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西进平西的队伍过于庞大,不利于隐蔽和指挥,于是分成了三个梯队,分别向平西进发,不想却给了敌人以逸待劳、分割包围的机会。
八路军第四纵队作为开路先锋,会同抗日联军司令员高志远率领的约1万人走在最前面。经过一路战斗,这支抗日联军非战斗减员严重,甚至出现了整建制逃跑的现象。尽管在第四纵队的掩护下,高志远所率部队虽然最终到达了平西抗日根据地,但最后仅剩下1000多人。第四纵队也同样损失惨重。而且让人想不到的是,部队刚刚安定下来几个月,高志远就密谋逃脱抗日根据地,被处决了。庆幸的是,他带到平西的抗联队伍后来大都成为了抗日杀敌的骨干力量。
抗日联军副司令员洪麟阁、乐安支队支队长陈宇寰率领部队约1万人走在中间。在部队行进到驻马桥的时候,遭到了2倍于己的日伪军的包围。为掩护主力部队突围,陈宇寰带领乐安支队佯装主力突围,为大部队跳出敌人包围圈创造了有力机会。陈宇寰率部从早上一直激战到午后,在整个战斗过程中身先士卒,以大将风范沉着指挥战斗,不幸胸部中弹,壮烈牺牲。在陈宇寰英勇就义5天后,洪麟阁在与日军交战的过程中,被日军的炮弹击中,但他仍然忍着剧烈的疼痛继续杀敌。通讯员几次请求要背他撤离,洪麟阁正气凌然:“部队尚在,我怎能丢下部队独自逃生?!”洪麟阁最终身中九弹,以身殉国。
冀热边特委第一书记、抗日联军副司令员李运昌率领抗日联军主力3万余人走在最后。虽然他事先已经预感到了西进的危险,对西进的战略决策也存有异议,但作为一个有十几年党龄的老党员来说,在执行党的决定上是坚决而有力的。结果,部队刚出凤城地界,就遇到了日军的疯狂阻击。经过一昼夜的激战,抗日联军不仅未能前进半步,而且损失惨重,消极情绪在整个部队全面铺开。
看着缓缓流淌的潮白河河水已经被鲜血染成了红色,水面上漂着数不清的被日军飞机、大炮炸死的抗联战士的尸体,李运昌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立即通知其他部队领导召开紧急干部会议,讨论部队下一步的行动方案。
与会抗联干部并非都是共产党员,也并非都是军事人员出身,相反,大多数都是仅仅经历过冀东武装斗争、并在这场斗争中成长起来的指挥员。大家对下一步的行动方案各持己见,李运昌提出的重返冀东的建议并没有立即得到多数人的支持。
这样的会议讨论一直持续了两天。在这两天里,部队人数从3万人迅速缩减到1万6千人,抗联士兵逃跑的不在少数。在李运昌和党员同志的积极工作下,会议最终通过了以抗日联军主力返回冀东地区坚持游击战争的决定。
作为冀热边特委派到滦州、乐安地区工作的赵天丰,没有跟随抗日联军离开,他的工作也再次转入地下。他和留在这里的地下党组织一道,仍然在积极宣传党的主张,积极开展群众工作,还时不时的组织地下抗日活动,打击日伪敌人的嚣张气焰。
滦州、乐安地区在赵天丰和地下党组织的悉心经营下,恰恰为为西进受挫的抗联部队提供了栖息落脚之地。李运昌所率部队重新返回滦州的时候,成建制人员大约还有近四、五千人。但此时,日军刚刚调来一个旅团来达凤城,二者发生了可怕的遭遇战。抗日联军经过长途跋涉和连日战斗,本来就已疲惫不堪,再加上面对日军的一个精锐旅团,在人数、武器等各方面均处于劣势。经过连日苦战,李运昌决定化整为零摆脱敌人,并在分散后依托地下党和抗日群众展开游击战。
最终成功摆脱敌人的抗联战士只剩下了不到一千人。连同高志远部到达平西的一千人以及留在冀东仍然坚持斗争的抗联战士,从西进前的7万人锐减到不到三千人。西进受挫,令冀东抗日武装力量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
