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清末民初,曲溪附近的村庄端午节在榕江赛龙舟,一条停靠在竹林下的乌龙舟张开大口在啖竹叶。一位清早到河边挑水的妇女,看见后心惊肉跳,因为她丈夫是此龙舟的舵手。昨天龙舟初赛,乌龙飞速前进,把所有龙舟都远远地抛在后面。这天要决赛,她预感到乌龙可能要出事。于是,她趁丈夫尚未起床,便悄悄地把自己与丈夫颜色相同的裤子,换给丈夫。旧俗认为,妇女裤子有秽气,不能近神灵,丈夫不会给神龙带走。
在龙舟决赛前,划乌龙的健儿怕舟速太快不平稳,特意在龙颈上捆上一条长木凳,谁知这如同给龙添足。竞赛刚开始,乌龙就像脱缰之马,飞似地狂冲向前,越过赛程而无法控制,到那水深流急之处,钻入榕江水里。除了那个舵手被抛出江面外,其余的连舟带人都无影无踪了。
人们议论着,如果那舵手不穿女人的裤子,便会随舟入水,乌龙就会“龙洞入,虎洞出”。由于乌龙入水后欠缺舵手,就只能进而不能出了,因而有了船夫听到的呼唤声。
潮汕的谚语:“红龙红彤彤,乌龙钻入洞”就是由此而来。
潮汕龙舟竞渡前,要分别把龙舟划到他们所奉祀的神庙去拜神,龙首朝庙门,划进划退参拜3次,谓“三参灯”,以祈神庇佑平安。赛后还必须演戏酬答龙神,名曰“压地灵”。
潮汕有些地方在龙舟下水前,要派人送请贴、送“明糖”给附近的各商家,请他们前来观赏。各商家接到请贴后,要备妥彩标,插于江边。当龙舟经过时,则立即点燃鞭炮,并赠送彩标。受赠人把彩标带回家转赠给尊敬的人,以示吉祥如意。
而有些地方在龙舟出赛前,要把祭拜的桃李撒向水中,成群小孩在水中进行嬉笑抢夺,称之为“抢龙蛋”。
龙舟赛前都进行训练。竞赛时,划桨壮汉分坐两边,中间是一位击鼓的总指挥,稍前还有一位打锣的。有些地方还要物色一个10岁至12岁左右的男童“靠龙规”。一般是当地的富豪子弟,长相标致,按小侠客装饰,扎头巾,束腰带,打绑腿,涂粉脂,穿着艳丽丝绸衣服,斜躺在龙颈上。竞赛时,一边摇着右手的小葵扇,一边配合锣鼓节奏吹哨子。
开赛之前,这个孩子就像戏曲明星一样,被大群红男绿女团团围住观赏。龙舟竞赛翻舟之事时有发生,孩子要套上救生圈,并由最前面的头、二桨手负责保护。
龙舟竞赛在十分激烈的气氛中进行,舟上的健儿们倾尽全力边划水边呐喊,岸上的观赏者,也为自己村庄的龙舟呼号助威。经过多个回合的角逐后,胜利者夺得标旗,随后演戏及举行酒宴庆祝。
赛龙舟这一天,男人们喜欢纵身江河,以除病保健康。女人们则喜欢取江河水洗头,谓洗龙舟洁净平安,又能祛头风。同时挑“龙须水”回家贮存、食用。
民间传说,贮龙舟水经久不变质,格外清甜,饮后消灾祛病。清光绪《潮阳县志》写道:“端午酿角黍,且有汲龙船水饮之者。”清乾隆《揭阳县志》写道:端午,“汲江水,储之谓之节水,经久不败。”
现在,由于社会科学的进步,过去一些封建迷信色彩的活动已被历史潮流所淘汰,人们只把赛龙舟作为一项有益于身心健康的娱乐活动。
(四)岳阳赛龙舟
湖南岳阳是龙舟运动的发源地,因为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就是在汨罗江以身殉国的,而当地人引舟抢救他的行动,后来渐渐演变成了盛大的龙舟竞赛活动。
岳阳百姓历来就有“宁荒一年田,不输端午节船”的说法。赛龙舟的习俗代代相传,赛龙舟的方法因地而异,而汨罗江畔的赛龙舟最为隆重,大概是因为屈原在此沉江的缘故。每逢端午节,在汨罗江畔都要举行竞渡仪式,万人空巷,争相观看。
身着新装的人们,点着几十对蜡烛,绕船走3圈,叫作“亮灯”,意思是“祭鲁班”。然后点着蜡烛,到屈子庙朝拜,抬着龙头祭庙,最后挂红下水开始赛龙舟。
这时,群龙舟一齐下水,一声炮响,船似箭发,两岸欢呼,鞭炮齐鸣。船分青龙、黄龙、白龙等,不仅船身,就连船上那些旌旗罗伞的装饰,以及挽手们的服装乃至船桨,都为一色。
