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十大驱逐舰
1.“阿克·伯利”级
美国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建造的唯一一级水面主战舰艇,它也是美国继“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后第二种具有抗“饱和攻击”能力的水面舰艇,堪称为当今驱逐舰之翘楚。舰上的“宙斯盾”系统、MK—41垂直发射系统(VLS),使其具有无与伦比的综合防空、反潜、反舰能力。它也因此成为了美国十二大航母战斗群的“贴身护卫”。另外,随着美国“TMD计划”的实施,“伯克”级将成为海基TMD的载体。凡此种种,让它坐世界驱逐舰头把交椅当毫不为过。
2.“金刚”级
日本版的“伯克”级驱逐舰,但它比原版的“伯克”级要稍大一些,排水量近万吨。军事专家认为,该级舰的综合作战性能与“伯克”级的基本型相差无几。“金刚”级凭借着其强大的防空实力和先进的C4ISR系统成为了日本4个“九·十”舰体的旗舰。
3.“地平线”级
“西方七强”中法国、意大利联合研制的新一代防空舰,法国称之为“福尔班”,意大利称之为“贝米加尔尼”。“地平线”将装备英、法、意联合研制的“主防空导弹系统(PAAMS)”,该系统吸收了欧洲军事科学技术的精华,其水平自然也是世界顶尖的。它包括多功能三坐标雷达、“席尔瓦”垂直发射系统、“紫菀”(ASTER)—15/30防空导弹。该级舰毕竟是法、意两国的科技结晶,因此笔者认为其整体水平应当比与其同根的英国“果敢”级防空舰高出一筹。
4.“果敢”级
英阿“马岛战争”后,英国决定与法、意联合研制新一代防空舰,但后来由于种种原因而退出。“果敢级”也因此诞生,该级舰同“地平线”一样,也将装备“主防空导弹系统”(PAAMS),只是雷达不同而已。另外,考虑到未来作战需要“果敢”
级还为海军陆战队员留下较大的空间。
5.“052C”级
中国制造的第一级世界级水面作战舰艇,它装备了类似于美国“宙斯盾”系统中的SPY—1型雷达,但阵面似乎还要大一些,该舰因此被外媒称为“中华神盾”。英国的《简氏防务周刊》称该级舰具有卓越的防空能力和国际上同类舰中最强的反舰能力。
6.“无畏域”级
美国“伯克”级驱逐舰的出现,使前苏联意识到了本国舰艇与美国的巨大差距,于是前苏联便在“无畏”级大型反潜舰的基础上综合“现代”级的长处,建成了“无畏域”级驱逐舰。但由于苏联的解体,仅建了“恰巴年科海军上将”号一艘。俄海军总司令库罗耶托夫海军元帅称该舰与“彼得大帝”号重型核巡洋舰并称为21世纪俄的主战舰艇,其战斗力由此可见一斑。
7.“斯普鲁恩斯”级
“冷战”时期,美国为应对苏联核潜艇设计的一级反潜驱逐舰,在长达近30年的服役生涯中,“斯普鲁恩斯”号是美海军建造的31艘该级驱逐舰中的第一艘,它曾经参加过美国对伊拉克的“沙漠风暴活动”和“伊拉克自由行动”
以及“持久自由行动”,为美国在全球霸主地位的确立立下了汗马功劳。
8.“KDX域”级
韩国在20世纪建造的一级相当时尚的驱逐舰,它具有较好的隐身性能,装备了西方国家流行的“鱼叉”反舰导弹,MK—41垂直发射系统。具备较强的防空、反舰能力,但反潜能力稍有欠缺,它的出现预示着“大韩海军”开始走向大洋,对韩国海军意义深远。
9.“高波”级
日本海军为替代“朝雾级”“初雪”级等老式的驱逐舰而设计的一级通用驱逐舰。但实际上它只是“村雨”级通用驱逐舰的武器强化型,舰体几乎没有变化,显得十分保守。但它均衡的防空、反舰、反潜能力,使它具备了成为未来“九·十”舰队中坚的实力。
10.“现代”级
前苏联为应对美国航母而建造的一级驱逐舰,它以反舰为主要使命,该级舰装备了令美国海军闻风丧胆的SS—N—22“日炙”反舰导弹,具有相当出色的反航母能力,我国海军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引进了4艘该级舰的改型,一度令美国海军震惊不已。
“库兹涅佐夫”级航空母舰
“库兹涅佐夫”级航空母舰是继基辅级航空母舰之后出现的前苏联第三代航空母舰,是一级全新的现代航空母舰,由以前搭载直升机、垂直/短距起降飞机,过渡到搭载常规起降的固定翼飞机。它不仅是飞机运载平台,而且也是一个装备齐全的作战平台。它的主要使命是在岸基航空兵作战半径之外的海域执行反潜、反舰及防空作战,扩大海上防御范围,确保前苏联弹道导弹核潜艇的安全和战斗效能的发挥,消灭敌方海上和基地的海军兵力,实施海上破交、支援登陆作战等。首制舰曾传闻名为“苏联”号、“克里姆林宫”号、“勃列日涅夫”号,后改名为前苏联格鲁吉亚共和国首都名“第比利斯”,苏联解体后改名为“库兹涅佐夫”号;2号舰“里加”号改为“瓦良格”号。