赵天丰积极联系滦州、乐安两地的地下党组织和抗日群众,在妥善安顿分散的抗联战士的同时,对被敌人抓捕的同志展开全力营救。
与此同时,为强化华北侵略统治、使华北成为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稳固后方,日本帝国主义和伪冀东政府在凤城全境组织开展了一次“大清洗”,大肆抓捕共产党人以及与组织失去联系的抗联战士和爱国群众,制造了一个又一个“宁可错杀一千,不能放过一个”的白色恐怖,无数爱国志士惨遭杀害。
面对凤城急转直下、甚至陷入到最低潮的抗日形势,赵天丰仍旧对未来满怀信心。他时不时回想起自己的导师、战友、大哥王书记,王书记那对党忠诚、行事果敢、待人和蔼的优秀形象经常浮现在脑海中。赵天丰谨记着王书记在入党前对自己的谆谆告诫,他已然把为共产主义奋斗一生的伟大理想深深的融入到自己的骨髓中了。
与赵天丰不同的是,看到武装斗争的失利,看到一个有一个革命同志倒下,很多人、甚至也包括党内的一些同志,对抗战胜利所给予的希望感到越来越渺茫。就在赵天丰感到无力做好这些人的思想工作的时候,******同志所著的《论持久战》经过层层转交,终于送到了赵天丰的手上。
这时距离《论持久战》的完稿大约已经过了小半年的时间。赵天丰早就在国民党中央社的无线电广播中听到过这本小册子,之后在冀热边特委工作的同志也向各县的地下党组织传达过《论持久战》的主要内容和精神,但直到现在,这是第一次看到这篇文章的完整稿。
赵天丰如获至宝一般,如饥似渴的连夜反复诵读着******同志的《论持久战》。他深深佩服******同志的雄伟胆略和宏伟眼光,他为党有这样的领导人而感到自豪。《论持久战》全面驳斥了亡国论和速胜论,系统阐述了中国实行持久战以获得对日胜利的战略,这本小册子不仅打开了赵天丰的视野,而且成为了他开展工作的有力武器:中国的抗日战争是持久战,只要有信心,必将取得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考虑到乐安、滦州一带的党员大多没有读过《论持久战》,赵天丰经联系两县县委,决定搞一次集中的学习活动,首先由每个党支部分别选派一名党员参加学习,学习结束后再在本支部组织学习。考虑到日伪敌人封锁严密,为防止参加学习的队伍被敌人“一锅端”,赵天丰采取了多种措施防止消息走漏,确保集中学习的安全。
会议地点定在了乐安县沿海的一个小岛上,由于岛上缺乏人们生活所必需的淡水、食物,加之野生昆虫等动物较多,平日里并无人居住,选择这里可以有效避开敌人的耳目。同时,在学习通知中,要求各地党支部派出的学习人员到乐安沿海的清河盐场报到,因此参加学习的人在到达之前也并不知道集中学习的真正地点,而是在报到后再由专人带到岛上。
后来的事实证明,如此谨慎的措施还是很有必要的。滦州一名同志在赶来学习的路上,因为喝酒中了敌人的奸计而被捕入狱。狡诈的汉奸走狗以他全家老小为要挟,逼迫他说出了事情的真相。但日伪敌人不会在他失去了利用价值以后还给他活路,凶狠的刽子手还是把它及其全家都残忍的杀害了,其中还有一个刚刚满月的婴儿。
汉奸保安队把清河盐场搜了一个底朝天,仍旧毫无所获。他们又急又气,又怨又恼,还以为这名同志故意告诉了他们错误的地点。而在这同时,乐安、滦州的党员们安全的集中学习了《论持久战》,全党思想达到了空前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