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如今的科学水平尚不能解释自然界中的所有特异现象。特别是瑜伽术,更难用科学的道理去解释。印度的物理学家辛格·瓦杰巴博士观察、研究人体飘浮术多年,也接触过几位有此功能的人。令他奇怪的是这些人都隐居在深山大泽之中,从不愿展示自己,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他们的行为方式及逻辑思维与现代社会格格不入。如果让他们讲解此功是如何练成的就更困难了。瓦杰巴博士曾用几种现代物理探测仪器来探测其中的微妙,均无结果。越研究越感到这是奇妙的神话,令人难以理解。要揭开此谜还需要很长的时间,或许到人类的科技水平能真正发现、挖掘人体内潜在的特殊功能那一天,才能揭开谜底。
心灵感应的磁场
心灵感应是一种大多数人认为存在的能力。此能力能将某些信息透过普通感官之外的途径传到另一个人的心中。这种信息在报道中往往描述为和普通感官接收的信息相同。
科学家谢尔德雷克曾进行过无数次科学实验,以证明人类思想能力的强大远远超过人们的想象,心灵感应和预感等现象可以从生物角度得到解释,它们是正常的动物行为,经过了数百万年的演变,是为适应生存的需要而形成的。他说:“我们从祖先那里继承了这些技巧,对这些技巧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动物、人类、尤其是思想的本质。”
谢尔德雷克认为,思想不是头脑的同义词,它不是关闭在脑子里的,而是“延伸到我们周围的世界,与我们所看到的一切相连接”。此外,正如现代物理所证明的,思想于外部环境而言不是被动的关系,而是“我们对外部世界的感觉,意味着两者之间的互动”。也就是说,人类的思想是受外部环境影响的,同时它也在周围环境中留下了自己的痕迹。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思想也像电磁场一样,有自己的场域。
这个被称为“延伸的思想”的理论与电磁场的存在一样,思想也有自己的场域,或者说是形态发生场,形态场里流动着各种有意识或无意识的想法、愿望和意见。根据该理论,人的各种想法甚至记忆会在这些“信息高速公路”
上行进,“因为每当出现一种新的行为方式,例如一项体育技术或电脑游戏,就会产生一个涉及很多人的经验”。各种思想的大范围参与使新技巧进入流通,从而产生自己独特的新的形态场。“我相信这个形态场使其他人后来学习该技巧时变得更容易。”也许关于这个问题有其他社会学解释,但根据今天孩子对电脑操作的熟练程度来看,谢尔德雷克的理论有一定的道理。
显然,并非所有的思想和行为都是相同的,因此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形态发生场。就像基因突变一样,形态场里的思想也会经历自然选择。“一个可以适用于其他人的好主意,会被模仿、传播,变得很普遍。思想观念越常见,成为潜意识的可能性就越大。文化的总体标准就是这样自然而然形成的。”从这个过程或许可以得出一种结论:本能实际上是对祖先行为的一种回忆。谢尔德雷克说:“本能依靠的是物种的集体记忆,是世代积累而成的。例如,一只从来没见过羊的牧羊犬,即使之前没有受过训练,通常也会自觉地将羊群集中起来。有许多影响我们所有人的无意识习惯都是通过集体记忆形成的。”
还有,想法和意识在空气中游荡并有可能被任何人捕捉。
自己的想法和意识正在空气中游荡并可能被其他任何人捕捉,这也许会让许多人感到不安。不要担心,因为谢尔德雷克对数千种经验的总结显示,无论何种技巧,总有一部分人比另一部分人对它更敏感。此外,心灵感应存在三种规律。
规律1:跟距离有关,就是如果你跟一个人坐的距离比较近的时候,你可能感觉得到,但是如果你走出去,走出门外可能这个感觉就没了。
规律2:相似的人容易心灵感应。那么相似的人为什么有心灵感应呢?像双胞胎,大多数双胞胎之间都会有心灵感应,虽然科学家不承认,但是双胞胎之间的确有很多事情更像是某种奇异的巧合,比如双胞胎姐妹中的姐姐有病了,妹妹就会很难受,哪怕离得很远。
规律3:跟身体健康没有关系,有的人在身体不健康的时候,心灵感应反而更强,当他身体健康的时候,想做的事情很多,很乱,他脑子很杂,当他不健康了得病了,他没事可干,心灵感应就变得比较重,所以能力本身跟身体健康没有什么关系,跟智商也没有关系。
