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小学,下午5点就放学了,袁匡正背着书包跟着班上的一群哥们到球场上打球,直到晚饭时间,他们才依依不舍地回家,洗了澡吃完饭,再做一个小时作业,晚上还有时间跟家人一起看两集TVB的电视剧或者看看课外书。“上课的时候认真听,作业认真做,放学的时候开心玩。”这是袁匡正小学时期对待学习的方式,课后的娱乐并没有成为他取得优异成绩的障碍,那时候的生活,四个字概括:悠然自得。
如果学习是人类的经济活动,那么娱乐就有如大自然的资源,在小学时期,两者是可以相得益彰的,“生态系统”如此的平衡,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政策,在袁匡正身上得到很好的示范作用。
刚进初中,袁匡正的“生态系统”平衡一下子被打破,人类的欲望无法被遏制,为了经济活动,人类无节制地向大自然索取,君不见人类大量砍伐树木制作试卷?
大量试卷也罢了!给袁匡正最大的不适应是学习时间被无限地拉长。
“存天理,灭人欲”或许是宋代理学家朱熹对当代中国教育最生动贴切的描写。
原来,中学校园里多了一只叫“任学校行”的怪兽,它使出“吸星大法”吸走学生的娱乐时间,让学生内力全失,无力再有课后活动,这怪兽又名—晚修。
开学快一个星期了,在课堂上并没有学习太多新内容,作业也就少得可怜,在这个优异的重点班,晚修时班上寂静地让人压抑,袁匡正早早就把作业做完,翻开崭新的数学课本,一股浓浓的新书味道扑鼻而来。什么绝对值,有理数无理数,一元一次方程,他看了大半个小时就把所有的知识点理解完了,他心中笑了一笑,想起了小学数学老师的恫吓:“初中的数学,相比小学的难度会有个质的飞跃啊。”
这话又不全错,相比起小学时期几加几乘以几的括号再减去几除以几加上几的括号再他妈除以几等于几的计算题,初中数学在理解和计算的难度都无疑稍稍上了一个档次,可是,这样的数学知识在袁匡正的眼中仍是幼稚而且无聊的。
袁匡正对历史颇感兴趣,他再翻了翻崭新的历史书,扑鼻而来一股浓浓的新书味道,嘲笑着书上生硬枯燥的内容。
百无聊赖下,袁匡正拿出了他节省了一个月零用钱买下的《笑傲江湖》。当他读到岳不群在并派大会上赞成五岳剑派合二为一,那一番讲话真是慷慨激昂:“历来高明之士,都知门户派别的纷歧大有祸害,为甚么不能痛下决心,予以消除?吾辈只须尽力,事功是否成于我手,却不必计较。所谓前人种树后人凉,咱们只是种树,让后人得享清凉之福,岂非美事?再说,五十年、一百年,乃是期于大成,若说小有成就,则十年八年之间,也已颇有足观。”
袁匡正在心中大声叫好,不愧被誉为君子剑,可是左冷禅明明是狼子野心,不怀好意地并派,为什么岳不群要赞成将五岳派合一?袁匡正十分困惑。
正在袁匡正思考岳不群的一番论述时,班主任张老师走到他的桌前,一把抽起了他的书,面色不悦地问:“作业都做完了吗?”
