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10月25日,联合国通过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大会及其一切机构的合法权利的决议。中国政府决定派代表团出席第26届联合国大会。代表团赴纽约之前,毛泽东接见了代表团领导成员,对中国政府在联合国大会上的第一篇发言提出了明确要求。其间一位成员在他的回忆录中是这样记述的:
主席说,总而言之,要旗帜鲜明,“高屋建瓴”,“势如破竹”。“势如破竹”是晋主司马炎的“三军总司令”杜预讲的,此人号称“左传癖”。他带兵占领武昌,准备进攻东吴的首都建业。一个“二杆子”参谋向他建议,现在长江涨水,等明年再打。杜预说:“今兵威大振,如破竹之势,数节之后,皆迎刃而解,无复有着手处也。”果然一举成功,“三分天下归一统”。
做文章就要“势如破竹”,才能说服人。
主席说,曹操是大军事家。诸葛亮在《后出师表》里称赞他:“曹操智计,殊绝于人,其用兵也,仿佛孙吴”,同时也批评他打过败仗。怎么批评的?请“参座”讲讲。
叶帅背诵如流:“困于南阳,险于乌巢,逼于黎阳,几败北山,殆死潼关。”
主席说,“几败北山”,说的是夏侯渊在军中战死以后,曹操争夺汉中的事。《后出师表》三处提到夏侯渊,另外两处是“夏侯败亡”,“夏侯受首”。夏侯渊是曹操的一员大将,曹操封他为征西将军,担任汉中的“警备司令”。刘备攻打汉中,夏侯渊把魏国部队部署在定军山,命令张癭守住东围。刘备“引蛇出洞”,先打张,夏侯渊把军队分成一半亲自援助张,被黄忠砍了头。有一出京剧叫《定军山》,是谭鑫培、谭富英的拿手戏。你们看看《魏书》的夏侯渊传,当初夏侯渊打了几次胜仗,曹操提醒他:“为将当有怯弱时,不可恃勇也。将当以勇为本,行之以智计;但知任勇,一匹夫耳。”“当有怯弱时”,就是要想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有打败仗的可能。夏侯渊把曹操的告诫不当一回事,结果全军覆没。你们去联合国,困难很多,要“以勇为本”,更要注意“为将当有怯弱时”。代表团团长就是将,不要被胜利冲昏头脑。送你们两句话,一句是我的“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一句是田家英帮我写的“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毛泽东运用大量历史典故来告诫代表团成员,要认真吸取历史上的经验教训,有勇有谋,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圆满完成任务。这一点给代表团成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另外,毛泽东还用“柴桑口诸葛亮吊丧,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的典故,告诫代表团成员:“美国可是一个复杂的地方啊!要好好研究联合国,尽快熟悉,我们等了多年,现在进去了,可了不得啊。”
3.巧用名言
古今中外无数名人,不仅为人类的文明发达、繁荣进步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而且也为后人留下了广博的精神财富。他们创造的许多名言名句,富有哲理,耐人寻味,发人深省,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激励着后人奋发向上。
我国优秀的古典文学作品,艺术品位很高。从先秦文学到唐诗宋词,词藻繁富精丽,读后不仅能提高文学素养,也是一种高层次的精神享受,能陶冶人的性情。其中不乏大量脍炙人口的名言警句,成为至理名言。在讲话中适当引用,可大大增强讲话的感染力。
毛泽东同志非常喜欢古典文学作品,擅长从中汲取营养,并注意把其精华融会贯通于自己的品德修养和讲话艺术中,形成了独具魅力的领导风格,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他引用鲁迅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来教育一切共产党员、一切革命家、一切文艺工作者,都应该以鲁迅为榜样,对于无论什么凶恶的敌人绝不屈服;甘愿做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他引用孟子的话“心之官则思”,来说明脑筋这个机器的作用是专门思想的,教育我们的干部学会思索,学会分析事物的方法,养成分析的习惯,凡事应该用脑筋好好想一想。
