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充满遗憾的人生
“我搞砸了。”说这句话的人是沃尔玛的创始人山姆·沃顿(Sam Walton),1982—1988年的美国首富。在临终的病榻上,他发出了这句感叹,因为他意识到自己对儿孙辈一点都不了解,妻子也只是出于责任才留在自己身边。这一辈子,他一心只想着追求事业的成功,做是做到了,可最后才明白自己付出了多大的代价。山姆忽略了人生中另外一些重要的东西,他没能拿出时间来跟家人建立亲密的关系,并把它维系下去。悲哀的是,这不是特例,世上还有无数类似的人,他们的事业没有山姆这么成功,可到最后也用同样苦涩的感慨总结了自己的一生。
我们或许会认为,位高权重的人更容易跌入这个陷阱,因为他们背负着巨大的责任,让他们分心的事情也特别多。但事实是,山姆的例子在各行各业、不同职位的人们的身上重复上演着,从创业者到白领到公务员,从CEO到普通员工,都有类似的困境。家庭破裂了,友情岌岌可危,健康也亮起红灯,这样的人生迟早将充满遗憾。若是有人问起,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绝大多数人都会飞快地回答——家庭、朋友和健康。那么,导致感情破裂、引发健康问题的罪魁祸首是什么呢?没错,你猜对了,是工作。
在日本,太多的人死于过度工作,以至于他们对此有个专门的称呼——Karoshi,也就是过劳死。尽管过劳死属于极端情况,但过度工作的问题已经对我们人生的方方面面都造成了深远的影响。毕竟,咱们绝大多数人活着不是为了避免最糟糕的灾难,而是想积极找出最好的方法,追求圆满而精彩的人生——摘得成功的果实,同时也能有时间和精力来享受它的甘美滋味。
成为事业成功的创业家或商业巨子,同时还能拥有平衡的生活,这难度也太大了吧。每一个初创的企业都是小小的奇迹,就像火箭升空一样,需要极其强大的能量才能助推它离开地面。把亲手创办的企业做大做强,让它声名远播,而且能持续地发展下去,这也需要无数的心血。面对这么巨大的挑战,既要有时间和精力取得事业上的成功,同时还能拥有幸福、完满和平衡的生活,把这辈子过得了无遗憾,真有这个可能吗?
答案是肯定的。我们会告诉你怎么做。
两全其美
从创业第一线,我们带回了振奋人心的消息:如今,鱼与熊掌可以兼得了。你既能把朋友和家人摆在第一位,同时还能白手起家、成功创业、收获财富。你再也不必下班回到家后发现孩子已经睡着,当朋友约你周五晚上喝喝啤酒或是周末去踢球时,你也用不着推辞了。每年拿出6~8周的时间去旅行,或是做一些工作之外、能为自己“充电”并拓宽视野的事情,已经不只是可行而已,它们越来越像是先决条件——如果你想获得可持续的最佳效率,就一定要这么做。
随着我们对人的身体、思维和行为动机的运作机制了解得越来越深,加之当今时代的挑战也需要全新的技能才能应对,有一件事变得越来越清楚——拼死拼活地工作,不再是唯一的办法。既能取得事业成功,同时还能生活得幸福快乐,如今两者终于可以兼得了。我们称之为“两全其美”,从此事业与人生不再是竞争关系,这也意味着,“想要成功就必须作出牺牲”这一最古老的信念正在过时。
可是,幸福生活跟商业书籍有什么关系?比起满腔愤懑的人来,幸福快乐的人对待别人的态度更友善,对世界也更有益。幸福的人精力更充沛,更容易帮助他人。每个人终究都要离开这个世界,“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对谁都适用。因此,唯一符合逻辑的结论就是,我们要为自己的幸福快乐负起责任来,在这一辈子里尽力收获更多的幸福时刻。
一个人过得是否幸福,很大程度上要取决于基因、教养、对终身伴侣的选择,以及跟亲近的人的关系。但是,几乎在所有研究中,工作都被认为是影响幸福的前五大决定因素之一。工作内容是什么,跟谁一起工作,这些问题都很重要。工作时长也是,如果我们一年365天,每天都工作16个小时,这很难谈得上长远幸福吧。
反过来说,如果有人勒令我们一个小时的工作都不准做,我们的幸福感也会大打折扣。
