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里特,是原子论的创始人,他出生在希腊东北方的工业城市阿布德拉的一个富商之家。
阿布德拉是一个繁华的城市,经济发达,文化丰富,因此德谟克里特从小就见多识广。小时候,他做过波斯术士和星象家的学生,接受了神学和天文学方面的知识,对东方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他在学习和研究的时候非常专心,经常把自己关在花园里的一间小屋中,一次,父亲从小屋里牵走了一头牛,他都没有察觉。
德谟克里特的想象力很丰富,并且刻意在这方面培养自己。有时,他会到荒凉的地方去,或者一个人待在墓地里,来激发自己的想象。
德谟克里特成人后,来到雅典学习哲学,后来又到埃及、巴比伦、印度等地游历,前后长达十几年。他在埃及居住了五年,向那里的数学家学了三年几何。他还曾在尼罗河的上游逗留,研究过那里的灌溉系统。在巴比伦,他向僧侣学习如何观察星辰,推算日食发生的时间。回到故乡阿布德拉后,他担任过该城的执政官。在繁忙的政务之余,他始终没有放弃追求哲学和自然科学知识,并且在艺术方面也有一定的造诣。
经常性的外出旅行,让德谟克里特花费了父亲留给他的绝大部分财产。而他又整天忙于写作“荒诞”的文章,在花园里解剖动物的尸体,以至家族中有人认为他发了疯,有些人甚至企图占有他的财产。他们控告他浪费祖产、对家族中的事不加理会,把好好的园子变成了杂草丛生的荒地。
根据该城的法律,犯了这种罪的人,要被剥夺一切权利并被驱逐出城外。但是,聪明且能言善辩的德谟克里特在法庭上据理力争:
“在我的同辈人当中,我漫游了地球的绝大部分,我也探索了最遥远的地方;在我的同辈人当中,我看见了最多的土地和国家,我也听见了更多有学问的人的演讲;在我的同辈人当中,勾画几何图形并加以证明,没有人能超得过我,就是为埃及丈量土地的人也未必能超得过我……”
德谟克里特的学识和他的雄辩取得了完全的胜利,征服了阿布德拉。法庭当即判他无罪,与此同时,阿布德拉还把他当成城市的伟人,在他还活着的时候就给他建立了铜像。
在哲学方面,德谟克里特认为原子本身之间没有什么性质的不同,人们感觉所感知的各种事物的颜色、味道都是习惯,是人们主观的想法。因此,他把感性认识称做“暧昧的认识”,把理性认识称为“真理的认识”。
此外,他还特别强调教育的重要性。他主张道德可教,认为道德教育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性格,造成人的第二本性,而教育方法应该以鼓励和说服为主。他也很注重个人的道德修养,强调要与自己的思想作斗争,每天都有新思想。
之后的很多哲学家都受到了德谟克里特学说的影响。哲学家们总是想要了解这个世界,并乐观地认为这并不难,是这种乐观让他们大胆地去假设、论证。他们的态度使得他们充满朝气,并敢于冒险,对自己好奇的一切东西都勇往直前。
心是事物唯一的因
虽然不能与之前的毕达哥拉斯、赫拉克利特以及巴门尼德相比,但是阿那克萨哥拉在历史上也相当重要,是他把哲学带到了希腊。
他于公元前500年左右,出生在爱奥尼亚的克拉佐美尼,之后被请到了雅典,在那里生活了30年。据柏拉图的记载,阿那克萨哥拉是一位科学家,同时还有很高的演讲水平。
当时的雅典人是对他抱有偏见的,拒绝阿那克萨哥拉的文化入侵。曾有人想推翻他,开始陷害他的朋友。再加上当时的立法是允许检举违反宗教的行为的,于是阿那克萨哥拉遭到雅典人的检举,最后不得不离开雅典。人们检举他的理由很简单,就是因为他曾说过一句话——太阳是块发热的石头,月亮是土。
