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情是成功的原动力
热情不仅是待人接物的良好态度,它还是一种激发自身潜能的巨大力量,是成功不可缺少的情怀。如果一个人在做事时缺乏热情之心,那么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会顺利地完成。如果以一颗热情的心去博取成功,事情往往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成功。所以,充满热情是很多成功人士的成功秘诀。
玫琳·凯是美国最成功的商界女强人之一。1963年,她开办了自己的公司——玫琳·凯化妆品公司,现在年零售额为几亿美元。有很多人认为她一定掌握了成功秘诀,但玫琳·凯给出的答案却是这样的简单:“有人说我是天生的销售人员,因为我十分热爱销售工作。其实同我在一起的销售人员比我更有才能,但我的销售额却比他们多,这是因为我比他们具有更多的热情。”
是热情成就了玫琳·凯的成功,正是她保持对工作的热情,才使得她成为全美最成功的女人之一。热情让人走向成功成为很多成功人士的共识,物理学家爱德华·亚皮尔顿这样就说过:“我认为,一个人想在科学研究上取得成就,热情的态度远比专门知识更重要。”
热情的人不仅是指拥有高度热忱、满腔抱负的人,他们更会以更宽阔的胸怀去面对生活的压力,在压力面前,他们不会紧张,不会退缩。当一个人充满热情时,会很容易摆脱“我不行”、“没意思”、“一切都无所谓”等消极的观念。当困惑、忧愁、焦躁、悲怆占据自己的心灵时,如果一个人能保持一颗热忱之心,这样,他的抗压能力就会大很多,很多事都会迎刃而解。
有一位大学生从外地来到北京的高科技园区——中关村发展。由于刚大学毕业,刚开始的时候,为了谋生他找到了一份糟糕的工作,他对自己的一切都很不满,对工作和生活毫无激情可言。
每天,这位大学生对工作都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去上班,每天表情木讷,精神颓废。工作时总是心不在焉,总是找各种借口对上司交代的工作应付了事。看到他,老板的心情从来就没有好过,同事们也开始对他疏远起来。
一个月后,这位大学生感叹工作的压力越来越重,生活越来越没有意思,他觉得自己快要崩溃了。于是,他开始不断地抱怨和感叹:“我简直就是行尸走肉,早知大学毕业是这样,我还不如在家种田呢。”后来,在重重的压力和打击之下,这位大学生病倒了,同时也被公司开除了。在这样的情况下,这位大学生认为自己的人生已经走到了尽头,对人生不再抱有任何幻想了。
不料有一天,他却在一个饭店里认识了一位来这里就餐的企业家,企业家说他可以帮助他摆脱目前毫无意义的生活,但要这位大学生答应他一个条件——那就是不需要任何报酬地到他公司上班,这位大学生同意了。
从那以后,这位大学生的生活发生了一连串不可思议的变化。在工作中,这位大学生认识了企业家的女儿,他开始对生活充满激情,对任何工作都充满热情。在崭新的人生面前,这位大学生不禁感慨万千,他认为上帝对他太好了,他开始努力工作,不断地以一种崭新的姿态对待每一天。
热情能鼓舞和激励自己采取积极的行动,让整个身体充满活力,使工作与生活不再显得辛苦、单调。他感到热情还能感染和自己接触的人与自己一道共同奋斗,创造美好未来。
这位大学生越想越激动,他对企业家的女儿说:“生活真的是不可思议,生活太精彩了,我从来没有感受到像这样地活着真好。现在我终于明白了——人生是一棵树,一棵树成不了森林,一个人成不了人群,孤独的你、孤独的我、孤独的他牵起孤独的手,我们不再孤独。绿荫相护共顶烈日,秀枝相接同承风霜。给你给我给他一片森林,给人生一道迷人的风景,我们就会热情似火地创造人生的价值。”
