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近三江地区侗族中有“鸭变婆”的说法,说有种“野人”面色苍老似妪,行走时摆摆像鸭子,这与守林人目击的“野人”颇为相似。除这些调查外,考察队还考察了元宝山的生态环境,并在深夜深入山林中探查。不过收获有限,仍未能找到“野人”存在的直接证据。
“海底人”真的存在吗
传说中的海底怪人真的存在吗?
多年来,高级生物在地球各大水域出现的传闻层出不穷,一些科学家推测,海底可能真有高度文明的生物存在,即在海洋深处的某些地方可能生活着一些智力高度发达的生命体——“海底人”。在众多传闻之中,最令人惊奇的是1959年初在波兰丁尼亚港发现的海底人。当时他正筋疲力尽地走在沙滩上,人们把他送到附近的医院进行治疗时,发现这古怪的患者穿着没有开口的金属衣裳,此人的手指和脚趾与普通人不同,他的血液循环系统和器官并非人类所有。当人们打算对他进一步研究时,这个怪人突然之间一去不见踪影。
1938年,在东欧波罗的海东岸的爱沙尼亚朱明达海滩上,一群赶海的人发现一个从没见过的奇异动物:它嘴部很像鸭嘴,胸部却像鸡胸,圆形头部有点像蛤蟆。当“蛤蟆人”发现有人跟踪它时,便一溜烟跳进波罗的海,速度极快,几乎看不到手。渔民在加勒比海海域捕到11条鲨鱼,其中有一条虎鲨长18·3米,当渔民解剖这条虎鲨时,在它的胃里发现了一副异常奇怪的骸骨,骸骨上身1/3像成年人的骨骼,但从骨盆开始却是一条大鱼的骨骼。当时渔民将之转交警方,经过验尸官检验,证实是一种半人半鱼的生物。但它的双脚却在沙滩上留下硕大的蛤蟆掌印。
深不可测的神秘海底到底拥有多少不为人类所知的秘密?海底人自何方而来,又到何方而去?越来越多的海底怪物让人疑惑,这些怪物是人类从海洋里爬上来后还有一个支脉留在海洋深处,还是来自外星的文明?
科学家猜测所谓的“海底人”是史前人类的另一分支,他们不仅能在空气中生存,还能在海水的氛围下存活。人类起源于海洋,现代人类的许多习惯及器官明显地保留着这方面的痕迹,诸如“喜食盐、身无毛、会游泳、爱吃鱼”等。这些特征是陆上其他哺乳动物不具备的。当人类进化时,很可能形成了水中、陆上两个分支。上岸的称为“人类”,下水的被称为“海怪”。
也许“海怪”还对人类感到新鲜呢。
然而,持不同观点的学者认为,“海底人”不是人类的另一分支,这些智能动物的能力超乎人类,很可能是栖身于深水中的外星人。外来文明藏匿于人类不可望亦不可及的海洋深处,关注着人类的一举一动,或许那里还有他们的基地。如果在遥远的未来,人类的科技发展到能够清楚地解释地下的文明,那么这些“海底人”会不会友好地与人类建立友谊呢?抑或是发生一场地上文明和水下文明之争呢?但是这种假设太离奇,没有得到多数科学家的认可。
100多年来,世界各国商船和军舰在海上不断遭遇怪事:海洋深处会莫名其妙地发射出奇特的强光或出现神秘莫测的不明物体。至今,这些奇怪的现象仍令许多科学家百思不得其解。美国科学家根据多年的研究,提出一个大胆的想法:这些怪现象背后可能藏着某种来自异域的文明!俄罗斯学者鲁德尼茨基认为,这个大胆的假设很有道理。假如我们能把海洋神秘闪光的持续时间和间隔时间记录下来,也许现代化的电子计算机能把“海底人”以闪光信号的方式向我们大陆人类发出的信息破译出来。
“雪人”探谜
1957年8月10日,苏联列宁格勒大学和乌兹别克共和国科学院联合考察队的水文队队长普罗宁,在帕米尔山脉费德钦科冰河区考察时,于巴梁德费克河谷南岸500米远处多年积雪的冰岩上,看到一个人形动物,他猜测这也许是传说中的“雪人”。
为了证实这一奇特的发现,1959年苏联有关方面曾组织了由动植物学家、考古学家、人种学家和着名登山运动员及当地猎人组成的联合考察队,由斯塔纽科维奇教授领导,在帕米尔中部广大地区进行了为期9个月的细致考察,最后的结论是“帕米尔高原无‘雪人爷”。
然而也有些学者认为帕米尔地区有“雪人”存在。1964年,苏联历史学家波尔什涅夫撰写的一篇文章中说,20世纪初有一些俄国专家在中亚地区,进行野生动物(包括“野人”在内)考察的情况,都曾进行过“野人”的调查。1906年,有一个名叫巴拉金的旅行家,在一次到中亚的长途旅行中曾见到一个毛茸茸的似人动物,这被认为是首个由学者亲眼见到的“野人”。波尔什涅夫支持帕米尔地区有“雪人”的观点。
我国对“雪人”的报道,是1958年《北京日报》的一则消息。这则消息叙述了八一电影制片厂摄影师白辛的遭遇,说他在地处帕米尔高原的塔什库尔于附近6000米高的冰山上,曾看到人形动物,推测可能是“雪人”。文中还提到在与阿富汗交界处有条“人熊沟”,是野人活动的地方……帕米尔高原上到底有没有“雪人”呢?
