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他快退休了,有一天逛百货公司,看到一套很喜欢的西装,想买;但一看标价,哇!要1760元。想想:唉,反正家里还有两套西装,算了,退休后何必还要穿那么漂亮。继续逛下去,又看到一件纯羊毛背心很中意,但是,售价要430元。他随即念头一转:冬天还能冷几天?两个月很快就过去了,何必浪费呢?
人生有几个十年?这个人在等待中度过了一生,平平庸庸。他并不是没想过要改变现状,只是由于当时的压力、困境而放弃了,一生便注定无所作为。
许多眼高手低的年轻人一心期许未来能功成名就、当大老板,甚至轰轰烈烈创出一番丰功伟绩来。
史蒂芬·坎内尔是当今美国电视行业的知名人士,在圈内非常受人看好。这个知名人士在小学时却是个被同学和老师看不起的学生。
在小学时,当他的同学早已开始学习更高级的课程时,他还在费力地学习阅读。老师也为难他,经常给他的分数是不及格。可怕的是,坎内尔上四年级时,被学校开除了,就是因为学习太差。后来坎内尔进了一所著名的私立中学,但状况并未好转,十年级时又被学校开除了,直到进了另一所学校重修十年级课程,他才以全班倒数第一的成绩毕了业。
虽然经历了多年让人沮丧的经历,坎内尔一直没有发现真正的原因在哪儿,直到35岁时,他才发现自己患有阅读障碍症——一种与智力无关的学习低能。
人们也许会认为坎内尔没有什么前途,但他擅长田径运动和打橄榄球;父亲支持他,父亲年轻时,也曾经有过同样的学习经历,后来才知道他与儿子患有同样的病症;另外无论坎内尔的学习成绩有多坏,但他的想象力非常丰富。
多么丰富的想象力啊!当同学们埋头苦读准备升学和获奖时,坎内尔却常常望着窗外做白日梦。他常常编出许多故事给其他孩子们取乐,所以爸爸叫他“说故事的人”。坎内尔的阅读非常慢,记忆力也极差,但是他的想象丰富而又有影响力。
1996年,一份橄榄球运动奖学金使他进入俄勒冈大学;但后来由于成绩太差失去了奖学金。大学时,坎内尔遇到一位鼓舞人心又有创造性的写作教授——拉尔夫·索尔兹伯里,向他传授怎样将想象记录成文字的技巧,有了那次经历,坎内尔决定成为专业作家。这对一个语文课不及格的人来说,好像是个可笑的选择,但坎内尔说:“我是班上最笨的孩子,但我常常写些东西自娱自乐,这使我的写作提高了许多,因为这样减轻了很大的压力。”
大学毕业后,坎内尔很不情愿地到一个家庭装修公司工作,可是他对这种工作没有一点兴趣。晚上回家后,他就坐在打字机前写故事。不久,坎内尔每晚花至少四个小时写下用自己生动想象编撰的短篇故事、电视和电影短剧,或者其他东西。
“内心深处,”他说,“我知道我并不是聪明的人,但我的态度始终如一,有谁在乎呢?现在我再也不想这些事情了。”坎内尔已经确定了他所喜爱的职业,正所谓激情所在,顾虑全无。
一位议论家看了他早期的作品后惊呼“非常出色……一个极有前途的天才”。
史蒂芬·J·坎内尔不仅超越了阅读障碍症的羁绊,而且把这一切当作自己的优势。他作品中许多有吸引力的人物形象,都是像他自己一样的“被别人冷落的人”,或是不遵从一般社会习俗的人。他觉得早期令他失望的人生经历,帮他形成了颇有价值的开朗性格,这是他“推进”事业的动力。总之,年轻时他用来作为慰藉品的想象和幻想,成为一名电视编剧和小说家获取众多灵感的温床。
专家点评的确,成功并没有时间的限制,只要心中想了,并付诸行动,找寻自己的位置,制定出可行的目标,突破阻力,定会成功。
失败次数与成功机会之比例
名人导语破茧而出的蝴蝶总是那样光彩照人,而自缚的耐性、蜕变的创痛、茧内的黑暗却鲜为人知。
一个人再伟大,能力再强,没有发展机会,也不可能获得成功。
有人曾经问爱迪生:“你失败了1200次吗?”爱迪生回答:“不,我成功了1200次,因为在这1200次中,我发现了1200种材料不能用来发光。”
1200和1两个数字对比是个什么概念?
