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8月8日,“河北省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五十周年书法作品展”在河北省博物馆隆重开幕,这次展览的意义重大而又深远,正如前言中所写到的: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河北是抗日战争的主要战场之一。为了宣传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宣传我省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浴血奋战的历史和为民族解放战争做出的重大贡献,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而举办的这一展览。
当我们怀着沉重而又激动的心情看完这个展览,似乎感觉到在这乙亥入秋的第一天,便给我们河北书坛带来了一股清新的空气。
展览上绝大多数作品幅式之大,内容之新,主题之鲜明,阵容之整齐,都是前所未见。在这些作者当中有我们所熟悉的我省着名老书法家和重要的中、青年书法家,从这一点看,我省的书法创作队伍是在不断壮大的,其结构也是稳固的。这样一支优秀的创作队伍中,不论是书法家、专家还是普通人都怀着激动的心情,饱蘸笔墨,歌颂了这一具有世界意义的纪念性活动。今天我们呼唤主旋律作品,呼唤反映时代精神的作品时,可以从这个展览的作品中得到有益启示。
在这里,我们有必要对书法艺术有一个新的认识,书法艺术同其他艺术形式在反映现实生活及思想的直接性与形象性上有所不足。然而,无论哪一门艺术形式,都是与其所处的社会时代中的政治、经济、思想意识、观念及审美崇尚分不开的,又都会从现实生活中汲取自身所需的营养。或许有人会讲,书法是小技,更多的内容是美感,书法中的美感固然重要,但在感受美感的同时能引起人们的共鸣,就会使其更有价值和意义。美感是艺术的第一性,是以感觉为基础的,而作为第二性的理念内容也是不容忽视的,书法的确是一种具有特殊艺术语言的艺术形式,也同其他艺术一样有着除欣赏外的教育、认知的作用,只不过它是通过美感的作用间接完成的。因此,思想意识是一定社会活动的产物,艺术则是思想意识的外在形态。书法同样积极地服务于人们的生活,潜移默化影响人们的艺术观和思想观念。
在认识到以上这些意义的同时,我留心观赏了这次展览中的每一件作品。黄绮先生的作品《驱虎豹》依然写得那样从容、自信且又稳健,可谓“人书俱老”。陶然、熊基权二位先生历届书展均是自撰自书。众所周知,陶然先生赋诗作对,信手拈来,气势开张,熊基权先生的诗联工稳严谨,令人称道。二位先生在此展中的作品内容如下:
陶然诗《缅怀狼牙山五壮士》:
壮士热血洒狼牙,易水浇开英雄花。
慷慨悲歌传千古,浩然正气照中华。
熊基权联:
发展千秋计,和平万众心。
正是河北省书法家中有这样一些积极的倡导者,他们自撰自书,提倡练内功,做学问,重修养,如今这已在全省蔚然成风。
此次展览五名一等奖获得者为孙清铸、刘月卯、李尚才、陈茂才、尚林德,他们的作品“各师成心,其异如面”。李尚才是河北省在书论研究方面有一定成就的优秀人才,在从事理论研究的同时,他没有忽视书法创作的实践。其本次展览上的书法作品在章法上别具一格,这在某种意义上说明他的艺术视野是开阔的。
刘月卯的作品古朴中不乏灵动,近年来已成为河北省重点青年作者,欣闻其在第六届全国书展中夺得大奖,令国内书坛刮目相看,这是我们河北书法界的骄傲。孙清铸、陈茂才、尚林德三人的作品,用笔直逼汉、魏碑版,其字沉雄而又浑茫,透露出一种豪气、厚气、猛气、健气,总之是阳刚大气,气吞洪荒的正气。这些精神所表现出的正是这次展览的总体格调,这也正是我们这个时代所需要的时代精神风貌。
具体讲,这次展览的书法作者创作心态较之以往是认真的,严肃的。一些书法作者在充分发挥传统体裁的表现特色的同时还注意探索新的形式和手段。这次大规模的群众性书法创作活动,作为一种书法艺术现象来看,在当前市场经济大潮冲激下,组织者积极倡导,精心筹划,严格筛选,参与者认真、严肃地自愿投入,热情专注,这本身不仅体现了他们对书法事业、对社会高尚的奉献精神和责任感,同时也表明了他们在书法艺术探索上重实践的求实态度。这次活动必将对促进河北省两个文明建设,提高书法艺术创作水平,起到应有的现实和时代积极的意义。
当然,此次书法展也留有些许遗憾。
这次大规模的群众性活动,从整体水平上看,基本上反映出了河北省的书法创作实力。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篆刻艺术在近几年全国书坛创作中一直是河北省的强项,而本次展览却表现的不尽如人意,这一点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其次,有些作品在其艺术表现力上还不够突出,只是泛泛写来。当然,这是一个大的课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艺术创作实践道路上认真研究和对待。
(原载1995年第三期《燕赵书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