1959年10月,在苏联塔什干出版的一期《科学与生活》杂志上登载的一篇《有没有雪人》的文章提及,1957年有一个维吾尔老乡,在罗布泊周围打猎时曾猎取到一头“人熊”,当地人说它会双脚直立,毛呈棕色。该杂志认为,这是有关“雪人”的重要信息。
沿天山南麓几个着名城市几乎都有“野人”的传说,但几乎都是传闻,很少有真实凭据或直接目击者。流传的“戈壁野人”的故事,说“俄里毕雅温”(意“戈壁野人”)长有一只眼睛,眼呈长形,它的眉毛、鼻子和耳朵都很大,脑袋又胖又大,多毛,它的力气很大,一手能捏死人,一拳能击毙一只骆驼或熊,而且它喜欢吃“那斯”(一种“土烟”),如果碰上它不给它“那斯”是不行的。类似的传说还不少,但不足为信。在我国古代文献中,帕米尔高原被称为“葱岭”,是因为其上多生野葱之故。它是指地处中亚高原体系中被称为“世界屋脊”的一片高原,是山峰与河谷交错的山原地带。在此范围内,往往以一个河谷为中心,周围群山环抱,这样的一个地形构造群称为一个“帕米尔”(意为“山峰之下”),帕米尔高原上公认有“八帕”,但现今属于我国的不足两帕,均处帕米尔高原东部。
1961年,慕士塔格山地区突然传闻出现一头“野人”,被人在卡拉塔西大队碰上。据称,有位名叫马莫提的人,有一天到卡拉达西达坂附近草场去打猎,当攀向一个小达坂时,突然碰上从另一坡跑来的一个浑身长毛的动物,两者相距只有五六米,他看到该动物是瘦长个子,腿细长,毛呈棕色,由于毛多而看不清是男是女。看了有五六分钟后,那个动物竟走到远处坐了下来。
这时马莫提想击毙它,但又怕一下子打不死它,会反扑过来,还怕附近也许会有其他个体,说不定枪声一响,倒找来麻烦。他没有打枪,就跑回来了。
回来后,马莫提将此事告诉了不少人,大家猜想他是碰上“野人”了。在马莫提遭遇“野人”并被吓昏过去的地方,有两三个脚印,只一个是完好的,另外在山坡下的小溪边发现了七八个脚印。小溪边的泥巴很厚,有14~15厘米,但其上的脚印只有一个比较完整的。在传闻“野人”靠着大石块晒太阳的地方也发现半个脚印。
另一位名叫聂宪的人,据说也在相距300~400米远处看到过这种动物;还有一个叫托克地巴依的,在相距100~200米处碰上过“野人”。此外有人见到过“野人”的脚印。听一个猎人讲,他曾看到一头奇异动物,靠在大石头上晒太阳,他想开枪打死这头怪兽,但在支猎枪架子时,碰击了一块石头,石块滚了下去,惊走了该动物。据说它是“野人”,在柯尔克孜语中,“野人”
或“雪人”被称为“雅娃阿丹姆”(维吾尔语亦如此称“野人”)。
据目击者称,“野人”面形与柯尔克孜人很相似(柯尔克孜人具有典型的蒙古人种的体质特征,面部尤为宽大扁平),胸前有毛,头发不算长,脸上有黑色的胡须,身上穿着大褂和破皮裤,脚上缠着羊皮。给他东西吃,他不吃,也不说话,他走后就再也没有消息了,直到现在人们仍不知其下落。
帕米尔高原腹地9月就会大雪纷飞,来年4月积雪仍甚厚,植物主要为“高山座垫植被”,由荒漠植被直接跟冰雪带相接触,这在世界上十分罕见,表明这里具有极干旱的内陆高原荒漠景观,对于动物的生存来说自然条件十分严酷。我们经常会看到荒漠上有不少盘羊的头骨,有的是被狼咬死的,有的是在冬季饿死的……看来,“雪人”在这样严酷的环境生存,真是不可思议,甚至是难以想象“雪人”究竟属于何物,值得科学家们进行严密地科学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