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炜民《中国古代礼俗》评介
吕友仁
摘要:王炜民《中国古代礼俗》一书为了解中国古代礼俗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窗口。《中国古代礼俗》虽然着眼于普及,但也有较高的学术品位。这首先表现在剪裁适中,取舍得当;其次表现在语言的深入浅出,知识的厚积薄发;书中所附的插图对于帮助读者理解书的内容也大有裨益。
关键词:王炜民;《中国古代礼俗》;传统文化;礼学
中国古代的礼俗,这不但是一个大题目,而且是一个难题目。中国古代的历史,上下数千年,礼俗无时不在;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域,礼俗无处不在。时空是如此广大,难道还不是个大题目?司马谈论儒家说:“累世不能通其学,当年不能究其礼。”韩愈说:“余尝苦《仪礼》难读,又其行于今者盖寡。”孙诒让说:“议礼群儒,昔称聚讼。”这些古代第一流的学者对于儒家所谓的“三礼”尚且如此评说,则整个中国古代的礼俗可想而知,这难道还不是个难题目?话拐回来说,这也是一个很有意义的题目。试想,一个人从生到死,何尝须臾离开礼俗呢?这还是小而言之。大而言之,一个国家,一个社会,能够离开礼吗?不能。《孝经》上说:“安上治民,莫善于礼。”这实在是封建统治者的经验之谈。今天,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要安定团结,也离不开礼。合乎我们这个时代要求的礼从哪里来?窃以为中国古代的礼俗便是一个重要的来源。当然,对于古代的礼俗我们也不是全盘接受,而是要采取批判继承的态度。而要批判继承,首先就有一个了解它的问题。在这方面,王炜民《中国古代礼俗》一书就为了解中国古代礼俗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窗口。王炜民的《中国古代礼俗》一书,作为任继愈主编的《中国文化史知识丛书》中的一种,先是由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在1991年出版,接着台湾商务印书馆在1994年又出了繁体字版。经过修订增补,北京商务印书馆在1997年又出了增订版。笔者读到的就是增订版。
《中国古代礼俗》的着眼点首先在于普及。普及不意味着低级。恰恰相反,真正的普及,需要作者厚积薄发,深入浅出。拿儒家传统的经典“三礼”来说,企图让广大的人民群众都来阅读它,让广大的大中小学的学生都来阅读它,是不现实的。但“三礼”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有代表性的典籍,其重要性又是不言而喻的;更何况“三礼”并没有完全退出历史舞台,它仍在不同程度地影响着我们的思维,影响着我们的接人待物和日常生活。不管你是否意识到这一点,客观存在就是如此。有鉴于此,笔者早就希望能有学者出来作这类介绍工作,把原本深奥的东西用浅显易懂的语言比较准确地介绍给大家。我认为,在这方面,《中国古代礼俗》是比较成功的。
这首先表现在剪裁适中,取舍得当。中国古代礼仪的内容太丰富了,简直可以说是一部二十四史不知从何说起,而作者显然在写哪些东西不写哪些东西这个问题上是动了脑筋,下了功夫的。作者从纷繁的“礼经三百,威仪三千”中选取了比较重要的十个方面来写是颇具匠心的。这十个方面:一、礼俗的起源与形成;二、育子礼俗;三、成年礼俗;四、婚姻礼俗;五、日常礼俗;六、社交礼仪;七、节庆礼俗;八、盟誓礼俗;九、丧葬礼俗;十、祭祀礼俗。这十个方面的接近日常生活是不言而喻的,因此,它很容易唤起读者的阅读欲望。我之所以能把它一气读完,这也是个重要原因。不唯此也,作者把祭祀礼俗作为最后的一部分来写,也是不俗的处理。几千年来,我们的老祖宗一说起“五礼”,首先就是祭礼。《礼记?祭统》说:“礼有五经,莫重于祭。”就是这个意思。在古人的眼里,天神、地祗、人鬼都是至高无上的主宰,取得他们的保佑是第一要事,为此,就把恭恭敬敬地祭祀他们放在五礼中的第一位。