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学问,等于什么都拥有
地球上的人都知道:世界上顶属犹太人最具积累财富的本领,但却很少有人知道,犹太人也是世界上最喜爱读书的人。犹太人赚钱的本事不是天赋,而是凭借从书中得来的智慧。
犹太民族有句格言:“一个有学问的人,等于什么都拥有。”就是说,谁掌握了知识,就什么都不缺了。
知识来自于实践和别人的经验,个人的实践由于受时间、范围和条件的制约,总是极有限的,更多的是来自别人的经验积累。书本是一些经验和新知识、新技术的“仓库”,它汇集了各种知识和经验,或汇集着指导学习、启迪思路的方法。读书的方法和途径,可以通过学校的正规教育,也可以通过自学,从中掌握有关的知识。
爱因斯坦出身于一个贫苦的犹太人家庭,他小的时候,因家庭经济条件不好,再加上社会环境恶劣,使他在小学、中学的学习成绩平平。他后来所取得的一切伟大成就,无不是因为他刻苦读书的结果。
爱因斯坦除了爱读书外,更善于选择读适合自己接受或能发挥特长的书。他经过十多年专心致志的有效读书和研究,终于在三个不同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光电效应理论、布朗运动和狭义相对论,使他成为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
犹太人约瑟夫·贺希哈是由一个小乞丐成为一个大富豪的,从其发迹过程中也很容易发现个中因由:那就是他能把捡来的报纸、书刊进行认真阅读。他虽然暂时吃不饱穿不暖,但日积月累的读书看报,使他学识增多,最终成为股市能手,走上了发迹之道。
犹太人把知识视为财富,认为“知识可以不被抢夺且可以随身带走,知识就是力量”,所以他们十分重视教育。犹太人一生有三大义务,第一义务就是教育子女。他们教育好子女,目的在于让后代能在竞争的社会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壮大自己和民族的力量。犹太人对教育问题已跳出了宗教和神学范畴,认为现代社会经济生活处于越来越迅速的发展变化之中,科学知识日新月异,如果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就会落伍,在激烈的竞争中会被淘汰,经商做买卖如此,从事科学技术事业也如此。
犹太人可谓眼光深远,他们不但自己不断学习,更新知识,而且着力培养后代。让他们懂得,要想在未来的社会中求得生存的惟一保障就是具有知识,而贮藏知识的宝库在书中,要终生读书,书会给你所需要的一切。
犹太人的这种理念对我们来说有着非常深刻的启迪和警策作用。
没有知识的人算不得是真正有用的人。知识和价值是成正比的,只有具备丰富的阅历和广博的知识的人,才能在社会的各种环境下生存。的确,只有知识可以不被抢夺且可以随身带走,知识就是力量。
读书是聆听智者的教诲
任何一本有益的书,都有智者的思想在其中闪光。读书就是聆听智者的教诲,领会人生真谛,驱逐心头乌云,迎接希望的曙光。
读书与经历坎坷和磨难一样,是人生积累的一笔不菲的财富。
许多年前,有一个名叫海菲的人,他恳求老板改变自己地位低下的生活,因为他爱上了一位美丽的姑娘,而姑娘的父亲却很富有且有势利。
想不到他的恳求获得了老板——大名鼎鼎的皮货商人柏萨罗的恩准。柏萨罗派他到伯利恒小镇去卖一件袍子,他却因为怜悯心,把袍子送给了客栈附近一个需要取暖的新生儿。
海菲满是羞愧地回到皮货商那里的,但有一颗明星却一直在他头顶上方闪烁。柏萨罗将这解释为上帝的启示,他没有责备海菲,反而给了他10道羊皮卷,那里面记载着震撼古今的商业大秘密,有实现海菲所有抱负所必须的智慧。海菲怀揣着这10道羊皮卷,带着老板给他的一笔本金,走向远方,开始了他独立谋生的推销生涯。
若干年后,海菲成了一名富有的商人,并娶回了自己心爱的姑娘。
他的成就在继续扩大,不久,一个浩大的商业王国在古阿拉伯半岛崛起……
熟悉以上这段文字的人都明白,这是一部奇书的故事梗概,它的名字叫《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作者奥格·曼狄诺,出生于美国东部的一个平民家庭。28岁以前,他大学毕业,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并娶了妻子。但是后来,由于自己的愚昧无知和盲目冲动,他犯了一系列不可饶恕的错误,最终失去了自己一切宝贵的东西——家庭、房子和工作。于是,他开始到处流浪,寻找赖以度日的种种方法。
