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树袋熊是澳大利亚的标志性动物,也是世界上最具有超凡魅力的哺乳动物之一,但情况并非一直这样。早期的欧洲定居者认为它们懒惰,并为了获取它们的皮毛而大量杀掉它们。这种动物的生存面临的更严重的威胁来自于人们对森林的清除,大规模的森林大火,以及引进的动物性疾病(特别是家畜所带来的衣原体疾病)。
对树袋熊的威胁在1924年达到了高峰,当年有200多万张树袋熊皮出口。
在那之前,这种动物在澳大利亚南部已经灭绝,并在很大程度上从维多利亚和新南威尔士州消失掉了。公众开始为它们大声疾呼,政府也颁布了狩猎禁令,加强了管理,这种衰减的趋势才得到了逆转。现在树袋熊再一次在其偏爱的栖息地变得相当常见。
大胃部,小脑袋
桉树属的树木在澳大利亚广为分布,而树袋熊正是与其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它们几乎终生都在桉树上度过。其白天的许多时间都用来睡觉,只有不到10%的时间用来觅食,而其他的时间主要花在静坐上。
树袋熊对这种相对不活跃的树栖生活做了大量的适应。由于它们既不使用巢穴也不使用遮盖物,所以它们那无尾而似熊的身体覆盖着一层密密的毛发,能起到良好的隔绝作用。树袋熊大多数的脚趾上都长有极为内弯的、针一般锐利的趾甲,这使它们成为极高超的“攀援者”,能够轻松地登上树皮最光滑、最高大的桉树。爬树的时候,它们用爪抓住树干的表面,并用其有力的前臂向上移动,同时以跳跃的动作带动后肢向上。树袋熊前爪的钳状结构(第一趾、第二趾与其他三个趾位置相对),使得它们能够紧握住比较小的枝条并爬到外层树冠上。它们在地面上的敏捷度比较差,经常以四只脚缓慢行走的方式在树木之间移动。
树袋熊的牙齿适合处理桉树叶(桉树叶含有大量的纤维)。
它们用臼齿(在每个颌上已经缩减为1颗前臼齿和4颗宽而高齿尖的臼齿)把树叶咀嚼成很细的糊状,然后这些东西会在盲肠里进行微生物发酵。相对于其体型而言,树袋熊的盲肠在所有哺乳动物里面是最长的,长达1.8~2.5米,3倍于它的身体长度甚至更长。
树袋熊有比较小的脑,这可能也是对其食用低能量食物的一种适应。脑是高耗能的器官,会不成比例地消耗掉身体全部能量预算的很大一部分。相对于身体的大小,树袋熊的相对脑量几乎是所发现的有袋动物中最小的。分布在南部的树袋熊脑的平均重量(平均体重为9.6千克)只有约17克,只占体重的0.2%。
雄性树袋熊的体重超过雌性50%,有一个相对比较宽阔的面部,一对相对较小的耳朵,还有一个比较大的散发气味的胸腺。雌性主要的第二性特征是其育儿袋内有2个奶头,向后端开口。
树袋熊实行广泛的“一雄多雌制”的交配体系,在这种体系下,某些雄性占据大部分的交配权,但是占统治地位的雄性与处于被统治地位的雄性对交配权分配的准确细节,还没有得到全面广泛的研究,尚需要进行清晰的阐释。雌性树袋熊在2岁大的时候进入性成熟期,并开始繁殖。雄性也可以在这个年龄进行繁殖,但此时的交配成功率通常很低,直到它们年龄更大(4~5岁),体型大到足够对雌性展开成功的竞争时,这种情况才会得到改变。
追随森林
树袋熊经常被认为是脆弱而稀少的物种,但实际上,它能够承受一定范围的环境改变。树袋熊所依赖的桉树森林分布广泛,但是分散而零碎,由此造成这种动物的分布也处于这种状态。
