挫折与青少年成长的关系
挫折即失败、挫败、阻挠或“碰钉子”。在我国古代的《管子·王辅篇》中曾有“兵挫而地削”之说,在《后汉书·冯异传》中也有“北地营保,安乐观望。今编域获全,虏兵挫折”之说,此处所说的挫折主要指战争失利。心理学上的挫折指个人在通向目标的过程中遇到了难以克服的障碍和干扰,致使动机不能实现、需要无法满足时所产生的情绪反应。
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挫折并不会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从出生开始,挫折即与我们相伴相随。倘若把人生比作一次航程,那么挫折便是伴随着航程的大大小小的浪花。当生命之舟驶离温馨港湾的时候,等待我们的将是风浪的搏击——体验艰辛以及品尝前进的喜悦。倘若把成功比作太阳,那挫折便是日蚀或黎明前的黑暗,人不能永远生活在阳光下,挫折有大有小,任何人都不可避免。有了这一认识,青少年便有了心理准备,便能较坦然地面对来自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等各方面的挫折。而不会片面认为别人都那么开心,唯有自己烦恼不尽。
从挫折的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挫折包括挫折情境和挫折感受,挫折情境越严重,挫折感受也越强烈。另外,挫折情境又可分为实际挫折与想象挫折,前者对人的影响是有形的、有限的、可估量的,而后者对人的影响则是无形的、无限的、不可估量的。由此可见,后者对人的影响更大,常常在人行动之前就把人先击倒。例如一个比较自卑的学生,在没与人交往之前,先想象自己肯定会失败,别人不会接纳自已,因此不敢去交往,而实际情形并没有这么糟。
那么,造成挫折的原因是什么呢?心理学将之归结为客观的外界因素和主观的内部因素两类。
1.外界的客观因素,即环境因素,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限制和阻碍。如恶劣气候、意外事故、罹患疾病、生离死别等,是人难以预测和左右的自然环境因素。但人的挫折更多的来源于社会环境因素,即政治、法律、经济、风俗、道德等方面的限制。如“文化大革命”十年造成了大量的冤假错案,导致很多家庭家破人亡;人际关系紧张,才能得不到发挥;青少年与父母产生代沟等。
2.内部的主观因素,即个人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的限制和阻碍。如个人生理缺陷、像色盲者不能成画家、身材矮小不能当篮球运动员、高度近视不能当飞行员、弱智者无法从事复杂的脑力劳动等,都属于个人生理因素方面造成的挫折。而心理因素方面主要是动机冲突而引发的挫折。人的动机是复杂多样的,当以上动机相互排斥或难以取舍时,就会形成动机冲突。动机的冲突常常会造成动机部分不能得到满足,同时,也就使动机所指向的目标的实现受到阻碍,产生挫折感。动机冲突包括三种情形:
1.双趋冲突,也可以叫作正冲突。它是指对于两个具有同样吸引力的目标,由于实际条件限制而产生难以做出取舍的冲突情境,即“鱼与熊掌二者不可兼得”的情境。如周末既想看精彩影片又想回家看望父母,产生内心冲突。
2.双避冲突,也可以叫作负冲突。它是指对于两个可能对个人具威胁性、不利的目标不得不二择一时产生的冲突情境,即“前有悬崖、后有追兵”的情境。如有的学生既不想努力学习,又害怕考试不及格,但必须选择一种。
3.趋避冲突,也可以叫作正负冲突。它是指个体对于同一目标产生接近和逃避两种动机、由此产生矛盾心理是什么样呢?如既想健美又怕锻炼辛苦、既想参加社会活动又怕影响学习、既想参加比赛又怕失败等,这种进退两难的境地,在日常生活中最多。
心理因素方面还有:社会经验不足、处理问题的方法片面、缺乏相应的知识、能力与期望相矛盾,这些都容易产生挫折。
实际上挫折是人的一种自我的内心感受,与旁观者关系不大。挫折的产生与一个人的动机、需要、抱负水平、对成功的预期有重要关系,与一个人对挫折承受能力也有很大关系。比如同样的挫折情境,由于主体的认知不同、承受能力不同,产生的挫折体验也不同。有的人一遇挫折便以为遭遇了灭顶之灾,愁眉苦脸,叹自己“命苦”、“倒霉极了”,而正确认识挫折的普遍性,将挫折当成引导人们奋进的人生教科书和驾驭人生的至理名言却反映了一种强者的胸怀。比如鲁迅先生说:“伟大的胸怀,应该表现出这样的气概——用笑脸来迎接悲惨的命运,用百倍的勇气来应付自己的不幸。”而牛顿说:“如果你问一个善于溜冰的人如何学得成功时,他会告诉你:‘跌倒了,爬起来。’”
