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你的奋斗目标,必须是明确的、长远的、可行的。当然这一切都要建立在你的目标是正确的,对别人、对社会有帮助的前提上。
有了明确的奋斗目标,才能让人产生前进的动力。目标不仅是奋斗的方向,更是一种对自己的鞭策。目标明确了,就有了热情,有了积极性,有了使命感和成就感。
拥有明确目标的人,会感到心里踏实,注意力也会神奇地集中起来,不再被那些繁杂的事所干扰。
相反,那些没有明确目标的人,总是感到内心空虚,思维混乱,分不清主次轻重,遇事犹豫不决。设定目标还必须具有长远性,一个确定的长远目标绝对不会浪费你的精力。
最后你必须清楚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当你确定下来后就不要轻易改变。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付出时间和精力,如果你三天两头地更换目标,最终就会像那只掰玉米的猴子一样,一无所获。
如果你的目标很多,指引你前进的力量将被分割开来,每个目标都只能获得这种力量的一小部分,从而使效力变得微弱,或根本就没有效果。长远的目标会督促你努力朝一个固定的方向前进,而不会随便被其他事情分散精力。
设定一个可行的目标是你成功的前提。所谓可行,就是这个目标是可以通过你的努力达成的,因此制定具体目标前必须了解自己的能力。目标设定不可过高或不切实际,但目标也不能定得太低,没有挑战性就没有动力。对目标还要适时做调整:如果超出自己的期望,可以把期望提高;如果未达到自己的期望,可以把期望调低。达成了一个目标后,再制定更有挑战性的目标;失败时要坦然,认真总结教训,继续朝你的目标迈进。
每个人都有一个人生的终极目标,但是真正能实现这一终极目标的人却并不多,常常有人会半途而废。导致他们失败的原因很多,有人急于求成,结果欲速则不达;有人虎头蛇尾,刚开始信心百倍,坚持不了几天便放弃了;有人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分不清孰轻孰重。事实上,这些放弃的人往往不是没有能力去做,而是没有找对方法。成功是要有方法的,达到目标更需要一定的技巧。
针对如何实现长期的目标,美国管理学家古特雷提出:每一处出口都是另一处的入口。上一个目标是下一个目标的基础,下一个目标是上一个目标的延续,把你的长期目标分成一小段一小段来实现,就不会让你因终点太遥远而倦怠。
日本著名马拉松运动员山田本一,曾多次获得国际马拉松比赛冠军。有人问他成功的秘诀,他只说:“我用智慧战胜对手。”直到退役后,他才揭开谜底。原来,每次比赛前,他都要沿比赛线路走一遍,将四十多公里的赛程分成不同的小目标。当发令枪响的时候,其他选手按照跑马拉松比赛的速度奔向40公里外的终点,而山田本一却按照中长跑的速度奔向第一个目标“银行”;之后,同样的速度奔向第二个目标“超市”……经分解成几个小目标后,他轻松地跑完了全程。
成功不是结果而是个过程,任何大目标都是一串小目标的结果,要实现大目标必须先实现小目标。按部就班做下去是实现目标最聪明的做法,不要妄想一口吃成个胖子。
以一种使命感来对待工作
我们看一个人工作的好坏,只要看他工作时的精神和态度就可以了。倘若你在工作的时候,感到受束缚,所有的事情不仅辛苦劳碌而且单调乏味,那么你就很难做出突出的成就。
一个人的性格、才华,往往决定了他对工作所持的态度。如果一个人轻视自己的工作,粗心大意,那么他就缺乏了最基本的敬业精神,也不可能把工作做好。在社会上,有许多人不尊重自己的工作,不把自己的工作看成是生活的重要内容和情趣所在,而是视为衣食住行的供给者,认为工作是生活的代价,是不可避免的劳碌。
这样的观念是何等的浅薄!
