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向集团已成为******试点企业集团和全国重点企业之一,也是我国上市公司中能连年稳步发展的少有的几家公司之一。2001年,万向集团还兼并了广州万向节厂,终使“万向”商标落入万向集团的囊中。总结鲁冠球走过的成功之路有两点可值得借鉴:一是有做大事的气度;二是善于把握机会。
机遇永远属于善于发现并创造机遇的人,也惟有这样的人,才不会轻易认输,不为艰险所阻,不管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保持胜利的信心。
要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非常危险的,但也是最先品尝美味的人。机遇与挑战是“双胞胎”,同生并存,但事业要发展,就必须争取成为第一个。惟有冲在前面,才能感到机遇的可贵和挑战的激情,成就的大事业才有其辉煌的一面。
卖冰淇淋应该在冬天开业
“卖冰淇淋应该在冬天开业。”其含义就在于冬天卖冰淇淋,生意清淡,必定促使卖者努力改善经营管理;那么,夏天来临时,就会比其他后来者拥有更多的、明显的优势。
商业行情有涨有跌,经济状况同样有繁荣也有萧条。这一些都不是任何人有能力改变,或者花点钱就能未卜先知的。在经济景气的时候,你跟上潮流大捞一笔。但是等到经济萧条的时候,你又闭紧门户度过黑暗期。在这样的时候,没有人想要探索机遇,因为市场根本就不存在。但是,有一些人认为经济萧条期正是探索机会的理想时机。他们的理由是,正因为都没有人这么做,所以当景气再度复苏的时候,他们将能获取比以往更多的利润。王永庆就是在经济萧条把握机遇的杰出代表。
1953年,台湾将五大企业放开给民营,王永庆雄心勃勃,决心一搏。恰巧这时台湾政府引导私人发展石化工业,王永庆审时度势,觉得大有可为,便同上海商人赵廷箴联手,投资塑料业,生产塑料原料,从此,王永庆走出了他宏伟事业的第一步。
首先,他以120万美元的价格,从日本购买了生产聚乙烯化合的技术。1957年,他又以50万美元开办了台湾塑料工业一公司。
这在台湾虽属首家,但生意并不好做,究其原委,乃是当时台湾对聚乙烯化合物树脂的需求量太少,台塑首期年产100吨,而台湾年需求量只有20吨,更何况台湾还有几个加工厂获得了日本人供应的更廉价的聚乙烯化合物树脂,这对台塑打击很大,几乎倒闭。面对这一现实,王永庆经过反复分析研究,作出了令人吃惊的大胆决策:继续扩大生产!他认为与其守株待兔,不如勇敢创造市场。只有大量生产,才能降低成本,压低售价,从而使产品不受地区限制,吸引更多的顾客。
在将台塑产量扩大6倍的同时,王永庆又创办了一个加工台塑产品的公司,即南亚塑胶工业公司,专为台塑进行下游加工生产。
按王永庆的说法,“当时真是骑虎难下。”经过不断地摸索和总结,台塑和南亚的业务开始好转。王永庆也领悟到了许多经营决窍,从而奠定了他在塑料工业的基础。
当时,台湾合板工业欣欣向荣,王永庆从木材起家,经营合板当然驾轻就熟。随后,他又创立了“台湾化纤公司”、“台旭纤维工业公司”、“台湾化学染织公司”等一系列塑料化胶工厂,最后逐渐形成了一个规模庞大的台塑企业集团。
王永庆的经营谋略,曾震动美国商界,连日本化工界也对他的经营攻势大为恐惧。日本神户大学教授安定宪一称王永庆为“经营之神”。
对于投资者来说,怎样把握投资的时机、投资的地区和投资的方向,的确是一个大难题。王永庆在从一个徒工、小米商、木材商,最终成为世界塑料大王的奋斗生涯中,以其独特敏锐而缜密的思考与推理,作出了一系列令人吃惊的投资决策。就是这些令人惊讶不已的决策,推动着王永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一步步走向成功之路。
王永庆曾说:“当经济不景气时,可能也是企业投资与展开扩展计划的适当时机。”他认为,凡是在产品滞销与市场萧条的时刻,正是企业锻炼拼搏的最好时机。经营者要沉着冷静,咬紧牙关,提高整体素质,不断改善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这样才能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如有余力的话,可以拟定一个完善的投资计划,掌握适当的时机,做有效的前瞻性的投资,化危机为契机。王永庆曾说:“卖冰淇淋应该在冬天开业。”其含义就在于冬天卖冰淇淋,生意清淡,必定促使卖者努力改善经营管理;那么,夏天来临时,就会比其他后来者拥有更多的、明显的优势。
在经济不景气的时候投资,建厂成本较低,可增强产品的竞争能力,这是王永庆的又一观点。同时,他还认为,经济形势的好坏,大都有一定的周期,在不景气的时候建厂,在景气的时候完成,岂不是刚好赶上好的时机!