舰名:库兹涅佐夫
编号:瓦良格1983.2.22
开工:1958年12月8日
下水:1988年11月28日
标准排水量:45900吨
满载排水量:58500吨
主尺度:总长304.5m,水线长280m;舰宽70m,水线宽37m;吃水10.5m
航速:31节
飞行甲板:长304.5m,宽70m
服役:1991年1月21日
动力:8台锅炉,4台蒸汽轮机,14.7万kw,4轴
续航力:2700海里/28节
舰员:1700名,其中军官200名
导弹:12单元SS—N—19“毁灭”垂直发射远程对舰导弹,惯导加指令修正,主动雷达寻的,1.6马赫速度时,射程20—450km,战斗部为500千吨TNT当量核装药或750kg高能炸药,4组SA—N—9“长手套”对空导弹垂直发射装置,每组6座,共装弹192枚,指令制导加主动雷达寻的,2马赫速度时,射程45km(24.4海里),战斗部15kg,8座CADS—N—1“卡什坦”导弹/火炮合一发射装置,每座装8枚SA—N—11对空导弹和双管30mm“格林”炮及“热闪”
火控雷达/光电指挥仪,导弹由激光束制导,射程8km(4.4海里);火炮发射率4500发/min,射程2km
火炮:6座AK6306管30mm炮,仰角85毅,发射率3000发/min,射程2km,可能由CADS—N—1的“热闪”/“热点”控制
反潜火箭:2座RBU12000发射装置,射程12000m,战斗部重80kg对抗措施:假目标,10座PK10和2座PK2箔条发射器
武器控制:3部“锡人”光学跟踪仪;2部“穿碗”卫星通信系统数据链;2部“低球”卫星导航台;2部“冠钟”数据链
雷达:对空搜索,“天空哨兵”相控阵,4个阵面,3坐标
对空/对海搜索:1部或2部(用于“瓦良格”号)“顶板B”(Top PlateB),D/E波段
对海搜索:2部“双支柱”,F波段
导航:3部“棕榈叶”,I波段
火控:4部“十字剑”,K波段,用于对空导弹;8部“热闪”,J波段
飞机控制:“飞行警察B”,G/H波段
敌我识别:4部“观察哨”
声纳:“公牛角”“马颚”舰体声呐,主动搜索和攻击,中/低频
载机:20架苏—27K(苏—33)“侧卫D”,4架苏—25UTG“蛙足”,15架卡—27“蜗牛”,2架卡—31RLD“蜗牛”预警直升机
“硫磺岛”两栖攻击舰
该级舰是世界上最早为搭载直升机而专门设计建造的两栖攻击舰,首制舰“硫磺岛”号于1961年服役,在以后的10年间共有7艘建成服役。该级舰的主要使命是用直升机运输登陆部队上岸,实施立体登陆;后来也作为战斗支援舰只和直升机扫雷的平台等。“特里波利”号在1991年海湾战争中被水雷损伤,经修复几周后又投入作战。“关岛”号曾改装作为舰使用,“仁川”号1995年3月也进行改装,改作水雷战指挥(MCS)。海湾战争后,“硫磺岛”
号、“冲绳”号、“爪达尔卡纳尔”
号和“特里波利”号相继退役,由新一级的黄蜂级多用途两栖攻击舰替代。
轻载排水量:11250吨
满载排水量:18798吨
总长:183.7m
舰宽:31.7m
吃水:9.7m
航速:23节
飞行甲板:长183.7m,宽31.7m
服役:1965年1月16日,1968年11月16日,1970年6月20日
动力:2台巴布柯克—威尔科斯/燃烧工程(Babcock Wilcox/Combustion Engineering)锅炉,压力42.3kg/cm2,温度482益;1台德拉瓦尔/通用电气/威斯汀豪斯(DeLaval/GE/Westinghouse)蒸汽轮机,230000马力,单轴
续航力:10000海里/20节
舰员:902名,其中军官52名;反水雷支援舰1420名,其中军官113名运载能力:可载运部队1562人,其中军官158人;1500吨航空燃油;2艘大型人员登陆艇
火炮:2座通用电气/通用动力(GE/GD)Mk156tp20mm“火神密集阵”
(VulcanPhalanx)炮,发射率3000发/min(改进型4500发/min),射程1500m(改进型1829m)
对抗措施:假目标,4座洛拉尔·海柯尔(LoralHycor)Mk36SRBOC6管红外曳光弹和干扰箔条弹发射器,射程2.2海里
