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道防线是高射炮。盟军在英国开始只装备了192门重型炮和200门轻型炮,到1944年6月底,就增加到376门重型炮、594门轻型炮和362个火箭发射器。刚开始,英军的高炮防线离伦敦市区并没有多远,即使经拦截后受损的导弹也可能落入市区。加上为了防止德军的袭击,英国的雷达多部署在低洼处,使雷达的覆盖面积和有效探测距离减小。此外还存在高炮和飞机间的相互制约,追击导弹的飞机很容易进入高炮阵地上空而造成误伤。为了避免不必要的伤亡,英军曾下令按天气分工:好天气时拦截V—1的任务由战斗机负责;坏天气时由地面高炮负责。这样做虽然不会产生误伤,但等于少了一道防线。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英国防空兵司令希尔上将提出划分高炮和飞机的责任区和分界线,飞机在追击V—1导弹时,只到分界线为止,不准进入高炮责任区。同时,将高炮和雷达一起外移(向海岸方向),以避免被击中的导弹或残骸落入伦敦市区。
这次调整共牵涉到了2.3万人、约6万吨弹药和装备的转移,到7月19日就全部到位,前后只用了不到1周的时间。新防线建立后,除重型炮增加到592门外,还增加了892门40毫米炮。504门20毫米炮和254个火箭发射器,以及美国提供的165套SCR584雷达、9号和10号高射炮瞄准器等。经过这些改进后,用高射炮拦截V—1导弹的成功率,从以前的21.5%上升到53.9%。取得最好战绩的一次是1944年8月27至28日,共有97枚V—1导弹进入高炮防线,其中有90枚被成功拦截,最后只有4枚导弹落入伦敦市内。
第三道防线是用气球拦阻,这也是盟军在反导弹作战中最原始最简单的一招。
在数量上,开始只用了500个气球,到8月中旬增加到2000多个。
用气球拦截导弹主要是利用气球间的绳网,当V—1导弹撞上之后自然是自投罗网。为了尽快使被撞导弹减速,从6月21日以后又在气球后加装了阻力伞,导弹冲到气球网上后阻力伞会立即打开,以增大阻力使其迅速减速。事实上气球拦阻的作用是比较有限的,主要是天气不好时气球拦阻网难以保持,同时因氢气供不应求,大约有1/5的时间气球升不了空。后来德军还采用了反拦阻的措施,即在弹翼前安装切割装置。在整个战役中,盟军共损失气球630个,被拦掉的V—1导弹只占全部被击落导弹的4.4%—7.8%。
据统计,英国在对V—1导弹的作战中,共发现来袭导弹7488枚,击落3957枚,其中战斗机击落1846枚、高炮击落1878枚、气球拦阻231枚。
德军将攻击目标转向欧洲大陆以后,盟军的防御重点也随之转移。在这里,盟军共部署了1.8万人;208门90毫米高炮、128门94毫米高炮和188门40毫米高炮;先部署了280个气球,后来又增加到1400个。但是没有动用战斗机,也就是说减少了一道防线。尽管如此,其防御效果还是很明显的,如1944年10月24日至1945年3月底,德军向荷兰安特卫普港发射V—1导弹2759枚,被盟军击落和拦阻了1 766枚,加上导弹自身发射失败的,仅有211枚漏网。
总之,单纯就一种新型武器而言,V—1导弹的优点是明显的:第一是成本低,能大量使用,不受天气和时间限制;第二是速度快,接近高度低,难以发现和拦截:第三是易损部件少,不易被击落,即使被击中自身也没有人员伤亡。尤为重要的是,V—1导弹的出现标志着一种全新武器的诞生,战后美苏等国根据所搜集的资料,在V—1导弹的基础上开始了巡航导弹的研制和竞争,经过几十年的不断发展,如今已成为现代战争的重要武器之一。
三、人类第一次大规模导弹战——马岛之战
马岛战争期间双方在战斗中大量使用导弹,在战场上取得惊人的效果,因此全世界军界人士称这次真正为“导弹时代的首次战斗”。马岛战争中使用的先进武器,由各类战术导弹、制导鱼雷和激光制导炸弹,现统称为精确制导武器。英军使用了空对空、空对舰、舰对空、地对空、潜对舰、反坦克导弹等制导武器;阿军也使用了空对舰、岸对舰、地对空等战术导弹。双方共使用的战术导弹型号更多,品质更为先进,战果也更为突出。从马岛战争的过程可以明显地看出精确制导武器在战斗中的实际效果。
1.制导武器显神通