龙舟上除挽手外,还有指挥者和擂鼓者。指挥者手执令旗,站在船头喊号子领唱。擂鼓者以激昂的鼓声,一方面增加威势,振奋人心;一方面协调挽手们的划水节奏。比赛时,规定赛场、比赛路线,划定起点和终点,还进行编组、编号和选定负责人,分初赛、复赛、决赛层次。
参赛龙舟除了当地的之外,还有远道而来的外地龙舟队。有的龙舟竞渡在终点还设有投标船,当竞渡的龙舟到达终点时,投标船就将标投入水中,让各船争夺。标又分鱼标、鸭标和铁标等。
因此,龙舟上还得挑选一个水性特别好的人,专司夺标之职。系着红布的活鱼标、活鸭标固然难捉,而沉入水底的铁标更非得有好的潜水本领才行。
当夺标健儿跃入水中追捉之时,岸上观众呐喊助威,场面十分壮观。
(五)桂林赛龙舟
每逢端午节,漓江码头就会搭起一道道青龙、黄龙双龙戏珠的彩门,赤橙黄绿青蓝紫彩球在空中飘飞,江面上一片喜气洋洋。
端午节龙舟竞赛就在漓江上进行。桂林自古就有十年一大扒,五年一小扒的赛龙舟风俗。旧时,划龙舟除了纪念屈原外,还有祝福年成好,禳灾除难的意义。
每逢戊年一届的龙舟盛会,还在正月初一,各村、各街都要举行“开鼓”仪式。开鼓这天,青年们都集中在本村、本街的庙宇前,开始鸣炮,擂响划船鼓、敲响划船锣、唱起龙舟歌,热闹声引来了邻村的男女老少都来参观、祝贺。开鼓是划龙船的信号,各龙船兄弟也都互相祝贺,以增进彼此间的友谊。
农历二月二民间俗称“龙抬头”,这一天,则敬龙王爷下殿,唱庆贺龙王爷下殿的歌:
恭贺言来老龙听,老龙下殿显神灵;
老龙下殿多保佑,保佑弟子船太平。
十年逢戊大划船,圣驾出游济苍生;
五谷丰登献国宝,人畜兴旺谢龙恩。
歌罢,本街、本村的家家户户都端上供品,供奉老龙王,然后推举龙船“首事”,投标耍头旗,直至龙舟下水。这期间,人们都忙于练习,争取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
练习划船的时候,还要学唱龙船歌。龙船歌是龙舟竞渡时唱的歌,有领唱、合唱。从请老龙下水,至划船、走龙亲,都有龙船歌相伴。龙船歌包括发兵歌、开船歌、游船歌、贺歌、转艄歌、收兵歌、哭雨公、得胜歌等。
有些龙船歌没有歌词,主要用于协调龙舟桡手的动作,使大家默契配合,动作一致。
龙船歌的节奏,是由情绪和赛事的需要来决定的。它的调子和桂林的民歌调极为相似,有些龙船歌唱出了划龙船的来历,唱出了人们祈求老龙王降雨、降福的愿望:
哭雨公,我哭唤老龙,唤起老龙去游江东。
老龙王,多明圣,保我子孙的安康。
龙船歌学好了,端午节也临近了,江上练兵的各村龙舟都紧锣密鼓。到了比赛那天,随着一颗红色信号弹升入空中,咚咚咚的鼓声就从起点远远传来,望远处,龙舟从一个个圆点渐渐扩大,如几条跃出水面的飞龙向着终点划来。棹影如大雁展翅,催动龙舟,万箭齐发,鼓声劈浪,浪里飞歌,观众如云,掌声、喝彩声,如海如潮。
竞赛中还举行表演赛,赛哪条龙舟漂亮,赛哪条龙舟歌唱得好听。只见一条条装扮得五彩缤纷的龙舟,徐徐划过江面,昂首的老龙遍身红光流动,黄龙金光灿烂,颈上的小镜片在阳光下反射出道道的白光。
彩旗猎猎,罗伞辉煌,衬托出龙舟的尊贵地位。罗伞,过去为皇帝御用之物,今天置于龙舟之上,显出了人民当家做主的自豪。
只听得江面上,鼓声、锣声、船歌声、唢呐声、铁炮声,汇成了一首龙舟表演的交响曲。
(六)安康赛龙舟
龙舟竞渡是安康的一种民间民俗活动,长期演绎在汉水流域。
作为以龙为图腾的汉水氏族,对以龙型的器物有崇拜之意。秦头楚尾的安康,时而隶楚、隶蜀、隶秦,更变频繁。东汉至南北朝时期时而归荆州,时而归汉中。
东汉时,安康第一任郡令就是湖北荆州人氏刘龙。因荆州地有划龙舟习俗,这一习俗也因刘龙的到来和倡导而传至安康地域。安康南北朝时期就有关于龙舟的记载。龙舟竞渡自唐代兴盛形成风俗,唐诗人元稹《竞渡》诗写道:
吾观竞舟子,因测大竟源。
天地昔将竟,蓬勃昼夜昏。
龙蛇相嗔薄,海岱俱崩奔。
群动皆搅挠,化作流浑浑。
壮哉龙竞渡,一竞身独尊。
拾此皆蚁斗,龙舟何足论。