树袋熊的种群经常处于相隔遥远的状态,中间通常隔有宽阔的隔离带。即便如此,它们仍然在横跨数十万平方千米的地区里繁衍生息,这是纵穿澳大利亚东部的一条宽阔地带,从北昆士兰的阿瑟顿高原到维多利亚最南端的奥特韦角。
在此地带内,树袋熊令人惊奇地占据着多样性的栖息地,这些栖息地包括南部潮湿的山区森林,北部的热带蔓生灌木丛,以及西部半干旱地区的林地。
它们的数量随栖息地物产丰饶度的不同而有显着变化,在物产丰饶的栖息地,降雨量大的南部地区,每平方千米分布数量可达到800只,而在半干旱地区,养活1只树袋熊可能需要1平方千米大的地方。
回报率比较低的食物
桉树作为常绿植物,持续不断地为食叶动物提供了可用的食物资源,1只成年树袋熊每天会吃掉大约500克重的鲜树叶。尽管有600多种桉树供树袋熊选择,但它们仅仅以其中的30种左右为食。偏食程度在种群之间有所不同。它们通常聚集到较湿润、物产更丰饶的栖息地里的树种上。在其分布范围的南部,它们偏爱多枝桉和蓝桉,而在北部的种群主要以赤桉、脂桉、小果灰桉、斑叶桉以及细叶桉的树叶为食。
桉树叶对大多数食叶动物而言并不适于食用(如果不是全然有毒的话)。
桉树叶中包括氮和磷在内的基本营养物质的含量极低,并含有大量的难以消化的结构性物质,例如纤维素和木质素,而且还含有酚醛和萜烯(油类的基本成分)。最近的研究表明,这些物质化合之后最终形成的东西可能是树袋熊偏食的关键所在,因为,已经发现树袋熊对桉树叶的可接受性与某些毒性极高的苯酚一萜烯混合物呈反相关系。
树袋熊做了很多适应性改变,以使自己能够应付如此难处理的食物。有些树叶它们很明显地完全避开不吃,有些树叶中含有的毒素则能在肝中进行解毒并被排出体外。处理可用能量这么低的食物,需要做出行为习性上的调整,因此树袋熊睡得很多,一天最多可睡20个小时。这就造成了一个广为流传的说法:它们因摄食桉树叶中的化合物而变得麻痹。树袋熊还表现出对水分的高利用率,除了在最热的季节之外,它们从树叶中就可以获得所需要的全部水分。
独居而又惯于定居
树袋熊是独居动物,也是惯于定居的,雄性占据着固定的巢区。巢区范围的大小与栖息地环境的物产丰饶度相关联。在物产丰富的南部,巢区范围相对比较小,雄性占据的面积为0.015~0.03平方千米,雌性占据的面积为0.005~0.01平方千米;但是在半干旱地区,巢区的范围就要大得多,雄性常占据1平方千米或者更多地区。居于社会统治地位的雄性的巢区与最高可达9只之多的雌性的巢区相重叠(同样也与那些接近成年的雄性和处于隶属地位的雄性的巢区发生重叠)。
树袋熊主要在夜间活动,到了繁殖季节,成年雄性在夏季的夜晚会在很大的范围里走来走去。如果雄性遇到另一只成年的雄性,通常就会发生争斗;如果雄性遇上一只处于发情期的雌性,它们可能会进行交配。交配时间很短,一般少于2分钟,并在树上进行。雄性从后面爬到雌性身上,交配的时候通常把它抱在自己和树枝之间。
雌性每次生育1只幼仔,大部分是在仲夏(12月至次年2月)进行生产。
新生幼仔体重低于0.5克,依靠自己的力量从生殖口处爬到育儿袋里,并紧紧地附着在两个奶头中的一个上。在接下来6个月的育儿袋生活中,幼仔就靠吮吸这个乳头的奶汁成长和发育。5个月之后开始断奶,断奶从幼仔以部分消化的树叶物质(从母树袋熊的肛门产生)为食开始。在这种柔软的物质产生出之前,母树袋熊能够在体内清除掉其中的比较硬的粪粒。幼仔把鼻子插入母树袋熊的这个地方就可能刺激它这么做。微生物在这些半流质食物里高度聚集,人们认为这是母树袋熊把帮助消化桉树叶的微生物“嫁接”到幼仔的消化道里去。从这以后幼仔的成长开始变得很快,7个月之后就能离开育儿袋,附着在母树袋熊的背上四处游荡。大约11个月大的时候,它开始独立,但通常还要在靠近母树袋熊的周围继续生活几个月。