电子支援/对抗:SLQ32(V)3,雷达告警,干扰和欺骗系统
作战数据系统:卫星通信系统(SATCOMS)SRR—1,WSC—3(UHF)
雷达:
对空搜索:威斯汀豪斯(Westinghouse)SPS65,3坐标,D波段(MCS未装);洛克希德(Lockheed)SPS40E,E/F波段,320km(175海里)
水面搜索:诺登(Norden)SPS67(V)1,G波段
飞机进场控制:SPN35A,SPN43B
导航:雷声(Raytheon)SPS64(V)9,I波段
战术空中导航:URN25
敌我识别:MkX域UPX—29
载机:20架CH—46D/E“海上骑士”(Sea Knight)或11架CH—53D“海上种马”(Sea Stallion)直升机,需要时可在减少部分直升机后载4架AV—8B鹞式(Harrier)垂直/短降起降战斗机
“塔拉瓦”级两栖攻击舰
继“硫磺岛”级之后,美国又建造了“奥斯汀”级两栖运输舰,安克雷奇级船坞登陆舰等,为了将两栖舰只的功能综合在一艘舰上,美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建造多用途两栖攻击舰。该级舰的排水量接近40000吨,为当时最大的两栖攻击舰。它兼有直升机攻击舰,两栖船坞运输舰,登陆物资运输舰和两栖指挥舰等功能,可在任何战区快速运送登陆部队登陆,或作为攻击舰实施攻击,或作为两栖指挥舰指挥陆、海、空三军协同作战。该级舰原计划建造9艘,后实际建成5艘。
满载排水量:39967吨
主尺度:总长254.2m
舰宽:40.2m
吃水:7.9m
航速:24节
飞行甲板:长250m,宽36m
服役:1976年5月29日,1977年10月15日,1978年9月23日,1979年7月28日,1980年5月3日
动力:2台燃烧工程锅炉,压力42.3kg/cm2,温度482益;2台威斯汀豪斯蒸汽轮机,70000马力,双轴;首侧推器,900马力
续航力:10000海里/20节
舰员:930名,其中军官56名
运载能力:可载运部队1730人,4艘通用登陆艇(LCU1610),或2艘通用登陆艇(LCU)T和2艘机械化登陆艇(LCM8),或17艘机械化登陆艇(LCM6),或45辆两栖登陆车(LVT);1200吨航空燃油;也可载1艘气垫登陆艇(LCAC);4艘大型人员登陆艇
导弹:2座通用动力(GDC)21管“拉姆”(RAM)对空导弹发射装置,被动红外/反雷达寻的,2马赫速度时,射程9.6km,战斗部9.1kg
火炮:2座FMCMk451型127mm炮,仰角65毅,发射率20发/min,对海射程12.6海里,对空15里,弹重32kg,6座Mk24225ypoy“加农”(Cannon)自动炮;2座通用电气/通用动力(GE/GD)Mk156管20mm“火神密集阵”
(VulcanPhalanx)炮,发射率3000发/min,(改进型4500发/min),射程1500m(改进型1829m)
对抗措施:假目标,4座洛拉尔·海柯尔(LoralHycor)Mk36 SRBOC6管红外曳光弹和干扰箔条弹发射器,射程2.2海里;SLQ—25“水精”(Nixie);声导鱼雷诱饵;“北约海蚊”(NATOSeaGnat);SLQ—49干扰浮标;AEBSSQ—95
电子支援/对抗:SLQ32(V)3,雷达告警,干扰和欺骗系统
作战数据系统:两栖战综合战术数据系统(ITAWDS),为飞机、舰载武器、传感器、导航、登陆艇控制和电子战系统(MTACCS);4A号、11号、14号、16号数据链;卫星通信系统(SATCOMS)SRR—1、WSC—3(UHF)、USC—38(EHF)、SMQ—11
武器控制:Mk864型炮击控制系统(GFCS),2部光学指挥仪
雷达:对空搜索,休斯(Hughes)SPS52D或ITTSPS48E,E/F波段,洛克希德(Lockheed)SPS0E,240海里,E/F波段,320海里(175海里);休斯Mk23TAS,D波段
水面搜索:雷声(Raytheon)SPS67(V)3,G波段
导航:雷声SPS64(V)9,I波段
飞机进场控制:SPN35A,SPN43B
火控:洛克希德SPG60,I/J波段;洛克希德SPQ9A,I/J波段,20海里战术空中导航:URN25
敌我识别:CISMkX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