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央关于在冀东地区广泛开展抗日游击战争的指示精神,北方局派出了当时的河北********李运昌回到冀东指导开展工作。李运昌同志是党的革命先驱李大钊先生的侄子,也是李大钊先生一手培养出来的革命骨干。李运昌回到家乡后,立即着手开展工作,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里,先后改组了冀热边特委和京东特委,进一步充实了党在冀东地区的组织领导。其中,李运昌同志亲任冀热边特委第一书记。
一直心系冀东、特别是家乡凤城抗日工作的李运昌,深知此时所面临的复杂形势:要实现广泛持久开展抗日游击战争的目标,就必须建立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抗日。确定这样的工作思路后,他在要求各地党组织积极联络抗日民主爱国人士、不断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同时,决定召开凤城十县为主的抗日人民代表大会,为开展武装斗争提供多方面的保障。
岁末年初,正是开启崭新工作局面的良好时机。抗日人民代表大会如期秘密召开了。参加会议的不仅有共产党员,也有国民党员,例如,曾经参加过长城抗战、在冯玉祥的部队做过团级军官的洪麟阁,还有地方民团的抗日人士,例如,凤城地区最大的民团——滦州民团首领高志远,当然,还有工、农、学等各界爱国人士。李运昌同志亲自主持会议,宣布成立了华北人民武装自卫会冀东分会和冀东抗日联军。会议还通过了加强抗日宣传、统一武装斗争的组织领导等工作原则,为武装反抗日本帝国主义和伪政府的反动统治奠定了基础。
赵天丰也参加了这次会议,他也被会议的精神所深深鼓舞。会议刚结束,王书记就走到他的身边说:“一会儿就是党内会议,其中有一个议程你也要参加。”赵天丰正想问什么,王书记接着说:“就是上次跟你讲的接纳新党员的事情,你稍微准备一下。”说完转身去忙其他事情了。
原来,在这段时间里,随着党的工作的深入开展,冀东地区党组织面临着发展壮大的严峻考验。为了进一步增强党的力量、充分发挥党员同志的先锋骨干作用,冀热边特委第一书记李运昌作出指示,要求各级党组织在近期发展一批积极分子加入党组织,以更好的应对当前形势下党的工作发展需要。
在这种情况下,王书记进一步加快了引导赵天丰入党的日程。因为交通不便等原因,王书记来不及和赵天丰多做沟通,而是直接进行了提名。但赵天丰不知道的是,自己能够入党是王书记力排众议决定的。在前几天的民主讨论会上,就有同志提出赵天丰培养时间不长、是否在考察一段时间的问题,但王书记坚持并说服了大家。
在接下来的党内会议上,支部审议并通过了赵天丰等人的入党申请,并当场和大家进行了座谈。在入党仪式上,王书记亲自带领大家宣读了入党誓词:“我宣誓,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坚持执行党的纪律,不怕困难、不怕牺牲,为共产那主义事业奋斗到底……”会议一共吸收了八名新同志加入中国共产党。至此,冀东地区的共产党员人数达到了300多人。
在王书记的建议下,会议决定,派刚刚成为共产党党员的赵天丰,作为冀热边特委特派员前往凤城的滦州、乐安一带发动群众,并根据组织指示做好武装斗争的各项准备和保障工作。
这次会议还成立了以王书记为司令员的华北抗日联军第一支队。虽然名为支队,但这支队伍目前只有三十多人。它的前身就是一直活动在凤城东北部地区号称“8支大枪、13个先驱者”的游击小组。就在赵天丰动身前往滦州同时,王书记也带着这支部队向着抗日的战场出发了。
等赵天丰到了滦州,他接到的第一个消息竟是惊天噩耗!王书记在率领华北抗日联军第一支队夜袭伪满洲国所谓“国境”警防所时,身负重伤,因失血过多英勇牺牲了。王书记牺牲时年仅36岁,清河沿战斗虽然损失较大,但却在实战中锻炼了队伍,为党的事业发展培养了一批骨干和一定经验。王书记也因此在历史上被称为“打响冀东抗日游击第一枪的人”和“冀东武装暴动的揭幕人”。
赵天丰感到了无比的悲痛,为党损失了一名可敬的导师、为同志们找了一个亲爱的战友,也为自己失去了亲切的大哥。赵天丰把自己一个人关了起来,反复的想着在这半年多的时间里所发生的点点滴滴。王书记比自己年长十几岁,是他引导自己认识共产党、了解马克思主义,让自己树立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崇高理想的同时,坚定的走上了抗日救国的道路。王书记的音容笑貌不断浮现在自己眼前,他是一个英雄,自己不能让他失望。赵天丰像安慰自己一样狠狠的下了决心。
在滦州,与当地民团首领高志远联络就成为了赵天丰的主要任务之一。不知道为什么,他对高志远一直保留着那么一丝戒备。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高志远和我党的接触一直保持在客气有加的安全距离内,地下党和民团之间虽然谈不上默契合作,但也相安无事,偶尔还会出现民团主动请缨的情况。
赵天丰利用这段时间,和地下党的同志们一道,积极贯彻落实上级党委关于发动群众参加抗战的指示精神,大力宣传团结抗日,在很多村镇都建立了党的秘密联络站,成绩显著。特别是在乐安地区,党组织虽然刚刚恢复没有多久,但在很多村镇已经形成了稳固的群众基础,在工、农、学、商界涌现出了大量的民主爱国人士,形成了一股股打击日本侵略者的坚强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