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朋友要真诚相待,但毕竟达到莫逆之交,或可以深交的朋友还是少数,大部分的朋友不可能深交,与他们之间的情谊是要用人情来维系的。如果同他们之间没有人情往来,友谊就会淡漠,甚至消失。
人情是中国人维系群体的最佳手段和人际交往的主要工具。但你要是以为好心都有好报,做完了人情必能换来交情,就未免太过迂腐了。有人为朋友两肋插刀,最后却落得骂名或倾家荡产,反目成仇的事并不少见。
当然,做人情作出祸事来的,只是极少数,但人情白做了,弄得双方都不愉快的事,随时可能发生。所以,人情要做,但事前要权衡利弊,有害自己的尽可能的不要做,有弊的少做。朋友的人情,不但要做,而且一定要做足。
做足,包含两个含义,一是人情要做完;二是人情要做充分。
如果朋友求你办什么事,你满口答应:“没问题。”但隔了几天,你给他一个半零不落的结果,对方虽然口头上不说什么,但心里肯定会说:“这哥儿们,真不够意思,做就做完,做一半还不如不做,帮倒忙。”
做人情只做一半,叫帮倒忙,越帮越忙,非但如此,还会影响信任度,说话不算数的朋友谁都不愿意结交。人情做一半,叫出力不讨好。
人情做充分,就是不仅要做完,还要做好,做得漂亮。如果你答应帮朋友办某种事,就要尽心去做,不能做得勉勉强强。如果做得太勉强了,即使事情成了。你勉强的态度也会让他在感情上受到伤害。
比方说你买了一本好书,朋友来借,你先说:“我刚买的,还没看完呢,你想看就先拿去吧。”
其实前面的废话又何必说呢?最后的结果是借给人家了,你不说也是借,说了还是借,与其说些废话还不如痛痛快快借给他。书总是你的嘛,还回来你尽可以看一辈子,何不把人情做圆满呢?
应牢记:人情做足才有“杀伤力”。人情做足了自然会赢得朋友的万分感激,让对方记挂你一辈子。
唐朝皇帝李隆基亲自为他手下的一个将领煎药,在吹风鼓火时,烧着了胡须,当侍从们赶来时,他莞尔一笑,说:“但愿他喝了这药病就好了,胡须有什么可惜的呢?”
一个皇帝为他的手下亲自煎药,这真是天大的人情,把人情做得如此之足,怎不叫属下以死相报呢?人情的杀伤力可谓大矣!
把人情做足,好人做到底,你就要想朋友之所想,急朋友之所急,在他最困难、最需要帮助的时候,这时给朋友一个人情,杀伤力更大。
三国争霸之前,周瑜曾经做过一个小县的县令。
这时候地方上发生了饥荒,百姓没有粮食吃,活活饿死了不少人,士兵们也饿得失去了战斗力。周瑜作为父母官,看到这悲惨情形急得心慌意乱,不知如何为好。
周瑜听说附近有个乐善好施的财主鲁肃,就登门去借。两人寒暄一阵,周瑜就直接说:“不瞒老兄,小弟此次造访,是想借点粮食。”
鲁肃听后哈哈大笑:“此乃区区小事,我答应就是。”
鲁肃亲自带周瑜去查看粮仓,这时鲁家存有两仓粮食,鲁肃痛快地说:“也别提什么借不借的,我把其中一仓送你好了。”
周瑜及手下一听他如此大方,都愣住了,要知道,在饥荒之年,粮食就是生命啊!鲁肃可谓送了周瑜一个大人情。
鲁肃做足了人情,和周瑜交上了好朋友。后来周瑜发达了,当上了将军,他牢记鲁肃的恩德,将他推荐给孙权,鲁肃终于得到了大展鸿图的机会。
做足人情,还有一个意思,就是你欠了朋友的人情,还的时候,要还足,甚至还更多。你的人情大于他的,他就得记着新的人情,朋友之间的账,永远也算不清,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种算不清的账,无疑成了与朋友之间联系的一种纽带。
朋友之间的情谊,是用人情在维系的,所以在做人情方面,一定要看得开,决定去做的人情,一定要做足,做足人情并非自己“自作多情”、“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而是“放长线钓大鱼”。人情做足了,才具有杀伤力,才能把想办的事办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