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自己不满,是任何真正有才能的人的根本特征之一。
——契可夫
“门坎”和“梯子”
职业就像一个门坎,门里门外是你的生活的两个不同的天地。有了职业,就等于迈进了“门坎”。但进门以后,优劣表现,却是因人而异的。人之成才,是人发展的最高标准,职业活动就是实现成才理想的“梯子”,能否发挥“梯子”的作用,也各不相同。
几乎所有的人都希望自己比别人更优秀。这倒不是人人都自私,而是人的需求层次是逐级递增的,人不仅有吃、穿、住、行等生存需要,而且把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视为更高的奋斗目标。表现不凡是人的社会地位的最宝贵的资本,同时也是人才的基本要求。因此,成才是人所共有的愿望,成才的过程就是在职业生涯中奋斗、实践、自我表现和得到社会承认的过程。
人才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实体,是社会对某一特定的人的称谓,是指那些在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中,具有一定的专门知识,较高的技能,能够以自己的创造性劳动,对认识、改造自然和社会,对人类进步作出某种较大贡献的人。人才学认为,人才有“潜”、“显”之分。所谓潜人才,是具有人才素质而没被社会发现和承认的人才,属于人才的潜伏状态;所谓显人才,是显露出人才素质被社会承认的人才,是人才显露状态。人才“潜显说”、人才“素质论”,强调素质对于人才的规定性作用,把外在的社会条件看成影响因素,社会条件只能使人才有潜显的差别,却不能改变人才的本质,也并不影响人才的基本地位。
职业学中的人才观点与上述观点不同,它认为人才是具有社会意义的社会概念,而不是反映个人自身素质的概念。作为一个人,遗传的先天素质差别是有的,但大多数人的差别并不大。人的才智能力大多是后天实践得来的。增长才干的过程,也是发挥潜能的过程,又是创造业绩,得到社会承认的过程,自然也是人才成长的过程。
每个人的身上必然要打上时代的烙印。适应时代需要,人能成才;得到社会的认可,才能称为人才。如果你才能素质较高,由于环境的阻碍,才能无法发挥,或者发挥出来也不被承认,仍不是人才。这表明你缺乏适应环境、改造环境和利用环境的能力,而这种能力正是信心和意志的体现,是决定你能否成才的关键。
所谓成才规律,最基本的就是职业成才规律。因为职业活动是最基本、最重要的职业生涯实践活动,你的社会价值很大一部分凝聚在职业活动中。没有职业,你连起码的生存都谈不上,更谈不上锻炼、发展和自我完善,也就失去了与别人比较优劣、脱颖而出的手段。
只有德才兼备才能有出类拔萃的行为表现,而这些表现正是在职业生涯实践中显露出来的。实践出真知,实践长才干。不同的职业有不同知识结构和技术技巧要求,每个人从事职业活动,都有得到锻炼,以至实践成才的机会。只要热爱所从事的职业,学习和钻研知识和技能,脚踏实地地埋头苦干,谁都可能成为令人刮目相看的人才。人才不是生来如此的天才,也不是谁也不能企及的圣才。人才是个动态的概念,不同时间、地点、群体中有不同的人才标准。横向分不同的专业,每种职业中都有表现优异的人才;纵向分高级、中级、初级等不同的层次,这些层次是根据个人在某一类职业中表现出来的能量的大小确定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从事每一类职业都能成为人才,在每一个职业群体里也都有人才存在。在科研领域建树超群的是人才,在行政管理方面显露才华的是人才,在工业生产中的能工巧匠,以及在商品流通领域中的佼佼者也都是人才。人才现象是职业生涯中普遍存在的现象,而不是个别或偶然的现象。
因子增长规律
所谓因子是构成人才的必要因素。人才学认为人才的要素有五个方面,即:德,指社会思想、伦理道德和心理品质;才,指才能,包括各种能力和科学的方法论;学,指学问,包括各种知识;识,指业务领域的见识,包括其他各种生活领域的见识;体,指有健康的身体。
这些因子包括了先天的和后天的,物质的和精神的,生理的和心理的,内在的和外在的等等。随着各种人才因子在量上的不断积累,主要是后天形成的人才因子的大量增长,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就会引起质的飞跃,即从非人才而转化为人才。而人才又开始了新的量变进至衰亡。这是人才成长的普遍规律。
各类人才都是在不断的日积月累、循序渐进中最后才成才的。其发展过程常常是由不成熟到成熟,由不定型到定型,由无名到有名。急于求成,想走捷径,常常是事与愿违,“欲速则不达”。
才能聚焦规律