雄性在繁殖季节的头几个月不断地吼叫,这些叫声(包含一系列的刺耳的吸入声,而紧随吸入声之后有大声的呼出式的吼声)好像既是为了呼唤潜在的配偶,也是对与其竞争的雄性发出的温和的警告。一只雄性的叫声往往能引得这个地区所有的雄性发出一阵回应声。人们从雌性那里能够听到的唯一的大声的发声,就是一种悲号式的叫声---通常在雌性被一只成年雄性骚扰得不厌其烦的时候发出。在每年的这个时候,经常可以看到雄性对着树干摩擦它们的胸腺做气味标记,但是这种行为的具体作用尚需研究。
面临的境地
到目前为止,官方还没有对野生树袋熊的全部数量做出统计,但是非官方的估计从4万只到多于100万只不等。基因研究表明北部的种群和南部的种群之间有极大的相异性,还表明可能在北部有许多亚种群。
栖息地丧失正在威胁着许多树袋熊种群的生存能力,尤其是在它们分布范围的北部地区。城市和旅游业的发展占用了它们沿海地区栖息地的很大部分,在昆士兰中部的半干旱林地尤为严重,那里每年有大约0.4万平方千米的森林被清除,并成为牧区和其他农业用地。尽管环境保护主义者正在尽力阻止这种对树袋熊栖息地的破坏,但是在昆士兰中部那些保护性的农业地区,这是一个政治难题。
南部在管理上的难题,使得那里的树袋熊保护成为一个更为复杂的问题。
从总体上来讲,树袋熊在澳大利亚大陆上成了一个稀有的物种,但是19世纪晚期在几个沿海岛屿上建立的树袋熊聚居地里却出现了数量过剩的问题。这个问题通过地点迁移得到了解决,在过去的75年里,有1万多只树袋熊被移置到了澳大利亚大陆上。
尽管地点迁移计划在树袋熊南部栖息地的大部分地区使其数量得到了恢复,但这同样给澳大利亚大陆上的许多残留的森林带来了因树袋熊数量过剩而导致的栖息地退化问题。通过优选来控制数量过剩的办法能够使用的范围极小,现在正尝试着用节育的方法来控制这些种群的数量增长。
朱鹮
朱鹮又称朱鹭,是世界上一种极为珍稀的鸟,素有“东方宝石”之称。它体形中等,体长70~80厘米,体重约1700克。远看它的羽毛呈白色,近看全身微带粉红色,头顶和脚呈朱红色,枕部披着柳叶形的羽毛,羽毛竖起时又成冠羽,姿态秀丽。它分布在亚洲的日本、朝鲜及我国等地,曾一度不见它们的踪迹。
1981年,科学工作者在陕西洋县重新发现一群朱鹮,这一发现立即轰动了整个世界鸟类学界。因为,在19世纪以前,朱鹮曾广泛地分布于俄罗斯、中国、朝鲜、日本。但在近100年里,朱鹮的数量急剧下降,国际鸟类保护委员会早在1960年就已将朱鹮列入国际保护鸟的名单了。朱鹮是我国一级保护动物。
朱鹮的繁殖
朱鹮喜欢栖息在潮湿的沼泽和水田,它们会在溪流、沼泽及稻田内涉水,漫步觅食小鱼、蟹、蛙、螺等水生动物,兼食昆虫。
在高大的树木上休息及夜宿。留鸟,秋、冬季成小群向低山及平原做小范围游荡。4~5月份是朱鹮的繁殖季节,它们选择高大的栗树、白杨树或松树,在其粗大的树枝间,用树枝、草棍搭建一个简陋的巢,开始在那里繁殖。每年繁殖一窝,每窝产卵2~4枚,卵呈淡青色具褐色细斑。由双亲孵化及育雏,雏鸟约在30天后破壳,经哺育约40天后离巢。直到3年之后,小朱鹮才完全发育成熟,并开始生儿育女。
朱鹮之乡