袁匡正吓了一跳,战战兢兢地回答:“做完了。”
“我之前在班会课说过什么,上课不能看小说。”张老师面目森严,冷冷地说。
袁匡正沉默不语,心中却想:这是晚修,又不是上课,我作业都做完了,看一下课外书会怎样。
“这本书我没收了。”接着,又向全班同学大声说:“在学校不能看小说啊,武侠小说爱情小说对学习没有任何益处,你们现在作业不多,可以预习后面的内容。在语文方面,我建议你们读一下《读者》或者《青年文摘》,这些书的文章不错,多读对语文考试也有益处。”
“哼,胡扯。《读者》能读,金庸大师的小说却不能读,那不是等于放着水平巨高的NBA不看而去看国内的CBA吗?”袁匡正心里愤愤不平,可对着班主任却不敢造次,他仍沿袭着小学的传统,老师仍是等同真理的神。
尽管袁匡正心中满腹怒气,可被班主任这样公开批评,他满脸通红,从小只有被表扬的他,感觉丢脸之极。
接着,张老师继续说:“我们学校星期六早上需要补课。补课是自愿性质的,但原则上每个同学都要参加。到了初中,的确会比较辛苦,现在辛苦一点,以后出来工作就会轻松多了。你们今天回去拿着这张回执给父母签字吧,明天交给组长,组长再交给班长,收齐了给我。”对于补课的问题,班主任没有多说什么,实际上,星期六早上的补课早已是默认的潜规则。
张老师发下了一张诡异的回执,标题写着“关于学校开展自愿补课的规定。”
教育局已明文规定星期六日不能补课。
正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政策总是敌不过对策。
学校又晃起了“自愿”的旗号,星期六的补课啊,并不具有强制性的,不是强制性的补课就不叫补课,虽然我们不知道它应该叫什么,或者它叫正常上课?因为这“补课”是要讲新内容的,哪个学生不补就跟不上大部队的步伐了。
补课并不可恨,谁让中国的学习制度竞争如此激烈呢?
只是,有些原则性的问题,年少懵懂的袁匡正怎么想也想不通,既然补课已经默认是强制的了,学校又何必再假惺惺地让学生拿着这张回执给家长签名,以保证学生的“自愿”性质了?拿着给家长的回执,上面白纸黑字地写着“自愿”两字,感觉是如此的可笑和虚伪。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还有无。
在我们的文化中,说一套,做一套,也不是罪大恶极的事情。
公开宣扬的,和私下承认的,貌似已经分裂了数千年了!
这个自愿性质的补课,学生再一次一致性地“自愿”了!而且这次,年级中没有一根杂毛敢反抗,经过多年的读书经历,有时,自愿与强制两者是等价的,这是公开的秘密,只是没有人说破而已。
晚修放学后,袁匡正,想着自己节省零用钱买下来的《笑傲江湖》被没收了,拿着那张写着“自愿”的回执,闷闷不乐地回家了。回家的路上,心中还念念不忘地思考《笑傲江湖》岳不群那番大义凌然的论述。
“时间就是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
除了晚修和补课,学校从学生这块海绵挤出水的表现还在于他们规定学生每天早上下午都要比学校规定的上学时间早到二十分钟进行早读和午读。
对于晚修、补课、早读,袁匡正并没有太多的怨恨,因为整个学校两千多个学生均遵守着学校的政策,“不怕死,最怕没人陪,”他身为整体的一份子,也就没什么可抱怨的了。
要命的是,他读的是重点班,重点班者,重点培养也。
教数学的陈老师把他们仅剩的一滴水也给拧干净了,每天放学后,陈老师地捧着一沓试卷,笑吟吟的,仿佛他在捧着一沓钞票在派给学生似的,人人有份,永不落空地人手一张发到学生前。
“数学这科嘛,没有什么捷径,就得要练,练多了就能得高分的。以后大家放学后再留半个小时吧。
“啊!”班上的同学传出了一阵无力的抱怨。
“吵什么,你们能考满分吗?考不了就给我练。你们是重点班的学生,进度很快,不练你能把知识掌握好吗?说什么素质教育了,那都是骗人的,只要考试一天存在,竞争就无所不在,素质教育都是屁话,数学这科最拉分了,什么都是废话,题海战术最有效!马上把它做完,半小时后收上来。”陈老师再一次大发脾气。
全班肃静,学生们无奈地拿起笔刷刷地开始做了。
陈老师的性格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他时而活波,与学生有说有笑,时而在课堂上讲课,讲着讲着突然就大发雷霆,让学生惊讶不已。
派完试卷的陈老师拍拍屁股就走了,也不知他是回办公室还是回家。
当时,他是全校小数有桥车的老师,闻说他当老师之余,在外头还创办了企业,平时还炒炒股票,偶尔上课也能把数学贴合到股票的事例给学生讲解,教学经验确实丰富。但也不知他不时发脾气是与学生有关,还是股票下跌有关。
其他班的同学在窗外陆续走过,他们惊奇地看着(1)班的学生仍在做试卷,有些看上去不学无术的学生幸灾乐祸,吹了几下口哨,甚至大声嘲笑:“好努力哦,重点班就是不一样!”
