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每当美国人民庆祝独立战争胜利的时候,谁也不会忘记,正是列克星敦的民兵们,为这个伟大民族奠定了独立的第一块基石。正因为如此,列克星敦成为美国自由独立的象征,被人们赞誉为“美国自由的摇篮”。
但是,作为这场战斗中一个挥之不去的谜团,成了世界近代史上一个争论不休的话题。迄今为止,仍然无法判断究竟是谁先开的枪,是英国人,还是北美殖民地人民,是有意开枪还是不小心走了火?或者另有隐情?
一种说法认为,是殖民地的民兵先开的枪,英军只不过是做了自卫还击。当时的英国报刊这样记载:“由于叛乱者的进攻,军队反击并杀死了他们的一些人。”当时一名英国军官曾说:“史密斯指挥官立即出来对反叛者大声呼喊,要他们放下武器,解散,但他们没有这样做,接着史密斯又喊了第二遍,仍然无效。于是他就命令部队继续前进,去缴民兵的枪,士兵们奉命行动。这时一名反叛者开的第一枪,于是我们士兵就进行反击。”这两份史料都印证了是北美殖民地的民兵首先打响了第一枪。
另一种相反的观点认为,是英军首先开的枪。事件发生时,站在民兵最前排的约翰·罗宾逊在1775年4月24日对此事陈述道:“走在最前面的三个军官向士兵下令:‘开火!爷刹那间,他们向我们射来非常密集的弹雨,我受伤倒地。而民兵们,据我所知没有一支枪开火。”1825年,一位已经77岁高龄的老民兵门罗回忆50年前亲历的那次战斗时说:“一个军官高喊:‘放下武器,散开,叛乱者!爷发现我们站着不动,史密斯就下令开火。”许多美国史著也坚持此说。上述材料在英军首先开枪这一关键问题上众口一词,言之凿凿。但在谈到谁首先开枪时,细节上的差别却又那么明显,似有事先统一口径之嫌,怀疑其真实性。
也有人认为无法确认谁在列克星敦开了第一枪。据在战斗中受伤被俘的英军中尉桑顿·考德4月25日在马萨诸塞议会陈述事件经过时说:“当我们到达时,他们后撤了,旋即开始交火。但哪一方首先开火。我说不清楚,因为枪响之前我们军队呐喊着向前挺进。”
美国高校通用历史教材之一《美国的历程》认为“在列克星敦,史密斯发现殖民地民兵已在乡村绿草地上整好了队伍。在他的命令下,民兵们开始散开,接着突然响了一枪。这一枪究竟是英国人还是美洲人开的,是步枪还是手枪,是偶然的还是故意的,都搞不清楚。”美国有的史著更认为,在当时混乱纷杂的形势下,在高度紧张亢奋中,或许难免有人偶然失误走火。因此,要确定谁是肇事者,确实是难上加难。
我国有关史著对此问题也几乎是笼统地称为“列克星敦的枪声”,北美独立战争的帷幕就是以这样的方式拉开的,其余的则略而不谈。
“瓦尔密战役”——改变法国的战争
瓦尔密战役是法军战胜普奥联军的重要战役。1792年9月20日,法兰西革命军队为一方,普奥联军及入侵法国企图扑灭革命力量恢复君主制度的法侨保皇党分子支队为另一方,在瓦尔密(法国马恩省的村庄)地域进行的一次交战。
瓦尔密之战的胜利,是法兰西革命军队对封建君主国家联盟的第一次胜利。战斗中法国士兵的高昂斗志起了决定性作用。从军事学术观点看,瓦尔密交战的特点是法国两集团军在遂行共同任务时密切协同,使用了密集的炮兵火力,军队在战斗中实施了灵活的机动。瓦尔密大捷成为法国人民争取祖国自由的象征。