回到家乡的阿那克萨哥拉,创办了一个学院。按照他的遗嘱将每年自己死去的那一天定为学校假日。
阿那克萨哥拉认为,每一件事物都是由更小的事物组成的,表现在我们面前的是它包含其他事物最多时的状态。他反对虚空论,认为至少空气是无处不在的。
他认为生命的一切都是由心支配的。除了心之外,其他事物都是由其他更小的事物组成,只有心是最纯粹的。其他事物中可以包含心,但是心只包含自己。他还认为心有无穷的力量,能支配一切生命,包括自己。
心不但支配生命,还操纵一切。它策动了万物的运动,并最终将轻浮的事物展现在表面,而将沉重的事物藏在心底。在善良方面,人的心与动物的心是一样的。人类最大的优势在于长了一双灵巧的手,得以将心中的智慧展现。
亚里士多德认为,心只是事物的一种因,但并不是唯一的。阿那克萨哥拉则偏执地认为它是唯一的,于是很多解释也就显得牵强。
阿那克萨哥拉的学说没有受到宗教元素的影响,充满了科学和理智。他本人是一个无神论者,不相信有天意。这一点上,他不像毕达哥拉斯,毕达哥拉斯影响了苏格拉底,苏格拉底又影响了柏拉图,把大量的宗教元素掺入到希腊哲学中。
尽管阿那克萨哥拉不是水平最高的哲学家,但就将哲学带到雅典这一点来说,他还是十分伟大的。
精神上的助产士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是个很复杂的人物。
他出生于雅典,一生中都在辩论,还教授青年知识,但这一切并不是为了钱。他和他的学生柏拉图,以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被并称为“古希腊三贤”,更被后人广泛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
苏格拉底具有朴实的语言和平凡的容貌,矮小的身体和神圣的思想,并且总是衣衫褴褛,赤着脚走路。他不在乎别人怎么看他,平时很少喝酒,但是酒量奇大,而且从来没有喝醉过。
早年,他继承了父业,从事雕刻石像的工作,后来才开始研究哲学。他在雅典和当时的许多智者辩论哲学问题,主要是关于伦理道德以及教育政治方面的。
他在雅典大街上向人们提出一些问题。例如,什么是虔诚?什么是民主?什么是美德?什么是勇气?什么是真理?苏格拉底说:“我的母亲是个助产婆,我要追随她的脚步,我是个精神上的助产士,帮助别人产生他们自己的思想。”
柏拉图在《申辩篇》里面塑造了这样一个苏格拉底:自信、洒脱、崇尚理智。从他对死亡的看法来看,他相信灵魂不死,并坚信在另一个世界中会有更好的生活。
作为公民,苏格拉底曾三次参军作战,在战争中表现得顽强勇敢。此外,他还曾在雅典公民大会中担任过陪审官。在雅典恢复奴隶主民主制后,苏格拉底被控告,以藐视传统宗教、引进新神、败坏青年和反对民主等罪名被判处死刑。他拒绝了朋友和学生要他乞求赦免和外出逃亡的建议,饮下毒酒自杀而死,时间是公元前399年。
在西方文化史上,苏格拉底一直被看做为追求真理而死的圣人,与耶稣、孔子和释迦牟尼一同被尊为人类的导师。在当时,他也已经被认为是最有智慧的人。他用灵魂控制着自己的肉体,抵制着欲望,就是爱情也是“柏拉图式”的。
苏格拉底的妻子脾气非常暴躁,有人问他为何要娶这样的女人为妻。他笑道:“如果你能驯服一匹烈马,那么其他马又有何难呢?我能忍受这样凶的人,那天下人还有谁不能做我的朋友呢?”
