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纯化想像也出真理
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的著名学者,他曾断言:当推动物体的外力停止作用时,原来运动的物体便归于静止。也就是说,物体的运动需要依靠外力来维持。他的这种论断,在两千多年的漫长岁月中,一直被公认为“真理”。
亚里士多德的这一论断的确符合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经验:要使一张桌子动起来,就得用力去推它;要使桌子动得快一些,就得多用点力气推;一旦不推它了,桌子就会停下来。因此许多人都不假思索地同意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在历史上,亚里士多德既是知识渊博的学者,也是人们顶礼膜拜的“圣人”。谁要是敢于挑他的毛病,说他有什么问题错了,立刻就会遭到世人的嘲讽和打击。
著名的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是第一个公开怀疑亚里士多德以上论断的学者。他没有单凭直观经验去体会亚里士多德的论断,而是运用了一种巧妙的思考方法加以研究和分析。
伽利略注意到,一个小球沿着第一个斜面滚下来,再滚上第二个斜面,而这个小球在第二个斜面上所达到的高度,同它在第一个斜面上开始滚下时的高度相差很小。这个差距是由摩擦产生的阻力造成的。斜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这个差距也就越小。
于是伽利略想像:在没有摩擦力(或摩擦产生的阻力为零)的情况下,不管第二个斜面的倾斜度是多少,小球在第二个斜面上总要达到和在第一个斜面上相同的高度。接着,他又进一步想像:假若第二个斜面变成可以无限延伸的水平面,那么小球从第一个斜面上滚下来后,将沿着平面永远运动下去。
通过这种巧妙思考,伽利略悟出了一个全新的结论:一个运动着的物体在不受外力的作用时,将保持原有的运动状态,维持匀速直线运动。他的这一论点打破了纯粹亚里士多德被世人公认了两千多年的观点。后来,英国物理学家牛顿将伽利略的这一结论进一步总结为力学第一定律,即惯性定律。
伽利略所想像的“没有摩擦力(或摩擦产生的阻力为零)”,“把平面无限延伸”等,都是理想化的情况,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存在的。
借助想像,人们可以思考客观世界所没有的或不可能看到的东西。比如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没有大小的“点”、没有粗细的“线”、没有厚薄的“面”,但是这些在人的头脑中却可以想像出来,由此几何学中“点”、“线”、“面”的概念便应运而生了。
这是一种纯粹想像。纯粹想像抛开了思考对象的实际情况,但它不是一种可以不要任何根据的自由想像,它依然要以客观存在的事物为原型。小球、斜面以及小球在斜面上的滚动,这些都是现实生活中所存在的。同时,纯粹想像还必须有一定的科学依据。伽利略早就做过多次关于落体的科学实验,比如“比萨斜塔实验”、“斜面‘延缓’重力实验”等。这些实验为他的上述纯粹想像提供了有力的根据。纯粹想像是主观的思考活动,它的基础和前提是实践,它最终也要通过实践来检验其正确性。
把思考对象置于纯粹状态,是人们在研究和认识事物内在的本质和规律时经常使用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往往要抛开一些因素,突出一些因素。例如,为了弄清一头牛体内血管的分布,在思考时可以把牛的毛、皮、肉、骨骼、内脏等全都舍弃掉,而想像出一头纯粹由血管构成的“牛”。这样“纯粹”以后的牛,虽然不再是一头活生生的、真实的牛,但它却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弄清牛体内血管的分布情况。
在科学世界里,许多取得了重大科学成果的著名科学家都是善于运用创造性思考,善于巧妙地进行纯粹想像的成功者。
爱因斯坦就是其中的一个。爱因斯坦曾想像过:当一个人坐在电梯里,电梯的绳子突然断了,这个人便开始了自由落体运动。这时,如果电梯里的人扔下手表,那么站在地上的人会看到,这只手表也以同样的加速度在下落。可是以电梯里的那个人看来,这只手表对于他来说却是静止不动的,仍然留在他的身边。运用这样的纯粹想像,爱因斯坦从中发现了“等效原理”。
