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作中不要把自己的全部实力都展现给别人,过早地显露自己的底牌。尤其是刚入职场,羽翼未丰的新人,更不可以四处张扬。《易经》中的“潜龙在渊”,指的就是君子待时而动,要善于保存自己的实力,切不可轻举妄动。
五代十国时期,是中国古代最为混乱的时期之一,王朝更替频繁。但是,就在这动乱的年代里,却出了一个官场不倒翁,这就是冯道。很多人不屑冯道的为人,认为他耍尽心计,是一个十足的小人。但是他却用这些“心计”为人民和国家做了不少好事。
有一次,冯道接到命令让其出使契丹,而他到了契丹后,竟意外地受到礼遇,契丹王还有意要留用他。冯道其实并不想留在契丹,但是又不好拒绝。于是,他一边上奏契丹王说:“辽与后晋也算是父子关系,事子就如事父,这样看来,我现在实际上等于出仕两朝。”他说这话,意在博取契丹王的好感。而另一方面,冯道命令属下购置薪炭,以备寒冬之用,向契丹王表示他不敢逆旨回国。
经过冯道这一番动作,契丹王觉得他实在是一个难得的“忠义”之士,且有隐衷难言,顿时心生怜悯,就放冯道回国复命去了。然而这时,冯道却故作姿态,假意留在契丹不走,经过契丹王多次催促,他才慢慢收拾行李。出发后,他还沿路停留,表示他舍不得离开的依依之情。于是一行人费时一个多月,才回到本国。
随行的官员对此大为不解,便问他:“既然大人您也归心似箭,恨不得插翅飞回,为什么却老是盘桓不走呢?”冯道说:“我这是以退为进,隐藏自己的真实想法。其实我何尝不希望早点回国呢?但是无论我们怎么赶路,契丹人只要快马加鞭,一日之内就可以追上我们。因此,我就佯装对辽地有不舍之情,这是为了避免对方知道我真实的想法。”
回国后,他自然又受到了后晋皇帝的赏识和信任,因为皇帝认为他能不恋异国之封,而毅然归来,实在是难能可贵。
正是因为冯道善用心计,八面玲珑,没有向契丹王亮出自己的底牌,才得以保护自己和整个出使队伍安全回国。
然而,历史上也有很多人是因为泄露了自己的底牌而功亏一篑。比如宋文帝就是其中一例。
当时的太子刘劭想谋权篡位,经常和几个巫师一起昼夜求神,还把文帝的玉像埋在了含章殿前,意在诅咒文帝快死,而他就可以早日继位。刚开始的时候,宋文帝并不知道这一切,完全被蒙在了鼓里。
后来刘劭有个名叫陈天兴的奴仆,因为与一个婢女通奸,被刘劭发现,于是杀掉了陈天兴。陈天兴的被杀,把与他一起参埋文帝玉像,并对其实施诅咒的太监门庆国给吓坏了,他误以为陈天兴是被杀人灭口,认为自己迟早也会被杀,于是就向文帝告发了这些事情。文帝一听,真是又惊又怒,通过调查,他发现了刘劭、刘浚和严道育等人往来书信等罪证。
还有一部分证据被刘浚藏在了自己家中。这个刘浚本是小王爷,其养母是深受文帝宠爱的潘淑妃。本来太子刘劭的母亲元皇后是因潘淑妃受宠而活活气死的,所以刘劭对潘淑妃和刘浚二人痛恨异常,但刘浚怕太子日后登基杀了自己,就曲意逢迎,和刘劭成了莫逆之交。
文帝想把刘浚藏匿的罪证也找出来,就召他严加责问。但是刘浚并不承认,潘淑妃很爱这个养子,就哭着对刘浚说:“你们诅咒皇上的事情已经败露,我本以为你会自行悔改,怎么还藏匿了证据呢?我不忍心看到你身败命死的那一天啊!”刘浚仍然不觉自己有错,他愤愤地告诉潘淑妃:“天下事情不久将水落石出,到时我一定不会连累你!”
当天夜里,文帝召尚书仆射徐湛之商量对策,准备废掉太子,赐死刘浚。皇帝只要下一道命令,那两人的阴谋就要因此而付诸东流,这个局面也就能很好地收常但是,坏就坏在文帝竟然自己泄露了这个密谋。
一次文帝喝醉了酒,就乘兴把这整件事告诉了潘淑妃。潘淑妃一听大惊,因为爱子心切,赶紧秘密派人通知了刘浚,刘浚又马上派人告诉了刘劭。于是刘劭连夜起兵,以朱衣披在甲胄之上,乘画轮车进了皇宫。本来皇宫有个规矩,太子的卫队是不能入宫门的,然而刘劭声称是受到皇帝旨意,入宫有急事,因此门卫不敢阻拦太子,让他们顺利进了皇宫。
于是刘劭派心腹直入文帝寝殿,将文帝杀于室内,文帝时年四十七岁,而刘劭也立即登上皇位,改元太初。
其实宋文帝也算是位聪明仁厚的好君主,然而他竟然将废立太子这样的大机密随便泄露给了潘淑妃,最后只落得个身首异处,确实令后人扼腕。
智慧人生
俗话说:“小不忍,则乱大谋。”做大事者,能控制自己的情绪,不动声色,不能泄出自己的底牌,做出对大局不利的事情。一定要明白什么是应该说的,什么是不可以说的。不该说的话,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面对什么人,都应守口如瓶,不能泄露半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