自阿军1982年4月2日占领马岛开始,4月5日英国组织成有44艘军舰、22艘辅助船和45艘商船的特遣部队,航行1.3万千米,于24日到达马岛海域,并宣布对马岛实行200海里海空封锁。5月1日英军派出1架“火神式”轰炸机从阿森松岛起飞,经空中加油远距离飞行到马岛上空,实施第一次空袭,摧毁阿机场设施。接着由从航空母舰起飞的12架“海鹞”式战斗机继续空袭,并由“海鹞”式飞机携带的AIM—9L“响尾蛇”空空导弹击落阿根廷一架飞机。从此,以制导武器对制导武器的战斗开始了。
5月4日,英海军“谢菲尔德”号导弹驱逐舰,在马岛以北海域执行警戒任务时,被阿根廷发现,阿方即派“超军旗”式战斗轰炸机发射1枚AM—39型“飞鱼”空舰导弹(弹长4.7米,弹径0.3米,发射重量650千克,射程38千米,惯性和雷达制导),击中“谢菲尔德”号中部水线以上1.8米要害部位。这种导弹有短延期引信战斗部,在破开一个大洞穿透舰体后进入舱内爆炸,立即使舰内动力、照明、消防系统全部破坏,引起中央燃料舱大火,军舰中部充满毒烟,4小时后,舰长下令弃舰。一枚仅仅价值30万美元的“飞鱼式”空对舰导弹,一举击沉1艘价值1亿美元、号称英国最现代化的驱逐舰,让全世界震惊。
2.防空导弹逞英豪
5月中旬,英特混舰的海军陆战队和陆军部队陆续到达马岛周围,准备登陆,并在特遣部队周围建立对空防御。第一层防御由“海鹞”式战斗机携带AIM—9“响尾蛇”空空导弹(弹长2.9米,弹径0.1 2米,发射重量84千克,射程1 8千米,红外制导),担负空中巡逻。
第二层防御为两型军舰装备的舰对空导弹,一种为42型驱逐舰装备“海标枪”式舰空导弹(弹长4.36米,弹径0.42米,发射重量550千克,射程80千米,雷达指令和末制导);一种为22型护卫舰装备“海狼”式舰空反导弹导弹(弹长2米,发射重量82千克),这种导弹设计任务是攻击高空目标,但在战斗中迅速调整导弹火控系统后,也能拦截超低空飞行的敌机。这两型军舰的舰空导弹,组成了“导弹空中陷进”。第三层防御石由三四艘水面舰只的火炮和舰空导弹,组成“火炮空中防线”,负责驱走来袭的阿根廷飞机。
第四层防御,由突击舰运兵船上的小口径火炮和“海猫”式舰空导弹(弹长1.48米,弹径0.1 6米,发射重量65千克,射程3.5千米,无线电指令制导),及英军在马岛登陆后滩头阵地上部署的“轻剑式”地空导弹(弹长2.24米,弹径0.13米,发射重量56千克,射程1 9千米,无线电指令制导),
“吹管”式单兵携带地空导弹(弹长1.35米,弹径76毫米,发射重量18千克,射高1 800米,射程4800米,无线电指令制导),“毒刺”式单兵携带地空导弹(弹长1.2米,弹径70毫米,发射重量9.5千克,射程4800米,红外制导),由这些地对空导弹拦截从地空进入的敌机。这四层防御,构成了大纵深、多层次、密集的防空火力网,实行空中封锁,取得局部海域的制空权。
在这次战争中,英军损失各型飞机36架,其中“海鹞”式战斗机6架,
“鹞”GR3型战斗机4架,各种直升机24架。
阿空军损失各型飞机117架,其中在空中被击落86架,在地面被毁31架。在阿方被击落的86架飞机中,被“鹞”式飞机装备的AlM—9L空空导弹击落17架,被“鹞”式飞机机炮击落6架,被“海狼”舰空导弹击落5架,被“海标枪”舰空导弹击落8架。被“海猫”舰空导弹击落10架,被“轻剑”地空导弹击落20架,被“吹管”地空导弹击落11架,被“毒刺”地空导弹击落1架,被舰炮和地面火炮击落8架。被英军防空导弹击落的阿方飞机共72架,占阿军被击落飞机总数的84%,被火炮击落的阿方飞机14架,占被击落飞机总数的16%。防空导弹击落飞机的比例如此之大,在导弹时代已有许多战例:1972年,美军在越南战场上,被越南北方击落B—52战略轰炸机32架,其中28架、占90%是被地对空导弹击落的;1973年10月,第四次中东战争中双方损失飞机449架,其中62%是被空对空导弹击落的。由此可见,战术导弹在战场上获得的显赫战果,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3.战术导弹占上风
阿军在战斗中,也将自己所拥有的战术导弹用于各种战斗。除5月4日发射1枚“飞鱼”式导弹击沉英“谢菲尔德”号导弹逐驱舰外,部署在阿根廷港的“罗兰”式地空导弹(弹长2.4米,弹径0.16米,发射重量63千克,射高3000米,射程6500米,无线电指令制导),曾击落来袭的英“鹞”式战斗机1架。
