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自己爬上台阶
未来的路需要孩子自己走下去,即使遇到台阶也要让孩子自己爬上去。这样做,不仅是对孩子能力的肯定,同时也给孩子一个锻炼的机会。
人生之中有无数的台阶待于攀爬,诸如生活、工作、学习等等,如何让孩子去面对这些人生阶梯,是一个值得广大家长深思的问题。毋庸置疑,一味牵着孩子的手不放,孩子只会将父母当作拐棍,产生依赖的心理,永远也无法“长大”;抱着孩子上台阶,就等于剥夺了孩子锻炼的机会,孩子不去体验困难与艰辛,身心无法得到磨练,又怎能在社会上找到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
一位年轻的妈妈,抱着刚满周岁的孩子前去公园散步。从公园大门到园内,需要走过十几个台阶。小男孩看到台阶以后,蠕动着身体,想要挣脱妈妈的怀抱,自己爬上去。对于孩子的举动,妈妈并没有阻止,她将孩子轻轻地放在台阶上,满含爱意地看着小男孩向上攀爬。
男孩用胖胖的小手扒住台阶,小腿一次次地抬起,又一次次的落回原地。显然,他的力气还不够,爬台阶对他来说,应该算得上是一项“重体力活”了。经过几次试验以后,小男孩感到有些气馁,他无奈地回头望向妈妈,却发现妈妈并没有抱他上去的意思。于是,他转过头来继续尝试,终于,小男孩爬上了两层台阶,这时,他已然累的气喘吁吁。他发现,要靠自己爬上台阶顶端似乎不太现实,于是,他再次回头向妈妈看去,可是妈妈依然没有抱他的意思,只是充满慈爱和鼓励的对着他微笑。小男孩向上望了望,终于放弃了要妈妈帮忙的想法。
小男孩手脚并用,努力地向上爬去,一层、两层……他的屁股高高翘起,小脸涨得通红,手上、娃娃装上沾满了灰土,但他最终还是爬上去了。这时,那位年轻妈妈才走上前去,为儿子拍净身上的尘土,并在他通红的小脸上满含爱意的亲了一口。
这个小男孩不是别人,他就是领导“废奴运动”的美国第16任总统——亚伯拉罕·林肯,他的母亲便是南希·汉克斯。
林肯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家境极度贫寒,家里没有余钱供林肯上学,他所接受的正规教育,前前后后加在一起尚不足一年时间,是母亲南希以独特的方式教育了林肯,赋予了他一颗坚定、勇敢的心。遗憾的是,这位伟大的母亲在林肯九岁那年便因病与世长辞了。
母亲的离世并没有击垮林肯,母亲的教导早已在林肯的心中扎下了根。他热爱知识、勇于探索、不畏艰难,买不起纸笔,他就用木炭、小木棍练字;他奋发图强,利用一切时间去学习、去练习演讲;他失过业、做过工人、当过律师……
他臂力过人、谦虚谨慎、幽默风趣,被誉为“卓越的演讲家”;他领导了南北战争、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维护了联邦统一,为美国在19世纪跃居世界头号工业强国开辟了一条广阔的道路,使美国迅速进入了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被称为“伟大的解放者”。
在逆境中,林肯不屈不挠,忍辱负重,自29岁起,他先后11次尝试竞选议员和总统,失败9次,51岁时才得以入主白宫;在胜利面前,林肯从不居功自傲,始终保持着谦虚质朴,宽厚仁慈的平民本色。
纵观林肯的一生,从平民到总统,经历了常人不及的坎坷与曲折,但他从未产生过放弃的念头,因为自他儿时独自爬上台阶的那一刻起,母亲的伟大形象就一直在心中默默地支撑着他,在碰到困难时,给予他勇气,在遭遇挫折时,赋予他力量……
正如林肯所说:我的一切都源于我天使般的母亲!
那些将孩子牵在手中、抱在怀里的父母们,请放开双手,让孩子自己爬上台阶吧!孩子会在攀爬中长大和成熟,会在攀爬中学会忍让和坚强,会在攀爬中激发出为理想拼搏的勇气,会在攀爬中迸发出挑战逆境的力量……请放开双手,让孩子自己爬上台阶吧!这样,或许孩子就可以一鼓作气,爬上光辉的人生顶点!
