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05300000004

第4章 莲花心中生,渊源有自来 (2)

正如圣严法师所说:“印度的佛教传到中国之初,也只是在群神的名目中,又增添了一位西方新到的神而已。”尽管研习佛经之人能够知晓佛教和一般信仰并不相同,但是“一般人接触佛教的诸佛菩萨,也和接触中国原有的祖神、民族神、自然神的态度和观念相同。所以,在民间的小说、故事等的传说中,神与佛并没有差别。”

随着佛教在中国传播范围的扩大,尤其是在民间传播的不断深入,佛教开始争取相对独立的地位。两晋南北朝时期,尤其是东晋时期,社会动荡,战祸连连,而佛教宣扬的因果报应和救众生脱离苦海的观念深入人心,佛教迅速发展。南北朝时期,虽然发生过北魏太武帝和北周武帝发起的灭佛事件,但总体来说统治者对佛教还是持扶植态度。隋唐时期,统治者极为重视文化的治国力量,提倡儒、释、道三家并存,佛教在这一阶段发展到了鼎盛。

从古印度传来的佛教经历了一个漫长的中国化的阶段。对中国的传统宗教文化,佛教从完全依附到与之冲突碰撞,最后实现了印中文化的融合。由于佛学经典的翻译工作,以及自三国至唐代五百年来的西行求法运动,佛教逐渐在中国取得了合法的地位,以鸠摩罗什、真谛、玄奘、不空为代表的翻译大师,以法显、玄奘为代表的求法人,他们在白纸上涂写的每一个字符,在道路上印下的每一个脚印,前后相沿,代代相承,记录着佛法东传的每一个阶段。

莲心禅韵:

四大译师:中国佛教经典的翻译工作与佛学东传几乎同时开始。从东汉桓帝建和二年到北宋仁宗景祐四年,八百年间佛经的翻译工作从探索走向了成熟。这其中,鸠摩罗什、真谛、玄奘、不空被并称为四大译家。

玄奘(602—664):俗名陈袆,自幼家贫,父母早逝。他10岁进入佛门,13岁剃度出家,21岁受具足戒,因困惑于各派学说的分歧,贞观元年得到唐太宗的支持,赴天竺求法。贞观十九年,玄奘返回长安,带回佛像、舍利,以及梵文佛经原著520夹657部,后长期在长安弘福寺译经传法,声名远扬。664年,玄奘禅师圆寂于长安玉华宫,葬于白鹿原,后多次战事,其顶骨舍利几经辗转,今安置在台湾南投县玄奘寺内。

从来如是——正信的佛教

在六道轮回中,人道是最适宜修持佛法的地方。追求自由是一切生灵的天性,相较于其它异类动物,人对自由的追求更加强烈,对于精神层面也有更高的要求。

精神追求并不一定必须通过宗教信仰来实现,追求人世间的真理也是一种解脱之法,如执着于科学研究的古今人士,用他们的智慧与创造造福了人类,同样可以获得精神上的解脱,但是这种解脱依然是不彻底的,因为他们所求得的往往是常识性的真理,而这种真理,是有局限性的。正如圣严法师所言,古代的真理,随着历史车轮的滚滚向前,到了今天,就成了笑话;而在这里为人所推崇的真理,到了那边,由于风俗与习惯的制约,真理也会成为趣谈。

佛法却不同,“佛教的真理,是我空及法空以后所得的结果,我空了,烦恼障断除,法空了,所知障断除。我空之后即解脱生死,法空之后即不住涅槃”。只要能够真正得到佛法的真谛,达到我空以及法空的境界,那么,就获得了永恒的佛法,不论在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获得了永恒的解脱,也就是修持了正信的佛教。

圣严法师说,佛教本没有正信与迷信之分,因为佛教的基本内容,到处都是一样,永久都是一样。佛教,“过去一向如此,现在仍旧如此,未来必将如此”的,就像是我们每天担水做饭中蕴藏的禅机,从始至终都是一样,只有你真正领悟了佛法的奥妙之后,才可以将佛家的真理剥离出来。

从前有一个年轻和尚,一心向佛,希望终有一天能够开悟成佛。但是,他虔心修行多年,却觉得自己依旧混混沌沌,无法参悟精深的佛法。

有一天,他打听到深山中有一位得道高僧,就打点行装,历经千辛万苦来到这深山古刹求教。年轻和尚说明来意之后,两个人面对面打起了机锋。

年轻和尚:“请问禅师,您在得道之前,做什么呢?”