就科学史而言,其实是一部失败史。当我们把科学作为动态过程去考察的时候,就会发现,其中不仅有丰富多彩的辉煌成果,而且包含着难以计数的失败和挫折。这后一部分,是更深刻、更富于启发性的,同样也是丰富多彩的。华罗庚教授在谈到科学史时指出:“不要认为科学研究是一帆风顺的,一搞就成功。一切发明创造都是经过许多失败的经历而后成功的。”科学史是这样,对于从事科学活动的人来说,也是这样,法拉第曾说:“就是最成功的科学家,在他每10个希望和初步结论中,能实现的也不到1个。”英国威廉·汤姆生,一生发表了600多篇学术论文,获70种发明品的专利,得到250多所学校和团体的荣誉头衔,他回顾50年的奋斗历程时,竟用“失败”二字来代表自己一生的事业。这既是汤姆生的自知和伟大,也是对他个人事业史最发人深省的总结。我们常常看到,有的人不是在克服困难过程中掉队的,而是在失败面前吓跑的。如果我们能够像华罗庚、法拉第、汤姆生那样,充分理解失败对于科学事业的意义,那么,我们就会有应付各种最坏可能的思想准备。在从事任何事业的时候,特别是那些开创性事业的时候,有没有这种思想准备是大不一样的。
所以说,不管是谁,如果想获得事业的成功,就要准备经受失败,不怕失败。人既要敢做成功的英雄,也要准备做不怕失败的英雄,而且只有做后者的准备,才有成为前者的可能。不怕失败,这是一种可敬的英雄性格。鲁迅曾经说过这样一段意味深长的话:“我每看运动会时,常常这样想:优胜者固然可敬,但那些虽然落后而仍然跑至终点的竞技者,和见了这样的竞技者而肃然不笑的看客,乃正是中国将来的脊梁。”在人生这个大运动场上,那些不甘落后、不怕失败,始终向着既定目标迈进的“竞技者”,确实是最令人尊敬的,也是最有希望获得成功的。法国著名生物学家巴斯德说:“字典里最重要的三个词,就是意志、工作、等待。我将在这三块基石上建立成功的金字塔。”朋友,在你心中有这样三块“石头”吗?
除了科学发展史,整个社会历史的发展总是长江后浪推前浪的,既然这样,必然有失败者,不管失败的人是曾经成功的人还是失败的人。
兵书云:“胜败乃兵家常事。”纵观数千年中外军事史,很难找出一位名副其实的“常胜将军”。所谓“百战百胜”,只不过是一句带有夸张色彩的形容词而已。换言之,纵观数千年中外人才史,亦难找出一位名副其实的常胜之才。
在1980年,体育界爆出两条轰动一时的新闻:一是号称“拳王”的阿里败北,二是号称“棋王”的胡荣华输于新手。
穆罕默德·阿里在1960年夺得世界轻量级拳击冠军的宝座,一举成名。当时,他只有18岁。以后,他又夺得世界重量级拳击冠军,成为誉满全球的“拳王”。正因为这样,1980年年底,他失去“拳王”桂冠,震惊了拳坛。
同样,胡荣华雄踞中国棋坛霸主地位达20年,曾10次蝉联中国象棋全国冠军。各地选手都十分注意研究胡荣华的棋路,甚至把胡荣华历年来与各地选手对局棋谱编印成专集。这样,胡荣华成为“众矢之的”。然而,1980年在四川东山举行的全国象棋比赛中,胡荣华惨败,落在甲组第十名!紧接着,胡荣华在《新体育》、《羊城晚报》举办的全国冠军象棋赛中,又遭败绩。
对于阿里和胡荣华之败,有人叹息,有人摇头,有人甚至说他们从此“完蛋”!实际上,阿里和胡荣华虽然失利,但是他们仍不失为体坛和棋坛上的一代雄才。“智者千虑,必有一失”。胜与负一样,都是正常的。
由成功走向失败,本身就是残酷的,但一旦你摆正心态,去看待成功与失败,对你来说成败之间的转化也就很自然了,正所谓“顺不足喜,逆不足忧”。要真正成才,每个人都要经历成功与失败的严峻考验,做到“胜不骄,败不馁”。日本围棋名将吴清源的经验,值得我们好好借鉴一下。