同时,唐代的刘禹锡、张说、白居易、张建封等,均留下龙舟竞渡的诗词。此习俗自北宋成为民间水上竟技游乐活动。
宋代黄裳《减字木兰花?竞渡》:
红旗高举,飞出深深杨柳渚。
鼓击春雷,直破烟波远远回。
欢声震地,惊退万人争战气。
金碧楼西,衔得锦标第一归。
该词写龙舟竞渡夺标的场景,以红旗、绿柳、烟波、金碧西楼等富有特色的景物和鼓击、欢声等震耳欲聋的声响,来渲染热烈的气氛和紧张的行动,再现了当时的火爆场面。其震动人心的效果,可与潘阆那首著名的描写钱塘江潮的《酒泉子》相媲美。
安康的龙舟竞赛,由于地域和文化方面的联系,尤其与楚境接壤,共饮一江汉水的原故,因此在此时已形成风俗。
关于安康龙舟竞渡成为安康的民间风俗,还有一件事情可作为例证。1869年,安康贡生刘应秋因被人诬陷参加了反清复明的“复社”组织而被捕入狱,后查无实证才赦还归里,在贫穷潦倒中迎来端午节。
刘应秋不愿出门,一个人在家喝闷酒,于是写了《五日》一诗:
烦营情思懒,好意转多违。
乘静闲开卷,闻声似款扉。
无钱忘渡节,有酒不谋饥。
儿伴欢相唤,龙舟已过矶。
随着时代的演变,龙舟竞渡成为安康百姓广泛参与和热爱的活动。龙舟竞渡便开始定形制、定人数,且出现由龙舟竞渡而增设的其它游乐竞标项目。
在古时,安康城区每年农历五月初三至初六连划4日,数十千米内的男女老幼观龙舟,有时形成举火夜赛的盛况。
当时,安康城区一地的龙舟就有真龙和假龙之分。真龙即专门制作供龙舟竞赛的船只,形似黄瓜,雕有龙头龙尾及鳞甲,每年只在端午节赛龙舟时使用,真龙共6条。
假龙则用航运木船筏子临时用彩布装饰而成,固定的有8条,不固定的有13条,总计真假龙舟27条。小假龙,即混江龙若干,不在计算之列。
除安康城区及旬阳、紫阳、岚皋、白河、石泉县城每年举办龙舟赛外,沿汉江的如大道河、流水镇、岚河口、月河口、石梯铺、青套湾、吕河口、蜀河、瓦房店等地,也间有赛龙舟的习俗。
龙舟竞渡作为一种民间习俗,它集祭祀、祈福、竞技、斗志、争荣誉为一体,具有一整套程式和比赛办法。旧时安康祭龙舟分两种方式,一种是有老龙头的先在放龙头的庙里祭祀。凡祭祀前三日,要求所有划手先净身。
祭祀程序一般为先开锣鼓道场,然后由龙头儿敬3炷香,众划手依次敬香完,行三叩九拜礼。龙头儿或乡绅念祭文:“天道玄黄,节至瑞阳,祭祀龙舟,敬拜祖上。汉水汤汤,龙舟闹江,风调雨顺,永保安康。”
祭文完后,要唱一些花鼓词,然后由划手护龙头游街、下江;另一种是龙头安装好进行祭龙,除要求程序与第一种一样,所不同的是头一年胜出的龙舟要由输家的划手敬拜。敬拜后,本龙舟的划手要绕船三六九圈,然后带上艾蒲头圈,再抬上龙舟游街下江。
龙舟下水仪式是隆重的,从场面上摆有香案,香案上有猪头、羊头、苍蒲、粽子和时令瓜果。从程序上先是鼓乐钟鸣,然后是礼炮。下水仪式开始,先宰杀一个大公鸡,让鸡血在香案前滴过后,把鸡血顺到江水中,叫鸡降取意吉祥。有讲究的还要请和尚或道士来诵经。
龙舟下水前,龙头儿要喊,划手要和:“龙舟下水划呀划,划得鬼神天地怕;龙舟下水拼命划,划得对手喊干达。划呀划,划得江水开银花;划呀划,划得地上结金瓜……”喊完下水号子,众划手把龙舟推下水。
龙舟下水后,就是竞赛。竞赛分上水赛、下水赛、对岸赛、环绕赛、夺标赛、抢鸭赛、抢猪尿泡赛等。
夺标赛分两种,一种是在江中插一竹标旗,先抢到为胜;一种是在江中投一浮标,比较滑,谁先抱上船为胜;抢鸭子,就是把鸭子头顶的毛拔掉,再撒上盐粉,把鸭子投入江中。鸭子遇盐疼痛就朝水里钻,所有选手下水抢鸭子。谁抢得多谁为勇士,哪个船抢得多哪个船为胜;抢猪尿泡,就是用新鲜猪尿泡若干,里面放上银子钱币等,众选手下水抢,获胜办法与抢鸭子相同。
安康龙舟竞渡,是我国历史上北纬线最高的大江大河的龙舟竞渡。安康与荆楚的龙舟有血源关系,尤其是屈原第一度流放汉水流域,使安康汉江龙舟竞渡更具有纪念屈原的文化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