对投资方向,王永庆以为既要顺应世界工业发展的趋势,又要配合政府发展策略性工业政策,还要创造更高的利润。从这三方面考虑,王永庆认为投资高附加值的尖端的资讯产业属于上策。另外,生产镀锌钢板与烤漆钢板也有利可图。他的这些观点都已在投资活动中付诸实施。
目前,台湾塑胶关系企业已成为世界闻名的企业集团。1988年生产值达新台币1500亿元,占台湾国民生产总额的4%。王永庆不断拼搏,终于如愿以偿,成为世界超级富豪,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塑料王国。
足见在经济萧条时探索机遇有可取之处,同样是具有超前思维的人送给世人的宝贵经验,为更多的人打造成功开创了一条独具特色的道路。
能从冷门中发现商机,需要慧眼,需要逆向思维,更需要超凡脱俗的胆识。而王永庆只消一句话,就将它表述得十分经典:“卖冰淇淋应该在冬天开业!”
回头不是风景
俗语说“白手也能打天下”,对比今天金庸的成就,初来香港的金庸真的是“身无分文”。金庸一生中最大的一次转折,则是源于这次重大的机遇,正是借助这次机遇,他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
机遇像万里长城上的一座座望敌楼,只要爬上长城一路前行,它们就会不断地在前面迎候你。也许,第一座望敌楼是你略不经意、例行公事般闯入的,而接下来每一座望敌楼都必经以勇毅前行、坚韧不拔为前提,你必须坚信:回头不是风景,风景永在前方。
40年代末,20岁出头的金庸在上海《大公报》任兼职编辑,“主业”则是在东吴法学院学习国际法。1948年,《大公报》在香港设立了一套班子,金庸被调往香港,事后证明,正是这一机遇成就了金庸日后的盛名。但在当时,金庸并没有把这次调派看成机遇:这不过是例行公事罢了。相反,他对远赴香港倒是犹豫不决的。他把去留的利弊作了一个对比:
劣势:放弃学业,并有可能断送自己想成为一名职业外交官的梦想;在香港自己人生地不熟,完全是孤家寡人一个,前途未卜。
优势:国共两党交战正酣,局势动荡,自己向来不关心政治,远赴香港正好可以置身局外;年轻人应该有远大的抱负,《大公报》刚刚在香港创刊,正为自己提供了一个大展身手的舞台,“树挪死人挪活”,换个环境也许能成就一番事业呢。
在经过比较之后,金庸服从调派,启程去了香港。
有趣的是,在飞机上发生了这样一件事。飞机起飞后,金庸忽然发现自己身边连1分港币都没有!这样又怎能坐船、计程车去《大公报》报到呢?他急出一身汗,好在同行——香港《国民日报》社长潘公弼借给金庸10元港币,金庸才摆脱了困境。
这件小事颇有传奇性。俗语说“白手打天下”,对比今天金庸的成就,初来香港的金庸真的是“身无分文”。就这样,金庸开始了人生中第一次重大的转折,“例行公事”般地利用了这次机遇,从而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
金庸来港后,先后在《大公报》、《新晚报》任职,日子就这样平平淡淡地过去了。在这样平淡的生活里,金庸时刻留意着社会的变化。50年代初,接连发生了两件引起香港市民极大兴趣的事儿,金庸意识到机遇来临了。
第一件事是1953年香港的两位武师比武。1953年,香港太极拳和白鹤派掌门人互不服气,约定在澳门以打擂的方式一分高下。
比武过程并不精彩,几分钟就分出了胜负,但这件事本身造成的冲击波却在香港市民中持续了好长一段日子,一时间街头巷尾人人都在谈论它。
第二件事是梁羽生的一炮走红。梁羽生是金庸的好友,两人几乎同时抵港,又都在《新晚报》供职。在武师比武后为满足市民的“武瘾”,梁书生在《新晚报》连载其第一部武侠小说《龙虎斗京华》,不但使《新晚报》销量激增,而且开创了新武侠小说的先河,梁羽生本人则一时间家喻户晓,一炮走红。
这两件事引起了许多人的注意,但很少有人把它看做是一次机遇,香港的小说家更是反应迟钝。而从未写过小说的金庸却从中悟到了许多:人们对于“武”的偏爱,证明武侠小说存在着潜力巨大的市场;梁羽生一炮走红,但鲜有人跟上,武侠小说必然“供不应求”,自己能不能在这方面有所作为呢?更何况自己本身就是个武侠迷,论笔力,论才气自己都不逊于梁羽生,为什么不试一试?