“啪啪”一个样子嚣张的学生经过(1)班的门口时,调皮地敲了班门口两下,脸上带着嘲笑的神情。
眨眼间,他已经消失在(1)班同学的眼中,他已经自由自在地放学了,可袁匡正他们了,像坐牢一般,被困在教室中。
班上的同学眼神充满了怨恨之情,也不知是怨恨陈老师还是那位嚣张的学生,冲出去揍他一顿的想法在袁匡正心中一闪而过,可是,一张数学试卷,大量的数学题像灭火筒一样浇灭了这小小的怒火。
那个学生嚣张的举动,只是燃起了袁匡正的小火苗,真正让他愤怒的,是学校无节制地挤,将海绵里的水挤得一干二净,水干了,火就起了!
早上7点到12点,中午2点到5点半,晚上7点到9点半。
袁匡正掐指一算,在校时间将近11个小时!还不算上学放学的时间。
好家伙!
号外,号外,如今社会出现了一类企业,
合情、合法、合理地让孩子每天超负荷地工作11小时,没有双休,没有工资,每年需要缴纳一定量的培训费和资料费,报酬是下一间企业的入门券和一些知识。(ps:必须经过激烈的竞争,优胜劣汰的一次最终考试才能取得入门券)
这类企业叫中学!
这类企业初时传授的知识实在诡异,它书本上的知识简单至极,可出的题目有时却可以难得让人抓狂,挠破头皮。譬如数学的正数负数有理数无理数的知识,明明一个能用几分钟搞懂的知识点,它却涌出成千上万条习题来考察你掌握知识点的程度,每天就反复练,拼命练,练到最后袁匡正都搞不懂教育局是让学生理解正负数的意义还是让学生掌握做练习题的技巧。
或者,两者都不是,这类企业是让员工分出高低,高分者能晋升,低分者就拒你以千里之外,想进来?嘿嘿,交几万块择校费也有商量。
记得在第一次班会,袁匡正听到张老师的一个口头禅:中考高考高一分,你就能干掉几千人。
每次听这句话袁匡正毛骨悚然,原来考试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高一分,我就多把几千人踩在脚下,仿佛可以高唱:“大地在我脚下。”这句话,让他感到气喘吁吁。
袁匡正心中竭嘶底里地大唱:
我拼命追
我奋力追
追到没法追
追到没法分清我是谁
不止我一人感到疲累
我继续追
伤痛亦要追
这一生也在进取
谁比你重要
狂风与暴雨都因考试燃烧
一追再追
只想追赶考试里一分一名
原来多么可笑
你是真正目标
看着窗外其他班放学经过的人群,袁匡正心中满是羡慕,原来,奢望是会变化的,小学时期,能够吃一顿美味的早餐就是他的奢望,而现在,这奢望仅仅是能够准时放学。
他看了看数学试卷,他深知这张试卷必定又会考:以下哪些数是无理数。
果不其然,这张试卷又出了π和3。14159265这两个数来考察有理数与无理数的区别。初一的数学尽是这种阴险奸诈又无聊的数学题。
袁匡正看着这张试卷,心想:数学是无理数,因为它的题目是无限不循环的,校园生活是有理数,因为等待他的未来像是一个无限循环的令人压抑不已的学习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