两年后,曼狄诺认识了一位受人尊敬的牧师,牧师解答了他提出的许多困扰人生的问题。临走的时候,牧师送给他一部圣经,此外,还有一份书单,上面列着11本书的书名。它们是——《最伟大的力量》,《钻石宝地》,《思考的人》,《向你挑战》,《本杰明·富兰克林自传》,《获取成功的精神因素》,《思考致富》,《从失败到成功的销售经验》,《神奇的情感力量》,《爱的能力》,《信仰的力量》。
从这一天开始,曼狄诺就依照牧师列出的书单,把11本书一一找来,细细地阅读。渐渐地,笼罩在心头那一片浓重的阴云褪去了,似有一抹阳光照射进来,他激动万分,终于看到了希望。
曼狄诺一旦意识到了自己的潜力,便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热情和勇气。他遵循书中智者的教诲,像一位整装待发的水手,校正了航向,越过汹涌的大海,抵达梦中的彼岸。
此后,曼狄诺当过卖报人、公司推销员、业务经理……在他所选择的每一条道路上,都充满了机遇,也满含着辛酸,但他已不可战胜,因为,他掌握了人生的准则。当遇到困难,甚至失败时,他都用书中的语言激励自己:坚持不懈,直至成功!终于,在35岁生日那一天,他创办了自己的企业——《成功无止境》杂志社,从此步入了富足、健康、快乐的乐园。
曼狄诺的成功为他带来了巨大的荣誉,使他成为美国家喻户晓的商界英雄。
曼狄诺没有就此止步,开始著书立说。1968年,他写出了《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一书。该书一经问世,即以多种语言在世界各地出版,不仅推销员,社会各个阶层人士都被这部充满魅力的作品深深吸引,争相阅读。
可见,早年曼狄诺在遭遇困境时,若没有去书中寻找自己的潜能,没有感受到书的巨大力量,就不会有后来的成功。
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中,惟有书不带任何势利性,不表现任何的世态炎凉,她真诚而毫无保留地把自己拥有的一切展露给需要她帮助的人。
熟读方能久记
现实中,许多人的确有着超乎寻常的记忆力,有的过目不忘,有的能洋洋洒洒地背诵几十页甚至上百页的文章。
但即使如此,我们不禁要提示:记忆力好,要记忆什么呢?
他要从哪里记忆,他要记忆的东西呢?没有书,记忆力的价值为零。
我国古代大哲学家王充自幼记忆力强,酷爱学习,6岁时就跟着父亲读书认字,读过的东西,他差不多都能过目不忘。8岁的时候,有一天父亲朗读晁错的《论贵粟疏》,小王充一旁默默地听着,等父亲读完,王充几乎一字不漏地把全文背了出来。父亲又惊又喜,把他正式送到学馆中去念书。在学馆中,老师讲的上千字的文章,王充很快就能背下来。渐渐地,老师讲课不能满足小王充的求知欲望了,他就在晚上自学《论语》、《尚书》,一边读一边抄写,接着就背诵,差不多每天都能抄一千字,背熟一千字。到了15岁时,王充已经遍读诸子百家,积累下渊博的知识,已是一位才华出众的少年。于是父母想方设法,节衣缩食把他送到东汉王朝的首都洛阳,让他继续深造。
到洛阳以后,王充又几乎把全国藏书最多的图书馆翻阅了一遍,但仍不改自幼养成的习惯,一有机会还要到小书坊上去看书。他不光读诸子百家的经典著作,还广泛涉猎其他学科的书,使他掌握了不少自然科学的知识。还有当时被视为“非圣无法”的书,如桓谭的《新论》,他都非找来读不可。
智力超凡的王充凭着自己惊人的记忆力熟读背诵了大量各类著作,涉及自然科学及其诸子百家的各种文章。到32岁时,王充就开始撰写其巨著《论衡》,他坚持不懈地写了30多年,直到他去世,终于完成了这部巨著。这部30多万字的论著是我国哲学发展史上的一块里程碑,无论在学术上,还是在思想上,至今仍有很大的参考价值。谢夷吾在向光武帝刘秀推荐王充时,说他是少有的天才,连孟子、司马迁都不能超过他。
