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人格中“敢”字很重要,敢想、敢说,敢做才有创造,给孩子一点“出格”的空间,让孩子敢于“出格”,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对于众多父母而言,应该接受“听话是优点,太听话是缺点”这一观点。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要做到“管而不死、活而不乱”。
据美国旺尼苏达大学教育心理学主任托伦斯研究,创造力高的儿童多数具有三个让人讨厌的特点:一、顽皮、淘气、荒唐和放荡不羁;二、所作所为时逾常规;三、处事不固执,较幽默,但难免带有嬉戏态度。
20世纪40年代初,在加拿大最大城市——蒙特利尔有一户普通人家,家里有一个年仅五六岁的小男孩。在晴朗的周日,小男孩手拿一个装着粉末的纸盒从家中的地下室走出来。谁也没有想到,那些粉末实际上是一个所谓的“炸弹”。只见男孩把纸盒小心翼翼地放在草地上,从兜里掏出一盒火柴,接着把划着的一根火柴投到纸盒里。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就在他的手离开纸盒的时候,纸盒里的粉末“轰”的一声爆炸了,烟雾弥漫,只见小男孩的手和脸都被熏黑了,看到这一切,小男孩惊讶极了。
待到小男孩反应过来的时候,先看了看自己的手是否受伤,结果并没有受伤。小男孩的父母直到这里才发现,自己的孩子好象闯祸了,慌慌张张地从家里跑出来。小男孩看到父母来了,有些胆怯地对父母解释了刚才发生的事。
在这件事发生之前,他在家中的地下室里制造了一个“炸弹”,材料是砂糖和一些化学药品。小男孩估计这个“炸弹”的威力很小,但是足以把地下室里的瓶瓶罐罐崩飞,为此,为了进行试验,他独自来到了院子里。可是,爆炸力比他想象中的要大得多,爆破令人胆战心惊。
小男孩的家长正准备指责孩子的时候,外面响起了一阵刺耳的警笛声。由于爆炸声太大,邻居以为是坏人在作乱,于是打电话报了警。休伯尔的父母急忙向警察和邻居解释了事情的真相。
当警察和邻居走了以后,休伯尔低垂着头,等待着父母的责骂。休伯尔心想:或许以后我再也不能做心爱的化学实验了。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比挨一顿打还要糟糕。意想不到的是,父母不仅没有处罚、责骂休伯尔,也没有禁止他做这样危险的实验,只是认真地对他说:“既然是做科学实验,就必须要讲科学、要严谨,容不得半点侥幸和鲁莽,更不能想当然。”
后来,在小男孩的努力下,荣获诺贝尔奖,这个小男孩就是休伯尔。在休伯尔的一生中,这次“爆炸”事件留下了深刻的记忆是永远抹不掉的。
美国总统尼克松写了一本书《领袖们》,他说,中国的教育制度可以为群众提供很好的教育,但却失去了中国的达尔文和爱因斯坦。因为中国的教育制度过分强调每个人要样样都好,样样搞统一,从小把他们训练得十分驯服,不允许有独立见解,更不允许有爱因斯坦称的“离经叛道”,这样只能培养出守业型人才。
大多数家长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把孩子教育成为一个循规蹈矩、墨守成规的乖孩子。在家长们的“设计”下,孩子们不敢有任何“出轨”的行为。殊不知,这样做只能让孩子们丧失更多的好奇心、探索欲和创造力。
可以这样说,要培养一个敢于“出轨”、具有创造力的孩子,父母一定要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家庭环境,容忍孩子做出一些意料之外的事情,因为孩子创造力多来源于此。
清华有个“爱迪生”,他就是因为创新能力强而被清华大学校长王大中称为“清华爱迪生”的邱虹云。然而邱虹云孩童时却是个十足的“破坏狂”,家里的大多说东西都被他“鼓捣”过。
父亲邱名丹发现儿子的“乱鼓捣”时,从没有指责儿子,因为他意识到这其实就是孩子发明意识的最宝贵的萌芽。得到父亲这种默认,小虹云胆子越来越大,总是拿起一个个玩具又拆又装、大搞“破坏”。这时邱名丹总是饶有兴趣地坐在一边看,并随时准备支援儿子,帮其共同搞定那些小虹云的“破坏物”。就这样家中的闹钟、半导体收音机、收录机……全成了他的拆卸对象。这对“双人组合”总是使人惊讶,对于外人的不解:“好好的东西就这样破坏不可惜吗?”邱名丹总是神秘地说:“有失必有得嘛!”