老禅师:“砍柴担水做饭。”

年前和尚:“那您得道之后,又在做什么呢?”

老禅师:“还是砍柴担水做饭。”

年轻和尚困惑不解地问道:“假如前后都没有区别,那究竟什么是得道呢?”

老禅师回答说:“我得道之前,砍柴时惦记着挑水,挑水时惦记着做饭,做饭时又在想砍柴的事情;得道之后,砍柴就是砍柴,担水就是担水,做饭就是做饭,这就是得道。”

砍柴担水做饭,从前如此,现在也是如此,得道前每天这样生活,得道后依然是这样的忙碌。生活之中每一件再平凡不过的事情中所蕴含的禅机一直都是这样,不会因为修行人一厢情愿的想法而改变,只不过在领悟的刹那,天地顿时开阔,内心豁然澄明,这样的顿悟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圣严法师眼中的正信,是正确的信仰、正当的信誓、正轨的信解、正直的信行、真正的信赖。正确理解佛法的慈悲与智慧,不为浮名富贵而信,不为张扬炫耀而信,不为标新立异而信,不为一己之愿而信。现实生活中,颠倒的人世造就了颠倒的众生,没有正确的信仰,又怎能求得正信的佛法?

从前,有一位得道的无德禅师,为很多信徒尊敬和仰慕。有一天,他正在寺院里除草,迎面走来三位愁容满面的信徒来向他请教。

三位信徒各自诉说了自己的苦恼,无德禅师静静地聆听后开解他们说:“你们都觉得自己不快乐,是因为你们生活的动力不是源于正确的信仰,而是有一种不得已的责任在驱使你们重复每天的生活。”

三位信徒面面相觑,不知该怎么继续发问。

无德禅师沉吟片刻,向他们提出了一个问题:“那么,你们来说说,对于你们自己,什么是真正的快乐呢?”

信徒甲:“我觉得,有了金钱就会快乐。”

信徒乙:“我觉得,有了爱情就会快乐。”

信徒丙:“我觉得,有了名誉就会快乐。”

无德禅师听后摇摇头,告诫他们说:“假如你们这样想,就永远不会得到真正的快乐。因为你们没有正确的信仰,一旦你们得到了金钱、爱情、名誉,那么无穷无尽的烦恼还是会继续尾随你们。”

三位信徒齐声问:“禅师啊,请告诉我们,我们该怎么做呢?”

无德禅师说:“改变你们的想法,摆正你们追求快乐的心态。有了金钱要用来布施才会快乐,有了爱情要懂得奉献才会快乐,有了名誉要用来服务大众才会快乐,现在,你们懂了吗?”

快乐是有条件的,假如寻求快乐的心思就有所偏离,那么必然无法获得真正的快乐。佛法亦是如此,求佛之心不仅要诚,还须要正,去除一切妄念,闻法、实践、亲证,以求正信佛法。

莲心禅韵:

六道轮回:佛教的基本理论之一,包括天道、阿修罗道、人道、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其中,上三道为三善道,下三道为三恶道。以善恶为因,不同的作业会有不同的果报,世间万物都在这六道轮回中,循环往复,不出其中。

业障:业是造作,佛经中把它区分为身、语、意叫三种,业力主宰三界六道,恶业会障碍我们的智慧、功德和体能。唯有消除这些障碍我们能力的恶业,才能恢复我们的能力,消除一分就恢复一分,消除两分就恢复两分,全部消除才能修成正果。