青少年除认识挫折的不可避免性之外,还应该认识挫折对人具有激励和消极的双重性,即挫折对人有利有弊。从好的方面来说,挫折会给人经验、催人成熟、使人奋起。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失败是成功之母”、“自古英雄多磨难”讲的就是这个道理。所以挫折对青少年来说有成长和锻炼两种功能:
首先是成长功能,即学会做人。人的一生要不断地适应社会要求。适应得好便心平气和,不适应则觉得别扭失意。适应要求学会调整自己的动机、追求和行为,学会在不同环境、不同时间、不同对象、不同规范条件下调整行为。一个不知什么是对什么是错的孩子,正是在磕磕碰碰的过程中,在成人鼓励、制止、允许、反对、奖励、惩罚、引导中学得适当的行为举止,为独立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而一个备受溺爱、无法无天的孩子,一旦独立生活,不免到处发生矛盾冲突。
其次是锻炼功能,即增强意志力。生活中许多轻度挫折,正是意志力的“运动场”。有辛劳的汗水才有愉快的体验,有过饥饿的体会才能感觉得出食品的美味,每战胜一次挫折都强化了自身的力量,更能战胜下一个困难和挫折。一个哲人曾说过:“迎头搏击才能前进,勇气减轻了命运的打击。”无数伟人正是在无数困境中锻炼了勇气和魄力。
从不好的方面来说,挫折能带给人打击,带来损失和痛苦。学习上的困难、交友上的不顺虽是小事,但积累起来却消磨人的锐气;而高考落榜、招工无名、情场失恋、家庭变故等大挫折,却往往对人的生活产生重大影响,甚至摧毁人的精神支柱,产生人生危机。一般来说,伴随挫折产生的情绪体验,几乎都是负性情绪,即不愉快的、消极的情绪,消极情绪是人适应环境的一种必要反应,但对人的身心健康十分不利。长期处于消极情绪中,不但会降低人体的免疫能力,使神经过度紧张,甚至机体发生病变,而且使人失去心理平衡,影响青少年的心理发展。如影响青少年的自我概念,使之自我评价过低,产生自卑感;影响青少年潜能的发挥,使之常以“我不行”等态度逃避难题,使之常将自己的成功归因于命运和机遇,使之受挫后成就动机降低、抱负水平下降。可见挫折带来的真正威胁,不在于已发生的、不可挽回的挫折本身,而在于如何承受、转移挫折感受和如何行动。
应对挫折所要经历的三个阶段
“受挫→耐挫→抗挫”,任何一个心智健全的人在应对挫折时都要经历这三个阶段,他们在挫折面前不是被击倒,而是不断汲取前进的养料和力量。
青少年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由于缺乏经验,从小被人宠爱,生活和学习上稍有不顺,就可能产生挫折体验。比如早上很早起床上学,没想到遇到交通阻塞迟到了,被老师批评,于是因委屈而生气、懊恼。又比如期末考试虽然准备较充分但成绩不理想;在小学一直当班长,到了中学连组长都不是;青梅竹马的好朋友,突然“背叛”了你……都会令人产生焦躁、失望、忧郁、愤怒等情绪反应,即遇到了挫折。
每个人面的心理承受能力不同。有的人从容不迫,有的人惊慌失措,有的人徘徊不前,有的人越挫越勇……心理学表明:由于个人的耐挫力或称挫折容忍力的不同,对挫折的心理反应和情绪体验会发生巨大的差异。如在一次高考模拟考试中,两位佼佼者不幸“马失前蹄”——都因错误地理解了某一大题的题意而失分。挫折面前,甲生陷入深深的自责以至怀疑自己是否还有能力参加高考;而乙生却倍感欣慰:幸好现在及时发现了问题,它能使我在高考时免于犯同样的错误。
影响耐挫力的因素有人的生理条件、过去挫折的经验和个人对挫折的知觉判断等。身体强壮的人比体弱多病的人更能忍受挫折;生活中历尽艰辛的人比终日养尊处优的人更能容忍挫折;知觉判断越符合客观情况,越能增强自信心,不易为一时的挫折所折服,也就越能提高耐挫力。
好钢是千锤百炼而来的,每一次挫折都会助人将成功的阶梯铺得更稳更牢。所以成功是人生的财富,挫折也是人生的财富。珍惜每一次挫折,以坦然的心态面对它,并从中汲取有益的经验,乃是上策。
受挫后,一个人可能会产生两类反应,第一种是积极的建设性的反应,第二种是消极的破坏性的反应。
对抗挫折即是是发展积极的建设性的反应,减少消极的破坏性的反应。
可以采用以下方法对抗挫折。
首先我们应该接受现实。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当你乐于承认既成的事实,并且乐于接受已经发生的事实,就是能克服随之而来的任何不幸的第一步。”的确,仅仅是不愿见到的事实或环境,还不能使我们快乐或者不快乐,我们对环境的反应才能决定我们的情绪。