5岁大的虹云就自己动手“生产”了他的一个“产品”——“矿石收音机”,那年夏天他躲着父母在家里“鼓捣”了好几天,终于把一个“吱吱”物品放到了父母的面前。满脸疑惑的父母仔细询问后才知道,这原来是儿子制作的一部“矿石收音机”,尽管声音不太清楚,但这是儿子的第一件成功的具有原创性的“处女作”,他们欣然接受了儿子的第一个产品。
儿童文学作家严文井说:“人应该有探索,有追求。这些都要从幼小时培养独立性和主动性做起。”家长们总是对孩子说:“这样做,太危险了,你不能玩!”“这件事情想想都很可怕,你想参加吗?”“我看你最好呆在家里看看动画片吧,这种危险性太大的活动不要参加了。”
现实生活中,大多数家长还是希望自己有一个听话、懂事的孩子,所以我们经常听到父母唠叨:“你这孩子怎么这么不听话!”事实上,这种想法并不合理。据专家研究,太听话的孩子问题更大,他们很可能失去在精神世界探险的勇气。
从一定意义上讲,淘气是孩子的天性,是好奇心驱使下的行为,是儿童认识世界、探索世界的起点和动力,是他们创造性思维的萌芽。即使是出点小毛病、捅点小娄子、制造点小麻烦,也不必看得那样严重,在批评和处罚时不可过于严厉,不可将他们身上闪耀的积极性、创造性、探索欲,以及独立自主的精神砍伐殆尽。
美国科学家福克曼说:“固执与执著两者之间的区别极其微妙,如果你的想法成功了,每个人都说你非常执著、坚持不懈;如果你没有成功,人们就说你固执、顽固不化。”他认为应该允许孩子“固执”,因为那里面可能有执著,应该允许孩子“不听话”,因为那里面可能有创造。
有一位老作家曾经说过:“淘气的男孩是好的,调皮的女孩是巧的。”另一位外国教育家对此也有相同的认识:调皮淘气的孩子有许多优点,他们乐观有朝气;能与人交往,乐于助人;富于幻想,勇于开拓。
现如今,社会需要的人才并不是只懂书本知识的人,而是创新型人才。在众多创新人才中,“敢”字很重要,多给孩子一点“出轨”的空间,让他在“敢”中创造出更多的财富。
更多时候,孩子会因“异想天开”出现或多或少的差错,如果你的孩子果真如此,请不要急着指责自己的孩子,更不能限制孩子的某种自由。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先帮助孩子进行分析,找到更好的解决办法,告诉孩子什么是可行的,什么是不可行的,给孩子一个正确的引导,让孩子换一种思路重新进行。如果孩子做对了,就要给予肯定。这样做,孩子能够从成功中获得喜悦、获取自信。当孩子遇到难以处理的问题时,就会用更多的方法去解决、尝试。
作为一位合格的家长,要知道创造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如果把孩子捆得死死的,一点自由支配的时间都没有,即使孩子想创造,也具有一定的难度。家长应该给孩子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去“出格”,去创造属于自己的未来。
家就是给孩子“鼓捣”的
家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一些家长特别反对孩子的“鼓捣”行为,事实上,这种做法并不可取,对于孩子有度的“鼓捣”,家长应该给予全力支持。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开发孩子的创新思维。
自幼时起,李普斯科姆就非常喜欢做化学实验。为此,他甚至将自己的卧室“改造”成了一间实验室。在他的卧室中,酒精灯、烧杯、试管化学实验器皿,以及化学、物理、天文学、医学、无线电、生理学等方面的书籍一应俱全。有一次,为了进行一项实验——从尿液中提取尿素,李普斯科姆将家中“鼓捣”的如同公共卫生间一般,到处弥漫着一股熏人的尿臊味。为此,他还被母亲严厉训斥了一番。但下班回家的父亲在得知这一情况以后,却并没有责备小李普斯科姆。相反,他却转过来劝说妻子“小孩子嘛,懵懵懂懂地做科学实验,难免会出现一点小问题,只要不闯大祸就没关系。提醒他以后注意一点就行了。”