闻法、实践、亲证:听闻佛的教法,以行动实践佛的观点,证实佛法的奥义。

一苇渡江——一脉相承的禅宗

禅宗是佛教的一支,中国禅宗的渊源也在古代印度。根据传统说法,禅宗的第一代宗师是释迦牟尼的大弟子摩诃迦叶。在佛涅槃之后,他召集五百罗汉在王舍城七叶窟作了佛法的结集,这是佛涅槃之后对佛教教义的第一全面总结,摩诃迦叶对佛法的沿承功不可没。佛陀在灵山召集众人宣讲佛法,法会之后,摩诃迦叶作为释迦牟尼以心传心的传人,继承了佛陀的衣钵,成为禅宗的祖师。

自摩诃迦叶之后,禅宗传承了二十七代,二十七代佛祖般若多罗门下有一名弟子,名唤菩提达摩,菩提祖师以一苇渡江,在少林寺面壁九年,成为了中国禅宗的初祖。

相传,菩提达摩本是天竺国香至王的第三个儿子,他自幼参悟佛法,在般若多罗禅师门下修得正果后,他提出要外出传法。般若禅师告诉他可以去中国传法,但又提醒他最好不要去南方,因为中国南方的君主好功业,无法参透佛理。

菩提达摩漂洋过海来到了中国,梁武帝听说之后派人将他接到了南京。梁武帝是敬佛之人,但是在佛法是用来解脱自己还是普度众生的问题上,两人产生了矛盾。菩提辞别了武帝,准备北上,路过雨花石时,恰遇高僧神光正在那里讲佛法。二人的理念再次产生矛盾,菩提退步,一路北上。

神光得知此人是菩提达摩之后,大为吃惊,一路追赶想要向菩提请教。一直追到长江边上,菩提达摩抬眼望去,茫茫江面,无船无桥,恰巧江边有一位老人,身旁放着一捆芦苇。菩提谦恭有礼地向老人化了一根苇草,投入江中,双脚踏在上面,渡江而去。

神光追到江边,看到照办景象,不由分说抢过老人的一捆芦苇,苇入江中,不浮反沉,神光险些溺水,只能看着菩提达摩渐渐消失的背影发呆。

菩提达摩来到北方,见山参拜。公元527年,他来到嵩山少林寺,面壁禅定九年,成为了中国禅宗的第一代宗师。

后来菩提将禅宗传二祖慧可,慧可传三祖僧璨,僧璨传四祖道信,道信传五祖弘忍,至六祖惠能,创立南宗与北宗并存,后南宗在惠能禅师及其弟子的传扬下声势渐渐超过了北宗,取代了北宗的领导地位,禅宗也发展到了鼎盛时期。

禅宗在中国的发展也像佛教的传播一样有一个本土化的过程,融合了中国的文化传统,禅的内容被不断地扩展,对心性的重视一脉相承并日益突出,圣严法师概括说,禅宗强调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明心见性,顿悟成佛。其中,六祖惠能以“见性成佛”为宗旨,提倡不立文字,弘扬“顿悟”,自此,禅宗的中国化进程向前跨了一大步。

惠能幼时听人诵读《金刚经》,便决定出家修行。24时,他拜于弘忍大师门下,初入师门便以“佛性无南北”一语获得弘忍禅师的认可。为了让他不至于因太露锋芒而遭人妒忌,弘忍安排他在碓房舂米,和众人一起劳动。

在惠能入寺八个月之后,弘忍要求僧众每人写一首偈语。上座和尚神秀夜半时分,在佛堂南廊写下一偈: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天亮后弘忍看到此偈,虽然觉得写得不错却也并未有什么其他表示。

后来惠能听说此事,便央求别人帮他也在墙上写了一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弘忍法师看到之后,知道惠能已然开悟,就将《金刚经》传授给他,并将衣钵传授,命他南行传法。