众所周知,普鲁士军队的战斗力在当时世界上是首屈一指的,其统帅不伦瑞克公爵亦非等闲之辈,是久经沙场屡建战功的老将。从双方兵力来看,法军也处于明显的劣势,况且普奥联军在之前的几轮对法作战中都取得了突破性的胜利,否则不可能那么快地直指巴黎城下。因此瓦尔密的撤退必定有它难以明言的理由,这当中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很多人指出,普鲁士军队在瓦尔密并未受到真正打击,实际上它还未跟法军交锋便迅速后撤。拿破仑认为普军在瓦尔密的后撤简直是莫名其妙的行为,无法用军事观点来解释。一些军事史专家指出,普军当时的行动实在滑稽可笑,根本不像打仗,只是武装游行了一番便撤走了。他们据此断言,如果普军真正发动猛攻,战事肯定是另一种结局。
当时随从普奥联军出征的法国逃亡贵族眼睁睁看着唾手可得的胜利付诸东流,一个个气得暴跳如雷。他们盛怒之下纷纷斥责不伦瑞克公爵,说公爵被法国国民公会收买了,国民公会将法国王室的大批珍宝给了公爵,替公爵偿清了巨额债务,所以才出现了瓦尔密战役中意外后撤的情况。这种解释在有些人看来纯属发泄私愤,全不可信。
有些历史学家认为,普鲁士军队突然撤退是出于整个欧洲战略的通盘考虑。
普鲁士原以为只要大军压境,法国必定会屈服,但是没想到竟遇到了顽强的抵抗。他们害怕一旦在瓦尔密与斗志旺盛的法军短兵相接,以后就很难从对法作战的泥潭中脱身了。那样一来,不仅会使普军遭受严重损失,而且极有可能让一向与普鲁士有隔阂的俄国和奥地利从中渔利,并在瓜分波兰等重要问题上置普鲁士于不利地位。因此,普军指挥官有意夸大困难,以求解脱。这种解释有一定道理,不过没有可靠的第一手材料来证明普鲁士当局者当时确有这样的意图,所以还只是一种假说。
值得指出的是,法国大名鼎鼎的剧作家博马舍为普鲁士意外撤退的事提供了一个极富戏剧性的情节。据说,不伦瑞克公爵背后站着一个不爱声张的指挥官,那就是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威廉。他是声名赫赫的腓特烈二世的侄儿,这次随军出征。博马舍说,在瓦尔密战役前夕,腓特烈·威廉在凡尔登举办了一次舞会。就在舞兴正浓之际,一名不速之客来到腓特烈·威廉身边对他低语了几句,国王听后神色慌张,随陌生人离开舞厅。国王来到一间阴暗的房间,忽然看见他那去世多年的叔父腓特烈二世的幽灵出现在他面前,幽灵严厉地警告自己的侄儿说:“不要再骑马向前进了,你已经被他们出卖。”腓特烈·威廉认为叔父是劝他小心法国保皇党人从中作梗。于是次日普军接到了停止前进的命令,之后在瓦尔密战役中佯攻了一阵就撤退了。
博马舍这种观点听起来十分诡秘,似乎不足为信,但是根据他的说法,腓特烈二世的幽灵其实是由当时法国著名的喜剧表演大师费列利扮演的。就在瓦尔密战役前夕,博马舍去找过在《费加罗的婚礼》中扮演男主角的费列利。当时费列利不在家,家人说他到凡尔登去了,博马舍觉得十分蹊跷,要知道在普军占领下的凡尔登,那里根本无戏可演。几天后,博马舍再次登门,见到了费列利,可是他矢口否认曾离开过巴黎,而且一向健谈的费列利回答剧作家的问题时吞吞吐吐,支吾搪塞。生性喜欢遇事弄个水落石出的博马舍对此疑惑不解,事后他经过详细的调查搜寻,发现了瓦尔密硝烟后面令人惊讶不已的奥秘。