在金庸有了这样的想法后,刚巧《新晚报》主编罗军找上门来,盛邀金庸“加盟武林”,正所谓“万事俱备,东风已到”,金庸爽快地答应了。很快,金庸的第一部武侠小说《书剑恩仇录》也在《新晚报》上连载。值得指出的是,其故事的可读性超过了梁羽生的作品。由此金庸不但也一炮走红,而且后来居上,风之健压过了梁羽生。
这之后,金庸写武侠小说一发不可收拾,20年间写出了10几部作品,每部作品都被奉为经典,金庸作为新武侠小说“一派宗师”的地位迄今尚无人能撼动。曾有人作过统计,在古今中外的小说中,金庸的作品在其知名度方面仅次于《红楼梦》而名列第二;“凡是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金庸的武侠小说”更是成为公认的评语。由此可见金庸的成就之大。
除了写小说金庸还自立门户创办了今天赫赫有名的《明报》。
最初的日子苦苦支撑,艰难地把报纸维持下去。为了摆脱困境,他时刻留意着新的机遇。
1962年,由于发生了3年自然灾害,又由于中苏关系的破裂,中国大陆陷入了内外交困的处境。大批的广东沿海居民涌到香港谋生。对此,香港当局采取了强硬政策:一律遣返,并加强阻拦。即使这样,仍有大量的人员涌入,一时间弹丸之地的香港承受着巨大的压力。香港的各大传媒如《大公报》、《文汇报》、《新晚报》等均怕“引火上身”,而对“逃亡潮”不予报道。
一贯“不问政治”的金庸最初也采取了低调处理的方式,只在《明报》上发了几篇轻描淡写的消息。但随着局势日益严重,金庸作出决定:“真实地报告……至于后果如何,全由我负责!”
金庸作出这一决定,一方面是由于作为一个报人的良知和职业道德;另一方面也考虑到:对于这样一件大事,各大报均保持沉默,而《明报》正好利用这次机遇提高知名度和销量。
不但大量地报道、充分利用这次机遇,金庸还为《明报》创造了一个绝好的机遇,那就是让《明报》直接介入到此事中去,于是就有了下面的一幕一幕:
金庸亲自带人到偷渡者被阻的地点,亲身体验实情,然后赶写评论,呼吁有关方面火速救援……
《明报》每天送一车食品到紧急地点……
《明报》刊登向市民募捐的倡议书,并把自身作为捐款、捐物的中转站……
这次“创造”出来的机遇所产生的效果是立竿见影的。《明报》不但以出色的报道而且以其亲自的介入增强了消息的真实感,吸引了大量读者,《明报》成为香港市民的首选报纸。在此之前,《明报》每天的发行量只有1万多份,而这之后每天销量达到4万份。名声大噪之下,惨淡经营的《明报》终于出现了转机。
既然选择了上前,就不要回头。回头时,大好时机又从眼前溜走,而回头只会让人沉缅往事,不思进取。回头看不到风景,茫然之极,失落之极。惟有永不回头,阔步向前,才有好风景等你分享。
偶然闯入机遇之门,仅仅是一个开始,向前走,路迢迢,阳光总是迎头照。砥砺目光,锤炼意志,锻打果决,这是从未写过小说的金庸终成一代宗师所给予我们的启发。
让发现成为思维习惯
罗丹说:“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我们套用罗丹的这句话,世界上不是缺少商机,而是缺少发现。纷扰繁复的现实生活中,时时存在着商机,处处存在着商机。
人类的每一种行为,每一种进步,都与自己的思维能力息息相关,离开了思维,人也就不成其为人了。正是在这种意义上,历史上的许多学者,都把“思维能力”理所当然地包括在“人”的定义里边。
不需要磨砺你的牙齿,需要保持锋利的是你的才智。要找出旁人已经想出的方法,然后试着想出比他们更好的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