他引用《林冲夜奔》唱词里说的“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来批评某些领导干部为评级而闹情绪,说他们是“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评级时”。
他引用司马迁《报任安书》中“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的名言,来说明“为人民利益而死,比泰山还重”的道理。
江泽民总书记虽然是学工科的,但他非常爱好文学艺术,有着深厚的文学功底,在讲话中经常引用古典诗词。1993年4月14日,他到海南大学视察工作,来到阅览室,面对众多的同学们说:“我听你们尹校长(尹双增)讲,苏东坡在海南几年,对海南的文化教育影响很大,你们学校还塑了他的像。你们有谁能背诵他最有名的词?”其中有一位学生背诵起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到后来,这位学生背不下去了。江总书记便接着背诵:“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江总书记兴致勃勃,接着又和大家同背苏东坡的《赤壁怀古》。最后,他说:“苏东坡还有首很不错的诗叫作《悼亡妇》,你们会背吗?这诗知道的人不多了。”于是,他又动情地开始背诵了:“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学生们静静地听着,大家都流露出敬佩的神情,谁也没有料到总书记有如此深厚的文学修养。一番亲切交谈过后,同学们面前的总书记,已不仅仅是党和国家领导人,也是一位富有学识、亲切、可敬的老师和长者,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富有哲理性的话语人人都喜欢,因为它凝练、深刻、上口,给人以美感,令人回味,发人深省。一个人讲话是否具有哲理性,能反映其思想是否深刻和成熟。诗词名句具有深刻的哲理和特定的含义,其正确性是被无数事实证明和后人所公认的,在讲话中适当引用诗词名句,能增强讲话的哲理性。
三、幽默:爽心如意笑谈中
幽默是一种口才,也是一种机智,更是一种胸怀。生活中,每个人都有可能陷入各种各样的人生境况中,领导者也不例外。而幽默就像缕缕春风,能“吹”
开尘世间的张张笑脸。很多伟人都是借助幽默的力量“吹”开了与他们打交道的每一个人的心灵。
不论是平时为人处世,还是涉足各种社会斗争;不论是面对生活的尴尬和困窘,还是面对各种斗争的磨砺和挑战,幽默都能使你赢得世人的钦服和景慕。它能表现你的坦荡的胸怀,也能表现你的敏锐和机智,还可以把生活的难堪和斗争的困窘化解成人生的洒脱与大度。这就是幽默的语言所产生的巨大作用。当今时代,作为领导者,讲话时能否适时地、恰到好处地运用一些幽默,宛然被看成是一种“水平”。
1.借景激励法
即借当时谈话的背景恰当地表达心绪及意图。
有一次,德国铁血首相俾斯麦和朋友一起去打猎,他的朋友不小心陷入流沙中。听到求救的声音,俾斯麦赶紧跑过来,可是他不仅不救他,反而还说:“虽然我很想救你,可是那样我也会被拖入流水中,所以不能救你,但我不忍心看你这样挣扎,最好的方法是让你死得痛快些。”
俾斯麦说完便举起猎枪,而他的朋友因为不想遭到枪杀就拼命挣扎,结果终于爬出流沙——其实,这正是俾斯麦的初衷。
俾斯麦是真正懂得幽默妙用的人!
在那些迷茫、梦想的时候,恰当的幽默总能给人以诗意的关照、抚慰,从而发散出人性的温热,阻止那些情致和意志的滑坡。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的一次主攻期间,在莱茵河散步的艾森豪威尔碰到一个神情沮丧的士兵。
“你的感觉怎样,孩子。”他问道。
年轻的士兵回答:“将军,我特别紧张。”
“哦,”艾森豪威尔说,“那我们可是‘一对’了,我也‘特别紧张’。或许一起散散步,对你我都好。”
这里没有激昂的训示,然而却何等温暖,何等鼓舞人心。
2.对比错落法
通过对比揭示事物的不一致性产生幽默感,就是所联想到的实际事物与某一概念之间缺乏一致性而导致的现象,笑恰恰是这种鲜明对比的表现。古罗马政治家西赛罗就常用对比法讲话,例如:“这个人什么都不缺,除了财富和美德。”