不过谢尔德雷克理论让人印象最深刻的一点是他把思想的影响力与时间相联系。他说:“我们的意愿可以影响将来……其他人的意愿也可以影响我们的意愿。”某些研究可以使我们对这一理论有个大概了解。美国心理学会最近公布的一项研究成果显示,如果父母相信自己的子女酒量很大,那么孩子真的会喝很多酒,仿佛在执行长辈的计划一般。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如果教师认为自己的学生能够取得好成绩,那么他们真的可以不负众望。
尽管有许多例子证明“心灵感应”的存在,但是我们还是应该对这类事件抱审慎态度,理智地去看待“心灵感应”。
双胞胎的心灵感应
孪生人,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双胞胎。他们在母体中同时生长发育而成。
不但肤色、身材、性格、爱好等非常相似以至于有时连父母和亲属都难以辨认之外,甚至在智力、思维、能力、技巧等方面也无不达到同一水平,他们在相同的时间里几乎考虑着同样的问题,彼此间有许多神秘的联系,也因此发生过许多令人啧啧称奇的故事。在《如出一辙:孪生研究》一书中,作者泰德·伍尔纳也引述了孪生人在学校的成绩几乎完全相同的例子。孪生兄弟彼得和保罗,两人都被选为全美大学优秀生协会会员,两人都得到英语成绩优异奖和研究院奖学金,而且两人预备进同一所大学读同一科系。弗吉尼亚州司坦顿的露丝·葛罗佛太太与她的孪生妹妹南希之间也有同样的灵犀互通现象。
有一次,她俩参加同一场考试,监考老师鲁迪博士事后写道:
“南希和露丝坐在考场相对的角落。她们选择相同的题目,写下完全相同的文章。我想只能用她们是孪生姊妹的事实来解释了。”在《如出一辙》一书中,还讲述了两位从事艺术工作的孪生人:悌姆和葛莱格·希德布兰同是电影《星球大战》的绘画者。葛莱格说:“我们开始并肩作画。后来悌姆继续画下去,我去睡觉。他去睡觉了,我就继续作画。醒来时,从没觉得有什么不妥。那真是不可思议,悌姆作画时,35就像我自己作画一样。”在我国也有类似的例子。1982年,哈尔滨医科大学在对49对孪生子的调查中,发现一对孪生姐妹的如下情况:一次姐姐在校参加考试,因精神过度紧张而出现头痛并伴有恶心现象,当时孪生妹妹正好在看电影,也突然感到头部阵发性胀痛,想呕吐,最后不得中途退场。又有一次,妹妹在医院做人工流产手术,正在家中做家务劳动的孪生姐姐,突然感到腹部疼痛难受,待妹妹作完手术回家,姐姐的疼痛也顿时消失。孪生人的心灵感应现象,科学家至今还未能作出令人信服的解释。有人认为,这是由于他们的生物电接收器和释放器就像遗传物质那么一致。当一方的生物电作用器启动时,另一方就可表现出相同的生物电,结果形成了同卵孪生人的思想和行为上的遥相呼应。然而,非同卵孪生人,虽然也可能具有相同的生物电接收器和释放器,但由于他们的遗传性往往不一致,也就难以同步。还有的科学家认为,心灵上的彼此感应现象,是一种比普通遗传学更为复杂的四维时空遗传现象。
人类也有“三只眼”
我们经常从影视剧和书本里的神话传说中,看到许多神仙或怪物长有3只眼睛,除一双正常的与常人无异的眼睛外,还有一只眼睛长在额头上,而且这只眼具有无上的神力。我国古代四大名着之一《西游记》中写到,唐僧师徒遇多眼怪,怪物全身长满眼睛,能发出金光伤人,最后被昂日星官用一根绣花针制服。
但神话毕竟是神话,自然与现实不同。然而,也许你想不到,其实人类历史上就有这样的人,不是神仙也不是怪物,却同样长着3只眼睛。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这第三只眼是否有着不同凡响的神奇功能呢?
希腊古生物学家奥尔维茨在研究大穿山甲的头骨时,在它两个眼孔上方发现了一个小孔,这一小孔与两个眼孔成品字形排列,这引起他很大的兴趣。
经反复研究,这个小孔被证实是退化的眼眶。这一发现,轰动了整个生物界,自此各国的生物学家纷纷加入研究行列。
各项研究结果表明,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动物,甚至包括人类,都有3只眼睛。只不过人们通常忘记了自己的第三只眼,或是从来没有想过它的存在,这只是因为这只额外的眼睛已离开原来的位置,不在脸部表面,而是深深地隐藏在大脑的丘脑上部,而且拥有另外一个名字——松果腺体。在17世纪,法国哲学家笛卡儿认为松果腺是灵魂所在的位置,是灵魂与肉体结合的地方,现在科学的说法是,松果腺体是分泌血清素及褪黑激素的重要腺体。血清素及褪黑激素可调整睡眠、体温、情绪、青春期及卵巢的周期,提升免疫系统活力和消除自由基,治疗糖尿病及骨质疏松症等。由于松果腺体是人体第六内分泌腺体,当松果腺体分泌正常时,它会控制第一至第五内分泌腺体,如男女的性腺、肾上腺、胰岛腺、胸腺、甲状腺等。松果腺依据对光的感应来制造褪黑激素,光线越多,其分泌量就减少。有些动物的松果腺,是由皮肤直接感应光线。人类的松果腺深藏在大脑内,所以是由眼睛接收光的信息。不论通过哪一种管道,这个腺体始终与太阳升落同步工作,是控制睡眠周期的关键。