让孩子充满自信地生活
自信是发自内心的自我肯定与相信,自信本身就是一种积极性,是在自我评价上的积极态度。自信是相信自己的一种信念,是成功的必要条件、是成功的源泉,没有自信的人是软弱的、低能的、低效的。
自信能让孩子看到事情的积极面,能让他们对未来充满希望。许多人之所以能够创造出人生奇迹,正是源于父母为其树立自信的一句话语。
多年以前,意大利那不勒斯一家工厂有一位10岁的小童工,他的梦想是成为一名受人瞩目的歌唱家,但小男孩的第一位老师却对他说:“你应该实际一点,唱歌并不适合你,你的五音不全,你的歌声就像是风吹百叶窗一样。”听到这番话语,小男孩伤心的哭了。回到家以后,他将这一切告诉给了自己的母亲——一位贫穷的农妇。
听完小男孩的哭诉,母亲将他轻轻地搂进怀里,慈祥地说:“孩子,其实你很有音乐天赋。听一听吧,你今天的歌声比起昨天,乐感上要好得多,妈妈相信你一定会成为一个出色的歌唱家。”听了母亲的话以后,小男孩不禁转悲为喜……
后来,这个男孩成为了当时著名的歌剧演唱家,他就是“歌王”恩瑞格·卡罗素。当他回忆自己的成功之路时,曾这样说到:“是母亲那句肯定的话,让我有了今天的成绩。”
也许,这位伟大的母亲当时并没有想到儿子会成为一代歌王,也许,她并没有指望自己的三言两语能够改变儿子的人生。然而,事实上,正是她那句肯定的话,为孩子树立了自信,成就了那个时代最伟大的歌唱家。
当父母给予孩子充分的肯定与支持时,孩子在心理上就会得到极大的满足,精神上就会受到极大的鼓舞,随之树立起来的自信,会使他们浑身充满干劲,这样一来,他们做起事来也就更容易获得成功。
有这样一个故事。上幼儿园的儿子好动,妈妈在第一去参加他的家长会时,老师对她说:“我怀疑您的儿子换上了多动症,他连三分钟都坐不住,我建议您最好带他到医院去检查一下。”
在回家的路上,这位妈妈险些哭了出来,因为全班20几个小朋友,只有他的儿子表现最差。但回家以后,她却对儿子说:“宝贝,今天老师表扬你了,她说你原来在板凳上连一分钟都坐不住,现在居然能坐三分钟了。知道吗?其他小朋友的妈妈都很羡慕妈妈呢!因为全班只有我家的宝宝进步了。”
当晚,儿子破天荒地吃了两碗米饭,并且没有让她去喂。
在儿子小学的家长会上,老师又对她说:“全班有48名学生,这次考试,你的儿子排在了第47位。我怀疑他的智商有问题,希望您能带他到医院检查一下……”
这次,她在回家的路上流下了眼泪,但在即将进入家门的那一刹那,第一次为孩子开家长会的情景又出现在了她的脑海中。于是,她擦干眼泪,佯装一脸喜悦的走进家门。对着战战兢兢的儿子,她温柔地说道:“老师对你很有信心,他说你并不笨,只是有点马虎,要是能细心点,成绩一定会超过你的同桌,你同桌的成绩是第17名。”这时她发现,儿子黯淡的目光突然变得明亮起来……
孩子上了初中,家长会上,她忐忑不安地等着老师点名,因为儿子的名字出现在差生名单中,似乎早已成为了惯例。然而,这一次她却“失望”了——直到家长会结束,她也没有听到儿子的名字。临回家前,她向老师询问儿子的情况,老师告诉她:“以你儿子现在的成绩来说,考重点高中把握不大。”她满怀惊喜的走出校门,发现儿子正在校门口等着她。路上,她对儿子说:“老师对你充满了信心,他说了,只要你肯努力,考重点高中一定不在话下。”
高考结束了,在第一批大学录取通知书下达的日子,学校打来电话,让儿子去学校一趟。她有一种预感——儿子一定被北京大学录取了,因为在报考时,她对儿子说过,她相信儿子能考上这所高校。
儿子从学校回来,将一份印有北京大学招生办印章的特快专递交给了她,随即跑回房间大哭起来,边哭边说:“妈妈,我一直知道自己并不聪明,是您……
毋庸置疑,这位母亲是一位伟大的女性,是她十几年如一日地肯定和与认同,造就了孩子,为他树立起了自尊与自信。
当然,这里强调的”为孩子树立自信“,并不是盲目的、纵容性的赏识,而应在遵循”严要求“的原则合理进行。要让孩子从小就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该如何去做,以免他日悔之不及。
总而言之,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应牢记一点——为孩子树立起”我能行“的思想,让孩子在自信的陪伴下一路前行。
用亲情为孩子指引方向
亲情是情感世界美好的玫瑰,亲情是教育的源泉和支持。父母教育时,让孩子学会以感恩的心去面对身边的每一份亲情。
亲情能够帮助孩子学会感动、学会感恩、学会真诚、学会责任,亲情能够帮助孩子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世界、面对挑战,亲情是孩子成长的支柱,是指引孩子成材的阳光。
2008年,一位年轻的盲人歌手,通过星光大道、通过春晚走进了全国观众的视线。他多才多艺、善模仿、歌声棒,以其阳光快乐、健康向上的表演征服了全国人民,他的名字叫做杨光。
杨光出生于哈尔滨一个普通工人家庭。8个月大时,患上了视网膜母细胞瘤,视力彻底丧失。乍闻这一消息,杨光的父母顿感昏天暗地,久久无法反应。但冷静下来,妻子付红反而先劝起了丈夫:“别伤心了,儿子虽然看不见东西了,但我们可以用自己的爱让他的内心充满阳光。你看,作家海伦失明了,不也取得了一番成就吗?其实,健全的心灵比健康的身体更重要。”他们很快将儿子的名字由“杨晓光”改为了“杨光”。暗含“阳光”之意,并相互约定,这一生只要杨光一个孩子,用全部的精力培养他成材。
为此,付红买来了很多盲童教育书籍。从中她了解到,盲童的触觉与听觉要较常人敏感很多,他们主要依靠触觉和听觉来感知世界。所以,在小杨光1岁大时,付红就将孩子抱在怀中,让他去接触各种东西。例如,她想让小杨光知道碗和筷子的样子,就会让孩子一边去摸碗筷,一边告诉他:“这是碗,是用来盛饭的,这是筷子,是用来夹饭菜的……”
杨光3岁时,一次外面下起了大雨,杨光很好奇,就问妈妈“那是什么声音?”付红告诉他“那是天在下雨。你想知道雨的样子吗?那就自己走出去,淋淋雨、趟趟水,你一定会觉得好玩的。”听了妈妈的话,杨光带着好奇心走出房门,进入雨中,他感觉一些凉凉的东西正不停地落在他的身上,沁入他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