惠能创立南宗,主张顿悟而即身成佛,成为禅宗史上功勋卓著的六祖。

六祖惠能之后,禅机盛行,逐渐形成了五家宗派,五家之中以临济及曹洞二派发展得最盛最久,今天的中国僧尼,几乎全部是出于这两家的法脉,圣严法师本人同时继承了临济宗与曹洞宗的两宗法脉。尽管在修行方法等方面会有所差异,但圣严法师更重视禅宗的一脉相承,“中国禅宗,看起来仅是一个单纯的名词,其实从菩提达摩到达中国以来,开创了禅宗,都是一脉相承的延续禅宗,归根到底都是佛法。”

莲心禅韵:

五家七派:禅宗在惠能门下为裂为两个宗派,即南岳怀让、青原行思两系;之后两派又分裂为五个派别,即沩仰、临济、曹洞、云门、法眼五派,世称五家;后来临济宗又分为黄龙、杨岐两派,故合称为五家七派。南宋以后,只有临济、曹洞两派延续到了现在。

临济宗:从曹溪的六祖惠能,历南岳、马祖、百丈、黄檗,一直到临济的义玄,于临济禅院举扬一家,后世称为临济宗。临济宗在黄檗希运禅师时初现端倪,至义玄时建立,主张无位真人就是真实的自我。

曹洞宗:由洞山良价禅师在江西宜丰洞山创宗,其弟子本寂在吉水的曹山传禅,故后世称为曹洞宗,主张以自忘来完成自我的实现。

同类推荐
  • 花花世界不染尘

    花花世界不染尘

    当一朵花映入眼里,你看到了什么?一位真正的禅者,拥有比一般人更敏锐的触角、更犀利的观察力,能轻易遁入内心的各个角落,把自己的喜怒哀乐、芸芸众生的悲欢离合看得清清楚楚。本书作者正是这样的一位禅者,他以一篇篇抒情短文,和我们分享他在这精彩世界的所见与体会。书中文字或许如作者自己所说,代表一个清理、重建内在花园的过程,又或许它们只是单纯的一杯好茶,等待有心人来细细品味,感受“百花丛里过,片叶不沾身”,快意游走于花花世界的自在与潇洒!
  • 儒教简史

    儒教简史

    在当代学界“儒学是宗教”由任继愈先生首倡,在学界引发了广泛的讨论。本书作者承任先生衣钵,在这一研究领域取得了引人瞩目的学术成就。本书分十部分,以时间为序,详细讨论了不同时期儒教的发展及其特点,重点讨论儒教的改革和演变,资料翔实,论述精当,从中可见儒教发展、变迁的基本面貌,对管窥中国宗教发展有深远的意义。
  • 疗心

    疗心

    时代的快发展,生活的快节奏,让我们的心灵极易蒙尘。于是,焦虑烦闷、悲伤绝望等各种负面情绪便无孔不入,一一袭来。而受其困扰的我们,则如踩在浮木之上,一刻不得放轻松,因而也无法生活,只是生存而已。要生活,而不仅仅是生存。因此,我们需要从心灵上进行自救,让心灵得以自由、放松,让身心回归自我。本书便是这样一本心灵开解之作,它为我们传授16种心灵疗法,帮我们消除各种负面情绪,锻造强大的内心,从而自在安然地享受生活,发现生命之美。
  • 佛教文化纵横谈

    佛教文化纵横谈

    简洁而清晰地勾画了佛教从印度传来我国以后,与儒家、道家文化碰撞、斗争、互融并逐步发展、改革的来龙去脉,将佛教文化放在人类文化的大背景下,与世界上有代表性的先进文化以及我国的儒道文化、民间文化相对照、相比较,进行思辨性、比喻式的论证和阐释,阐明了佛教文化不仅是僧侣信众念经拜佛、修身养性的仪轨,也不仅是寺庙中美轮美奂的魏晋雕塑、唐宋壁画,而是经典的浩瀚、学问的广博、思想的深邃、宗旨的崇高。
  • 道德经说什么