人的才能是很多方面的。但各种才能的能量却是有限的。因此,依据自己的最佳才能,选准成才目标,调集才能和精力形成聚焦能量,攻其一点,突破成才,这就是才能聚焦成才的规律。
不能否认,世界上有少数天才和才能很高的人物,他们在不少领域都能做出杰出的创造;但是就智力常态分布情况看,多数人需要“聚焦”才能成才。
马克·吐温说:“人的思维是了不起的,只要专注某一项事业,那就一定会做出使自己都感到吃惊的成绩来。”
扬长避短规律
人的才能幼芽,具有质的多样性与量的(长度)差异性。这种差别是由天赋素质、后天实践与主观兴趣爱好不同产生的。一般而论,你是在最佳才能得到充分发展的条件下,扬长避短(或克短)走向成功的。
扬长避短是成才过程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因为所谓人才,都是以自己的一种或几种见长的才能得到社会承认的。扬长,首先认准自己的长处,即最佳才能,通常有以下几种方式:
1、自幼喜爱条件下的“水到渠成”式。
2、志向朦胧条件下的“层层剥笋”式。
3、情绪激动条件下的“忽然发现”式。
4、社会调节条件下的“多次碰撞”式。
才能之短,有的可以避,有的则不能避,只能克。克短,是为了更好的扬长。
境遇协调规律
人才的成长,处在一个受多因素制约和影响的开放系统中,需要主观与客观的协调一致,即在锤炼内在成才的因素的同时,不断认识环境,反馈调节,适应环境,改造环境,才能达到成才目标。
境遇协调可分为三个层次:大环境(时代)协调——适应时代潮流,满足社会需要为进步事业谋利益;亚环境(职业)协调——利用有利条件,发掘潜在有利因素,改变不利条件,形成和谐向上的人才结构和工作气氛;小环境(家庭)协调——正确处理家庭关系,特别是爱情婚姻关系。
如以调节类型来划分又可分为常态调节、顺境调节和逆境调节三种。常态调节的中心环节是战胜“马太效应”。所谓“马太效应”,指的是人才成长过程遇到的社会惯性,即:有声誉的人才所获得的荣誉越来越多,而潜人才的劳动成果则难以得到承认。战胜马太效应的调节战略是优势积累。顺境调节的中心环节是防止骄傲自满、粗心大意、不求上进,保持谦逊、细心、进取。
逆境调节的中心环节是坚定意志,鼓起信心。别林斯基说;“不幸是一所最好的大学。”
身处逆境、气馁志摇,只能被逆境所挫败
你的生命周期包括幼年、青年、中年、老年几个时期,各个时期的才能发展和社会表现是不一样的。幼年是你的才能萌芽时期,也是各种能力发展最快的时期,应视为人才因子的最初积累期。青年是你发展的冒尖阶段,朝气蓬勃,勇于探索,没有包袱,最富有革新的精神。不少人是在青年时期脱颖而出的。你的人才因子积累到青年,就有条件发生质的飞跃而成才。中年是你发展的茁壮阶段,年富力强,工作效率高,有一定的实践经验与理论水平,起着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中间作用。老年是你发展的成熟阶段,知识渊博,经验丰富,对中青年的成长起着重大的指导作用。
每个人的成才飞跃在时间上并不一致。在少年时期早熟成才的是极少数;拖到老年成才的也不多;青年时期冒尖成才的比较多,而在中年时期完成成才飞跃的最多。当然不同行业的人,其成才的时间不尽相同,成才的周期也各不一样。音乐、艺术、体育、数学、物理等学科的人才一般较早可以成才,中医、历史学家、哲学家、经济学家、社会学家一般成才较晚。但总体上看还存在一个共同的最佳年龄区。
据统计,世界科技人员成才的最佳年龄区25~45岁之间,其最佳峰值年龄为37岁左右。在中国由于种种历史原因,科技人员的成才时间略有推迟,现在出成果的大都是40、50岁的人。要成才,就要顺应自然规律,抓住成才时机,发挥“梯子”的作用。
成长的力量
内在因素
成才的内在因素,是指成才过程中应有的精神品质因素,是决定你成长的本质力量。主要包括5个方面。
1.远大理想与实干精神的统一
人各有志,是客观现实。但你必须是“志当存高远”,并不把从事的职业仅仅看成是挣一碗饭吃,而是有一个为人类和社会做出贡献的远大理想,有了这样的理想,也就有了强烈的事业心,就会为了实现崇高的理想而奋斗,甚至不顾流血牺牲。
居里夫人献身科学事业,她研究发现了“镭”元素。为人类作出了巨大贡献,自己却被镭的放射侵蚀,死于恶性贫血。
高尔基曾经指出,天才是由于对事业的热爱而发展起来的,就其本质而论,天才只不过是对事业、对工作过程的热爱而已。
职业生涯也表明,如果没有事业心,就决不能以顽强的意志、坚定的毅力去工作,这样的人,也决不能获得超群的才能,不会成为有用人才。事业心与实干精神应该统一,没有这种统一,强烈的事业心也就没有实际内容。
2.热爱本职与多思善想的统一
热爱本职是指对你从事的工作有一种积极的认同态度;多思善想是指在工作中善于动脑筋想问题。二者有机统一是成才的重要内因。
