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乱对唐朝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安史之乱破坏了北方经济。“(安)禄山步骑散漫,人莫知其数,所过残灭” (《通鉴》卷二百一十七)。叛军的烧杀掠夺是北方经济破坏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回纥助唐平乱,进入洛阳后,“肆行杀掠,死者万计,火累旬不灭。”唐军也不例外,“朔方、神策军亦以东京、郑、汴、汝州皆为贼境,所过掳掠,三月乃已。比屋荡尽,士民皆衣纸”(《通鉴》卷二百二十二)。乾元元年九节度使在邺城溃败时,“士卒所过剽掠,吏不能止,旬日方定。”在这样情况下,历史上经济文化最发达的黄河流域几年间变得凋敝不堪,满目荒凉。最具体的表现是人口锐减。安史之乱前天宝十四载,全国户数为8 914 709,口数为52 919 309.大乱以后只剩下1 933 134户,6 990 386口。此后虽有增加,但最多也来达到战前户口的一半。从此可以看出安史之乱对唐代户口影响之大,其中受破坏最大的主要是经济发达的黄河流域,具体是以下四个地区:即以洛阳为中心的汴、郑等地区、河北地区、长安周围各地和汴河沿岸。《旧唐书》卷一百二十《郭子仪传》载:“夫以东周之地,久陷贼中,宫室焚烧,十不存一,百曹荒废,曾无尺椽。中间畿内,不满千户。井邑榛棘,豺狼所嗥……东至汴郑,达于徐方,北自覃怀,至于相土,人烟断绝,千里萧条。”
唐代宗《减京畿官员制》中指出:“今连岁戎旅,天下凋瘵,京师近甸,烦苦尤重,比屋流散,……京畿户口减耗大半。”《减京兆尹已下俸钱制》载:“自顷艰难,且踰星纪,岁有事边之役,人多尽室之行,闾井萧然,百不存一。”唐代宗《缘汴河置防援诏》说汴河沿岸,“百姓凋残,地阔人稀”(《全唐文》卷四十六)。
如果从唐代行政区来看,受战乱破坏最重的是河北道、关内道,其次是河南道、淮南道。
由于生产力的破坏,物资缺乏,物价高涨,斗米少则千钱,多者七千钱,比开元年间上涨300余倍。绢价涨到四千钱以上,比开元时提高20余倍。这就迫使人民“转死沟壑,离去乡闾”,在死亡线上挣扎。
其次,安史之乱以后,出现了藩镇割据的局面。广德元年(763),史朝义兵败自杀,其部将纷纷投降。在这样大好形势下,唐军本应彻底消灭叛军残部。但当时讨伐军的统帅仆固怀恩,“恐贼平宠衰,故奏留(薛)嵩等及李宝臣分帅河北,自为党援,朝廷亦厌苦兵革,苟冀无事,因而授之” (《通鉴》卷二百二十二)。从此以后,河朔地区基本由安史降将占据。唐军在平叛过程中,一些将领的权力扩大,也独霸一方,不服朝廷。
第三,安史乱后边防空虚,中央政府的统治区缩小,少数民族奴隶主经常侵犯内地。天宝十四载以后,由于边防军主力到中原平定叛乱,留在边区者,多属老弱残兵,边防空虚。另一方面,在平叛过程中,边防军也损失惨重。如朔方军在中原作战,“东西南北,曾无宁岁,中年以仆固之役,又经耗散,人亡三分之二,比于天宝中有十分之一” (《旧唐书》卷一百二十《郭子仪传》)。边防军的消耗,更进一步削弱唐边防力量。代宗时,郭子仪指出:“今吐蕃充斥,势强十倍,兼河、陇之地,杂羌、浑之众,每岁来窥近郊。以朔方减十倍之军,当吐蕃加十倍之骑,欲求制胜,岂易为力!入近内地,称四节度。每将盈万,每贼兼乘数四。臣所统将七,不当贼四分之一,所有征马,不当贼百分之二,诚合固守,不宜与战。”
当唐朝边防力量日益破坏的情况之下,周围少数民族奴隶主,纷纷侵占边区。至德元载(756)十二月,吐蕃进犯威戎、神威军,强占石堡、百谷、雕窠三城。宝应元年(762),吐蕃又占秦、渭、洮、临等州。第二年,吐蕃侵入大震关(今陕西陇县西),攻陷兰、廓、河、鄯、岷、成等州。至此,“西北数十州相继陷没,自凤翔以西,邠州以北,皆为左袵矣” (《通鉴》卷二百二十三)。后来长安经常受到侵扰。
吐蕃虽然占领河西陇右,并不满足,后又向西侵犯,大举进攻北庭、安西,虽有军民的反抗,到德宗贞元六年(790), 安西、北庭两都护府,终于失守。
在剑南道,有吐蕃和南诏先后的侵犯。至德元载(756)南诏攻陷了清溪关(今四川犍为县附近)。大历十四年(779),南诏又同吐蕃合谋,进攻茂州(今四川茂县),直达灌口(今四川灌县)被唐军击溃。到唐文宗时期,南诏甚至侵入成都,“掠子女、百工数万人及珍宝而去”,“蜀人恐惧,往往赴江,流尸塞江而下”。
第四,北方人口的南移。安史之乱爆发以后,北方部分人口南迁,迁移的地点最多是长江中下游,例如:
“天宝末,安禄山反,天子去蜀,多士奔吴为人海……”(《全唐文》卷五二九顾况《送宣歙李八郎使东都序》)。
“自艰难以来,……不能自奋者,多栖于吴土,遂立延宾馆以待之” (《全唐文》卷七百五十四杜牧《崔公行状》)。在吴郡的人口中避难者占本地编户1/3. 《全唐文》卷五百一十九梁肃《吴县令厅壁记》云:“自京口南被于浙河,望县数十,而吴为大,国家当上元之际,中原多难,衣冠南避,寓于兹土,参编户之一。”
大乱以后,还有一部分人逃于汉水流域。李肇《国史补》云:“元结,天宝之乱,自汝大率邻里,南投襄汉,保全者千余家,乃举义师宛叶之间。”
在南迁的人当中,只有一部分是地主官僚,多数是劳动人民,他们对江南进一步开发起了一定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