己跑不快,但仍旧不停地跑。乌龟跑到终点时,兔子还在路边睡觉呢。
教给孩子
瞧不起不如自己的人最终反而会落后;知道自己的弱点而稳步前进,最终会领先。
画龙点睛
张僧繇是梁朝时的画师。一次,他在金陵画龙,很多人都慕名前去观看。不到半天工夫,他在墙上画了两条栩栩如生的龙。看画的人见了,好奇地问:“为什么不给龙画上眼睛呢?”张僧繇说:“如果画上眼睛,龙就会飞走的。”大家不相信。张僧繇没办法,只好给两条龙画上了眼睛。刚给龙画上眼睛,忽然电光闪闪,雷声隆隆,两条龙变成了真的,就从墙壁上飞走了。
教给孩子
张僧繇画龙的技术高,这个故事后来成为一个成语。
多形容在艺术创作时,加上关键一笔,使作品更加传神。
画蛇添足
战国时,楚国有一个贵族在祭祀祖先以后,打算分一壶酒给几位朋友喝,可是,人多酒少,不好均分,由谁先喝,更是个难题。
有一个人建议说:“我们在地上画蛇,谁先画完,谁先喝。”大家都表示同意,他们便在地上开始画起蛇来。每个人都想画得又快又好,争取先喝这壶酒。不大一会儿时间,有一个人已将蛇画完,他抢过酒壶,很是高兴,心里想:“这壶酒我可要一口气喝完。”他看看别人还在画,便洋洋得意地提起笔,随口说:“我还要为我画的这条蛇画上脚。我相信画完脚,他们也画不完。”
正当这人画脚时,有一个人抢过酒壶,说:“我画完了。”那位画蛇脚的人说:“我先画完的,因为我补画脚,你才赶上来。”
夺过酒壶的人说:“蛇原来就没有脚,你为什么添上脚呢!”说完,他便将壶中的酒一饮而尽,那个本来第一个画完蛇的人,反而没有喝到那壶酒。
教给孩子
这是做多余的事,反而不恰当,搞得节外生枝,弄巧成拙。
杯弓蛇影
乐广有个好朋友,很长时间没有到他家来玩。乐广感到纳闷儿,就问他原因。好朋友对乐广说:“上次在你家喝酒,看到杯中有条蛇,感到非常恶心,回家后就生病了。”乐广听后,马上明白了其中的原因。
乐广又把好朋友请到家中,他倒了一杯酒放在原来的位置,问好朋友:“酒杯中还有上次见到的蛇吗?”好朋友说:“和当初看到的一模一样。”乐广告诉好朋友,这蛇是墙上一张弓的倒影。好朋友听后大悟,病一下子好了。
教给孩子
做事要仔细观察,不能疑神疑鬼。
塞翁失马
靠近塞上不远的地方,住着一个喜欢骑马射箭的人。有一天,他的马无缘无故地跑到塞外胡人居住的地方去了,周围的人知道后都替他惋惜。他的父亲毫不在意地说:“怎么就知道这不是一件好事呢?”
过了几个月,他的那匹马带了一匹胡人的骏马回来了,人们都来祝贺他意外地得到了一匹马。他父亲却不以为然地说:“怎么就知道这不会变成一场祸害呢?”
家里有了好马,他又好骑,成天骑着马,到处转悠,一天从马上坠下来摔断了腿,人们都来表示慰问,希望他早日恢复健康。他父亲又说:“怎么就知道这不是一件好事呢?”人们对这位老翁的话感到十分好笑,好事坏事竟然不分,真是一个糊涂虫。
过了一年,胡人大举入侵,青壮年都去打仗而且十分之九都牺牲了,他却因跛脚未能出征,父子一起保全了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