你的情绪对工作效能有直接的影响作用,爱干工作的时候,工作效率高,质量也好,不爱干工作的时候,肯定不会有好的工作成效,你的才能潜力也发挥不出来。同时,并不是热爱、喜欢这项职业就能成才。要成才,还必须在职业生涯中多思善想,使“安份”和“不安份”统一起来。
狄罗德认为:没有想象,人既不能成为诗人,也不能成为哲学家,有思想的人,是一个有理性的生物,一个真正的人。人才的成功,离不开创新与创造,而想象、幻想正是创造力的精神源泉,更为重要的是,想象、幻想能够给人以激励。
3.勤奋工作与利用机遇的统一
爱迪生说“天才,就是百分之二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八的汗水。”爱迪生的成才过程,就是最好的证明,他工作起来一连几十个小时不离开实验室。为了寻找白炽灯的灯丝,他实验了六千多种可用的材料,流尽了劳动的血汗。
勤奋工作还要与利用机遇结合起来。你要有利用机遇的能力,不失时机地把握住职业生涯中稍纵即逝的成功机会,表现自己的才能,求得社会的承认。所以,有人提出这样一个成才公式:人才=才能+机会。
4.集中精力与循序渐进的统一
“思贵专一,不容浅尝者问津;学贵沉潜,不容浮躁者涉猎。”
精力集中,是人才成功的一个重要条件。你要具备选择目标和实现目标的素质,即一旦选准目标,就集中精力,搞重点突破。而不是今天搞这个,明天练那个,到头来一事无成,白白浪费了精力和时间。
当然,集中精力也不是急于求成。成才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期努力,不断攀登。因此,必须有循序渐进的耐心和毅力。
5.大胆创造与严细认真的统一
对成才者来说,无论从事什么职业,都不能放弃创造这一锐利武器,唯有创造,才能促进成才因素的增长。创造需要勇气。
贝弗里奇说:“发现者,尤其是一个初出茅芦的年轻发现者,需要勇气才能无视他人的冷漠和怀疑,才能坚信自己发现的意义,并把研究继续下去。”
成才也是这样,一切新发现、新发明、新创造,总要同传统观念,旧的习惯进行斗争才能得以确立。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大胆创造要与严细认真统一起来。认真严格,一丝不苟是成才者应具备的心理品质。
歌德说过:“在研究自然时,我们所要探求的是无限的、永恒的真理,一个人如果在观察和处理题材时不抱着老实认真的态度,他就会被真理抛弃掉”。
外在因素
成才的外在因素,是对成才者的行为后果产生影响的外部客观因素。主要表现在4个方面。
1.社会职业需要
社会职业需要对成才具有决定作用。古代的游牧、农业民族,为了确定季节,产生了最初的天文观测人才;天文研究、土地测量需要数学,又产生了数学人才。定居的需要,推动产生了一批建筑人才。在社会比较安定,历史稳定发展的时代,需要建设经济、发展生产,对科学、文化、技术、管理人才的需要比较突出。
职业是时代的产物,职业结构是社会结构的基础,当社会结构发生变化,要求职业结构也随之变化的时候,社会需要大力发展的职业领域一定是成才率高的领域。而社会需要萎缩的职业领域,其成才率也低。
时势造英雄,你必须跟上时代的脚步,善于利用时代契机,校正自己的方向,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2.职业自然环境
职业的地域特征对成才的影响难以避免。正如但丁所说:“要是白松的种子掉在英国的石头缝里,它只会长成一棵很矮的小树,但是要是它被种在南方肥沃的土地里,它就能长成一棵大树。”就社会上的职业分布而言,某一种职业在不同地区的多少不等,发挥的作用不同,社会的重视程度也不一样,这就影响了成才状况。
但是,人毕竟是人,你不能像树木只是消极地去适应环境,而应在适应的过程中去改造环境和利用环境。
3.职业群体关系
职业群体关系是指任何一个工作群体,都是由一定数量的成员构成的。他们由一定的目标、任务结合在一起,共同工作以至共同生活。这样,群体的成员之间就有了各种各样不同于群体外的个人和人群的联系和关系。
你生活在职业群体中,要在这个群体中得到物质和精神上的满足。成才与否,一定程度上也受你职业群体关系的左右。生活在团结协作、平等竞争的职业群体中,工作会心情舒畅,才能会得到充分的发展。工作在勾心斗角、嫉贤妒能的职业群体中,你就会减弱工作兴趣,表现不出应有的才能。而任何一个职业群体内,没有矛盾和冲突是不可能的,一个好的职业群体不在于内部没有矛盾和冲突,而是矛盾和冲突能够得到良好解决。你必须面对群体现实,协调处理好上下左右的职业群体关系,避免孤军奋斗而一事无成。
4.职业物质条件
职业物质条件是保证职业活动进行的条件,也就是职业工作必须的物质条件。
居里夫人对医生说过:“即使一个人有最好的决心,而没有药房,没有医院,没有书藉,终不免变得迟钝。”