博马舍认为腓特烈二世的幽灵就是费列利扮演的。此说固然十分离奇,却也有些道理。腓特烈·威廉是一个十分昏庸固执并且沉湎于迷信的君主,他非常崇拜荒唐的“通阴术”。作为一国之主,他甚至参加了秘密组织“彩灯会”,传闻说他还参加了秘密僧团“玫瑰十字会”。有人指出,那个舞会上出现的陌生人对他低语的正是秘密僧团的暗语。对于这样一个愚昧之徒来说,对幽灵的话信以为真也就不足为怪了。
瓦尔密战役在法国历史上具有重大的意义,法国历史学家米涅写道:“这一天成了我们难忘的日子,本属微不足道的瓦尔密胜利,对我军和我国的舆论却发生了取得全面胜利的影响。”但是这个“微不足道的胜利”究竟是如何取得的,普军撤退的真正原因究竟是什么,我们仍无从知晓。
“滑铁卢”——拿破仑之殇
1814年,欧洲反法联军攻陷巴黎,拿破仑被迫宣布退位,被流放于厄尔巴岛。1815年3月1日,拿破仑率领1000余名士兵偷渡回国,沿途守军纷纷重新聚集在他的鹰徽旗下。3月20日,拿破仑凯旋巴黎,重登皇位(史称百日王朝)。这使整个欧洲震惊,在维也纳开会的同盟国一片哗然,他们立即放弃了彼此间的争吵,再次联合起来,并宣布拿破仑为“世界和平的扰乱者和人类公敌”,将不受法律保护。3月25日,英、俄、普、奥、意、荷、比等国组成了第七次反法同盟,决心彻底打垮这个科西嘉怪物。拿破仑意识到如果联军几大军团会合一处,后果就不堪设想。于是他迅速组织部队抵抗,根据制定的正确的战略部署,要在俄奥大军到达之前结束战斗,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先将英普联军各个歼灭。可是这一次战争局势并没有朝着“战神”部署的方向发展。
受命占领布鲁塞尔重要阵地以牵制英军的内伊元帅迟缓犹豫,使这一行动未能如期完成。后来在双方激烈争夺时,拿破仑又命令内伊属下戴尔隆军团由弗拉斯内向普军后方开进,和主力部队一起对敌军实行夹击,但戴尔隆对命令理解不清,错误地向法军后方开来,使这决定性的一击延误了近两个小时。但当戴尔隆重新赶回普军后方时,又被不明战局的内伊元帅严令调开,这时英军已在戴尔隆的大炮射程之内,戴尔隆机械地执行了内伊的命令,使法军在临胜之际功亏一篑,英军逃脱了被全歼的命运。
另外,在滑铁卢会战的前一天,拿破仑指挥军队追击英军时,就在两军快要相接时突然下起了瓢泼大雨。顷刻间,道路被冲毁,田野一片泥泞,法国骑兵不得不停止追击,使狼狈逃窜的英军绝处逢生。次日清晨,彻夜未停的大雨仍然妨碍着法军按时投入进攻,善于运用机动战术的拿破仑也无法在这样的天气下发挥炮兵和骑兵的机动作用。战斗一直推迟到中午才开始,这就给英军更多的喘息机会。
滑铁卢大战是世界战争史上令人瞩目的一页,也是拿破仑戎马生涯中的最后一战。
然而,这一战却以拿破仑的失败而告终。滑铁卢战役的进程既惊心动魄,又富有戏剧色彩,许多微妙因素影响了战局,使法军的攻势急转直下,失去了几乎到手的胜利。
6月18日中午,随着三声炮响,滑铁卢之战的帷幕骤然拉开,排山倒海的法国骑兵呼啸而上,但防守的英军顽强抵抗,以猛烈的火力压住了法国骑兵的攻势。当时拿破仑大约有7郾2万个士兵,威灵顿有7万。拿破仑和威灵顿都在等待援军的到来,前者等的是元帅格鲁希,后者等待的则是布吕歇尔。