5月25日,阿军“超级军旗”式战斗机发射2枚“飞鱼”式反舰导弹,击沉英万吨级“大西洋运输者”号运货船。6月11日,阿军部署在阿根廷港岸的“飞鱼”式岸舰导弹(弹长4.12米,弹径0.3米,发射重量720千克,最大射程37千米,惯性和雷达末制导),曾重创英“格拉摩根”号驱逐舰。还有装备在“5月25日”号航空母舰上的“海猫”式舰空导弹,因海军舰只后期没有参加战斗,
“海猫”式导弹也没有使用。但阿根廷拥有的战术导弹型号不多,数量更少,本国不能制造,完全依赖进口或受制于外国,加上外国实行禁售,导弹没有来源,使阿军不论在空中或在地面各种战斗中,不能普遍使用战术导弹,不得不使用常规火炮和炸弹去打击敌人。例如战斗中击落英机24架:除由“罗兰”式地空导弹击落英机1架外,其余均由阿军地面高炮和小口径火炮击落。
英军在战斗中,除使用AIM—9L空对空导弹,“海标枪”、“海狼”、“海猫”舰空导弹,“轻剑”、“吹管”、“毒刺”防空导弹外,还在“大山猫”式直升机上装备了“海上大鸥”式空舰导弹(弹长2.8米,弹径0.2米,发射重量210千克,射程15千米,无线电指令和雷达末制导),曾击沉阿根廷的“圣菲”号潜艇,击沉1艘巡逻艇,重创2艘。英军还给“猎迷”式海上巡逻机装备了“飞鱼”式反舰导弹(弹长3.84米,弹径0.34米,发射重量500千克,惯性和雷达末制导),作为反舰的主要武器。英军还在“火神”式轰炸机上装备了“百舌鸟”式空地反雷达导弹(弹长3米,弹径0.2米,发射重量177千克,射程20千米,被电动雷达制导),曾成功袭击阿根廷地面雷达站。
英军在马岛登陆后,立即在滩头阵地部署“米兰”式反坦克导弹(弹长0.75米,弹径110毫米,发射重量6.3千克,红外跟踪有线制导),既可反装甲,也可对付坚固防御阵地,十分有效。
现代战争已进入导弹时代,马岛战争使用的武器就是对精确制导武器的试验和检验。由于制导武器从发现目标到完成攻击的整个过程,都由精确的制导系统控制,致使攻击的距离、命中精度和破坏威力均远远超过传统火炮的范围。因此,精确制导武器的发展和使用,将使战争的破坏性和残酷性大为增加。
精确制导武器在战争中的地位,也将愈来愈重要。
号航空母舰上的“海猫”式舰空导弹,因海军舰只后期没有参加战斗,
“海猫”式导弹也没有使用。但阿根廷拥有的战术导弹型号不多,数量更少,本国不能制造,完全依赖进口或受制于外国,加上外国实行禁售,导弹没有来源,使阿军不论在空中或在地面各种战斗中,不能普遍使用战术导弹,不得不使用常规火炮和炸弹去打击敌人。例如战斗中击落英机24架:除由“罗兰”式地空导弹击落英机1架外,其余均由阿军地面高炮和小口径火炮击落。
英军在战斗中,除使用AIM—9L空对空导弹,“海标枪”、“海狼”、“海猫”舰空导弹,“轻剑”、“吹管”、“毒刺”防空导弹外,还在“大山猫”式直升机上装备了“海上大鸥”式空舰导弹(弹长2.8米,弹径0.2米,发射重量210千克,射程15千米,无线电指令和雷达末制导),曾击沉阿根廷的“圣菲”号潜艇,击沉1艘巡逻艇,重创2艘。英军还给“猎迷”式海上巡逻机装备了“飞鱼”式反舰导弹(弹长3.84米,弹径0.34米,发射重量500千克,惯性和雷达末制导),作为反舰的主要武器。英军还在“火神”式轰炸机上装备了“百舌鸟”式空地反雷达导弹(弹长3米,弹径0.2米,发射重量177千克,射程20千米,被电动雷达制导),曾成功袭击阿根廷地面雷达站。
英军在马岛登陆后,立即在滩头阵地部署“米兰”式反坦克导弹(弹长0.75米,弹径110毫米,发射重量6.3千克,红外跟踪有线制导),既可反装甲,也可对付坚固防御阵地,十分有效。
现代战争已进入导弹时代,马岛战争使用的武器就是对精确制导武器的试验和检验。由于制导武器从发现目标到完成攻击的整个过程,都由精确的制导系统控制,致使攻击的距离、命中精度和破坏威力均远远超过传统火炮的范围。因此,精确制导武器的发展和使用,将使战争的破坏性和残酷性大为增加。
精确制导武器在战争中的地位,也将愈来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