今天,时代不同了,社会进步了,凡有点科学知识的人,都会说“这是迷信”。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再把祭礼放在重要的位置或者用较多的笔墨去介绍都是不适宜的。实际上,所谓礼的繁文缛节,所谓礼的干干巴巴索然无味,首先的、主要的就是体现在祭礼上。但祭礼在现实生活中并没有完全绝迹。譬如说,清明的扫墓,忌日的祭祀亡故亲属,虽然在意义上已经迥异于旧时代,但从性质上来说,它们仍然属于祭礼的范围。所以,对于祭礼,既不能不讲,又不能多讲,只能是择要来讲。我认为,作者一反传统,把祭礼放在最后,简要地加以介绍,这样地处理是很得体的。
其次表现在语言的深入浅出,知识的厚积薄发。举例来说,作者在介绍军礼时说:“军礼,是与军事有密切关系的礼仪制度。也分五类:大师礼,指天子或诸侯的征伐活动,包括宗庙谋议、命将出师、载主远征、凯旋献俘等;大田礼,指天子与诸侯的定期狩猎活动,实质是训练士卒的军事演习;大均礼,指天子在畿内、诸侯在封国内检校户口,征收赋税;大役礼,指各种由国家发起的营建工程;大封礼,指勘定各种封地之间的疆界。”这段文字把《周礼?大宗伯》的相关文字深入浅出地、准确地表达了出来。又例如,《辞源》在解释婚礼的“纳采”时说:“古婚礼六礼之一。男方具送求婚的礼物。即行聘。”《汉语大辞典》的解释“委禽”(实际上就是纳采)时说:“下聘礼。古代婚礼,纳采用雁,故称。”这两种工具书的解释都是有毛病的,毛病在于它们都把纳采和下聘礼扯到一块,这就错了。而本书的解释则是准确的。本书解释“纳采”说:“纳采,即男家请媒人到女家说亲,得到女方应允后再派使者送上雁作礼物,并正式向女家提出缔结婚姻的请求。”本书又解释“纳征”说:“亦称纳成。即向女方送聘礼。双方宣告正式订婚。”看来,上述两种很有影响的工具书是把纳采解释成纳征了。换句话说,是把提亲说成订婚了。提亲和订婚是两码事,不但古代这样,现在也是如此。
再例如,作者在“姓名字号”一节中写道:“古人在什么情况下称名,在什么情况下称字,是有一定原则的,不能不分场合、不辨对象随意乱用。只有尊者对卑者、长辈对晚辈才可以称名,朋友及平辈之间互相称字。自称时不论对方是尊长、平辈或卑幼者,均只能称名而不能自称字。”这几句话总结得非常好。在近几年的电影、电视屏幕上,一些以近代历史或古代历史为题材的作品,在这个问题上恰恰犯了随意乱用的毛病,经常看到影视中的人物自称用字的奇怪现象,令人感慨系之。所以,《中国古代礼俗》虽然着眼于普及,但也有较高的学术品位。
还有一点值得一提,那就是本书的插图。本书附有若干幅插图,对于帮助读者理解书的内容大有裨益。例如,有一幅插图是清代乾隆皇帝穿过的龙袍,色彩斑斓,一应图案俱全,这就不仅使一般读者开阔眼界,而且对某些研究者也有参考价值。《汉语大辞典》解释“龙衮”(即龙袍)说:“天子礼服。上绣龙纹。”这个解释就很欠准确。为什么?因为天子龙袍上面不仅只有龙纹,而是有包括龙纹在内的十二种图纹。这十二种图纹是:日、月、星辰、龙、山、虫、火、宗彝、藻、粉米、黼、黻。详见本书第65页。试把文字叙述和插图一对照,读者心里马上就明明白白。既然有十二种图纹,为什么又称为“龙”袍呢?且看古代学者的解释。孔颖达《礼器》疏云:“衣有日、月、星辰、山、龙,今云‘龙衮’者,举多文为首耳,日、月之文不及龙也。”戴震《记冕服》云:“皆以其文特显,而龙章(按:谓图纹)为至焕。”综合二氏之说,就是因为在十二种图纹之中,龙的图纹最为显眼,惹人注目,所以被称为龙衮。从这个例子也可以看出本书具有的学术品位。本书中有两个错字,希望再版时能够改正。45页的《朱子家语》,应为《朱子家礼》,一字之差,截然二书。90页的“不讳谦名,应为“不讳嫌名。”
【作者简介】吕友仁,1939年生,河南省荥阳市人,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常务理事,河南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
(原载《阴山学刊》1999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