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有时候是为了更好地“进”,这个“退”是在积蓄力量,是蓄势待发。退在这里只是形式,而不是最终的目的,它只是出击前的准备工作。传说,有位虎寺禅院中的学僧在寺里的墙壁上,画了一幅龙争虎斗的画像,图中龙在云端盘旋将下,虎踞山头,作势欲扑。此人本是画中高手,但对这幅画却并不满意,修改多次后画得更精细,但气势仍有不足。
这一天,他正在端详画作找原因时,恰巧无语禅师从外面回来,学僧就请禅师品评一下。
无语禅师仔细端详了一阵儿,说道:“龙和虎的外形画得都很好,但是作为龙争虎斗的主题就显得没有气势。要知道,退步才有更强势的攻击力。你看,龙的头再向后退缩一点,将虎头压低一些,是不是就有蓄势待发的感觉了呢?”
学僧听后非常欢喜地受教道:“禅师真是一语道破,我不仅将龙头画得太向前,虎头也太高了,怪不得总觉得气势不足。”
无语禅师借机说教道:“为人处世,参禅修道的道理也一样,作退一步的准备之后,才能冲得更远。”
1812年6月,拿破仑亲自率领60万步兵、骑兵和炮兵组成的合成部队,向俄国发动进攻。俄国用于前线作战的部队仅21万,处于明显劣势。
俄军元帅库图佐夫根据敌强己弱的局势,采取后发制人的策略,实行战略退却,避免过早地与敌军决战。在俄军东撤的过程中,库图佐夫指挥部队采取坚壁清野、袭击骚扰等种种方法,打击迟滞法军,削弱法军的进攻气势。
9月5日,俄军利用博罗季诺地区的有利地形,对敌军发出猛烈攻击。接着,又将莫斯科的军民撤出,让一座空城给法军。
10月中旬,法军在莫斯科受到严寒和饥饿的巨大威胁,不得不撤退。此时,库图佐夫抓住战机,予以反击,将法军打得大败。几十万法军,幸存者只有3万人。
所谓龙骧虎步、器宇轩昂,是许多人的人生梦想。但是,人们是否想到,龙为兽中之灵,虎为兽中之王。龙虎相扑之时,为了各自积聚雄厚的力量,仍是龙退缩,虎低头。就像故事里俄军元帅库图佐夫将军一样,他的退步不是退缩,而是等待时机,为了取得最后的胜利。
生活中其实有很多以退为进的现象,比如船舶前行的时候,双桨都是往后划动。看船夫点篙,或者双手顺着竹竿一节一节地后移,或是身体抵着竹竿在船边一步一步地往后走;比如箭拉得越往后,射出的距离就越远。后退的美丽和美丽的后退,时常相伴着人们,启人哲思。
“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身心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这首诗告诉我们,从近处可以看到远处的景,退一步也可以当做进步。常人有一种倾向:看高不看低,求远不求近。现实生活中,许多人以昂首阔步、勇往直前为人生唯一的姿态,而忽略了这种以退为进的法宝。
一味前进不知后退之人,其勇气和精神固然值得别人钦佩和赞赏,但大多时候却是莽夫之举。龙潭虎穴固然要闯,但略施手腕以最小的损失获得最大的收获,岂不更妙!所以在待人处事时,必要时退一步海阔天空,做些妥协退让,对自己绝对没有坏处。
。。
智慧人生
只知进不知退的人,即使是头撞南墙,他们也绝不回头,这种“认死理”的精神固然可嘉,但这种做法实在不妥。中国有句老话,退一步海阔天空,适时的退便是为了更好地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