法军继续着对英国军队左翼的进攻。一个半小时后,拿破仑看见圣兰别尔东北方有军队向这边赶来,他认为这一定是格鲁希,遗憾的是来的军队是布吕歇尔而不是格鲁希。布吕歇尔从格鲁希的追击下逃脱并且绕过法国元帅的视线赶到了这里。拿破仑并没有因此而想到撤退,这个时候,拿破仑仍在等,格鲁希仍没来!拿破仑陷入完全绝望的境地。
列成方阵的法国近卫军一面拼死抵抗,一面缓慢后撤,保卫着拿破仑撤出了战场。其他地方的法军也在联军进攻下,朝不同方向四散逃命去了。
那一天前还是青翠碧绿的田野和山坡,此时铺满了血肉模糊的尸体、伤员以及无数残缺的肢体,绿色的平原变成了血的海洋。据估计,威灵顿军团死伤1郾5万人,布吕歇尔军团死伤7000人,而法军死伤2郾5万人,被俘虏8000人。
6月21日,拿破仑回到巴黎。这时两院已经背叛了他,他的兄弟吕西安极力劝他解散两院,重新征召军队,准备再战,但拿破仑却表示拒绝。他明白他的使命已经完成了,他的星宿已经陨落了,他不愿自己的国家发生内战。次日,拿破仑自动退位。7月7日,联军以胜利者的姿态进入了巴黎。7月17日,拿破仑离开法国,被放逐于南大西洋的圣赫勒拿岛。1821年5月5日,拿破仑在圣赫勒拿岛辞世,时年52岁。
法国滑铁卢战争标志着拿破仑时代的结束,动摇了欧洲封建制度政体,为欧洲各国的资本主义发展奠定了基础。但对于这次会战,诸多军事学家和历史学家从不同方面、不同观点做了仔细研究和评析,各说不一。
然而事实真如人们所言:拿破仑的惨败完全在于格鲁希元帅的迟到吗?如果格鲁希元帅没有迟到而是准时到达救援地点那是否又意味着拿破仑会一如既往地雄霸欧洲呢?因为当时拿破仑的军队有7郾2万人,英军也有7万人,双方势均力敌,谁的援军先到,谁将占据优势。或者是天气原因在这场战争中占据了很重要的因素,导致了拿破仑的失败。可是也有人把原因追溯到更早一些时候,他们认为,如果一切都按拿破仑最初的正确战略进行,本来早就可以结束战斗了,滑铁卢的决战也不会发生。第七次反法同盟也会像上几次一样,被拿破仑打得落花流水,一败涂地。
人们还常常把原因归结为拿破仑用兵失误,主要是当时在他身边缺少能攻善战、和他配合默契的将领,达乌被围困在汉堡,缪拉没能够及时从那不勒斯赶回来,马塞纳正在西班牙征战。拿破仑虽然培养了一批将才,但在关键时刻却不能为自己所用,这无疑是一场悲剧。
最后,听一听拿破仑自己的解释吧。他说:“这个会战失败了!这是一个可怕的灾难。但是那一天还是胜利的。军队的表现还是极为优异,敌人在每一点上都被击败了,只有英军的中央还能够坚守。当一切都已过去之后,军队才突然为恐怖所乘。这是不可解释的……”
瑞典国王约翰,即昔日曾在拿破仑麾下作战,后来又领兵与之对抗的前法国元帅贝尔纳多特发表了如下评论:“拿破仑并不是被世人征服的。他比我们所有人都伟大。但上帝之所以惩罚他是因为他只相信自己的才智,把他那部庞大的战争机器用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然而凡事物极必反,古今概莫能外。”
也许,是这些微妙的因素综合在一起发生了作用,使战无不胜的拿破仑再一次遭遇了失败的命运。人们不遗余力地对其中具有决定性影响的因素进行探讨,但是谁也不能说服谁,只好作为一桩疑案继续讨论下去了,或许我们只有到不可重演的历史中去找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