吴清源曾称雄于日本棋坛,屡次登上冠军宝座,有一次竟输于新手坂田。吴清源仔细检查了失利的原因,发现自己参战时老是为了“保”名声,处于“应战”的地位。后来,他以一个普通棋手的姿态出现,向坂田“挑战”,结果反败为胜。任何一个成才者,都应当像吴清源那样,永远是一个进取者,不做一个保守者。
有趣的是,另一次,一位新手与吴清源对奕,新手战战兢兢,心里很害怕。
吴清源给新手讲了一个故事:在一座山庙里,住着老和尚和小和尚。老和尚叫小和尚到山下买油,小和尚端着油碗上山时,心情很紧张,双眼盯着油碗。到了山顶,油都撒光了。老和尚笑了,叫小和尚走路时不必去想油,平常怎么走,就怎么走。小和尚照办了,结果来到庙里,碗里的油仍满满的。
新手听了故事,懂得了其中的含义,心胸坦然,与吴清源开战,竟胜了这位棋坛宿将。
要想成为胜利者,必须学习如何在困厄中向前迈进。在困难或危机来临时,你如果下定决心渡过难关,一定会找到解决问题的新途径。
提起史玉柱,恐怕无人不晓,有人曾经在小范围内作过一次问卷调查:在计算机领域中,你最佩服的人有哪几个人?“答案是比尔·盖茨列第一,史玉柱列第二。让我们看看史玉柱的发家史:
史玉柱,1962年11月生,安徽怀远人。
1980年,他以优异成绩考入浙江大学数学系。毕业后进入安徽省统计局当数据分析员,因成绩优异,被送入深圳大学软科学管理系进修研究生,曾深入研究过西方经济理论。
1989年,辞职下海,在深圳研究M-6401桌面中文电脑软件,获得成功。借钱在《计算机世界》上刊登广告,4个月后,销售额突破100万元。1990年,研制M-6402系统又获成功。
1991年,史玉柱与人合资成立巨人新技术公司,并开发出标志着中国桌面印刷系统最高水准的M-6403汉卡。
1992年,巨人公司迁往珠海,改名为珠海巨人高科技集团公司,注册资金1.19亿元。
1993年起,巨人集团在电脑、生物工程、金融、房地产等行业开始多元化发展。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视察和访问该集团,并给予高度评价和鼓励。
史玉柱从1989年下海,一年一个变化,第一年成为百万富翁,第二年成为千万富翁,第三年成为亿万富翁。1994年被评为”中国十大改革风云人物“。有人惊叹史玉柱的发迹简直就是个谜。
然而,史玉柱却在经营巨人大厦时因考虑不周而栽了个大跟头。
1993年,中国电脑业步入低谷,史玉柱发家的本行受创。当时正值房地产热,史玉柱决定抓房地产,培养巨人集团新的经济增长点。他决心盖一幢18层的巨人大厦。应当说,这一招并没有走错,这一想法是符合当时市场发展趋势的。
过失发生在建造巨人大厦的运作过程中。史玉柱由于考虑欠周密,缺乏对方方面面实际的正确分析,一步一步把自己引入困境。巨人大厦一下子使史玉柱陷入山穷水尽的地步。
我们只看到了史玉柱平步青云的一面,的确,史玉柱几年中就暴富了,速度快得惊人,但我们是否看到了史玉柱创业过程中的艰难和挫折,或者失败?不幸的是,我们看待自己总是看到不如意的时候,看到遭受挫折的时候,因而总是唉声叹气;而当我们看待别人的时候,却总是看到别人成功的时候,看到别人平步青云的时候,因而总是羡慕不已。的确,显赫的地位、宽敞的房子、豪华的轿车总是让我们心存羡慕,甚至是嫉妒;然而,我们更应该看到地位、房子、轿车后面的汗水和艰辛。
专家点评成功者也有失败的时候,失败者也有成功的时候,每个人都必须经历成功与失败的严峻考验,任何人都是成功与失败的结合体。法国一位大思想家曾经说过:“失败的次数越多,成功的机会也越多,成功往往是最后一分钟来访的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