人往往就是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产生了勇气、坚毅和高尚的品格。常常抱怨工作的人,终其一生,决不会有真正的成功。推诿和抱怨,其实是懦弱的表现。
任何工作都是改变命运的机会,所以,我们要像对待恋爱一样对待工作,如果工作让你感到枯燥乏味,那就要想办法从这枯燥乏味中找乐趣。
有一位年轻的旋车工叫桑丘,他每天的工作从未变化过,就是旋螺丝钉,他似乎觉得自己的一生都要消磨在旋钉子这件琐事上了。他满腹牢骚,老想着自己干什么别的不好,偏偏一定要来旋钉子呢?就算他把这一大堆的螺丝钉都旋完了,但是,过一会马上又会有另一车堆在原地方,然后,自己又得不停旋啊、旋啊,这一切多么可怕呀!
在第二架旋车上的旋车工柯维听了桑丘的埋怨,也很郁闷地叹了口气,以表同情。他和桑丘一样,也很讨厌这份工作。
有什么办法呢?难道去找工头说:以自己的能力,做这种简单的体力活简直就是大材小用,我希望得到另外一份更好的工作?可以想像得到,工头听到这些话时的轻蔑神情。
要么,干脆就辞职别干了,另外再去找一份工作?可是,这可是他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找到的一份工作啊!他是绝对不能轻易辞职的。
难道就没有别的办法来改变这种讨厌的工作吗?不,肯定不会,办法总归会有的,关键在于你肯不肯动脑筋去思考。当他想到这一点时,他立刻想出一个很聪明的方法,可以使这种单调无味的工作变成一件很有趣味的事——他要把它变成一种游戏。他转过头来对他的同伴说:“让我们来比赛吧,柯维,你在你的旋机上磨钉子,把外面一层粗糙的东西磨下来。然后,我再把它们旋成一定的尺寸。我们比一比,看谁做得快。过一会如果你磨钉子磨烦了,我们再换着做。”
柯维同意了他的建议,于是,他们俩之间的比赛马上就开始了。这样一来,果不其然,工作起来并不像以前那么烦闷啦,而且工作效率还比以前提高了。不久,工头便给了他们调换了一个较好的工作。这位年轻的旋工就是后来鲍尔文火车制造厂的厂长。
桑丘并不是像受酷刑一样去从事他所痛恨的工作,而是把工作变成一种游戏,使自己做起来趣味盎然。
钢铁大王安德鲁·卡耐基曾说过:“如果一个人不能在他的工作中找出点‘罗曼蒂克’来,这不能怪罪于工作本身,而只能归咎于做这项工作的人。”
一个人工作时,如果能以积极乐观的精神,火焰般的热忱,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那么,他就会把工作做得十分出色,而且会觉得乐在其中。
尽力去发掘工作的乐趣,因为工作是人生重要的一部分。我们不能让它成为我们呆板、沉重的负荷,而要使之变得轻松、有趣。
这样的工作就是一种享受,而事实上,享受工作也就是享受生活。
人为什么必须工作呢?大部分人一定回答:工作就是为了赚钱。工作之后有了收入,才能养家糊口。
有一位医生,他在当了十年的执业医生之后,赚了一大笔钱,于45岁宣布退休。全家移民美国,每天从事他最喜爱的两样休闲活动:打高尔夫球和钓鱼。
一年后,出乎意料之外,他又回到原来的地方继续做医生。
朋友们都很奇怪,这位医生诚实地说:“打高尔夫球与钓鱼连续一个月就烦了,没有工作形同坐牢,后来我在美国跟许多移民一样,成了‘三等’人。”
朋友们都好奇地问:“何谓‘三等’呢?”
这位医生苦笑道:“首先是等吃饭,吃完饭之后是等打牌,打完牌之后就是等死了。这样等了一年实在让人受不了,只好回来再开业了。”
这位医生并不想再做“三等人”,于是他选择了享受工作。
很多人把工作看成是一道老师布置的作业题,认为他们完全是在替老板卖力,可说是一种误区。
其实,无论从事任何工作既是为自己,更是为他人——你或你生产的产品所服务的人群。“为人民服务”这句口号虽然看上去很空洞,但它在现实中却有其实实在在的意义,因为,它是把平凡的工作化作一种使命感,这种使命的完成,关系着自己和他人的幸福。
当我们都能在平凡工作中找出使命感时,就能更加热忱地投入工作,通过工作为社会大众服务。这样,我们的人生价值就在工作中显现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