不时听人批评极少数干部:“这个人除了工作不行,其他什么都行;除了面子不要,其他什么都要。”以上的缺与不缺、行与不行、要与不要,形成对比,于错落中见幽默。
3.借题发挥法
借题发挥法指借助别人的话题略加发挥以表达自己的某种思想、观点。美国总统林肯讲话以幽默见长。一次,他正擦靴子,一位外国外交官看见了,惊讶地问:“总统先生,您常擦自己的靴子吗?”林肯答道:“是的,请问您是擦谁的靴子呢?”林肯是一位民主意识比较强的人,在他看来,自己虽为总统,擦擦皮鞋未尝不可,因此对外交官的诘问,既不解释,也不辩驳,而是借题发挥,巧堵言路,令人叫绝。
南唐时期,税收繁重,民不聊生。时逢京都大旱,烈祖对群臣说:“外地都下了雨,为什么京城不下?”一大臣回答说:“因为雨怕抽税,所以不敢入京城。”烈祖听了大笑,决定减轻税收。
4.寓庄于谐法
前美国总统里根就任总统后第一次访问加拿大期间,他向群众发表演说,正在这时,许多参加反美示威的人不时地打断这位总统的话语。陪同他的加拿大总理埃尔·特鲁多显得很尴尬,里根却面带笑容地对他说:“这种事情在美国时有发生,我想这些人一定是特意从美国来到贵国的,他们使人有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里根幽默、风趣的言谈,使紧皱眉头的特鲁多顿时眉开眼笑了。
5.含蓄表达法
有些让人感到棘手的问题,明言会使对方难堪,不说会影响自己的尊严。讲话时需要采取含而不露、耐人寻味的语言表达方式。
1972年2月21日,尼克松访华,掀开了中美关系史上崭新的一页。
尼克松下榻在钓鱼台国宾馆,尼克松与基辛格及白宫来的工作人员被安排在18号楼,而国务卿罗杰斯等人住在不远的6号楼,基辛格从前两次来访时在这幢楼住过。尼克松从住处的安排就觉察出周恩来十分熟悉美国国情,知道美国行政机构内部的所谓“三权分立,权力制衡”。
到达宾馆后,大家在会客厅的摆成大圆圈的沙发上落座,周恩来总理和美国客人一一打过招呼,寒暄中不时开几次小小的玩笑,以活跃气氛。
鉴于当时的中美关系,很多问题的表达都让人感到棘手,如何才能既维护自己的尊严又不令对方过于难堪成了外交活动的理想境界。在谈判时,采用含蓄的方式既能表达自己的意思,令对方思而得之,又能使谈判能够顺利进行,显得尤为重要。周恩来的外交风采就鲜明地体现在对含蓄方式的运用上。
晚上,在欢迎尼克松总统一行的酒会上,周恩来说:“由于大家都知道的原因,两国人民之间的来往中断了20多年……”
这一“大家都知道的原因”真是绝妙,它既使在坐的人们知道造成这一事实的原因是美国对新中国侵略和干涉的结果,又不伤美国人的面子。听到这一“原因”,在场的美国人和中国人都不由得相对一笑——大家心照不宣。
四、机变:随机应变信如神
机变,是机智应变的水平。
生活中常常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当遇到这些事情的时候,能否及时地处理好,这就要看一个人的机变水平。机变的方式很多,下面举出几类,以望收到“触类旁通”之效。
1.巧辩
巧辩是不直接用自己的话与对方争辩,而是借用对方的言论或他人的言论来作答,从而改变对方,达到自己的目的。
昭公十八年(公元前524年),郑国发生火灾。
为了防备敌人和歹徒趁机作乱,趁火打劫,子产就分发武器加强戒备。
没想到,这一来邻国晋国驻守边境的官吏竟指责说:“郑国有了火灾,晋国的国君、大夫都不敢安居,占卜占筮,奔走四方,遍祭名山大川,不敢爱惜牲畜玉帛,郑国有了火灾,是寡君的忧虑。可是,执事您却大发武器登上城楼,究竟打算拿谁治罪?边境上的人都为此害怕,不敢不向您报告。”
子产听后回答说:“正像您说的那样,敝邑的火灾是君王的忧虑。敝邑的政事不正常,上天已降下火灾。我们更害怕邪恶的人乘机打敝邑的主意,再次对敝邑不利,更加重君王的忧虑。如果将来有幸不被灭掉,那还可以解释;如果将来不幸被灭亡了,那么,君王即使为敝邑忧虑也来不及了。郑国如果遭到别国的攻击,只有希望取胜或投奔晋国。现在我们已经臣服了晋国,岂敢有三心二意?”
郑国的举措,纯属内政,别国原本无可非议。可是当时晋强郑弱,得罪不起。所以,子产在回答时充分注意避免激化矛盾;而且为了巩固双方的“和平共处”,他巧妙地把颁发武器以防备“乘机打敝邑主意之人”的正当理由与对方的话挂上钩。经过解释,不但字字在理,而且处处为对方所言的君王忧虑着想,实属滴水不漏,无懈可击;再在结语时进一步说明郑国对晋国的依赖关系和忠心不二,从而有效地打消了对方的疑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