事实上,李普斯科姆的母亲也并不是喜欢干涉孩子喜好的人,大多情况下,她对孩子的科学爱好还是十分支持的。要知道,就连小李普斯科姆使用的这套化学实验器具,也是她亲自买来送给儿子的,这一次动了“雷霆之怒”。可以说只是一个例外。
李普斯科姆的父亲不仅对儿子从事科学实验的做法非常赞成,而且还利用职业上的便利,为小李普斯科姆买来了很多普通人不易买到的化学试剂。得益于父母的鼎立支持,小李普斯科姆不但顺利完成了各种有趣的化学实验,而且他还在美国独立纪念日那天,燃放了自己亲手制作的烟火。这一切,无疑为他成为一名卓越的化学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韦勒是美国病原微生物学家,生于“书香门第”(父亲是密执安大学医学院病理学系系主任,母亲出身于学者之家,曾接受过良好的教育),儿时一直居住在密执安州安阿伯镇。
安阿伯镇与密执安大学毗邻相接,很多学者、专家都在这里居住(诸如生物学学者、医学专家、爬虫类专家、昆虫类专家、鱼类专家等等),是一个颇有名气的“学者村”。在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韦勒,自幼耳濡目染,逐渐对医学和生物学产生了极其浓厚的兴趣。高空中飞翔、鸣叫的小鸟,河水中畅游、嬉戏的鱼、龟,草丛中不时飞起的蝴蝶……这一切对于小韦勒而言,都是那么的新奇、那么的有趣。
他热爱大自然,他向大自然极力表达着自己的爱意,同时也在充分享受着大自然的赐予。他喜欢捕蝶,并会将捕到的蝴蝶制成标本收藏起来;他乐于“收养”乌龟、小鱼,在水缸中为它们安置一个家,不时送给它们一点面包渣。对于那时的韦勒而言,翻看自己制作的标本集或是看着鱼、龟在水中畅游,是他生活中的最大乐趣。
一年夏天,小韦勒在和同伴们玩耍时,竟将他们所能发现的所有乌龟全部抓回了家中。再看看小韦勒的家,这里俨然已经成了一个“水族馆”——大大小小的乌龟爬满了水池,大大小小的鱼缸摆的到处都是。
有一天,父亲的好友、一位动物学家前来家中拜访。眼前的情景不禁令他大吃一惊——想不到这里竟会有种类如此繁多的乌龟。而当他得知这一切都是韦勒的“杰作”以后,则更是对此惊叹不已。事后他曾对同事说“倘若你想掌握密执安州南部的乌龟种类,那么只要到韦勒家走一趟就可以了。”
小孩子贪玩好动,偶尔抓几只乌龟或是小鱼,尚情有可原,但是要将“家”变成一座“水族馆”,似乎就不太容易令人接受了。我想,大多数父母可能都会对孩子这种近乎疯狂的举动产生反感并加以干涉吧。然而,韦勒的父亲却并没有如此去做,他甚至还带着一种欣赏的目光去观察孩子的一举一动,并不时为小韦勒提供一些便利条件,鼓励他最大限度地去开发自己的兴趣,挖掘自己的潜力。因为作为出色病理学家及教授的父亲知道,儿子的种种表现,是一种非常可贵的科学萌芽,不能横加干涉,否则就会将其扼杀在摇篮之中。
在父亲的大力支持下,韦勒逐渐踏上了他的科学之路,并因成功开发出小儿麻痹疫苗而享誉世界,最终荣获诺贝尔奖。
鼓励孩子的“鼓捣”行为,其实就是鼓励孩子的创造力,这会引导孩子的探究能力,以及对更多事物的探索兴趣。另外,孩子在“破坏”的过程中,是一个手、眼都在活动的过程,有利于孩子大脑思维的发展。因此,家长要多多鼓励孩子的“鼓捣”行为。但是,一定要明白孩子的行为是否为蓄意破坏,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引导孩子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