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夜了,临时领事馆的某间卧室里,一对男女相拥在一起。
”哦,亲爱的,你说我身体里有魔鬼,这是真的吗?“史博文怀里的欧洲少女问道。
”是的,因为每一个美丽的女人身体里都有一个魔鬼在纠缠,让你不安和恐惧……”史文博笑呵呵地抚摸着对方的秀发,“战胜这个魔鬼,才能获得真正的快乐。”
“真的有魔鬼吗?可我经常祷告的……”少女非常疑惑,“难道美丽也是个错误吗?”
“不,亲爱的,美丽不是错误,错的是这个魔鬼。”
然后于是一场少女认为的驱魔的仪式就这样发生了,当欧洲少女被告知她体内的恶魔已经死去的时候,这位因疼痛而脸色紧绷的少女喜极而泣,紧紧的抱住了史博文。
抽着烟的史文博,也紧紧抱住了这位少女,但是他现在脑子里所想的是某位圣克鲁斯侯爵千金的摸样,仿佛早就把上午许梦之的警告给抛到了脑后。
……
时间来到了1621年6月21日。
一个多月前被捕鲸船“美人鱼”号拯救的那艘英格兰风帆船“猎犬”号终于在干船坞里修理完毕。
修理过程中,内外结构都更加精密而不失简练的猎犬号让年轻的造船厂负责人石益格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一个多月里,其实大部分时间都在做着船舶结构测绘。
今天的第三次出航欧洲的船队规模很是壮观。“圣玛利亚”号、“圣尼古拉”号、“梦之”号以及修缮一新的猎犬号,使得曼哈顿社区的居民们感到一种充实与兴奋,许多居民都欢呼我们有强大的贸易船队了!
这次的出航,原本各船水手长级的人物都被提拔为了船队的代理船长,而且平均每艘船上的水手都不满20人,不少船员还是新加入不满三月的欧裔,因此很多人都担心会不会反叛,于是在马长乐和阿德莱德建议下每艘船上额外进驻了数名陆上警备队的士兵以保证船只安全。
距离第二次出航欧洲才间隔了一个多月,但这样频繁的贸易航行安排,让布鲁克林工业区根本没法准备足够的商品用来填满船舱,但欧洲亚速尔群岛英雄港又挤压着大量的生活与工农业原料急等着运输回北美,导致这次出航运载的货物只够装满两艘半船。
在这次和欧洲交易的货物里2000枝21b型燧发步枪是此次交易的重头产品,,其次是利用鲸脂生产的300箱肥皂或香皂,100套对欧洲细水长流的精美玻璃酒具,上千面利用上次运来的水银加工而成的镜子,以及经过上次大清仓后勉强再次收购而来的不到两千张毛皮,最后就是化工部和医疗部联合推出的大杀器——1公斤的黄连素。
嗯~现在曼哈顿社区能够制造黄连素了。
有了盐酸后穿越众里的研究人员利用毛茛科北美黄连为原料经过一两次实验就制成了黄连素了,毕竟黄连素的制作过程简单。
生物碱成分与含量的不同导致北美黄连的提取成分不仅仅限于治疗痢疾等肠胃病菌感染,还具备比较广泛而有力的内外用抗菌消炎功效,溶于水甚至还可以用于创伤消毒杀菌。
由于曼哈顿社区到现在为止还没有真正的制药工艺进行正规加工,所以可以预见的是,这种连糖衣都没有的提纯物绝对是欧洲人有史以来所能接触到的最苦的玩意儿,但是他的价值远超同等重量的黄金数十倍。
一种小小的密封玻璃管里分装着1克的黄连素粉,化工部的研究员们对着马长乐千叮咛万嘱咐,这样一日分用量的黄连素,至少价值2英镑,千万别当大白菜给卖掉。
所以,这1000支黄连素的主要作用,还是扮演船用预备药物,而并非完全的出口,用以取代之前配备给各船的现代肠胃病药物。现代药物的有限库存,导致社区委员会必须精打细算。
这样一来,整个船队所装载货物的总价值,将超过前两次欧洲贸易,达到了惊人的180万西班牙银元。当然如此贵重的一批商品,在亚速尔群岛的英雄港也不可能短时间内全部销售出去。
在河岸麦浪与欢呼声中,在社区委员会几个委员和群众们的满脸笑容的欢送下,四艘风帆船慢慢驰离布鲁克林工业区的码头,然后转向南方。
天色已经黄昏了,但曼哈顿社区西北角的某座小型双层建筑里,依然忙碌着。
几名身穿白大褂一副研究员装扮的男女青年围在一位坐着轮椅的老年妇女的身边,正聚精会神地观看着房间中央一排玻璃培养皿。
房间被粉刷成一片纯白,显得极为干净,不少桌台工作设备都是罕见的不锈钢结构,甚至还安装着一部不知道从哪艘船上拆卸下的空调,让房间里的气温一直保持着恒温。单论这里的气氛和设备,算是整个曼哈顿社区最接近现代某种研究室风格的地方,而从房屋最外面的门牌上看,也让每一位路过的社区居民肃然起敬。
医药研究小组,是直接隶属于社区委员会医疗部的一个机构,领头人是新任社区委员会司法委员钟进山的老伴,某大学生物系讲师黄念。
大灾难导致的不可恢复的下肢粉碎性骨折,让黄念老人差点成为所有重伤员中第一个无法挺过危情的人。虽然最终被社区医院院长陈长远的精湛医术给保下一条命,但黄念从此以后不得不借助轮椅生活了。
仔细看了下最后一个培养皿,黄念老人微微摇了下头。只见培养皿中的琼脂表面,一片金色菌落的中央有着淡淡一圈不是很明显的水解痕迹。
“黄老师,这一批20个样品里,就这个效果最好了。”一位戴眼镜的青年小心地低下头,指着那个放在黄念老人面前的培养皿,“现在琼脂提取比较麻烦,下一批实验至少还要一周后才能开始。”
17号实验品看起来似乎是效果最好的,但比起真正可用的青霉菌株,还是差太远了。’黄念将培养皿盖上,在学生的推动下,又来到了房间的墙边,拿出木杆,指向了墙上的一张大白纸,只见上面写满了一条条实验数据。
“青霉素的提取其实并不是什么高深的技术,真正困难的是找到合适的菌株。历史上,美国人发现青霉素虽然更像是巧合,但从那时开始,青霉素的工业化量产依然花了近二十年时间,在不断实验中才找到了最合适的青霉菌株母本。”
PS:求各位大大给些推荐票,多给一些推荐票吧,收藏。本书书友群贰柒叁叁肆贰陆捌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