他的这句回答,实际包含了深刻的人生学问和智慧:即使是一个很坏的人,他也能成就别人的修养。这与基督教认为品德与知识没有关系,无知的人也可以心灵纯洁的观点是对立的,这一区别一直延续至今。
苏格拉底还主张专家治国论,他认为各行各业,乃至国家政权,都应该让那些经过训练、有知识才干的人来管理,没必要实行抽签选举式的民主。他说:管理者不是那些握有权柄、以势欺人的人,不是那些由民众选举的人,而应该是那些懂得怎样管理的人。
比方,一条船,应由熟悉航海的人驾驶;纺羊毛时,妇女应管理男子,因为她们精于此道,而男子则不懂。他还说,最优秀的人是能够胜任自己工作的人。精于农耕便是一个好农夫;精通医术的便是一个良医;精通政治的便是一个优秀的政治家。
苏格拉底没有著作流传于世,他的行为和学说,主要是通过他的学生柏拉图和色诺芬尼著作中的记载流传下来,但是内容却大相径庭。所以,关于他的生平和学说,从古代以来就有各种不同的记载和说法,一直是学术界讨论最多的一个问题。
不懂哲学的人只能看到影子
◎乌托邦的世界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出生于一个贵族家庭,他的母亲是雅典立法者梭伦的后裔。他原姓阿里斯托克勒,因自幼身体强壮,胸宽肩阔,取了“柏拉图”一名,在希腊语中,“柏拉图”就是“宽阔”的意思。
柏拉图青年时从师苏格拉底,起初,他打算继承家族传统而从政,但后来情况发生变化:在与斯巴达的战争中,雅典民主制失利,随即苏格拉底受审并被判死刑。柏拉图对现存的政体完全失望,于是开始周游意大利、西西里岛、埃及、昔勒尼等地以寻求知识,企图实现他的贵族政治理想。
在40岁时,他结束旅行返回了雅典,并在雅典城外西北郊的圣城阿卡德谟创立了一所学园——阿卡德谟学园。据说,柏拉图特别重视数学,在学园门口立了块碑:“不懂几何者不准入内”。学园因此培养出了许多知识分子,其中最杰出的是亚里士多德。
作为西方客观唯心主义的创始人,柏拉图的哲学体系博大精深,主要学说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部分:一是乌托邦,最早的乌托邦出现在他的著作《理想国》中;二是理念论,用来解决各种问题的;三是灵魂不死论;四是宇宙起源论;五是他的知识观。
由此可以看出,柏拉图是从巴门尼德的学说中,汲取了永恒和万物不变的思想,后来又从赫拉克利特那里学到了世间没有什么是不变的观点。他将这两种思想合在一起,得出了自己的结论:知识来自理智,而非感官。
在柏拉图的《理想国》中,有一个著名的洞穴比喻来解释理念论:
有一群囚犯在一个洞穴中,他们手脚都被捆绑,身体也无法转身,只能背对着洞口。他们面前有一堵白墙,身后燃烧着一堆火。在那面白墙上他们看到了自己以及身后到火堆之间事物的影子,由于他们看不到任何其他东西,这群囚犯会以为影子就是真实的东西。
最后,一个人挣脱了枷锁,并且摸索出了洞口。他第一次看到了真实的事物。
他返回洞穴并试图向其他人解释,那些影子其实只是虚幻的事物,并向他们指明光明的道路。但是对于那些囚犯来说,那个人似乎比他逃出去之前更加愚蠢,并向他宣称,除了墙上的影子之外,世界上没有其他东西了。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形式”其实就是那阳光照耀下的实物,而人们的感官世界所能感受到的不过是那白墙上的影子而已。大自然比起鲜明的理性世界来说,是黑暗而单调的。不懂哲学的人能看到的只是那些影子,而哲学家则在真理的阳光下看到外部事物。
但是另一方面,柏拉图把太阳比作正义和真理,强调人们所看到的阳光只是太阳的“形式”,而不是实质;正如真正的哲学道理、正义一样,是只可见其外在表现,而其实质是描述不出来的。
