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生物学家拉马克,更是碰撞过多种职业才开始进入科学领域的。他本来准备当牧师,后来步入军界,走出军界后又做了银行职员,这期间他又研究音乐和医学。就在一次植物园的散步中,他幸运地碰到了卢梭。从此,他才进入了大有用武之地的生物科学界。
无数事实都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人生始于选择,也成于选择。每个人的一生都是由一个个选择所组成的,千万不要吊死在一棵树上。
尤其当你苦恋着一项事业,而且也竭尽全力拼搏,却仍然得不到理想的结果时,或者是当你在某个机构做事,由于许多人事上的复杂关系而使你难有发展时,就必须当机立断,摆脱“恋栈”情绪,另换他处,另辟蹊径,再展雄姿。
“树挪死,人挪活。”天无绝人之路,每个人都可以拥有自己的成功。所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当然,你要想成为状元,就必须找准行业。这里并不是教你像无头苍蝇似的乱闯瞎碰,而是教你重新发现自己,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灵活变通,该冲锋时冲锋,需回头时回头。
一些人在自己并不喜欢甚至厌恶的岗位上工作着,干自己并不愿意干的工作。与其折磨自己,空耗人生,倒不如早做决断,另起炉灶。这样,你的成功也许就会变得更容易。
和谐环境,营造地利
社会环境的变化,虽然对一个人的命运有直接影响,但是,任何一个环境,都有可供发展的机遇。紧紧抓住这些机遇,好好利用这些机遇,不断随环境之变调整自己的观念,就有可能在社会竞争的舞台上开出一片天地,营造出得天独厚的地利条件,站稳自己的脚跟。
每个人都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之中生活,环境对人有一定的要求,人对环境也有一定的需要。现实生活中也确实如此。社会环境对人有一定的要求条件,人对环境也并非心满意足,这样就需要适应。适应能力对一个成大事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是成大事的基础,因为一个人若连适应生存的能力都没有,那么还说什么成大事呢?
适应本身是一个心理学名词,即顺应的意思,其实质是人们为了生存而与环境之间发生的调节活动。由此可见,适应水平直接影响了人的生存,难怪是衡量心理健康的原则之一。
要很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环境,首先必须了解适应社会环境都有哪些形式。总的来说适应社会环境有两种形式:其一是改造环境的需要;一是改变自己的需要。无论哪种形式,最后都要达到环境与人们自身的和谐一致,对一个人的发展来说,和谐的环境就是地利。
适应环境的变化而迅速改变自己的观念,最重要的是需要我们有一副聪慧的头脑和一双灵动的眼睛,做生活的有心人。
社会环境的变化,虽然对一个人的命运有直接影响,但是,任何一个环境,都有可供发展的机遇。紧紧抓住这些机遇,好好利用这些机遇,不断随环境之变调整自己的观念,就有可能在社会竞争的舞台上开出一片天地,站稳自己的脚跟。
环境是可以适应的。从大的方面来说,国家的一个新政策就可以改变社会大环境;一个城市的自然环境就可以被工厂的污水、废气所破坏;小至单位,一位有威望的领导,他的兴趣爱好足可以带动全单位职工的兴趣爱好等等。当然,改变环境需要许多条件,但要重要的是你的信心与智慧,这二者其实也是相辅相成的,有了适应环境的决心,肯定能够想出适应的办法。
我们的生存须臾离不开环境,离不开地利的种种优越之处,随着环境的变化,我们必须随时调整自己的观念、思想、行动及目标,谋求与地利的同步发展。
但是,有时环境的发展,与我们的事业目标、欲望、兴趣、爱好等发展是不合拍的,环境有时阻碍、限制我们欲望和能力的发展。这个时候,如果我们有办法来改变环境,使之适合我们能力和欲望的发展需要,则是最难能可贵的。
适应社会环境的问题非常广泛,比如在刚从大学毕业分配到某单位工作的大学生,到了新的环境,接受新的任务,接触新的同事,凡此种种与大学生活都不相同。有的很快适应了环境,工作顺利开展起来;有的则相反,处处感到陌生,于苦闷之中不能自拔。
我们自然认为前者社会适应良好,后者较差。这就需要建立一种以环境为主体的地利优势来适应心理需要。