企业家的女儿对这位大学生说:“我父亲说,全世界的人几乎都在沉睡,你认识的、看到的或是正在交谈的人,其实他们的人生都是在梦中度过的。他说,只有寥寥无几的人是真正清醒的,他们总是在用充满惊奇的眼光看待世界;他们总是在用火一般的热情对待工作,对待人生。”
热情是点燃生命的火种,热情是照亮前程的心灯,激荡内心澎湃的热情,方能绽放光彩绚丽的人生。只要我们具备了热情,就能在工作中创造快乐和激情。热情是一个人因为对所从事的事业具有浓厚的兴趣,对事业的未来充满信心,而表现出的一种高度负责、全身心投入的一种情感。同时,热情还是一种积极、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
在美国钢铁大王卡内基的办公室里挂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这样的座右铭:
有信仰就年轻,疑惑就年老;
有自信就年轻,畏惧就年老;
有希望就年轻,绝望就年老;
岁月使你皮肤起皱,但是失去了热情,就损伤了灵魂。
这是对热情最好的赞词。“失去了热情,就损伤了灵魂”,每一个致力于成功的人,都应该牢记这句话。在各种成功元素中,居于首位的,应该就是热情。
我们每个人身体内部都有力量之源。我们可以用它来完成我们所期望的一切,医学研究证明:我们身体的每个细胞和器官都充满了活力,其中热情自然也是活力的一部分。我们应将这份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以此发挥它最大的能量。
敢于接受挑战才会赢
敢于接受挑战的人遇到难题,马上想到“想办法解决”,行动也几乎同时跟上,发挥出超强的战斗精神,这样的人往往会成功。没有挑战精神的人遇到难题,则不自觉地、甚至不加思考地就想到退,所以他们不可能有任何的成就。
在《鲍勃·泰勒杂志》杂志社,老板罗伯特·泰勒需要一个人去采访各界成功人士,并撰写关于他们成功经历的故事。
一天,泰勒找到希尔,对他说了自己的计划,并说:“希尔,很多人不敢去,我想让你去完成这个任务,这对你来说也是个挑战。敢去吗,年轻人?”
希尔知道,那些名人可不是一般人,采访他们难度很大。但是他还是回答泰勒道:“我愿意接受这个挑战。”
于是,希尔为采访做了精心的准备。他的第一个采访对象是钢铁大王安德鲁·卡内基,两人一见就很投机,原本短时间的采访计划延长到整整三天。
后来,希尔陆续采访了亨利·福特、托马斯·爱迪生、乔治·伊斯曼、约翰·洛克菲勒等著名人物。
希尔总结了多成功人士的经验,这些成功人士的真实见解成为了拿破仑·希尔一生的资本,他开创自己的“成功哲学”,然后再把成功的方法教给其他人。一个挑战彻底改变了希尔的人生。
勇于挑战是成功者的灵魂,人生的每一步发展,都是在一个又一个的挑战中的。成功总属于那些敢为人先、勇于担当的“闯将”,他们是勇于接受挑战的斗士,是面对困难挺身而出、从不退缩的勇士。
被吉尼斯世界大全称为“全世界最伟大的推销员”乔·吉拉德是这样说的:“要在挑战中实现梦想,体现价值。”
刚做汽车销售这行时,吉拉德只是公司42名普通的销售员之一。销售工作会时时面对很多不确定的困难,与他同事的那些销售员,他有一半不认识,因为没有业绩薪水就会少的可怜,所以人员流动很快。
尽管业绩不是很好,但乔·吉拉德还是挺了过来,同事都换了好几茬了,他依然在做销售。
或许看到他坚持下来了,公司准备派他到一个新的地区去开拓市场。
这时,吉拉德犹豫了:是在原来的岗位上稳扎稳打,还是去挑战也许是没有任何结果的未来呢?