人的第三眼已经变成一个极为独特的、专门的腺体,人体中除了松果腺体以外,再也没有其他腺体具有星形细胞。星形细胞不是普通的细胞,它在大脑半球中含量十分丰富。至于腺体和神经细胞究竟为什么会盘根错节地缠绕在一起,人们还不是很清楚。
第三只眼的功能和另外两只眼睛相比虽然功能迥异,但还是有点“藕断丝连”,松果腺体对太阳光有极强的敏感性,它通过神经纤维与眼睛相联系。
松果腺体在太阳光十分强烈时受阳光抑制,分泌松果激素较少;反之,碰到阴雨连绵的天气,松果腺体就会分泌出较多的松果激素。
此外,人们还发现在第三眼的组织结构中含有钙、镁、磷、铁等被称为“脑砂”的晶体颗粒。然而,刚出生的婴儿根本没有这种奇怪的东西,在15岁以内的孩子中也极为少见,但是15岁以后,“脑砂”的数量就开始逐年增加。在第三只眼中有一小堆砂子,却丝毫不会影响它本身的功能。看来,科学家对它的研究还有待深入。
催眠术的神秘面纱
催眠术是怎么回事?科学家已对这一现象研究了170多年,但其中的奥妙还没弄清楚。有的理论家认为,催眠术打开了通向潜意识的大门;有的则倾向于认为,催眠术是亦睡亦醒的心理边缘状态;有的干脆称之为伪科学。但不容置疑的是:人处在催眠状态下最容易接受暗示,而做出一些可怕乃至最为暴戾的举动,因为那个时候大脑甚至身子变得身不由己。催眠术究竟是真是假,一些研究知觉边缘状态的专家通过类似的试验解开了其中一些不为人知的谜团。
俄罗斯创造性和医疗性催眠术研究协会副会长伊戈尔·拉济格拉耶夫认为,对知觉施加影响能对一个人的生理过程起作用,并不止一次加以证明。他有一个女患者的更年期症状十分强烈,头部和心口都疼痛难忍。经过几次催眠治疗后,其更年期被成功推迟7年,也不再头疼和心口疼,人变得格外精神,身体也恢复健康。还有一次,一个音乐学院的女大学生来找拉济格拉耶夫看病,说自己对当着观众弹钢琴有些怯场。他在给姑娘做催眠时告诉她她不是22岁,而是32岁,而且已经是个天才的钢琴家。这大大增强了女大学生的自己信心,使她在音乐会上的演出大获成功。
催眠术神奇的作用已得到实验证明。哈佛医学中心的吉南德斯和罗森塔尔教授发现了催眠术的另外一个不可思议的作用:患者处在恍惚状态下,骨折和外科手术的伤口能更快愈合。他们请了12位踝骨断裂的患者作为他们研究的对象。吉南德斯对其中的6人在3个月内每星期做一次催眠,另外6人只接受一般治疗,另外一批专家则通过X光透视仪来观察病人的骨头愈合情况。
结果表明,那些接受过催眠的患者要比接受一般治疗的患者早两个星期下地行走。生物化学家认为这是内啡肽影响的结果。内啡肽是人体内合成的一种麻醉物,它能让人精神愉快,据说患者在接受催眠过程中会分泌更多内啡肽,从而减轻了愈合过程中的痛苦。在美国所进行的另一项试验表明,在麻醉状态下对妇女进行人工授精,成功率比正常状态下高出一倍,这可能不仅仅是内啡肽的作用,还有其他物质的影响。不过目前用催眠术治疗精神病、心脏病和传染病疗效并不明显。
科学家在经历一系列探索性实验后,开始将研究转向理性。
催眠与大脑反应是否有关系成为他们关注的重点。在一次试验中,科学家们要求人们伸出双手托砖,时间越长越好。人在一般状态下只能托5分钟,可处在催眠状态下就连女性也能托半小时。体层X照片表明,正常情况下大脑的两个半球在同时工作,但在催眠状态下只有负责情感和艺术创造力的右半球活跃,负责逻辑和智力的左半球像是被“压抑”了,让人傻乎乎地托着砖块。
另一项研究证明,催眠通过改变大脑特殊区域的活性能够有效地避免认知冲突的发生。在试验中研究者让受试者说出书写字迹的墨水颜色。面对用蓝墨水书写的“绿”字,受试者在回答“蓝色”时往往会犹豫和犯错。如果相同的受试者在经过催眠后再看这个字时,就会把这个字视为一个没有意义的符号。研究人员在最初的行为研究中发现,面对字义与颜色的冲突,那些接受了高度催眠的受试者比暗示影响较浅的受试者判断得更为准确。相关的大脑成像也显示,受到影响的大脑区域包括负责早期视觉处理的区域和前扣带脑皮质,这一区域与人的注意力、情感控制和自我调节有关。美国认知神经学家瑞兹表示,这一解释令人感到惊讶的地方在于,阅读被认为是一种无意识的过程。然而事实是,一种特殊的暗示通过改变大脑的活性从而颠覆了这一过程,这意味着催眠可以用来激活和关闭特定的大脑区域。
关于催眠术,还有待科学家们的进一步研究发现。未来某一天我们能够利用催眠术来治疗疾病也未可知。
激活人类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