首先必须从实际出发,正确认识客观环境的现实,不逃避现实也不做无根据的幻想,从而把自己置于这个地利之中,利用它,掌握它。
其次从主观上要采取积极态度,不是消极等待;在选择对策时应当要审时度势,有条件地选择改造环境的条件,有条件地选择改造地利的办法,这样才能既不想入非非,又不自暴自弃,找到最佳位置。
不难看出,一个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反映了他对地利的需要程度,和谐环境正是展示地利优势,即人的生存与发展的现实基础。
理论上讲,人和环境的相互适应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过程,在此过程中,人的适应能力、改造水平决定了环境的和谐方向。但就现实而言,生存之地,更应突出地利的功能,向地利要求和索取人本身发展的物质保障及精神需求。
在逆境中创造地利
逆境造就人生,越是充满挑战和挫折的地方,越能锤炼人的意志,也能让成功者体味与众不同的成功滋味。也可以说,逆境比顺境更能创造出地利,给自己一个更大的发展空间。
人的一生常常是一时顺境、一时逆境,或者逆境多些,顺境少些,或者相反。一个逆境本身,仍然存在着相对的顺境,从这一意义上说,逆境有时也是一种让人经受历练的地利。
要成功卓越,就要学会在逆境中寻找顺境,或者化逆境为顺境,或者利用逆境锻炼自己,归根结底,还是在逆境中创造地利。
逆境给人带来许多麻烦、缺失、阻碍。虽然不是成功的环境,但却迫使人去开动脑筋想办法,在思考各种问题同时,也迫使人学会忍耐。当你无路可走的时候,忍耐便是惟一的出路,忍耐久了,形成了习惯,便是地利的产生。地利是人的毅力在逆境中锻炼出来的。
著名作家张贤亮,在监狱和劳改农场度过20多年。由于他没有放弃在逆境中创造地利,没有放弃学习和思考,所以当逆境解除后,虽然年过40,仍能奋起直追,在文学创作上获得极大的成功。
以后又利用文学上的名声,凭借更大的地利做起了老板。
大器早成者,常常是早期处于顺境中,包括大小政治社会环境和出身的家庭环境都有利于他的成功。当然不排除总体顺境中的少量逆境。
大器晚成的人,常常是早期处于逆境中,也不排除总体逆境中的少量顺境。
广州青年富翁企业家卢俊雄、巨人集团总裁史玉柱在30岁前成功,成都蚊帐大王和“杨百万”等都是在60岁后、50岁后才成功。
只有认识世界,才能改造世界;只有认识环境,才能顺应环境,然后驾驭环境;只有认识地利,才能创造地利。
学习掌握社会发展的基本历史,了解世界的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化、教育、卫生等基本发展情况,从而了解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
了解你所从事的本行业、本领域的基本情况和发展趋势,了解本国的国情和本地的具体情况及风俗习惯,了解人心向背,掌握人际关系的实质,了解一些基本的自然规律常识,如人的生老病死知识。总之,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才不致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即而发挥地利优势,不受局限。
调整自己的人生目标、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尽可能顺应以上所列的大小环境,尽量做到入乡随俗,以便在地利中成功。
讲究策略,不要一下子走得太远。如果你有超前的思想,必须与现实结合起来,旧瓶装新酒,选择中庸之道常常比较容易成功。
除非你具有压倒性的优势和必胜的方法,否则不要与环境作对。
策略地等待时机创造地利。当环境局势与你格格不入,而且势力又强大的时候,你最好的办法是放松自己,忍耐,等待时机。因为任何环境都会变化。
不要固守一个环境。当某个环境不利于你成功时,可以去寻找一个新的有利于你成功的卓越的环境,即寻找在地利上的突破,以求更大发展。
要学会在顺境中认识地利,在逆境中创造地利,在逆境中成功和在顺境中成功没有什么不同。大多的人都不是一帆风顺,也有很多人不能在逆境中创造地利,所以,平庸的人很多。
从小地方滚“大雪球”
人们往往希望自己发展的空间大些,用武之地广些,却忽略了一个问题:在一些小地方也能发挥自己的才能。只有善于从小地方发展,才能逐渐获得更大的生存空间。