对绝大多数人来说,“幸福区间”是每周工作30~60小时。一般说来,这个区间的最低点意味着我们还有不少其他事情要做,或是手头上的事情不需要我们全情投入。在最高点,我们做的是自己的事业,搭档也让我们浑身充满干劲,而且没有其他事分心。
最大的悲哀就是为了追求成功,迫使自己超量工作,打破了幸福区间的最高值。尽管意图是好的,结果却十分讽刺——最佳工作效率遭到破坏,损失变成了双倍。本该拥有的幸福感降低了,本该取得的成就也打了折扣。商界里有很多人把每周的工作量主动削减了10~20个小时,结果他们变得更开心、更成功。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或许你也能成为其中的一员。
收益递减定律
咱们来看个例子。上学的时候,大部分人都学过“边际收益递减”这个概念吧。它的核心就是,从最初的付出中我们得到了大量价值,但随后,同样的付出得到的回报却越来越少,到了某一个点上,回报变成了零或负数。
我们一直在凭直觉运用这个法则。比如说浇花,第一杯水非常有用,可我们不知道它是否需要第二杯,等到浇完第三杯,花给淹死了。如果你曾经拜托别人在你出门旅行期间帮忙浇花,你多半会这样说:“水够了就行,别浇太多啊。”
19世纪初期,英国经济学家、政治家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提出了边际收益递减定律,随后它成了最重要的数学定律之一。如今我们知道,这条定律也适用于生活中方方面面。
工业生产人员运用这条定律已有一百多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广告业也成了它的忠实拥趸。前一千份广告效果很好,接下来的一千份表现平平,最后一千份压根就不值得做。
运动员和教练也懂得这个道理。在2007年9月30日的柏林马拉松大赛上,埃塞俄比亚长跑运动员黑·格布雷希拉希耶创造了2小时4分26秒的世界纪录。在比赛前的那些年月里,他可不是没日没夜地训练的,相反,他找到了最佳的训练强度,打败了训练时间比他长得多的竞争对手。
你的最佳效率是多少?
在学习、工作、创业等生涯中,绝大多数人都曾经尝过把精力用到极限的滋味。我们工作得太卖力,以至于一点效率都没了。洞察力消失了,力气和干劲也没有了,要休息好些天、甚至好几个星期才能缓过劲儿来。美国营销大师赛斯·高汀(Seth Godin)就曾写道,早年的时候,有一次他为了赶上交活的期限,在办公室里待了一个月,一直连轴转。工作的成果还算不错,可他把自己逼得太紧,结果元气大伤,一直病了半年。这纯粹是因为他工作得太卖力,在收益递减的道路上走得太远。单从一个月看,他的收益还不错,可要从七个月来看,平均效率就低得惊人。所以,你的最佳效率是多少?如果只考虑完成的工作量,你觉得自己每周应该在办公室里待多少小时?30小时?70小时?100小时?
大家可能会想,这要看工作性质是什么,一点没错。如果我们做的是比较机械的工作,不太需要动脑子、发挥创意或是跟别人合作,那咱们的工作时间越长,干完的活儿就会越多。但航空管制员或心脏科医生就不是这样了。一个行为需要人聚精会神的程度越低,它能持续的时间就越长。谁都不想让航空管制员每周在指挥屏幕前一坐就是100小时吧。
有些工种跟最佳效率关系不大,有些却大有关联。
身为创业者和领导者,我们对事业充满激情。我们有梦想,也有勇气去追梦,我们浑身上下充满了干劲。可是,我们的工作性质跟“按部就班”相差十万八千里。我们更像是航空管制员,要想漂漂亮亮地完成工作,就必须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作出重大选择,还得会跟别人合作。
然而,还是有不少人相信,要是每周工作70小时,那肯定比每周工作50小时成就更大。不少工种的确是这样的,比如操作每小时焊接10个零件或是半小时装满5箱茶包的机器。但要说起创业者要做的事,咱们就得换个新逻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