    道德经说什么

    樊登读书会百万听众订阅。西安交大韩鹏杰教授精研数十年,以魏晋时期天才学者王弼注解本《道德经》为依据,以独有的“以经解经”特色,用幽默风趣的讲解方式,带给读者一个立体的《道德经》,并用形象生动的例子和自身厚重的国学素养,进行逐章逐句解读,重点讲解书内《道经》“道法自然”“上善若水”“尊道贵德”“反者,道之动”;《德经》“以下为基”“大象无形”“福祸相依”等核心思想,力求深入浅出,让读者全面了解《道德经》的思想与智慧,感受中华文化永久的魅力和时代风采,引领读者感受国学文化的智慧。
热门推荐
  • 毁灭神荒

    毁灭神荒

    神荒大陆,挑战与际遇并存,一名少年横空出世,走上自己的强者之路。
  • 吞天宝鉴

    吞天宝鉴

    少年云驰遭受上天的诅咒,为了摆脱命运的安排,开始了与天争命的传奇人生。天地不仁,以万物为粪土,按理当诛;大道无情,视众生为蝼蚁,论罪当伐!咒血燃烧,洗尽天地铅华;真情澎湃,武动世间风云。且看他如何崩碎不朽的棋局,屠灭永恒的主宰,将天地万道踩在脚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财务管理学

    财务管理学

    《合作学习模式教学改革系列教材·浙江省高等教育重点建设教材:财务管理学教程与案例(第2版)》共分十章,主要阐述了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按财务管理基本理论、筹资管理、投资管理、营运资金管理、分配管理等顺序进行安排,系统性强且覆盖了目前国内财务管理的全部主要内容。内容充实、新颖,反映了财务管理的最新学科动态,习题充足,并与教学网站教辅资料相结合,便于教师和学生使用。为满足合作学习教学模式改革的要求,每章均设有案例导读和案例讨论,尽可能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魔道

    魔道

    一个21世纪的倒霉修魔者流落到了异世界,他要如何回到地球呢?是从魔界还是修魔界,还是深渊界,亦或是神界和灵鬼界?哪里才能找到回家的路?前路不可知,孤单上路的他会遇见些什么呢?什么是神?什么是魔?修真是道,修魔也是道,看我修魔成神。
  • 数据属性重生

    数据属性重生

    血色的雨,印染着血色的身影,锋利的刀尖,在指尖跳跃,不知不觉间,已侵入咽喉……
  • 明星修炼手册

    明星修炼手册

    一次意外,秦岩穿越到一个与地球类似的世界。在这里,写小说的有梁羽生、倪匡、陈青云,但是没有金庸古龙,也没有唐机辰红豆……这里唱歌的有孙楠、张雨生、刘欢,但是没有张学友、陈奕迅、周杰伦…这里演员有狄龙、许冠杰、成龙,但是没有周星驰,没有周润发,也没有李小龙……当然,这里还有虚无缥缈的修真者。秦岩意外之下修炼了一门需要依靠“人气”来提升修为的功法,依靠着地球上大量经典娱乐素材,他很快就成为一名耀眼的明星,人气爆棚,从此踏上一条不一样的修真之路。
  • 淮安文学史

    淮安文学史

    淮安文学,犹如大海中那粼粼的波光,在太阳的照耀下,不断发出动人的光芒。从有文字可考的绵延达一千五百年的古徐国开始——是淮安的前身——那饱含着仁义的民歌,那承前启后的辞赋,那人品坚贞的诗词,那三足鼎立如巅峰的小说,等等,让淮安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有了一块令人骄傲的丰碑。
  • 重生之笑看苍穹

    重生之笑看苍穹

    晚上凌晨一点,凌都最大的黑帮帮主收到一个神秘的信封,打开后里面装有一张黑色的金属卡片,通过灯光影影约约能看见卡片上面刻有几个汉字:你已经死了。
  • 天帝的奇遇

    天帝的奇遇

    天帝下凡当外卖小哥送外卖顺便拯救世界每一天都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