1953年和1959年鸟类学家曾在甘肃武都、康县采到过朱鹮标本。在1981年以前,鸟类学家最后一次见到野生的朱鹮是在1964年。然后在1964~1981年这十几年间,再也没人见过朱鹮的踪迹。从1978年起,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的鸟类学家们组成考察队,调查了东北、华北和西北三大地区,跨越9个省区,行程5万多千米,终于在1981年5月于陕西省洋县境内的山林中发现2个朱鹮的营巢地。当时,这两对朱鹮都忙于哺育幼雏,这说明它们都是有繁殖能力的个体。说来也巧,正当鸟类学家们专心观察这两个稀世珍禽的家庭时,一只幼鸟从巢里掉了出来。幼鸟落到地面后,鸟类学家们立刻把它拣回,火速运到北京动物园。经过鉴定,这是一只雄性的小朱鹮。而且这只小朱鹮幸运地存活了下来。从此,野生朱鹮受到了有效的保护,陕西省洋县也成为着名的朱鹮之乡,那里已经建成朱鹮的自然保护区。朱鹮在条件更加优越的地方休养生息,繁育后代。截止到1985年5月,洋县已经有了17只朱鹮。
丹顶鹤
丹顶鹤也叫仙鹤,是长寿的象征,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丹顶鹤具备鹤类的特征,即三长---嘴长、颈长、腿长。成鸟除颈部和飞羽后端为黑色外,全身洁白。它头顶皮肤裸露,呈鲜红色,因而得名丹顶鹤。丹顶鹤寿命为50~60年。在中国、朝鲜和日本,人们常把仙鹤和挺拔苍劲的古松画在一起,作为长寿的象征。传说中的仙鹤,就是丹顶鹤,它是生活在沼泽或浅水地带的一种大型涉禽,常被人冠以“湿地之神”的美称。
丹顶鹤的生态习性丹顶鹤在中国的松嫩平原、前苏联的远东和日本等地繁殖,在中国东南沿海各地及长江下游、朝鲜海湾、日本等地越冬。
丹顶鹤每年要在繁殖地和越冬地之间进行迁徙,只有在日本北海道有当地的留鸟,不进行迁徙。丹顶鹤几乎没有天敌,它目光锐利,行动敏捷,能飞善走,加上强劲有力的双足和尖而长的嘴,连老鹰都避它三分。我国在丹顶鹤等鹤类的繁殖区和越冬区建立了扎龙、盐城等一批自然保护区。
白鹤为何用一只脚站立
白鹤经常只用一只脚站立,这是为什么呢?原来白鹤用一只脚站在岸边、沼泽等浅水地方时,是在休息。如同我们人类站着的时候,虽然两只脚都站在地面上,却是把身体的重量都放在其中一只脚上面,因为这样站着更舒服一点。
白鹤在休息时,不是始终用同一只脚,而是左、右脚交替着站,这样可以轮流放松,减少疲劳。同时用一脚站着,可以望得更远,可以更有效地防范敌人的突然袭击。如果在睡觉时敌人来了,马上就可以逃跑,要飞走,也比爬起来以后再飞快多了。而当它们站在湖塘中水较深的地方,或是觅食的时候,却是两脚都着地的,以便保持身体的平衡。用一只脚站着休息的除白鹤以外,一般的游禽、涉禽、鸥类等也都有这种习性。
白鹳
白鹳又称东方白鹳、老鹳,是一种比较大的候鸟。白鹳体形修长,体长约1200毫米,翅长600毫米以上;嘴长而直,可达210毫米;颈与腿亦长。身体几乎为纯白色。肩羽、翼上大覆羽、初级覆羽及飞羽均呈灰黑色,大部分飞羽外羽呈银灰色。眼乳白色,外轮黑色;嘴黑色,下嘴腹面红色;眼周及颊部裸区红色。雌雄羽色相同,眼周、颊部裸区及腿脚均为红色。虹膜淡黄色外圈黑色,白鹳是德国的国鸟。
白鹳的迁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