做生意就像“滚雪球”,一开始也许只是一片小雪花,越滚越多,越滚越大。人们往往希望自己发展的空间大些,用武之地广些,却忽略了一个问题:在一些小地方也能发挥自己的才能。只有善于从小地方发展,才能逐渐获得更大的生存空间。
温州“徽章大王”胡文和,1985年初,他跑到甘肃一个贫困地区联系校徽标牌业务,跑了许多天都一事无成。原因何在呢?那儿太穷,两角钱一枚的校徽,学生们一是买不起,二是没有那个习惯戴。青年人有些心灰意冷了。这一天,他来到一个建在山腰上的村办小学碰运气,学校的老师很热情,答应订制一批校徽。说是一批,也就是13枚,因为全校师生只有13人。讲好校徽每枚收费1角2分。他自知这是一笔赔钱的买卖,犹豫了片刻,他最终还是咬牙答应下来。
胡文和迅速到乡邮电所花了3.60元发了一个加急电报,请厂里在3日内赶制13枚校徽寄到这所村办学校。
开模具、制作、寄包裹,这13枚校徽寄到这个小学时,仅成本就花了70多元,而收费只有2.60元。
几个月之后,时逢乡上举办中小学生运动会,这所山腰上的村办小学的12名学生和1名老师戴着亮闪闪的校徽走进了运动场。
看着他们胸前引人注目的校徽,其他学校的学生眼馋得不行,当时就缠着自己的老师也要戴校徽。后来由乡里出面,为全乡数千名小学生从胡文和那儿订制了漂亮的校徽。
受此影响,戴校徽之风刮遍了全县。一年之后,包括邻近县中小学校的学生几乎都带上了胡文和代为订制的校徽。他又趁机在甘肃继续推广校徽标牌,开拓了一个长期的大市场,此后一年他就从甘肃有了10多万元的进账。
地方小、物件小照样具有大市场。不厌其小、薄利多销的指导思想,必须建立在具有发展潜力的市场基础之上,小只是暂时,大才是目的。小本生意的经营者,更应该对小商品、小利润给以更大的关注,勿以其小而不为,只要适销对路,一步一步往前走,小生意也会成大气候,小雪球也会滚成大雪球,小投入也会赚大钱。
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是很多成功人士都有过的经历。不要忽略“小”的地方,小地方往往蕴藏着大的机遇和财富,关键在于做好。做好了小,才能做大。
地利不在大小,而在于做。小地利可以做成大市场。有时,地利隐藏在贫瘠的土地之下,很难被一般人所发现,只有用心开掘,隐藏的地利才可能一点一点地显现出来。
25米内的财富
放眼大地方寻求大发展固然可取,但身边不远处的大好商机也不应放过。有时,商机就在脚下,需要脚踏实地,认真发现身边的地利带来的财富。
舍近求远去追求地利不是每个人都愿意去做的,留心身边无处不在的地利同样是成功人士的不同凡响的一面。
世界上最大的企业,应是美国的沃尔玛吧。他们的老板曾经是世界上最有钱的人,后来去世分了家产,才让比尔·盖茨超前了。
但在美国10大富豪排行榜中,仍有3名是沃尔玛的家族成员。他们为什么成功呢?原因是创业者的踏实心态。
有一次,《财富》杂志一名记者要采访沃尔玛,对他说,我可以明天到你的办公室访问你的成功之道吗?沃尔玛说:好吧。翌日,那记者便到他的办公室去。但等了半个小时,还没有看见沃尔玛出现。记者心中当然有气,不禁想:你以为你是谁,有几个钱就了不起,你看不起我这个小记者,我就凭一支笔和你斗一斗……当秘书经过办公室的时候,仍见这位记者在等,便说:让我找找他。
后来秘书说:找到了,他在前面20米的零售店门外。那记者主动去找沃尔玛,看见他正为顾客将货物装箱并抬入货车中。
一个全美国最有钱的人,居然做这些工作,真令人感动。那记者对沃尔玛说:“你不是答应在办公室等我吗?”沃尔玛说:“当然啦!我在等你到来。”记者问:“为什么却在这里……”沃尔玛答道:“我的办公室就在街上,这是客人需要我的地方,难道是在冷气房内吗?”
很多人做生意,都喜欢好大喜功,他们喜欢做大事。例如国际企业家,天天往机场跑,今天是美国,明天是日本,总之,就是忙,天天要照顾的生意真不少。但这种人赚了钱吗?他们只是做给人看,扮成功生意人而没有钱赚。因为他们的时间浪费在旅游上了。这类生意人是电视上或小说中的成功人士,不是真实的成功人士!美国有一位最出色的人寿保险推销员,他叫费利民。他卖出的保险,是全世界最多的,但他的工作范围,却在家门不出20公里之内,在一个小镇的范围之内正是他的地利所在。这个镇的人口在不断地减少,但费利民先生却做了不少生意,而且是生意最好的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