其次我们可以宣泄情绪。采用适当的方法,适度表达自己的心情,而不是压抑不良感受。不良情绪只有通过合理的途径进行宣泄之后才能化解,即“泄压”,以维持心理平衡。
再次我们可以调整修复。既可以用各种建设性的反应来进行自我调适,还可以寻求他人的心理支持,如朋友和心理咨询师,同时不断地挖掘自己的潜在资源。
国内外不同的挫折教育方法
既然人生与挫折相伴相随,那么对于缺少生活与社会经验的青少年来说,师长的挫折教育指导便显得非常重要。尤其是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的进行,绝大部分青少年在家庭保护下,在“应试教育”模式中成长,形成较差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往能力和耐挫抗挫能力,养成了依赖心理和养尊处优的坏习惯。这更要求有独立生存能力和抗挫折能力的教育。
历史上,许多仁人志士都强调挫折磨炼,如“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伟大领袖毛泽东强调让孩子多吃点苦才能有出息,他也是这样教育自己的子女。
或许在这些方面我们也可以借鉴国外的一些经验。响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1972年提出的“学会生存”的教育战略,日本、欧洲、美国等发达国家的许多学校将生存能力教育列入正式教学计划,并在全社会形成共识。比如日本常常有意识地为中小学生设置活动障碍,或组织他们到艰苦的环境中去生活一段时间,以培养独立自主精神和抗挫折能力。具体做法是:
1.参加设置障碍性活动:学校平时经常有目的地让学生赤脚在布满碎石破瓦的地上走;冬天穿着单衣在雪地里锻炼;夏日在烈日下跑步等,让学生在亲自排除障碍和挫折中磨炼自己。
2.主动离开舒适的环境,到大自然中独立生活一段时间:到无人岛中生活9天,让学生亲自动手、动脑、战胜恶劣的生存条件;考察日本一级河川四万十川水系的自然情况,为期4天,以培养学生独立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及克服困难的能力;参加“自然俱乐部”一年定期4次的生产劳动,让学生体会四季变化,增进友谊和抗挫能力;“自然教室”活动从1984年起推行,要求每个学生每学期在自然环境中过7天左右有规律的集体住宿生活。
美国人也很重视青少年的生存教育,但形式明显与日本不同。美国是从孩子的独立生活学习入手,并形成全民的育儿习惯。如孩子出生后便独居一室;走路很少由父母牵手,即使摔倒了,也是自己爬起来,成人一般不去帮助和安慰;有一定劳动能力后,便整理自己的房间,管理自己的生活;入学后家长还与孩子们共同讨论和演习如何抵制不正当的压力,这些问题有酗酒、吸毒和性关系等。比如父母扮演孩子的朋友,向孩子提供烟、酒、毒品等,子女可说:“不,谢谢!”要强调时说:“不,我不想那么做。”要表现坚决、自信则说:“我不需要那东西,也不想像别人一样。”一直练习到孩子说得自信、理直气壮为止。
学校教育有两个长远目标:一是个人自治,二是自我管理能力和负责任的生活。学校的学习或其他活动有意识地培养青少年独立生存能力和抗挫折能力。如课前新闻20分钟评论,每天课前由学生轮流向同学们广播当天新闻,然后和同学进行评论。这不仅锻炼了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认识客观世界的能力,而且培养了他们的独立生存能力。平时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教师放手让学生自己独立去观察问题、查找资料、分析资料、课余讨论,然后上讲台模仿成人做科学报告。在这个过程中会碰到各种问题和挫折,学生们从中得到锻炼,成功了有经验、失败了有教训;鼓励学生在课外或假日去做合适的工作。教师和家长支持学生去帮邻居看孩子、打扫卫生、为居民送食品、送报纸等。在求职和工作中遭受到大小不等的挫折,正可以锻炼他们,使他们成熟起来。18岁后家长不包办代替,让孩子自己决定是继续上大学深造还是参加工作,并且选择什么专业或从事何种工作,都让孩子自己去处理。凡此种种教育,使得美国青少年能独立生活,一般18岁后就靠自己,即使是大富翁的孩子也不例外。
另外英国的学校甚至推出遇险逃生的新课程。发达国家的这些做法,可以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进行移植,不可生搬硬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