古今中外,智力出众、记忆力不凡的人在相关专业成才的例子不胜枚举。像我国宋代大诗人黄庭坚也是幼年博闻强记,读书几遍后就能口诵,5岁就熟读了诗、书、易、礼、乐等五经。有一天,他问老师:“人人都说有六经,为什么只让我读其中的五经。”老师说:“《春秋》不值得一读。”黄庭坚却不以为然地说:“既然称作经书,怎能不读呢?”于是,自己找来《春秋》,十日成诵,无一字遗漏!经过一番努力,黄庭坚终于成为一代大诗人。
科学研究表明,记忆力超强的人,都博览群书,经历丰富,具有相当大的发展潜力,若能求学深造必有所成,经商则财源广进,处世将事事畅通。
没有知识是可悲的,一个没有知识的民族是沉沦的民族,一个没有知识的人是愚昧而不可理喻的人。而知识在这个社会上储存在两个地方,一个是在书本中,一个是在现实生活中。后者可以是被动的经历,而前者则必须是主动的就读。
书要读活,而非读死
读书的目的是为了应用。在反复咀嚼的基础上,摒弃其糟粕,领会其精华,并且灵活运用书中知识为自己谋求成功之道,这才是真正的读书之真谛;倘若照本宣科,不做深思,只是纸上谈兵,很可能会给一生的事业造成不良影响。
在清朝时,有一个姓张的读书人,他讲书时,可以滔滔不绝,并讲得头头是道;可是,若让他去处理事务时,他却显得很愚腐。
有一天,他得到了一部兵书,如获至宝,把自己关在家里读了好几天,并自以为熟通兵法了。
正好,这时有一群土匪聚众闹事,于是他就招集了乡兵,前去平乱。
可是,在他按兵书上所说的作战规则行事之后,初次交锋,就被土匪击溃,他自己也险些被土匪抓走。
后来,他又得到了一部关于水利方面的书,他苦读若干天之后,就自以为能让所有的土地成为沃壤,所以他让人按他的图纸兴修水利,可结果水却从四面八方的渠里流进了村子,险些把村里的人全都淹死。
这个故事听起来让人捧腹,但是也让人深思。它嘲讽了那些一切以书为法的读书人,这些读书人读书时不知变通,不把书的学与用相结合,以至于自己成为了一个书呆子。
我们希望每一个读书人都能以此为鉴,将死书读活,学以致用。
所谓学以致用,就是强调读书必须与实际相结合。
我国清代的思想家顾炎武非常赞同这个观点,并用“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来表达自己的主张。
******也曾多次强调,读书要注重理解和运用,不要死背教条,与实际相脱离。******在读马列主义的书时,能把马列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进行创造性地应用,使得中国革命取得了胜利。
我们每一个人都要掌握这种读书观,在我们有限的时间内,阅读更多的书籍,取得更大更多的收获。
人们为了让知识造福于人类,才对知识进行学习和掌握。但是,如果不把学以致用相结合,那么再好的知识也就成为了一堆废物。
“纸上谈兵”的典故大家都已十分的熟悉了。
战国时代,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由于自幼饱读兵书,每每谈起兵法就口若悬河,说得头头是道,就连父亲都难不倒他。如果是在今天,赵括至少也应该相当于一个硕士。于是赵括就凭着自己的学识而目中无人,骄傲不已,认为自己已天下无敌了。
公元前260年,秦国与赵国在长平开战,双方僵持不下。赵国的老将廉颇见秦军之势正强,就没有率兵迎战,而是筑垒坚守,并准备用打持久战的方法把秦军拖垮。这时秦军就使出了一个反间之计,宣称秦军最怕赵括。赵王误信谣言不顾丞相蔺相如和赵括之母的反对,让赵括替下了廉颇将军。
赵括初掌军权,兴奋不已。他率大军进驻长平以后,把廉颇的部署完全改变了,照搬兵书上争取主动的教条,进行出击。而秦军却佯装失败进行诱敌,把赵军分割成为了两部分后,重重围住。赵军的援粮被断绝了,45万大军被迫全部投降,被坑杀,而赵括也在乱军之中被射身亡了。
“纸上谈兵”给我们的启示就是:再懂兵法,再晓用兵之道,不把兵法与用兵之道和实际的战争相结合,也要失败。
如果,你不以得来纸上的东西为满足,那么你就应把书上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这样不但可免于浮躁,还可为社会创造财富,并在学以致用之中获得更多更丰富的知识。
书本是死的,人是活的。书本里的知识只有通过聪明智慧的人运用于实践,才能“活”起来。人在现实中生活,只有把知识与现实联系起来,才能使知识服务于现实和致用于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