才思敏捷、研究广泛的柏拉图,在阿卡德谟学园执教40年,直至逝世。他一生著述颇丰,有《理想国》《苏格拉底的申辩》《巴门尼德》《智者》等对话体著作留于世。
◎最“好”的政治制度
《理想国》是柏拉图最重要的对话体著作之一,这篇对话由三部分组成。在第一部分中他提到一个理想国,也就是最早的乌托邦;第二部分讨论哲学家的定义,因为他认为统治者必须是哲学家;第三部分中主要讨论各种体制的利弊。这里他先假设出有这么一个美好的国家,然后再去讨论它身上哪些美属于正义。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描绘了乌托邦的大致轮廓。
他认为这个理想国中应该有三种人:普通公民、士兵、卫国者。卫国者的人数要比另外两种少得多,但是只有他们有政治权力。其他两种人中特别优秀的孩子可以得到提拔,卫国者中非常差的人可以被降级。
柏拉图主要讨论了卫国者这一阶级,他从教育、经济、宗教等各个方面考虑了如何才能使卫国者更好地为国家服务。无论哪个方面,他都提出了许多建议。
第一个方面便是教育。柏拉图认为教育主要是培养人的品质,既要勇敢,又要有礼。青年们被允许接触的音乐和书籍都是经过严格挑选的,就连给孩子讲故事也只能讲官方规定的故事。
在经济方面,柏拉图主张实行共产主义,每一名卫国者只有一处小房子和简单的食物,没有其余个人财产。人们之间没有贫富之分。这一切都是为了理想国中的全体人民,而不是某一个阶级。甚至,柏拉图认为朋友之间也要实现共产主义,包括妻子、孩子。他认为男女是平等的,女孩也应该接受同样的教育,并且同样能成为优秀的卫国者,也同样可能成为优秀的战士。
神学方面,理想国中政府制造出来的神话都是为了蒙骗公民。柏拉图说过,撒谎是政府的特权。比如他们用抽签的迷信方式安排婚姻,欺骗公民。柏拉图希望有一些神话能蒙蔽欺骗所有人,包括统治者和被统治者。
这些思想后来影响到了哲学,出现了万物不变和无物不变的争论。这便是柏拉图笔下正义的根源。可见,这样的国家是僵硬的,没有生气的,它会在城邦之战中取得胜利,但不会在科学和艺术上取得成就。
在理想国里,柏拉图寄托着创造者的理想。什么是“理想”呢?它不同于对吃喝方面的欲望,并且与个人以及现状没有关系。可以说,理想就是理论上的、与现状没有关系的一种愿望,而且这种愿望不是个人的,而是希望大家共有的。比如人人有饭吃,人人待人友善,等等。
每个人的想法都是存在差异的,存在差异就会产生矛盾。解决这种矛盾,轻则由个人根据感情决定;严重的则发动战争解决。科学的事情可以用事实说话,但是伦理上的事情则不可能,只能化身为最原始的争论。
柏拉图认为自己能证明国家是好的,但是有一些民主主义者认为国家是坏的,还有一些人认为,你觉得它是好的它就是好的,你觉得它是坏的它就是坏的。但是在当时,大家都相信柏拉图的观点。人们常常习惯于用统一的标准来代替真理,可惜这是错误的。
对于柏拉图的理想国,亚里士多德认为很糟糕。他反对柏拉图将家庭取消、大家一起过集体主义生活的主张。柏拉图觉得让孩子不知道谁是自己的父母,便会像对待父母那样对待任何人,反之父母也一样。亚里士多德则认为,共同的爱便是共同的忽视,对每一个人都好,其实便是对每一个人都不好。
柏拉图的理想国并不是今天人们普遍认为的只是一个幻想,它的许多规章制度是经过斯巴达验证过的。当时殖民地非常自由,柏拉图及其追随者要是想去西班牙沿海地区建立起一个理想国是完全可行的,可惜他并没有这样做,这也导致这种政治实验最终变得彻底不可能了。
◎理想国(节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