爱因斯坦在创建相对论的过程中设计过一系列的“思想实验”(英国数学家布罗诺夫斯基干脆把“思想实验”称为“想像实验”)。除了“电梯实验”外,爱因斯坦还进行过“火车实验”、“追踪光速实验”等其他的思想实验,它们都是纯粹想像的产物。
17.换位思考,知彼知己
站在对方的角度进行换位思考,就能做到知彼知己,许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在苏联攻打柏林的战役中,有这样一段故事:
苏军朱可夫元帅的坦克部队即将攻到柏林城下,这时后续部队还没有跟上来。这种状况很容易使兵临城下的坦克部队失去必要的后勤保障。朱可夫元帅向自己的部下——坦克集团军司令员卡图科夫说:“如果你是德军的柏林城防司令,那么现在你会怎样对我采取行动呢?”卡图科夫想了想,回答说:“那我就用坦克从北面攻打,切断你的进攻部队。”
卡图科夫站在敌方的位置上,想像出敌方可能会采取的行动,这也正是朱可夫司令的想法。于是,朱可夫命令第一坦克集团军火速向北开进。实际情况果然与他们想像的一样,德军的侧翼部队正在这一带蠢蠢欲动,企图切断苏军的进攻部队。幸好苏军行动及时,歼灭了德军的侧翼部队,最终使攻克柏林的战役取得了胜利。
朱可夫元帅的神机妙算包含了一种重要的思考方法——换位思考。
换位思考是指,设想自己处于某个人的地位上或某件事的环境中,通过揣摸其人的思想感情或其事的具体情景,以谋求获得解决问题的办法。
想像的自由度很大,可以站在自己的地位上想像,也可以设想自己身处他人的境地加以想像。换位思考正是利用了这一特点,以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
换位思考在军事思考中获得成功的战例有很多。在解放战争中,某部队奉命进攻并收复某一高地。部队首长决定,利用夜间将3000余名士兵潜伏在敌人前沿阵地前,以出奇制胜地攻占高地。然而如此庞大的部队,要长时间地潜伏在敌人眼皮底下,绝非易事。稍一疏忽,暴露了目标,就会遭到敌人的袭击。那时将进退两难,后果不堪设想。“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为了使行动万无一失,部队首长周密地思考着潜伏中可能发生的一切问题。假如自己处在敌人的地位上和环境中,情况会怎么样呢?在敌人的眼皮底下,任何异常情况都等于给敌人发出信号,而敌方观察所是最能发现异常情况的地方,如果让观察所“失灵”,我军的行动就不会被发现了。于是部队首长当即下令严格执行潜伏纪律,诸如不准睡觉、说话、走动及提前大小便等。为了保持部队的联络而又不被敌人发觉,潜伏中改用弹指、吹气方式互相联系。同时还指定值班战士以冷枪、冷炮射击,并施放烟幕,以迷惑敌人的观察所,掩护潜伏部队前进。由于一切都从敌人方面设想,部队终于顺利地潜伏了下来。第二天夜幕降临,潜伏部队突然发起攻击,成功地收复了高地。
换位思考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不只局限在军事上。有家药厂规定,本厂人员生病,要先吃本厂的药,以此来增强职工的质量意识,教育职工为病人着想。在近年来市场上假药泛滥的情况下,这种以病人为重的想法和做法实在难能可贵。
在创新思考中,换位思考应用了对立统一的规律。作为矛盾的一方,思考者自觉地将自己置于矛盾的另一方面进行完全想像,矛盾也就容易得到解决。如果忽视了这一点,就会带来这样那样的不利后果。以下几个事例正说明了这一点。
日本生产的汽车曾出口多个国家,但在********却一直打不开销路,而韩国生产的汽车在那里却很畅销。日本制造的汽车质量也不差,那么问题出在哪儿呢?原来,********的交通规则与亚洲许多国家不同,汽车都靠左行驶。韩国汽车商能很快考虑到********驾驶员的实际驾车情况,在制造汽车时及时调换了驾驶台的位置。日本的经销人员却忽视了这一点,生意自然也就落入别家了。
中国是自行车王国,生产了许多名牌车。可是“永久”、“飞鸽”、“凤凰”等名牌自行车在卢旺达也曾滞销过。相反,别的国家的自行车在那里有的却十分抢手。原因何在呢?主要是由于生产者不善于进行换位思考,没有设身处地想像卢旺达人骑车的情形。卢旺达是个多山国家,骑车人经常要用肩扛着自行车爬上陡坡,所以在卢旺达骑车的人都希望自行车轻巧而牢固。一些外国经营者设身处地地想到了这一点,果断地改进了自行车的结构,同时力求用轻型材料做车身。而中国的自行车都是铁制的,沉甸甸的车子搬都不方便,更别说扛了。