真正的勇士是敢于接受挑战的!经过权衡,乔·吉拉德毅然接受了这个异常困难的任务,去为公司开拓新的市场。
选择容易做出,局面却难以打开。面对新的市场,乔·吉拉德一个月没有卖掉一辆汽车。
他也试着放弃过,他曾对上司说:“让我在这推销汽车简直太难了。”
上司告诉他:“要是没有困难,我们怎么会派你去呢?你既然接受了这个挑战,就应该有信心做好。”
于是,乔·吉拉德没有畏缩不前,他坚持着。
终于,乔·吉拉德取得了巨大的胜利。在他不懈的努力下,市场给了他丰厚的回报。
后来,吉拉德以无人能匹敌的销售业绩被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被誉为“全世界最伟大的推销员”。
吉拉德明白,销售行业就是一个不断挑战自我,挑战勇气的工作,如果害怕挑战,那就不可能成功。
从“无用”到“有为”吉拉德之所以潜能大爆发,是因为他在困难面前没有失去信心,没有裹足不前,没有选择放弃,而是勇敢地接受挑战,在挑战中寻找着成功,寻找着机遇,为扭转命运在不懈的努力,直到彻底实现了他认为很难实现的目标。
面对人生,积极的态度不可少
主动是一种精神,反映在人的思维、行动以及整体的气质面貌上,它开阔人的思维,更大限度地促进人的潜能开发。这个世界很公平,你缺什么,生活就给你考验与机会,让你补什么,只要你积极主动的思考或行动,你总会在磕磕碰碰中找到一条完善自我、通向成功的路。
积极主动这个词最早是由著名心理学家维克托·弗兰克推介给大众的。而弗兰克本人就是一个积极主动、永不向困难低头的典型。
弗兰克原本是一位受弗洛伊德心理学派影响颇深的决定论心理学家,但是,他在纳粹集中营里经历了一段凄惨的岁月后,开创出了独具一格的心理学流派。
弗兰克的父母、妻子、兄弟都死于纳粹魔掌,而他本人则在纳粹集中营里受到严刑拷打。有一天,他赤身独处于囚室之中,突然意识到了一种全新的感受——也许,正是集中营里的恶劣环境让他猛然警醒:“在任何极端的环境里,人们总会拥有一种最后的自由,那就是选择自己的态度的自由。”
弗兰克的意思是说,在一个人极端痛苦无助的时候,他依然可以自行决定他的人生态度。在最为艰苦的岁月里,弗兰克选择了积极向上的态度。他没有悲观绝望,反而在脑海中设想,自己获释以后该如何站在讲台上,把这一段痛苦的经历介绍给自己的学生。凭着这种积极、乐观的思维方式,他在狱中不断磨炼自己的意志,直到自己的心灵超越了牢笼的禁锢,在自由的天地里任意驰骋。
弗兰克在狱中发现的思维准则,正是我们每一个激发潜能的人所必须具有的人生态度——积极主动。
愈是积极主动,就愈能激发潜能,愈能有效管理人生。能够不断砥砺自己的人,方懂得如何了解别人,寻求圆满的解决之道。同理,一个人愈主动,愈独立,就愈善于与人相处。
在人生的旅途中,你是自己唯一的司机,千万不要让别人驾驶你的生命之车。你要稳稳地坐在司机的位置上,决定自己何时要停、要倒车、要转弯、要加速、要刹车等等。人生的旅途十分短暂,你应该珍惜自己所拥有的选择和决策的权利,虽然可以参考别人的意见,但千万不要随波逐流。
郭去疾,“Google中国公关第一人”。2005年9月随李开复回到中国,以总裁特别助理身份为开复官司事情立下汗马功劳,后来负责Google中国策略规划。
郭去疾的人生哲学是:每一扇机遇之门,都有一个守门人。收获机遇的临门一脚,在于主动执著地去找这个守门人。当他1999年从中国科技大学本科毕业时,收到了很多美国一流大学的录取通知,但是一律没有奖学金。于是,他开始给这些大学的教授们写信,希望他们能接受他作为研究助理从而资助。一个月中,他写了两百封信,虽然有很多教授感兴趣,却都因为他研究经验不足而拒绝了。他还尝试写信给中国科大的海外校友,希望得到推荐,也没有结果。一天夜里,面对电脑里一封封婉拒的邮件,他一个人在黑暗的实验室里失声痛哭。然而第二天醒来,他决定继续去敲击这扇机遇之门。几天之后,他终于收到伊利诺大学一位教授的回信,欣然答应资助。那位教授说,当他到系里索取郭去疾的材料时,发现系里正在准备给郭去疾去信。郭去疾最后说:“我的‘叩门之旅’在继续着,大多时候,都无功而返。然而,石沉大海却不代表徒劳无功,因为一次一次,机会之门这样被我敲开。一步一步,我得到了微软总部的工作、到斯坦福大学读MBA、到Amazon和Google工作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