我国景德镇的瓷器举世闻名,但瓷茶杯在西欧的销售中与竞争对手相比却处于劣势。原来西欧人的鼻子特别高,用中国生产的瓷茶杯喝茶,鼻子总是碰到茶杯,使用起来不太方便。中国的经销商没有注意到这一点,而另一个国家的经销商却观察到了西欧人用瓷茶杯喝茶的情景。于是他们开动脑筋研制了一种斜口杯,使用这种杯子饮茶喝水,西欧人就再也不必担心鼻子碰到茶杯了。这个小小的改进只是运用了换位思考,其销量就超过了景德镇生产的瓷杯。
无数的事实证明,换位思考的确能产生悟性。
18.无中生有假成真
俄罗斯著名的科幻小说家诺卡切夫具有非凡的想像思考能力。他在直升机、雷达、导弹、坦克、电视机、潜水艇等出现之前,早就想像出了这些东西,并在自己的小说里有所提及。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德国人制造的潜水艇,基本上与诺卡切夫小说中所描写的一模一样。
更令人惊奇的是,一百多年前,他曾在一部科幻小说中预言:美国佛罗里达州将设立一个火箭发射点,在此发射飞往月球的火箭,他还想像出了飞行员在太空船里失重的情景。而一百多年以后,即1961年,美国真的在佛罗里达州发射了第一艘载人太空船。
据说,诺卡切夫一生很少外出。而他那充满智慧的大脑之所以能想像出如此众多的当时并不存在的东西,靠的就是无中生有思考法。
无中生有思考法是指根据所掌握的知识和经验,根据已有的丰富的形象积累,在头脑中构成当前还并不存在、而以后却可能产生的、能体现某种思想或愿望的事物形象。
无中生有启发着人们的聪明才智,许多科学发现和发明都是从大胆的预示、想像开始的。
诺卡切夫的小说《飞向月球》,描写了几个美国冒险家乘坐一颗空心炮弹到月球去探险的故事。书中想像他们没在月球上着陆,而是在离月球二千八百里的地方围绕月球运行。这样的想像,令俄国科学家卡尔斯基大受启迪,据此提出了火箭飞行的科学理论。后来人们把火箭实际运用于太空船,就是在卡尔斯基这一理论的基础上实现的。
在创新活动中,无中生有是非常重要的条件。人在改变客观现实的实践活动中,必须想像自己行动的后果和在实践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种种困难,然后朝着目标,按照想像中的前景和结果一步步实践、操作。
有一个古代的传说故事,讲的是在西周时代,有个名叫堰师的人造出了一种机器人。它的外表酷似真人,而且“能歌善舞”。堰师将它献给了周穆王。有一天,周穆王和妃子们坐在一起观赏机器人跳舞。表演快结束时,机器人还斜着眼睛挑逗起妃子来。周穆王勃然大怒,堰师连忙解释道:“这是机器人啊!”
说罢,拆开机器人让大王细看。周穆王看后转怒为惊,赞叹不已。堰师造机器人的事只不过是几千年前《列子·汤问》里记载的传说,不一定确有其事,但从中所显现出的中国古人丰富的想像力却着实令人叹服。
现在,堰师所向往的“机器人”已经变成现实。1958年,美国研制成了能模拟人手部分功能的机器人,即第一代机器人。
目前国内外研制出的机器人已具有许多人工智能。模样也逐步与人类的形象接近。科学家们正积极研制更高级的机器人。过不了多少年,能够代替人类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机器人就会广泛地应用于社会生产和人们的生活中。
1923年1月,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小说世界》杂志里,刊登了一篇题为《10年后的中国》的小说。小说描写主人翁曾受尽洋人的欺辱,有一天,他看到外国有人发明了“双倍X光”,决心研制一种超过洋人的新“X光”。五年后,他终于研究出W光,比“双倍X光”还厉害三四倍。又经3年的努力,他发明了“Z光”,能抵上12倍的“X光”。为了改进发光器,他上书当时的政府请求拨款,结果自然不能如愿。后来,全国国民纷纷捐款,帮助他研制出了极轻便的“Z光”发射器。这种发射器在反击外国侵略者的战斗中曾立下了大功。
从小说的内容看,作者所想像的“Z光”发射器,与现代激光武器非常相似。激光技术是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小型激光武器现在还正在研究和发展之中。小说作者在20年代就能这么生动地作出这样的想像,实在令人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